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476部分

唐冢-第476部分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是吧!”陆浩想了想,说道:“毕竟在长安的官老爷们眼里,琉球是比岭南还要蛮荒的烟瘴之地,一般没人愿意来的!”

    “算了!”许辰笑道:“等他来了再说,要是能搞定就让他安安静静发财,不能搞定就扔海里去喂鱼,再找个弟兄扮成他的模样,时不时出去溜达一圈就行!”

    “好的!”经历了这么多事,如今面对大哥这冷漠至极的话,陆浩也能做到心如止水。

    “去做些准备吧!过几天咱们就要出发去长安了!”

    “好!”

    ……

    如今的基隆城已经渐渐步入正轨,虽然战乱已然结束,一些人渐渐回到了大陆上的老家,但却也有很多的人留在了基隆。

    如今只要在基隆入籍,每个人都能分到三亩田,而且头两年还不用交税,这对于深受土地兼并的大陆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福音!

    对于土地,许辰没有半点的热情,土里刨出来的那点钱还真不放在眼里。

    基隆南边的矿山正在开采,一些原著民被许辰充分利用了起来,算不上黑心矿主,许辰给原著民们的福利也算不错。盖了砖瓦房,挖了水井,衣食住行都有很大的改善,但终究是开矿,要说好,也真心好不到哪去。

    在同化原著民的过程中自然也有不少的冲突发生,但原著民那些简陋的武器,实在难以抵挡许辰全副武装的大军,当然,推进速度也不算快,主要许辰不希望自己的弟兄凭白受到损伤。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来人上岛,要不了多久,对于土地的疯狂就会催促着这帮贪婪的人开始向南方挺近。许辰除了划定了几处矿区外,其余的地方全部放开,任由着这帮人自行前去开发。

    就好似西进运动中的《宅地法》一样,只需要缴纳很少的一笔钱,就能在南边开垦一块面积相当可观的土地,只要武威军还在琉球驻军一天,便会保护百姓对这些土地的所有。不是什么很高明的办法,却瞬间让基隆百姓对武威军的好感提高到了一个疯狂的高度!

    当然,如今基隆城内的居民多是失地后的贫苦百姓,南边的大部分世家豪门由于在战乱中尚未回过神来,大多还没有发现琉球这块肥肉。

    但即便发现了,许辰也不怕,武威军的兵力如今正在扩充中,许辰准备初步将人员扩充到五千人,加上水师三千人左右,战船二十艘以内,不用太多,走的是精兵路线,且必须保证士兵们的忠诚,只对许辰他们一帮兄弟的忠诚!

    在经济上,各种工场和作坊也在陆续招人,除了兵工厂全部都是最早跟着自己的那批人以外,其余地方开始分割工序,除了核心部门外,大规模招收陌生人,当然,武威军士兵的家眷优先录用。

    如今的基隆城,居民总数在八万左右,源于乡土情结,在叛乱平定之后,很多人选择了回到故乡,但每日都有新的定居者随着商队前来。

    这一天,基隆港的码头上又多了两道身影。

    “王大棒子,你不准备回老家了?”李老二睁着一只独眼,需要将脑袋整个转过来才能看见身旁的同伴。

    “家……”王书文笑了笑,低声道:“我早就没家了……”

    “再说了,你丫如今都是残疾人了,要是我不在,你还不得被人欺负死?”

    “放你娘狗屁!”李老二心中一暖,嘴上却强硬道:“就凭老子这身手,谁敢来惹老子?”

    码头上的二人便是赵峰手下的两员大将,如今朝廷对王忠嗣的处置已经下来,调任汉阳太守,即刻赴任。

    这也是皇帝和太子两方僵持许久后的结果,品级上倒是没降多少,只是从简在帝心的大将成了一郡长官,多少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而身为王忠嗣亲信的赵峰,在这一轮的论功行赏中自然也没有分到多少好处,从五品上的游击将军,比起之前的折冲府副将倒是高了一点,但相比他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又实在算不得什么了。

    对于王书文和李老二这样的募兵来说,这种事实在不算新鲜,二人原本未必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只是世事如此,得到结果后,也谈不上意志消沉。

    习惯,而已!

