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148部分

唐冢-第148部分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七十章 最好的战场() 
【这一章找了一些扬州城的资料,可惜用的全是现代的单位,实在不知道怎样转换成唐代的单位,书友们姑且看看,算是对这张新地图有个大概的了解吧!另外,厚颜求月票啊!】

    三日之后,户部便将市舶司的条陈递了上去,邹润的设想本就十分详实,户部在大朝会当天便准备好了,更多的时间却是邹润在挑选合适的属官。()

    万安的预测很准确,邹润挑选的果然都是寒门出身的进士。

    条陈递上去之后,政事堂的宰相很快便批准了,随即就送到了玄宗李隆基手上。

    因为是新设立的衙门,所以户部、邹润以及政事堂的意见都是暂时只选取一处城市试点,而在邹润递上来的待选城市中,李隆基只是看了一遍便御笔一勾,选了扬州城!

    随后,这份加盖了“既寿永昌”大印的条陈便随着驿马传向了大唐十道,宣布着一个新衙门的设立,也正式拉开了一场席卷大半个南方的动乱……

    当然,这一点哪怕是许辰这个始作俑者也没能意料到。

    此刻的许辰正在自家小院的书房内做着最后的准备。

    “好了!这就是最后一份了!”许辰如释重负般的放下了手中的炭笔,将纸片递给了桌对面的陆浩。

    站起身来,伸了几下懒腰,稍稍缓解了一下这连续几日来坐着干活的疲惫,走到屋子中央的火炉旁,取下上面的铜壶,用木盆盛了一些热水,开始清洗手中的黑炭。

    趁着这个时间,陆浩也飞快地将刚才那张纸片上的字迹誊抄好,像往常一样将其放进细长的竹筒,走到门口递给了外面的少年。

    “大哥,这第一战是选在扬州吗?”陆浩转过身来对着许辰问道。

    许辰点了点头,说道:“一定是在扬州!七宗五姓虽然最终的目的还是豫章城,但终归他们是不同的七家人,这一回虽然有了王冼的大力推动,但是小小的一个豫章城是不够他们七家分的!”

    “而扬州城乃是东南海商集团的心脏所在,他们既然准备出手了,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宝地。另外就是我们的圣上,这一回世家们的乱斗想必也会引起圣上的警觉,相比起豫章来,扬州这个繁华之地将更符合他打压、分化各世家势力的目的。”

    “最后就是我们之前对邹润施加的影响了!从彭泽传回来的信息看,他这个扬州人对自己的老家也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十几年未曾回过去一趟,想来这一次借着公干,他的内心还是会很想回扬州一趟的!”

    这个时候,朝廷设立市舶司的公告才刚刚离开长安城,而关于大朝会上的信息,留在长安的彭泽虽然在第一时间就往豫章传了过来,但是以许辰如今的实力,最少也要两天之后才能收到。

    而两天之后那些世家大族们恐怕手中早就拿到朝廷发布的关于设立市舶司公文的副本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许辰如今虽然身价不菲,但是底蕴这种东西只能靠着时间的慢慢积累。

    当然,本来许辰也能通过老师徐番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朝堂动态,但是自从大年初一那场不不欢而散的拜年之后,徐番便再也没让人来催促许辰去上课,许辰他们自然也不好意思回去。

    好在一切的计划都是许辰构思出来,对于大势的走向许辰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陆浩听完后,微微颔首,随后又出声问道:“那我们是不是要去扬州一趟?”

    “看吧!老三已经在那了!要是真到了情况危急的时刻,我们说不得便要去一趟了!”许辰沉默了片刻,才幽幽的回道。

    ……

    “扬州城!”

