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470部分

唐冢-第470部分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帅,稍坐片刻,末将这就去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给您擒来!”

    ……

    王忠嗣同样惊愕片刻,扫了一眼哄闹的众将,看了看那说要去擒郑泰,脚都没移开半步的将领,忽而笑着说道:“诸位莫急!郑校尉年轻识浅,人又有本事,难免有些孤傲之气,咱们做长辈的应该多担待担待才是!”

    众将一听,纷纷就坡下驴。

    “大帅当真大气量!”

    “那是!大帅岂会和小辈一般见识?”

    ……

    真是开玩笑!表个态也就罢了,谁会真的傻到去得罪郑泰?谁又敢去得罪这么一个有本事的少年将领?惹火了他,叛军的水师你去拦着啊?这么多天水师的苦还没吃够吗?再说了,真要到了人家的地盘上,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

    何况郑泰如此孤傲,他们嘴上骂娘心里早就乐开了花!这么个不会做人的将领,立得功劳越大,他们越开心!到时候功劳簿上多出来的,谁都少不了捞上一口。

    底下这些人的心思王忠嗣一清二楚,嘱咐了几句后便让众将各自准备去了。

    人去帐空后,王忠嗣却依旧在想着郑泰的态度。

    韩稚走上前来,问道:“大帅可是在想那少年人的态度?”

    王忠嗣点头。

    韩稚微笑道:“其实也不难猜!”

    “哦?”王忠嗣是真的起了爱才之心,觉得如此一位少年良才实在不应埋没了。

    韩稚没有回话,而是反问道:“大帅难道忘了他是谁的人吗?”

    郑泰是谁的人?当然是武威军的人!

    想了片刻后,王忠嗣恍然,苦笑道:“确实!人家有当朝宰相的路子的确没有必要在意我这个失了圣宠的大帅。”

    “想通”之后,王忠嗣也就不再纠结,而是将作战计划重新推演了一遍,觉得再无遗漏后,这才作罢。

    九龙江口的水寨已全部被官军清扫干净,叛军只好退往九龙江北岸的长泰县城。

    长泰县县衙内,叛军首脑齐聚一堂,同样在探讨着应对之策。

    李易坐在案前一言不发,事实上局面到了如今这般田地,他也没有回天之力。

    原本的计划本就是先出其不意拿下福建全境,依仗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形,借助强大的水军之力彻底守住这方寸之地。

    然后一面让水师侵扰东南沿海,一面在福建一地休养生息壮大己身,接着要么等待机会、要么创造机会,开始向北或向南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扩大自家的地盘。

    可是自从第一步就开始出现变故,漳州没有按时拿下,南面的口子没能堵住。原本这也不是无药可救,靠着九龙江上的连绵水寨和机动的水师部队,李易同样将官军封锁得寸步难行。同时借助七宗五姓的贪婪成功让长安朝廷将大批水师撤离了南方战场。

    原本大好局面就要开始,长安朝堂上太子李亨不知发了什么疯,忍了十多年竟然忍不下去了!

    原本深得宠幸的王忠嗣已被李隆基抛弃,加上战事不顺,李易原本有机会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再一次挑起长安的政潮,让王忠嗣滚回家去。

    只要官军主帅一换,在这一来一去的时间里,李易有信心彻底拿下漳州,完成最初的布局。

    可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杨廷和那个野心勃勃的“雄主”竟会志得意满,失去了进取之心。

    而更让他无法想到的是,消失了十多年的杨雄竟然回来了!

    一切发生的太快,快到让李易做不出应对。

    原本政变波及的范围也不算大,叛军元气还在,李易也曾劝杨雄接受自己的计划。

    可是……

    杨雄倒是没有志得意满,可那野心也未免太大了些!

    有野心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那恨不得一步到位的急切!

    心高气傲的杨雄被囚禁了十多年,性格变得越发的偏执,对李易龟缩不前的军略十分不满,恨不得立马和官军大战一场,一举拿下岭南道全境,然后北伐中原,恢复祖辈的荣光。

    这些日子来,南边的战斗十分激烈,一方面是官军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李易完全无法改变杨雄急切的心情。

    更惨的是官军竟然不知从何处拉出来一只善战的水师,即便换何云统领水师全部,竟也没讨到便宜。

    失去了水师的强大优势,叛军底蕴不足的弱点开始暴露,以一隅而战一国本就是个风险极大的事,领导者冒进的思想更是将叛军推进了深渊。

    如今叛军大幅度减员,除了仙霞岭守着的五千兵马外,南边的能战之兵已经只剩了万余人,想要对抗浩浩荡荡的官军几乎没有任何的胜算。

    不仅人员,装备、军饷上的差额更大!

