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472部分

唐冢-第472部分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老谨慎惯了,基本不会让自己身处险境。

    望了小四一眼,立马转身离去。

    如今杀不了叛军主将了,只能留在刘山身边,尽量保全许辰的一干弟兄。

    对于柴老的突然离去,小四有些疑惑,关于修士的事,杨紫菀没跟他讲太多,毕竟他还没到那一步。

    然而敌人终归走了,小四心头的压力也松了下去,刚才短暂的交锋下,小四已然察觉到来人的厉害,想来对方不可能是一名普通的宗师境,或许该是和自家小姐一样的存在。

    走了强敌,小四纵身朝已经远去的何云旗舰追去。

    九龙江上的战斗越来越惨烈,月光洒下,映衬着河水别样的红。

    叛军占了偷袭之利,人数又是南岸官军的数倍之多,加之多通水性,操着小船便杀将过来。

    刘山的水师还在河口等着迎接叛军水师的大举进攻,九龙江上游,王忠嗣原本造就的那些铁锁横江的船队此刻彻底成了累赘!

    叛军还是用了赤壁时吴蜀联军的法子,一列一列地烧过去,好在王忠嗣没像曹操那样将全部的兵马放上去,一把火倒也没让官军败走华容道。

    只是混乱还是有的,起火之后,船队上的官军纷纷投水,不会水的拉着会水的,最后只能统统沉下江去。

    便有那游得快的,又有叛军将士操着小船杀来……

    阵地很快就从九龙江上移到了南岸,王忠嗣让人仓促布下的防御阵地实在简陋之极!

第二百九十七章 内外有别() 
本就是准备明早发动进攻,官军自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什么障碍。

    此刻,远程攻击武器没移来多少,光靠将士手中羽箭,对江面上铺天盖地的小船实在没太大的效果。

    等到叛军开始登陆的时候,大规模的短兵交接才算正式开始,仗着地利,官军给淌水上岸的叛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靠近南岸的江边很快就被尸体填满。

    单薄的藤甲上插着锐利的箭矢,尸体漂浮在水面上,染红的水混着从河底浮起的泥沙,升腾、散开,看起来有些诡异。

    然而当叛军越来越多后,官军的阵线就有些吃紧了!

    毕竟人手不足,布置又仓促,官军甚至不需要攻坚的器械,光靠着人便将前方的鹿角顶开。

    然后便是最血腥的贴身肉搏了!

    到了这,官军的装备优势好歹多拖延了些时间,然而终究陷入了密集的人群中。

    自打叛军冲上来之后,弓箭手便不敢随意放箭了,但也有那神射手抽冷子点杀叛军将领的。

    叛军一方底蕴不足,兵员尚且难得更别说领军的将领了!

    正在战阵中大开大合的秦刚挥舞着一双上百斤的巨锤,周遭无一回之敌。然而在身旁倒下一圈官军后,身子却猛地一震!

    一根足有数指粗细的铁箭狠狠地钉进了他的胸膛!

    铁箭很重,但力道却十足,弄不清从何处射来,速度更是迅猛异常,以至秦刚这名高手也来不及躲开。

    可射箭的人显然低估了秦刚身上那套破旧铠甲的防御能力,铁箭钻透了甲衣却被里头的锁扣扣住,冲击虽大,入肉却不算深。

    躲在暗处的射手微微愣了片刻,转而却又搭上了另一支铁箭。

    当破空声再度响起时,孔轲却赶了过来,衣袖重重一拂,铁箭速度未减,方向却偏了些,转头一头钻进一名官军士兵的头颅,破体而出。

    暗处的射手想是有些懊悔,刚才该对准脑袋射的。

    正想着换地方再补一箭,官军的阵线却开始缓缓地后侧。

    另一面,九龙江河口处,何云已然率着船队冲了过来。

    借着风势,叛军水师的声势十分骇人。

    官军这边,郑泰当初来的时候带了几艘龟船,虽然拆掉了弩炮,但速度却变得更快。

    在柴老示警对方攻过来后,刘山便领着人见几艘龟船散了出去。

    然而官军其他的船只都是王忠嗣命人仿制的,别看龟船技术含量看上去很低,但正儿八经的龟船不是那么好制造的,即便许辰当初也是花了大功夫试验了很多次,此后在升州更是让江流做了专业性的改进后才能有如今的性能,官军短时间内仿制出来的东西自然不可能及的上。

    所以当船队一动,差距便显现了出来!