    领了一笔还算可观的赏钱后二人便从军中离开了,正好在福州城遇到了一艘前往基隆的商船,之前也听回大陆的人说了一些基隆城的事,想着反正无处可去,也就顺势随船来了。

    “看样子倒是不错嘛!”

    从码头直通城池是一条水泥混着鹅卵石铺就的宽敞大路,水泥路下垫了不少煤渣,趁着水泥没干之前,许辰还让人掺了一些的杂质进去,看上去泛着黑色。

    李老二重重的踩了两脚,看着纹丝不动的路面,惊奇道:“这路好硬啊!用什么造的?”

    说着便要弯腰去掰,王书文环视左右投来的好奇目光,赶忙将其拉了起来:“得了,以后再来研究行不?咱们先进城!”

    走了一阵子,来到高大宽敞的城门外。

    “天啊!这城门真他娘敞亮!”李老二仰头看着足有八丈高的城门,啧啧赞道:“这门可比咱之前见过的那些高多了!你说这该不会比长安城的城门还要高吧?”

    实在受不了同伴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王书文皱着眉头说道:“长安城的比这要高!”

    “你见过?”

    “去过几次!”王书文点头,说道:“但长安城光是一座城门就要花半年多的功夫,可这整座基隆城听说也才花了一年多而已,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了!”

    耳边传来一声回答,王书文赶忙回头,便瞧见一位赶着马车的老汉行了过来。

    “老丈你对这城很熟?”王书文抱拳问道。

    老汉点头笑道:“熟得很呢!老汉是最早一批来这的人,家里有个娃娃在许将军手下当兵,所以就跟着一道儿来了,去年刚到的时候这地方才刚起了城墙,里面还是一片荒地呢!”

    “哦!”王书文淡淡点头,忽而笑着说道:“我们兄弟二人刚来,人生地不熟,不知可能烦请老丈当一回向导?放心,一定不会少了老丈的工钱!”

    “哈哈,好啊!”老汉应了下来,爽朗笑道:“钱不钱的就免了吧,老汉不缺那点钱!”

    王书文笑着点头,看了看老汉身上的粗布麻衣,心里却只将这话当做老汉的客气。

    “上车,随我来吧!”老汉扬了扬马鞭说道。

    二人在车辕上坐下,这才瞧见座下的马车竟全是实木包铁的,尤其车轴更是精钢打造的,最怪异的却是马车竟有四个轮子。

    “老丈这车花了不少钱吧?”

    王书文心中原本不觉得这车是眼前这老汉的,只是萍水相逢,言语间不好过于冒昧。

    哪晓得老汉笑着说道:“这车不要钱的!”

    “啊?”王书文惊讶道。

    老汉笑道:“我们这些人都是武威军的家眷,到了之后许将军不但给咱们盖房圈地,就是家里的这些家伙什也是免费发放的!”

    “哦,原来如此!”

    “那这车怎么有四个轮子?”一旁的李老二忍不住问道。

    老汉挥了几下马鞭,回道:“这是新型的车子,跑起来更稳当!”

    “也是,不仅稳当,而且还不颠簸!”

    ……

第三百零三章 根基之地(下)() 
马车走了一阵,来到城门边的一排矮屋前,老汉冲着里头喊道:“小叶子,拿两张路引来,又来新人了!”

    矮屋上立刻便有一扇小窗拉开,一名看上去不过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将脑袋探了出来,冲着这边笑道:“孙爷爷,你先让他们把官府发的户籍文书给我登记一下啊!”

    “对对对!瞧我这记性!”孙老汉拍了拍脑门,笑着对身后二人说道:“二位带了官府发具的户籍文书吗?基隆城也是大唐的地盘,想要在这定居得要是大唐的百姓才行!”

    “啊?”李老二为难道:“那玩意儿早不知丢哪去了!”

    “这……”孙老汉为难道:“这就有些难办了!”

    李老二私以为会意,见孙老汉与门口的小吏熟悉,便自怀中摸出一块领来的银元宝,塞了过去:“老丈,一点心意!给说说,通融通融呗!”

    孙老汉见了,立即皱眉道:“娃子,你这是头一回来,老汉不怪你,以后可千万别干这事啊!”

