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333部分

唐冢-第333部分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体的利益分割还得让家里人去谈。1058

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伴不相知() 
散朝之后,朱雀大街上,一辆马车正缓步行着。拉车的老马脚步轻盈,小心翼翼,似不敢惊扰了车内的主人一般。

    车厢内,气氛压抑,一位蓄着短须,看上去三十岁上下的男子此刻正坐在角落里,面露颓色,一言不发。

    男子身旁,另有一位看之不过弱冠之年的年轻人,见其沉默良久,遂忍不住出声喊道:“十八哥、十八哥……”

    那人缓缓移动脑袋,瞅了年轻人一眼,募而叹息道:“功败垂成啊!”

    “都是那徐番害的!”年轻人忽而恶狠狠的骂道:“这该死的老倌,什么时候提议不好,偏生在这如此紧要的关头跑出来坏事!”

    “难道,这都是天意吗?”男子神情颇为颓废。

    “狗屁的天意!”年轻人骂道:“今日算三哥走运,让徐番救了他一回。”

    “不过经了今日之事,父皇和三哥之间,再无和好的可能!咱们也不算白忙活一场。”

    “可是……咱们为了今日之局,几乎动用了手上全部的力量,本指望着将父皇和三哥之间的矛盾激化,好让父皇出手废了三哥的太子之位,可如今却……却被徐番给搅合了!”

    “二十一弟,你说……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男子手足无措,满脸惊慌的看着年轻人。

    年轻人见男子这番没出息的样子,心中大为鄙夷:“就你这样子还指望当太子?怂包一个!”

    心里这样想着,然而毕竟还有利用的价值,为此,年轻人好言相慰道:“好了,十八哥,今日之事咱们做的隐秘,手下那帮子官员明面上本就与我等无甚关系,全是三哥手下的老人,任谁也无法发现三哥今日的行为乃是受了咱们蛊惑。”

    “且放宽心!今日之事后,三哥算是和父皇彻底决裂了,虽说父皇今日没让高力士当场拿下三哥,可龙威不可逆啊!父皇今日受了气,迟早是要出的,咱们静候着便是。”

    “到时父皇废了三哥,十八哥成了太子,可不能忘了弟弟我的相助之功。”

    男子听了这话,果然再次喜上眉梢,连忙笑道:“忘不了!忘不了!到时十八哥做了皇帝,定要封二十一弟个一字并肩王不可!你我兄弟二人,到时便共享这大好河山。”

    望着男子这副诚恳的样子,年轻人心中嗤笑道:“还一字并肩王呢!传奇看多了吧?到时那皇位哪有你这怂包的份!”

    马车渐渐前行,不多时便到了朱雀大街中段,也是城中最热闹繁华的地段。

    “好了,天香楼到了,十八哥,小弟这就先走一步了!封大家还在楼里等我呢!”

    说着,年轻人便带着一脸暧昧的笑下了马车,往街边的一座高楼走去。

    那楼子大门处的小厮见了这人,连忙迎了上来:“王……王……”

    “王什么王,叫李公子!”年轻人瞪了那人一眼。

    “是是是,李公子驾到,姐姐们,快出来迎客喽!”

    小厮一声吆喝,转身小跑进楼。

    年轻人走了,马车继续前行,方才坐在外面的老者此刻进了车厢,笑着对男子说道:“这盛王也真够有趣的,身上的朝服还没换下,就敢大摇大摆的跑去逛青楼,也不知道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车厢内那被年轻人唤作“十八哥”的男子此刻抬起头来,面色肃然,双目有神,哪有半分方才那懦弱的样子?

    “去告诉封宜奴,今日就让二十一弟遂了他的愿吧!”

    “王爷,这就收网了吗?”老者微微有些惊讶。

    男子波澜不惊的说道:“不过一女子罢了!用过了再换便是。”

    老者听了这话,心头一颤,想起些什么来,却立刻止住,忙躬身答道:“好的,老奴这就去传话。”

    “对了,看着些那女的,别叫她乱说话,我这个弟弟还有些用处,若是让她坏了事,你知道该怎么办的。”

    “老奴理会得!”

    男子说完后,便偏过头去,透过车窗望着繁华大街上的一切,目光中带了浓浓的忧愁。便和当日在户部衙门边的小楼里,望着斜对面的那家粮铺时一样。

    “去问问王准吧,为何今日朝会上右相竟一言不发?”