    而刘山终究是第一次担纲上阵,面对的又是蓄势已久、全力以赴的叛军水师,无论是经验还是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压力,这一下子的应对便立马出了个大失误!

    “糟了!”刘山大惊失色:“他们的船跟不上来!”

    于是,叛军水师旗舰上的何云便看到了让他惊疑不定的一幕。

    在发现己方进攻后,官军的水师船队竟然摆出了一个让他疑惑的阵型!

    几艘自己曾经见过多次也曾让自己吃过大亏的船先一步驶到了己方进攻航道外侧,而剩下的那些船却在原处相对缓慢的移动着,尤其在看到己方已临近时,竟开始……开始出现慌乱?

    搞什么啊?难道又是什么奇怪的阵型?

    想着郑泰以往的厉害,何云心中惊疑不定,甚至隐隐觉得有种要中计的感觉。然而船速已经起来,风也没有停止的意思,自己的船队依旧速度飞快地朝前方冲去。

    避在一边的刘山眼见后方船队跟不上来,心里立马就慌了:“不好!他们……这……这要怎么办?”

    同在一艘船上的柴老虽然不懂水战,但也看出了端倪,知道刘山出了岔子,眼见地方已近在眼前,连忙大喝道:“慌什么慌!郑泰以前怎么做你现在就怎么做!那边的人不用去管,保住自家兄弟的命就行!”

    柴老这一声喝骂来的及时,刘山慌乱的心总算安稳了些,又听他说只要保住身边几艘船,心头的压力顿时一松。

    跟在许辰身边的人早就成了一个紧密的小团体,从豫章城出来的时候考验了一次,再从升州出来的时候又考验了一次。

    如今的基隆城看上去井然有序的布局,实则早在规划之初就被许辰暗地里化成了内外两部分,内城里住的全是最早就跟着许辰的一帮人及其家眷,而外城才是普通百姓的居所。

    内外城之间没有围墙,但在基隆住久了的人自感受的出来。

    刚开始跟着许辰去基隆的全是武威军士兵的家属,对于这种分割其实感受最为明显,但也都觉得理所当然,毕竟亲疏有别,大伙儿都能理解。

    即便在矿场、工坊内各紧要位置的管事之人全是内城的人,众人也不觉奇怪,反倒私下里暗自发奋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搬到那看不见的内城去。

    等到后期大规模移民进入后,本着先来后到的粗浅意思,对于这样的“特权阶级”也大多能够接受,毕竟天下本就是如此。

    而内城的这些人渐渐地也开始有意识与外城百姓区分开来,例如嫁娶,内城的适龄青年便只会在内城里面找,而这些人相互之间又大多都是豫章或升州跟来的同乡,乡土观加上明显的特权,有意识地维持“血脉”纯正,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起特权来,倒也是许辰有意为之。

    比如教育,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加上许辰也未明令禁止,基隆城内也出现了不少的私塾,然而无论这些私塾里面的老师在外有多大的名气,内城的人也是不屑一顾的!

    内城里面有许辰专门开设,由少年们亲自执教的学堂,里面学的东西和许辰教给弟兄们的都一样的。

    在内城人眼中,那些所谓的名士、大儒真真不及自家东家一分一厘!

    就连“东家”这个称谓,也是内城人所独享的,外头的人只配叫将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旦许辰决定再次转移根据地,这些内城人便会毫不犹豫地跟着走!

    家财?有必要留恋吗?

    在他们习惯性的认知中,每一次的转移随之而来的不是痛苦,而是翻上好几番的财富以及特权!

    虽然会有些麻烦,乃至有些阵痛,但过不了多久,自家那无所不能的东家就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从豫章出来的时候是这样!刚开始还忐忐忑忑,可到了升州一看,地买好了,店铺买好了,房子正在盖,比起以前的破房子,新的房子不仅结实而且美观,搁以前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东西,没过多久就全有了!

    从升州出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地方选好了,比升州大无数倍,城市围起来了,地基打下去了,土地……开玩笑!我们还需要种地吗?