    起事后最先抢来的一批钱财早就花得所剩无几,各地大城大埠中早已没了富户,可想要去广大的乡村征粮征税,一来没有足够的时间,二来也没有充足的人手。

    何况各村各户都有民壮乡兵,真用武力去抢,胜负如何实在难料,即便有所得也未必抵偿的损失。

    武力抢夺无异于杀鸡取卵,一旦真这么做了,叛军就必将沦为人人喊打的流寇,失去了根据之地,别说北伐中原,就是活下去都将成为一件难事。

    为此,非到万不得已李易想都没有想过这个办法。

    可是如今……

    眼见屋子里一片沉闷,李易强忍着烦躁开口:“诸位有何良策,单说无妨!”

    良策?如今这境地能有办法就不错,还想有良策?

    无论是武将还是谋士,心中俱感悲凉,有种穷途末路的落寞。

    一个胆子稍微大些的谋士四下看了看,小心翼翼地说道:“军师,要不去和教主说说,咱们先撤回泉州去?”

    这人的胆子当真是大!

    这话谁都想说,可谁都不敢说!

    说这话的谋士要不是自觉一向与杨紫菀走得近,也绝不敢在杨雄怒斩了好几个建议撤退的人之后还当众说出这话来。

    可是到了现在这地步,除了后撤又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屋内众人因为这个提议心思活泛起来,然而除了说出这话的谋士外谁都没有表态,只管老神在在地坐着。

    会开不下去了!

    就在李易准备散会的时候,门口闪现一道倩影。

    杨紫菀望着李易,冷漠开口:“再等一晚上,明天我给你们一个交代!”

    李易猛然抬头,却只看到了杨紫菀离去的背影。

    坐在李易右手边的华清深深地看了杨紫菀几眼,双眼微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散会后大约半个时辰,长泰县城南边靠近九龙江的一处芦苇荡前出现了一个浑身黑衣的人影。

    按照预定的信号,华清学了几声鸟叫,然后蹲下身子,安静地等着。

    然而预想中的人没有出现,身后却先响起一道声音:“原来他的人竟是你!”

    华清大惊,身子猛地向前滚去,拉开了距离后才敢回头。

    同样一袭黑衣的杨紫菀面无表情地望着他。

    华清心思急转,刚才开口解释几句,却听杨紫菀自顾自说道:“你回去吧!以后别再来了!”

    说完,身影一闪,人便凭空不见了!

    华清惊的长大了嘴巴,好似活见鬼了一般。

    花了好久才回过神来的华清猛地吸了几口气,原地想了好一阵子后,方才下定决心走进了芦苇荡中。

    拨开茂密的芦苇,走进冰冷的河水中,走了大约数丈距离,等到河水及腰时华清成功找到了一艘漆黑的乌篷小舟。

    听到外面的水声,穿舱门打开,一名少年手持短弩警惕地盯着华清。

    华清见状,连忙高举双手喊道:“我是华清!”

    持弩的少年愣了片刻,赶忙回头望去。

    温暖的船舱内再度走出一名少年,接着灯光打量了华清一眼,惊问道:“你怎么亲自来了?”

    “我被发现了!”华清轻叹道。

    “什么?”少年大惊,忙问道:“那城里的弟兄呢?怎么就你一个人?”

    泡在水中的华清嘴唇发紫,颤抖着身子说道:“我没和那边联系,他们没事,先让我上船好吗?”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难中的取舍() 
和在扬州一样,官军的大营没有设在漳州城里,实际上如今的漳州只是座小城,人口不算多,几万人而已。

    而平叛的官军上上下下,算上民壮却有五万多人,城里自然是住不下的,城外的连营也蔓延了十几里。

    夜色深了,官军大营却依旧忙碌,大帅早些时候的命令这一刻正被将士们有条不紊地执行着。

    杨紫菀一袭黑衣,身法如电,忙碌的人群只觉一阵风吹过。

    帅帐内空无一人!