    “好的!”

    ……

    今日的大朝会上,跌宕起伏,发生了许多的大事。然而,在这许多的大事里,身为右相,本应是朝中势力最大的李林甫,却从头至尾不发一言。

    不仅这男子感到好奇,李林甫的一干手下也对老大今日的作为大感意外。

    散朝之后,由户部左侍郎王鉷为首,几位李党的骨干联袂来到右相府上,意图拜会李林甫,问个清楚。

    哪知到了相府门口,却见大门紧锁,正当王鉷刚想上前向门房问询时,一旁的侧门开了。

    眼见钱谦益走了出来,王鉷连忙迎了上去:“东阳先生,相爷这是……?”

    “王大人,诸位大人,相爷近来身体不适,无法见客,诸位大人还是请回吧!”钱谦益拱手道。

    “这……东阳先生,实不相瞒,今日我等前来实是有要事寻相爷相商,还望先生通禀一声!”

    王鉷不知道李林甫为何会在这紧要关头闭门谢客,竟连生病的借口都找了出来,按说李林甫做到了这一步,王鉷是不该强求的,只是今日之事实在牵连深远,没有李林甫这个领头羊发话,偌大的李党都将如无头苍蝇一般,在接下来有可能出现的风波中,这样的状态是非常要命的!

    钱谦益见了,遂上前几步,凑到王鉷耳边轻语几句。

    王鉷听了双眼一亮,这才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等这便退去,还请相爷安心养病,待会儿下官便差遣几个仆人,为相爷送些补品来。”

    说完,王鉷便示意众人随自己离去,走得远了,方才与众人窃窃私语起来,想来是在将钱谦益的话转告他人。

    钱谦益在原地看着,忽而笑了笑,转身便走入府中,侧门关闭,相府门前,格外的冷清。

    钱谦益三拐两拐的来到李林甫的书房,正拿着一本书在看的李林甫见其回来,便问道:“都走了?”

    “走了!”钱谦益点头道。

    “走了好,如今这多事之秋,一动不如一静,看人徐番做的就不错,什么事也不管,一心只顾操持国事,这才是聪明人该做的事!”李林甫一边翻着书页一边缓缓说道。

    “东主说的不错,天家的事,最要命的便是大位传承,如今圣上这几个儿子,可算是得了圣上当年的真传了!一个比一个会装,藏拙的本事就跟娘胎里带出来的似的,就连那个年纪小些的,除了好色些,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原来倒还忍得住,这回好了,全跳出来了,这下长安城可要热闹了!”

    钱谦益说的轻松,脸上也挂着笑,然一双眼睛却一丝不转的盯着李林甫,目光中透着浓浓的疑惑,还有一丝担忧。

    李林甫依旧没放下手中的书,然而却仿佛感受到了钱谦益的目光,遂开口问道:“你在担心什么?”

    钱谦益一凛,忙低下头来,回道:“东主,南边传信来了,钱家在叛军作乱的时候,实力大为受损,其余的几家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战祸猛于虎,有些损失也是难免的。”李林甫平静的说道。

    “可是……损失事小,关键却在于有些人如今的心思不安分啊!”

    “前些天,密保上说,有几家的人竟然在暗中联络叛军,也不知道这帮人到底想做些什么。”

    钱谦益忧心忡忡,前一阵子受市舶司一事的连累,扬州海商们的势力本就有所削弱,而当初钱孝憬来京求援时,李林甫又是个不置可否的态度,从那时起,南边便流传着右相将要抛弃他们的说法。

    钱谦益正准备做些什么,好笼络下这些人的心,却没想到扬州突然间便沦陷了。

    如今,南边的那些个世家,态度变得暧昧起来,钱谦益发出去的密谍竟然查到了几家人正在私通叛军的事。钱谦益不敢自专,只能向李林甫汇报。

    李林甫这才放下手上的书,沉声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昨儿刚得的消息,小的知道今日东主要上朝,不敢让东主分心,这才……”

    钱谦益低头说道。

    钱谦益没有说实话,至少没有全说实话,昨晚得到这消息后,钱谦益大惊,然而随即他却让人再次核查了一遍。说的为了慎重起见,实则他是害怕钱家也牵扯了进去。上一次钱孝憬来京求援,钱谦益态度冷淡,然而那也只是针对钱孝憬这一支,钱家是江东大族,钱谦益自然也有自己的本家。

    查了一遍,直到今日早间,钱谦益方才确定钱家没有涉足,这才跑来向李林甫汇报。

    李林甫深深的忘了他一眼,继而说到:“无妨,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没什么!可每个人也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既然想两边下注,那便由他们去吧!”