    不仅财富多了好几倍,竟然还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每家每户走出去,哪个不得丢几道羡慕的眼神?

    对于这样的变化本就是许辰想要的,自然乐见其成,乃至顺水推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许辰知道自己走了一条非人的路,那么就必然做出一些非人的安排来!

    所以在刘山乃至所有内城人眼中,这个世上除了东家和大家之外,其他的人真的不放在眼里,更不放在心里!

    尤其在那些已经接触了到核心秘密的人来说,所谓国家、所谓朝廷,这些以前好似天一般的存在,真的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要说这种氛围的形成,固然后利益和情感的牵绊在里面,但最重要的却是除了许辰身边的几个重要管事外,内城的这些人几乎没有年长之人,长途跋涉、颠沛流离这样的事也不是年老者能够承受的了的。

    年纪轻,可塑性强,野心也就大,即便以前没有,被许辰有意一挑拨,自然也就有了!

    为此,即便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有过一月袍泽之情的人死掉,刘山和身后的少年们至多也不过伤感一阵罢了。

    算是解脱了枷锁的刘山开始展现自己这么多时间里的学习成果,操起船来一板一眼,虽匠气未脱,但也能渐渐看出独当一面的气势来。

    当何云的旗舰一马当先冲进官军船队的时候,心中的疑虑便到了极点,但当官军的船队随即从慌乱演变成溃乱时,疑虑却徒然变成震惊!

    战力相差也太大了吧!

    已经可以确定,眼前的一切不是陷阱了!

    官军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拿这么多人、这么多船来布置陷阱的地步!

    “快!分出一半船只去追那几艘船!”何云在最短的时间里意识到了惊变可能的来源。

    眼见有船追来,刘山却并无多少惊慌,仗着龟船速度上的优势开始朝外海驶去。

    与此同时,漳州城内,被柴老药倒的士兵还在源源不断的向城内转移。

    然而江边的阵地已经开始一点点的后侧,另有叛军绕开官军的阵地朝漳州城逼来。

    突然,传信兵给城头上的王忠嗣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启禀大帅!江口水师遇袭,我军节节溃败!”

    “你说什么?”王忠嗣终于变色。

第二百九十八章 由误会产生的隐患() 
今晚算得上决战了,叛军在北面除了仙霞岭还有五千人马外,中间这近千里的大地上几无一兵一卒。

    形势说危险自然十分危险,只是这千里大地上的正规兵马早已被叛军犁清,如今各地的豪门大族都在观望,说是选择未免太快,如今的局面也不过是月余间出现的。

    当然,所谓心盼王师的人自然也是有的,而且还不少。自打王忠嗣将大营设在漳州后,北面沦陷区的百姓,就时有过来哭诉、求援的,说是叛军如何残暴不仁,百姓如何水深火热,诸如此类的。

    只是那时的王忠嗣受困于九龙江,心有余而力不足,等到这个月局势转变,叛军竟又孤注一掷将全部兵马聚到一处,曾经想过的关于策反、发动沦陷区百姓闹事之类的计划又都没有必要了。

    对于叛军这样强烈的决战**,一劳永逸的事,王忠嗣当然不会拒接,今晚的事说起来快,但局势到了这个份上,说起来也是水到渠成的。

    王忠嗣做了进攻的准备,只是没想到了晚上就出了意外,被人下了药,叛军又正好全线出击夜袭敌营,打了官军一个措手不及。

    没有料到今晚突变的不止王忠嗣一个,郑泰也没有料到自己只是刚刚出去了半天不到,漳州的局面竟变得如此糜烂。

    今日早些时候,郑泰从帅帐出来后,刚到九龙江口的水师营地就碰上了陆浩派来传信的人,惊闻大哥出事的郑泰想也没想就出发了,要不是记得这里是军营,擅离职守会很麻烦,郑泰说不定早就把自己一帮弟兄全给带走了。

    漳州离福州不算远也不算近,跑一个来回,加上陆浩从基隆调船队的时间,等到郑泰领着一队全副武装的舰队回到漳州时,时间已经转到了正午。

    艳阳高照,九龙江上血流漂橹。

    当郑泰瞧见河口那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