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322部分

唐冢-第322部分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伍中,一位阔脸的汉子见状后,随即朗声道:“弟兄们,上去之后都给老子多留个心眼,老子可不想对着你们的坟包喝酒!哈哈,到时候老子可不会给你们留的!不服气的话,有种爬出来抢啊!”

    听到这话后,立刻便有人笑骂道:“去你娘的!要喝也是老子在外面,你李老二在里面!”

    “哈哈,王大棒子,你就别想了!就凭老子这手功夫,砍死几个叛军还不跟玩似的啊!”那阔脸的汉子大笑道。

    “滚!就你有本事吗?要不咱两比比,看谁先爬上城墙?”那人也不甘示弱。

    “比就比!要是你输了就把你藏的那坛好酒拿来!”阔脸汉子说道。

    “可以,李老二,要是你输了,你拿什么赔啊?话说你他娘的身上还有东西吗?”姓王的那人知道李老二的秉性,这才笑道。

    这个李老二是个边军,常年在西北一块服役。不好色也不嗜赌,唯独贪饮杯中之物。为人豪爽、生性洒脱这是往好了说的,其实说白了就是个浑人!无牵无挂的,当兵得来的钱响没几天都给吃喝掉了。每当没钱的时候就孤身一人跑到草原上搜刮几个马匪的脑袋回来换几个赏钱,然后接着大吃大喝。

    这一年南方缺粮,朝廷前段时间便下令停掉了边境所有非必要的战斗计划,整个大唐的防线在这半年多都处于防守状态。边境各守将统统不敢擅自行动,就连以往派兵去草原“转悠”一圈也不行。因为一旦挑起了战事,朝廷将无粮可派,守将也将受到严惩。由于兵部和政事堂措辞严厉的命令,边境上的悍将们纷纷加大了对麾下将士的监管,像李老二这样的“刺头”自然受到了重点关注。

    没仗打了,对于别人来说是件好事,虽说没了战时补助,可日常的军饷还是照常发放的,不用拿命去拼,就有钱拿,对这些厮杀汉子来说自然是件美事。

    可对李老二来说,不能出去剿匪、杀敌,那就意味着断了生活来源,这下可要了李老二的老命了!无酒不欢的他可是一日也离不开酒的,每月的军饷花完了,没钱买酒的他借遍了身旁的好友,闹到最后,李老二只要一出现,人群就一窝蜂的散去!

    没酒喝的李老二脾气还挺暴躁,时常忍不住和人动手,惨的是他所在的营队又无人制的住他,闹的那营的将官头疼不已。正巧南方叛乱的消息通过军报传到了他们所在营地,而朝廷除了调拨几支固定的部队之外,也在军中征兆愿意前往平叛的士兵。

    开元年间,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渐渐没落,募兵制开始推行。恰巧朝中支持军制改革的宰相正是柄国十余年的右相李林甫,也正是由于李林甫滔天的权势,才能冲破将门世家的阻碍,将募兵制顺利推行下去。

    然而大唐军方,被将门世家控制了百余年,势力早已根深蒂固。府兵制下的府兵,军饷大部分来源于由均田制分配的土地,百年来这些土地被将领逐渐蚕食、兼并,府军则彻底沦为将领的佃户,将领多出自将门世家,为此这些军方的土地最终渐渐流入到将门世家的手中,这也是这些将门世家存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们媲美其余世家大族的基础。朝廷想要军制改革就必然触及到这些人的利益,即使具体执行者乃是权倾朝野的李林甫也不敢大动干戈,只能循序渐进。

    所以,每当大唐有战争发生时,政事堂汇合兵部都会给天下各军发出征集号令,征兆一些自愿前往士兵。等到战时这帮人就将脱离原有的府兵身份,成为朝廷的募兵。而这些“自愿兵”敢于直面战场,无一不是军中精锐,同时也一定是失去了军田的“贫困兵”。这帮人的战力自然要比那些将领的佃户强大的多。而损失掉这些“不愿种田的人”对于将门世家来说等于是为各级将领减少了一张吃饭的嘴,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即使将门世家中有那远见卓识的人意识到了失去战力后他们的家族恐将遭遇不测的风云,但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再者他们也知道政事堂的意思便是圣上的意思,这些聪明人自然不敢反对。

    于是,宰相们便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办法,为大唐募集到了一支支战力高强的军队,也在逐渐推动着军制改革的前进,只是虽已实行数年,但效果依旧有限。