    “这基隆城里头没有官,要说有,也都是自家的娃娃!你这些东西要搁别的地方倒也没什么,可在这行不通!非但行不通,一旦被将军府的人抓住了,不但丢了活计,在街坊面前还抬不起头来!”

    “这也是嫌少吧?”李老二不岔道。+◆,

    孙老汉呵呵笑笑,说道:“要说少也真少,就你这些还不够他半个月工钱呢!”

    “什么?”李老二大惊道:“老丈你可看清楚了,我这可是五两银,十足十的官锭!”

    “呵呵,老汉又不是没见过,就我,每月还能有这么一块呢!”孙老汉白了他一眼说道。

    “这……开什么……”李老二还想说,王书文却赶忙用眼神制止了他。

    孙老汉见其样子,又说了一句:“咱们这城里管事的都是家里有在武威军里头当兵的人,不仅每月的钱给的足,城里各工坊,城外的船厂、木材厂、矿场也都会优先录用当兵的家眷,尤其是家里有小娃娃的,还能免费去将军府开办的学堂读书识字!”

    “读书识字啊!那是多大的恩德啊!你说,咱们这些人会为你这点小钱砸了自家的名声不?”

    王书文双眼微眯,李老二一时竟僵在那里:“我……”

    “好了,头一遭来的人都跟你差不多,收起来吧,以后记住就行!”

    “可我们真没有户籍啊!”

    “这……”

    王书文想了想,忽而说道:“军队开的凭证行不?我们的户籍早不知丢哪去了,但刚从军队退伍,将军给我们开了份凭证,能用不?”

    “能啊!”孙老汉笑道:“你有这个咋不早说呢!快快快,登记好了去换路引吧!”

    ……

    二人换好了一张路引,随着孙老汉进了城,只见宽敞的街道两旁已经开满了各式各样的店铺,人流如织,繁闹异常。

    “待会儿你们拿着路引去城中心处的将军府衙门换好了户籍文书后就算彻底成了基隆城的居民了。凭着户籍文书每人能够在城外圈划三亩地,这也是如今人多了,将军府才改少的,像咱们最先来的一批人,每人有足足五十亩地呢!不仅是地,就连这城里的房子以前也是免费给的,现在你们要么去自己的地上自己盖,要么就得花笔钱请人盖了。不过,也不算很贵!”

    “这个……我们都是粗人,种不了地,老汉您看在这城里能找些活干不?”王书文问道。

    “这个嘛……”孙老汉想了想,说道:“城里的活倒是不少的,你看这些店铺,基本上每家铺子都缺人!”

    “咱们这些家里有娃子当兵的人家,做工都是不用愁的,将军府全会给安排!刚来那阵老汉还成天在自家那百十亩地里倒腾呢!后来收成的时候才发现实在是傻到家了!那些个把地交给将军府统一找人种然后跑去工场里干活的家伙,活又轻松,到头来赚的钱比我的多多了,一年到头不知多清闲!”

    “后来老汉也想明白了,就把地全给将军府,让他们帮着找人种,一年收成是少了点,可出去做工赚的钱多啊!”

    “那感情好啊!”李老二笑道:“工钱多,有酒吃!”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在将军府的产业里干活的,工钱高,活也轻松!”孙老汉摇摇头,说道:“但那些后来的商人办的工坊、开的店铺就没这么好了!”

    “就因为将军府的产业给的工钱高,搞得这些商人不得不把工钱提高了才能招到人。但这也是前阵子的事,后来陆地上的叛军不是没了嘛,南北的海路又给通了,就有很多黑心的商人去倭国、去高丽或者去南边贩卖一些奴隶过来,虽然将军府不准奴隶买卖,但这些番邦人在城里是没有大唐百姓那么高地位的!商人们给他们的工钱少的可怜,就这还是因为许将军菩萨心肠,不然这些人就得活活被折磨死不可!”

    “可即便如此,这帮子番人也高兴的要死,来了就不肯走了!不仅如此,还纷纷让人把口信捎回去,拉着亲戚朋友一道来!”

    “你们看!”

    孙老汉指了指前方,几个身材矮小,脑门上剃了一半的倭人正在喜滋滋的搬着货物,另一边的店铺里,几名身着大长裙的高丽女子正在热情的招呼着客人,还有许多皮肤黝黑,身材瘦弱的南洋人正在路上操着半生不熟的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