    时光倒回两日前,豫章城,万家的府邸。

    一路赶回来的万安将大朝会上的事情向万德昭禀报之后,只是片刻,万德昭便吐出了这三个字。

    万安骤闻一愣,随即却只是略微一思索便反应了过来。

    “看来这第一场是轮不到豫章了,但是大风一起,有着吴越镇的豫章城也是逃不掉的!商贾之事本就是瞬息万变、牵连甚广的,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早做准备!”万德昭也没有等万安接话的意思,自顾自的说道。

    “万安,这一回你再跑一趟豫章,把罗毅的卫队也带上吧!好虎架不住群狼,接下来的扬州城将会是一场乱战,那些个世家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你一个人可没法顶住他们。”万德昭说道。

    万安只是平静的点头,心绪没有因为主人的话语有任何的波动。

    “另外再带一批掌柜和伙计去,既然商战已不可避免,我们也要为后面在豫章的防御战准备一些资金,把他们带上,去扬州城插一脚吧!”万德昭接着说道,虽然万家的祖训让他们不得擅离豫章,但是如今这种危急时刻,派一些人出去办事也是迫不得已的从权之策,也不算违背了祖训。

    “好的,老爷!”万安说完便出去准备去了。

    ……

    再过一天之后,也就是一天前。

    豫章城,太守王冼的府上。

    书房内,卢家兄弟和王冼正在传阅着长安传回来的大朝会的情报。

    既然市舶司已经通过了廷议,对于七宗五姓来说也就算是取得了第一步的胜利,王家自然不会再动用那耗费巨大的最高等级驿道,所以这一次的回信便花费了两倍多的时间,但就算如此,比起普通的驿马来也快的多了!

    几张纸片很快就传递完了,坐在书桌旁的王冼随即出声说道:“消息就是这些了!咱们已经拿下来这第一步的胜利,接下来该如何做,不知二位贤侄有何看法?”

    说完之后便看着卢宗保,王冼和这两兄弟交往多年,自然也深知二人的秉性能力,像这样的急智,他只会看着卢宗保。

    果然,只是片刻之后,卢宗保便出声回道:“扬州!”

    “咱们先去扬州!”卢宗保肯定的说道。

    “哦?”王冼带着疑惑看着卢宗保。

    此时,朝廷关于市舶司的选址还没有发布,而卢宗保之前的计划明明是选定豫章作为切入点的,但此时却说要去扬州,倒让王冼有些疑惑。

    卢宗保看到了王冼的疑惑,随即回答道:“豫章城是咱们决战的地方,现在大战才不过刚开始,首战之地自然不会在豫章!另外,圣上显然已经对咱们几家产生了忌惮,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崔家的老人被连降数级就是圣上对咱们的第一个惩罚。”

    “但是却又偏偏被贬为市舶司的长官,这便说明圣上是有意想看着咱们去和南边的这些海商世家们争斗,他好当一回渔翁,毕竟是帝王心术嘛!”

    “当然,这也是咱们所希望的!咱们七宗五姓这上千年来被当皇帝的忌惮的次数多了,也没见咱们几家没落过,比起拿下南方的海贸来说,皇帝的这一点忌惮算不得什么!”

    “既然是要看着咱们相斗,皇帝自然会给咱们选好一个战场,而作为海上贸易中心的扬州城无疑将是最好的战场!”

    “还有就是商贾之事讲究的就是一个流通天下,虽然是在扬州城,但是风声只要放出来一点,要不了多久就会蔓延到豫章来的!”

    卢宗保一点一点的对着王冼分析道。

    王冼一边听一边微微颔首,这个卢家老二果然不一般!

    “那贤侄你?”

    “我们马上便启程去扬州!”

    ……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

    诗文所说的便是扬州城了。

    扬州,地处江淮平原南端,南临大江,北接淮水,中贯大运河,与苏南诸城隔江相望。

    扬州因水而建,缘水而生。

    扬州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地名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甚至更早。古“九州”中所指的“扬州”,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扬州,而是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的中国东南地区。

    公元前三百一十九年楚国筑广陵城。广陵便是今日扬州的发祥地。西汉时期,刘邦封其侄刘濞为吴王,以广陵为都城。三国时魏吴战乱,广陵成为江淮一带的军事重地。北周时,广陵更名为“吴州”。

    公元五百八十九年隋统一中国,隋文帝改“吴州”为“扬州”。

    唐代的扬州城包括一个正方形的子城和一个长方形的罗城,面积约有二十平方公里。唐代扬州的两座城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唐初只有子城,亦称牙城,官衙多集中于此城内。子城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十字大街贯通四座城门。

    而罗城系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在三十年之后下令所建,面积约为子城的四倍。罗城内的主要居民是发展起来的商业区和居民区。

    此时,却只有牙城!