    失去生活来源的李老二便是响应这样的号召,从边关飞马赶到长安,然后转战南方的。

    这些日子以来,李老二也算和身旁的一干战乱厮混的熟悉了,战友们也知道了李老二拮据的现状,为此,才会有此一笑。

    “嘿!王大棒子,你还真别瞧不起人,老子昨天刚到手一把匕首……”说着,李老二便从怀里掏出一把寒光四射的匕首来,大手挥动,得意的显摆着。

    那匕首不过三寸有余,刃口发亮,一看就是好货色,不仅如此,匕首的把手上还镶嵌着一个硕大的红宝石。

    这把匕首乃是昨日李老二冲上城墙,斩杀了一个头领模样的叛军,顺手从他怀里抢来的。只是时间紧急,李老二只来得及抓住匕首的短柄一抽,就被随后而来的叛军围了起来。

    等到李老二撤下城墙,回营细看之后,他才懊悔不已!李老二也是个识货的人,只看这把匕首的装饰他就知道,那依旧留在叛军头领怀中的匕首鞘上定然也镶嵌着更多更大的宝石。这般精致的匕首自然要连着匕鞘一起才能价值连城,若是短了一样,这东西可就要跌价不少了!

    “王大棒子,看见没?这么大的石头,你娘的见过没?晃瞎你娘的狗眼啊!”李老二挥着匕首洋洋得意的嚷道:“告诉你啊!就这东西,可锋利了!昨儿在城墙上,十几把长枪朝着老子杀来,老子就那么随手一挥,咔咔咔的,枪头全给断了!”

    “你他娘的就吹吧!谁信啊!”被叫作王大棒子的人看到这匕首后,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盯着,然而嘴上却还是装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来。

    “嘿!你还别不信!老子这就让你看看!”李老二说完后,左手便抄起随身的长枪,握着匕首的右手猛地一斩,只听“铛”的一声,精钢制成的枪头便应声落地,切口整齐光滑!

    “嘶……”王大棒子的嘴巴里早就蓄着口水,这下一吸气,声音传出去老远。

    “你……你真拿这个赌?”王大棒子双目泛光的问道。

    “废话,老子说出去的话能不算数吗?”李老二傲然道,随即话锋一转,喊道:“不过说好了啊!你得拿你那坛酒来赌,别给老子灌水啊!”

    “行行!”王大棒子连忙点头,双眼一直盯着李老二,直到李老二将其重新收入怀中。

    领队的将领间一路笑看这两人的嬉闹,等到队伍行进到那条护城河时方才高声喊道:“行了,都他娘的别闹了,要打仗了!谁要是给老子软了蛋,就别怪老子手里的大刀不讲情面!”

    车驾将发,留上在后宣谕百姓。众泣而言曰:“逆胡背恩,主上播越,臣等生于圣代,世为唐民,愿戮力一心,为国讨贼,请从太子收复长安。”玄宗闻之曰:“此天启也。”乃令高力士与寿王瑁送太子内人及服御等物,留后军厩马从上。令力士口宣曰:“汝好去!百姓属望,慎勿违之。莫以吾为意。且西戎北狄,吾尝厚之,今国步艰难,必得其用,汝其勉之!”上回至渭北,便桥已断,水暴涨,无舟楫;上号令水滨百姓,归者三千余人。渭水可涉,又遇潼关散卒,误以为贼,与之战,士众多伤。1058

第一百零三章 围城(六)() 
自愿非志愿,后面两字凡有人说起,总会带着一份崇高的敬意。☆→,而前者却或多或少掺杂了一份私心,总让人觉得高尚不起来。

    这年头的兵卒,少有家境丰裕的。盛世百年,普通人要活下去,终归算不上艰难。如此这般,还要靠着刀尖舔血换口吃食的汉子,可想而知,又岂是那种老实巴交、心甘情愿在土里刨食的人?说不上心有鸿鹄,至少也是不甘庸碌。

    赵峰麾下的这三千人马也全是如此,不,如今只剩下两千六百八十一个了。

    说起来,赵峰接管的这支部队,个个都算得上精锐。这帮家伙无一不是百战余生的老兵,能在战场上熬过这么多年,哪一个能没几手保命的绝活?拳脚好的、骑射帮的,会挖坑、能打洞的,个个都非常人。

    有本事的人脾气一般不怎么好,尤其是这帮厮杀汉子。

    自从大军在山阳县集结之后,这帮互不统属的精英们便成了主将的难题。离开了原先的部队,头上一下子没了管事的人,干犯几条军纪那是常有的事,临时派发的将官倒是想管,只是抱成团的精锐们,哪是一般的将官管的了的?