    杨紫菀此前没见过王忠嗣,神识展开,满满都是人。

    想着身为主帅,王忠嗣这人应该身处人群最中心处,受到重重保护才是。

    出了帅帐,仗着根本不可能被凡人发现的身法,杨紫菀将官军大营转了一圈,却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目标。

    “难道在城里?”

    这么想也不是没道理,毕竟身为主帅,城里总要比大营舒服的多。

    再绕了片刻,杨紫菀出了大营,朝漳州城而去。

    离大营数里的地方,杨紫菀停了下来,转头看向一侧的黑暗,冷冷道:“出来吧!”

    一身黑袍的柴老缓缓走出,微笑说道:“原本还不信,现在算是明白了,杨姑娘的资质果然非老朽能比!”

    不过堪堪将帽子摘下一半,柴老隐藏的身形便被杨紫菀察觉到了。

    杨紫菀望了柴老一眼,神识自然也探了过去,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头颅,然而充沛的灵气还是让她明白了过来。

    “你也筑基成功了?”

    柴老矜持笑笑:“托了大公子的福,勉强成功了!比不得杨姑娘,老朽这资质只怕今生再无寸进的可能!”

    看了看柴老身上的黑袍,蹙着眉头的杨紫菀恍然:“王忠嗣被你藏起来了?”

    柴老点头:“我让他睡过去了,披了件同样的衣服,现在很安全!”

    杨紫菀神色变得难看,沉声问道:“是他让你来的?也不对啊!他如今还没醒呢……”

    柴老双瞳一紧,平静回道:“是大公子出发前吩咐过的!”

    “什么?”杨紫菀一惊,继而气恼道:“你说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我会来?”

    “岂有此理!在他眼里我这么个任性的人吗?”高声骂着,声音却渐渐弱了下去,想来也是,自己不还是来了嘛!

    柴老确实是许辰提前就准备好的后手,进入残域之前,柴老就已经到了筑基前的关头,之后服了许辰给他的筑基丹后,没过几天就成功筑基了。

    说来也怪,外界的宗师境高手想要进入筑基期似乎都是水到渠成的事,鲁智是这样,柴老也是这样,一粒筑基丹,几天功夫,一次成功。

    大约环境变得艰苦,能够在外界进入宗师境的人在修炼上已经付出了太多吧!

    成功筑基后,想着许辰吩咐,柴老便一直藏在王忠嗣的左右,暗中护卫着,直到今天杨紫菀到来。

    同时筑基初期,神识的范围差别不大。

    身着黑袍的柴老一下子就发现了杨紫菀的到来,接着迅速将王忠嗣打晕,披上黑袍后转移到了预定的地方,最后赶来截住了杨紫菀。

    杨紫菀心中有些郁闷,却又着实发泄不出来,转头看柴老,冷漠问道:“他有什么话要说?”

    既然主动现出身来,自是有话要说。

    柴老微微点头,开始转述许辰交代的话。

    “公子说修士躲在残域中不肯出来,一方面应该是害怕外界的毒素,另一方面很有可能还在畏惧着什么!毕竟在修士眼中,凡人如蝼蚁,可只有不在乎蝼蚁的人,万没有躲着蝼蚁的人!”

    “人不会去抢蚂蚁的洞穴,更不可能花钱去抢屎壳郎的粪球!但这不能解释在外界行走的修士为何一直避开普通人,他们完全没有这么做的理由!”

    “所以大公子猜测外界一定隐藏着一些让修士畏惧的秘密存在,而这种存在很有可能成为大公子手中的另一手底牌!”

    “所以在大公子发现这秘密之前,他不希望有人打破现在的平衡!”

    “什么平衡?”杨紫菀阴沉着脸问道。

    柴老不用回忆,径直说道:“修士避开普通人,普通人不知修士存在的平衡!”

    “这和我去杀王忠嗣有什么关系?”杨紫菀面色狰狞,低吼道:“我这是暗杀!”

    “这个……”柴老苦笑一声道:“大公子不希望王忠嗣死掉!”

    杨紫菀彻底怒了:“那他就希望我爹、我的族中兄弟死掉吗?”

    柴老悻悻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