    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中,扬州始终起着枢纽作用。大唐南北的粮草、盐、钱、铁的运输都要经过扬州。很多来自各地的客商侨居在城内,商贸往来频繁,使得扬州城工商业发达,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成为中国东南第一大城。

    扬州城的四门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本是一座标准的军城,如今虽有过扩建,但是旧城墙的轮廓却依稀可见。

    此刻,在扬州城的西门一支车队正缓缓的驶来……

    一直在为提高阅读体验而努力;喜欢请与好友分享!

第一百七十一章 正戏…东南海商() 
“这就是扬州城啊!”

    扬州城西门的车队正是从豫章一路赶来的卢宗泰、卢宗保两兄弟了。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太白的这句诗倒真没辱没了这扬州城!”卢宗泰立在车头望着不远处的扬州城,不由得称赞道。

    “大哥,如今这才一月,离着阳春三月还早着呢!”尚在车内的卢宗保此刻正用手将盖在身上的锦被往上拉了拉,一脸旅途的疲惫,语气中带着一丝对兄长将车帘拉开以致冷风灌入的埋怨。

    “你啊你,就是不懂风情!”卢宗泰笑着指了指蜷缩车厢一角的弟弟,说道。

    “我现在光感觉到风了,这情在哪还真没看出来!”卢宗保紧了紧身上的锦被,打了个哈欠,懒散的说道。

    卢宗泰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却也走了进来,顺手将车帘子扎紧。

    豫章到扬州约有一千三百来里路,两兄弟一路乘船换车,紧赶慢赶的也耗费了近三天时间才赶到扬州。而此时,朝廷关于在扬州城设立市舶司的公文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唐。

    与海上贸易无光的西北西南等地得到消息后也不过只是思索了片刻便公文束之高阁了。

    至于南方这些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的地方,虽然这半个月来都流传着相关的言论,但毕竟没有定论,加上说什么的人都有,一时间传的玄乎反而让那些稳重的海商们不太相信了。

    待到此时正式公文一下,这才算是得了定论,一时间众多海商们便有些坐不住了,对于未来便有着一些显而易见的迷茫了,也就开始走出门去,四下的打探着一些消息。

    其中,扬州城东南靠近参佐门的一大片宅邸便是江东钱氏在这扬州城的大院,此刻的钱家大院门口正围着厚厚的人群,这些人穿着各异却无一不是贵气逼人,只是如今脸上却纷纷带着一些忧愁。

    而钱府的大门这几日来便没有开启过。

    “爹,家门口都已经被人堵了两天了!”

    钱府大院内,一位青年冒冒失失的冲进了钱孝憬的书房,一进去便扯开嗓子囔囔道。

    钱孝憬此刻伏在案几上书写着什么,青年人的作为打断了他的思绪,钱孝憬皱起眉头,用力将手中的毛笔重重的拍在案几上,低声呵斥道:“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行事不要这么毛毛躁躁的!你都这么大了,还是这么猛浪,让我怎么放心把这偌大的家业交给你?”

    “哎呀!爹,你又来了!您还这么年轻,至少还能活几十年呢!咱们钱家有您在,还怕什么?”青年人自顾自的找地方坐下,顺手拿起案几上的瓜果吃了起来。

    “那要是我死了呢?”钱孝憬看着儿子这副懒散的模样,气呼呼的说道。

    青年人闻言一愣,看了看父亲那严肃的表情,随即又说道:“您要是真不在了,不是还有那么多叔叔伯伯嘛!都是钱家人,谁当家主不是当呢!”

    “你!你这是要气死我啊!”钱孝憬右手颤抖着指着青年,怒斥道。

    青年人却依旧笑嘻嘻的看着他,口里嚼着瓜果含糊不清的说道:“爹,您也别生气,气大伤身嘛!外面那群人可还在等着您传话呢!”

    钱孝憬深深地看了儿子两眼,一阵深深的无力感涌上了心头,叹道:“景文啊!你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