    这年头讲究个乡党,从小光屁股长大,成年了一块跑去参军,上战场的时候也好有个照应,就算死了也能有个送信的人在。像李老二这样的孤家寡人已是异类了。

    将官倒是有心断了这帮家伙的粮饷来着,奈何政事堂的相爷们为了成功推动军事改革早已严令众将不得慢待这些“有志之士”,若是坏了相爷们的大计,这些小小的将官们哪能受得住那滔天的怒火?

    于是,这帮有本事的精锐们便真真正正的成了军中的大爷们。

    按说,兵不听将令,上了战场便是天大的麻烦。为此,一贯的办法便是,将官与士兵事先约定,这一战要出多少力,斩杀多少人,然后能拿到多少赏钱,捞到多少军功,以利驱之。

    王忠嗣当初将这么一只部队交给赵峰,实是存了一份考校的心思,或者也算是对他当面拒绝主帅军令的一个小惩。

    好在赵峰也是个有本事的人,没花多久就和这帮心高气傲的家伙们搞好了关系。其实,说白了,赵峰也没什么秘诀,无非就是豪爽二字。以往派来统领这帮零散兵卒的将领,一战之后,终归会往自己口袋扒拉一点,多少的区别罢了,这也是兵卒们默认的惯例了。

    但是赵峰没有!缴获分毫未取,兵卒们辛苦得来的军功也从不往自家亲信的头上扣,该是谁的便是谁的。不仅如此,麾下的兵卒们在大营里受了其他部队的委屈,赵峰能直接抄家伙就上,为自家兄弟讨回公道。这么一番动作下来,这些豪爽的兵卒们哪能不拼死效命呢?

    看这作为,赵峰看上去该是个无欲无求的人才对,可能在一触即发的战场上耍心眼、求上进的家伙,又岂能是个简单的人?

    前文便说过,自愿参战的士兵从原有部队出来之后,战争结束便会永久取消府兵的兵籍,改为募兵,之后在由兵部分配到几支完全由募兵组成的军队中。

    然而,这些参战的士兵其实还能有一条出路。若是参战的士兵们在战后不愿离开战时临时组建成的部队,而这支临时组建的部队中又有过半数的士兵不愿离去,那么兵部便会正式授予这支部队一个番号,从而让这支临时的部队常规化,正式成为一支实行募兵制的军队。

    以往被派来接管这些“临时工”的将领们多是军中不受主将待见的人,一个个巴不得早日将这帮难缠的“瘟神”送走,哪里会有将其常留下来的念头。不能吃空额,战后的好处又拿不到大头,你说有哪个前途光明的将军们会愿意干这么傻的事呢?而这些自愿改换军籍的士兵,失去了终身服役的机会,军旅生涯只剩了有限的几年,无论是为了杀敌建功,还是为了升官发财,总之他们也不愿意跟着这么一个不待见自己的将官。

    可赵峰不一样啊!京兆府府军他是回不去了,要是这支临时组建的部队战后解散了,那他这个将官就只剩了一个军衔,而没了实职,想要等到兵部再授实职,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手下没了兵的将军还能叫将军吗?

    除此之外,赵峰还是个头脑灵活、观察仔细的人!

    军制改革这么些年来,几支常规化的募兵制军队都是一开始便由政事堂提议设立好的。而如今这几支试点军队的将领们无一不是简在帝心的人,还没几年,品级便蹭蹭的往上涨。赵峰猜想,若是自己能率先将一支临时的“自愿军”变成常规军,那么这份功劳绝对值得政事堂的相爷们大书特书,借此进入圣上的眼中也是可以预期的。

    这么大的一笔好处,你叫赵峰又岂会坐视不理?

    如今的投入和将来的好处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想到这里,赵峰的心再度火热起来!

    “兄弟们,随我冲啊!”

    赵峰一如既往的一马当先,原本深达三丈的护城河如今早已被杂物堆满,肮脏的水中漂浮着破碎的木板、残破的四肢,早已发黑的鲜血引来无数的苍蝇,又白又肥的蛆虫正在欢快的享受着难得的盛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