    “那此事……”钱谦益没能看到李林甫的目光,对于李林甫的话也就没有多想。

    “此事到此为止,王忠嗣是员名将,这些事就让他操心去吧!”

    “东主,其实小的一直不明白,东主为何会举荐王忠嗣出任平叛大总管?”

    望着钱谦益那疑惑的样子,李林甫募然笑道:“都说老虎关在笼子里才安全,却不知放他出去,张牙舞爪,才能死的更快……”105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行在路上() 
这里是饶州广丰县的一条山道上,狭窄的山道上,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一匹快马自北面驶来,来到队伍中心处的一架马车旁,将背上的信报取下,递给了车上的人。

    车厢内的许辰拆开了信报,信报上的内容有很多,全是老三王策从长安发来的。

    “没想到出了这么多事,这下长安可算热闹了!”

    车厢内只有许辰一人,老四周康此刻正在队伍前头,领着整队的兵马。而老二陆浩则带着郑泰乘船将众多尚未撤离的农庄住户以及新招募士兵的家眷统统转移到琉球东南部的新基地去了。

    说来,许辰此刻会出现在这饶州的山道间,却是缘于领受了王忠嗣的一道军令。

    自从上一回许辰完整执行了王忠嗣调令升州水师的军令后,王大总管对于许辰的不岔也就完全消去了。这一回,全线出动的升州水师沿着长江、运河沿线仔细搜寻叛军踪迹未果。福州、泉州沦陷的消息便传到了王忠嗣的大营。

    王忠嗣的头衔乃是淮南道、江南东、西两道、岭南道行军大总管,几乎统管了整个大唐南方的兵马。只是南方府军羸弱不堪,防守尤显不足,更遑论进攻了。

    经过扬州一战后,王忠嗣手上只有七万不到的兵马,长安的朝堂如今又是这么个情况,无论皇帝还是兵部,几无为王忠嗣增兵的可能。

    不到七万人,本就派系林立,又要同时防守偌大个南方,王忠嗣手上能够调动起来主动作战的兵马就更少了。

    正巧许辰在升州招募了一些兵马,算上之前手上的人手,加在一块儿正好三千人。当初朝廷下发过允许各地募兵自保的诏令,各地州县也的确拿出了不少银钱,募集了些所谓的勇士。可在王忠嗣看来,与其去相信这帮成分复杂的乌合之众,还不如选择许辰这个看上去只是个少年的少年人。

    得知叛军拿下福州、泉州,进逼建州之后,王忠嗣果断下令分兵。

    留下一部分伤兵、老弱守卫扬州,王忠嗣预测叛军定会重兵把守仙霞岭古道这个由浙入闽的交通要道,为此,在这一路上,王忠嗣也没有派发多少人,只让自己的亲信领了一支精兵,屯兵仙霞岭古道北口,目的只为了扼住叛军北犯的陆路通道。仙霞岭古道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势对于叛军、官军来说,都是同样的,一支精兵足以。

    剩下的大批人马却是被王忠嗣亲自领着,由江南西道南下,自赣南山区进入岭南道,绕道广州,从而堵住叛军南下的路。

    叛军有着精锐水师,升州水师的力量王忠嗣不是很清楚,也曾询问过许辰,许辰自然是实话实话,毕竟王忠嗣问的乃是升州水师,又不是他手下的兄弟。

    如此一来,王忠嗣也就只好放弃了让升州水师搭载大军从海路南下广州的打算,转而绕了一个大圈子,自陆路南下。

    许辰的这只队伍也接到了王忠嗣的调令,正巧升州已被许辰放弃,许辰也需要南下发展,便顺水推舟的接下了调令。

    只是许辰借口新军刚成,尚有琐事未决,也恐无法如期抵达,便央求王忠嗣缓了些时日。哪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