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530部分

唐冢-第530部分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如此一来她该满意了吧!”李隆基微微颔首,想想却又心生闷气,斥道:“好好的,说这悍妇干嘛!”

    “是是是!”高力士心中好笑,嘴上却告罪道:“是老奴的错,老奴这就掌嘴!”

    说着竟举起了手,狠狠地扇了自己两下。

    “行了行了!连你这老倌儿也来消遣朕!”

    高力士笑笑,不再接这话,而是转而指着梳妆台上琳琅满目的珍奇之物说道:“圣上您看看,这些东西都是德胜让人从南边带过来的!都是西域那边的珍品,寻常可难得一见!”

    “嗯,孙德胜这人还是有本事的!”李隆基微微点头。

    “何止啊!”高力士笑着说道:“这两年宫里的日子好过多了,可多亏了德胜手下的那支船队。”

    “如今多好!咱们再不用伸手向外庭要钱,更不用背负那贪酷的恶名,圣上英名得以永存,这可是千秋万代的事啊!”

    听了高力士这话,李隆基深以为然:“说的不错!之前朕要花钱,户部那老倌儿成天向朕哭穷,这要把事交给王鉷吧,御史台那里又得闹翻天,就是给了他一个御史中丞的帽子也压不下这些声音,烦都烦死了!”

    “是啊!如今才好,咱花自己赚的钱,不干外庭的事,他们就是有话也说不出来了!”

    “孙德胜这人是个能干事的!”李隆基淡淡道。

    “所以啊,老奴寻思着该给他加加担子,毕竟年纪大了,精力大不如前,怕误了圣上的差事,还是让德胜多分担分担吧!”高力士一遍为李隆基梳头,一遍语气平淡地说道。

    李隆基面前的镜子不再是原先的铜镜,而是一面新送进宫来的玻璃镜,类似的琉璃镜皇宫大内里之前也不是没有过,只是与眼前这面比起来有着云泥之别。

    光滑的镜面上,李隆基的发丝纤毫可见,目光注视着镜面中高力士那如常的神情,李隆基不知在想些什么。

    “昨儿的事查得怎么样了?”李隆基忽而问道。

    “右相已命京兆府在查,昨儿夜里抓了一批人,正审着呢!”高力士为李隆基盘好了头发,从桌上取过一只玉簪,为其插好。

    “致远呢?”李隆基又问道:“他在做什么?”

    高力士心中一动,却不动声色地放下了梳子,笑着回道:“徐相府上今儿可热闹了!”

    “哦?”李隆基站起身来,问道:“什么事,说来听听!”

    “倒也没什么大事,只是徐相今儿在府上办了个文会,邀请了几个名士小聚,还说若是有后学末进觉得自家才学不错也可去相府讨杯水酒!”

    李隆基听完,默不作声地想了想,随即莞尔道:“这才像是宰相的手段嘛!右相那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高力士了然,笑着说道:“徐相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右相崛起于市井,手段虽不一样,但为圣上分忧的心却是一样的!”

    “哈哈,你昨儿是收红包了吧!”李隆基笑骂道。

    高力士笑着点头:“大过年的,图个喜庆嘛!”

    “除了这两家之外,还收了谁的红包啊?”李隆基玩味的望着高力士。

    高力士立马老老实实地躬身道:“还收了左相的!”

    “哦?”李隆基微奇,笑道:“他又想做什么啊?”

    “左相他想亲自任今年春闱的主考!”高力士依旧微笑着。

    李隆基安静了下来,良久,淡淡道:“看来他那里也有高人啊!”

    “那成,就让他去吧!”

第六十八章 神来之笔() 
为李隆基梳洗完毕后,高力士出了寝宫的门,殿外走廊的拐角处,孙德胜正等在那里。◎頂點小說,x。

    “老祖宗!”见高力士过来,孙德胜赶忙上前,十分自然地挽过高力士手臂,轻轻搀扶着。

    “如今你的品级和我一样了,以后这种事就不用做了!”说着高力士便准备将手臂抽出来,哪知孙德胜却不肯松手,同时摇头,正色道:“老祖宗这话错了!当年我还只是个钟鼓司的杂役,若不是老祖宗垂怜,怕不知早死在哪个犄角旮旯里了,哪能有今天的荣光?”

    “外面的人讲什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祖宗对我的恩情可比父母师长重得多,我要忘了这些,便是给我再高的品级也失了做人的本分。”

    高力士微笑听着,也就由他去了,淡淡说道:“圣上已经同意让左相做主考了!”

    孙德胜顿时一脸喜色,赞道:“还是老祖宗高明,这事也就老祖宗出马才办得成!”

    高力士只是笑笑。

    说起来今早孙德胜找到自己请托,高力士还是有些惊讶的。

    昨晚的事明显对徐相不利,听说徐相的学生都被李林甫的人抓去了,原本以为孙德胜是徐相的人,该是要帮着徐相说话才是,却不想竟是要自己帮左相陈。希烈取得春闱主考的位子。

    虽然惊讶,但看在丰厚礼单的份上,这么一件不算多难的事,高力士也就应下了,再者孙德胜到了如今这地位,即便不请自己帮忙,也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办到这事。

    人家如此懂事,不肯越过自己直接和皇帝对接,已是不错的态度了,对眼前这个皇帝眼中的大红人,且注定要接替自己的未来大内总管,要真是拒绝,还真不是聪明人该做的事。

    直到听见圣上对徐番的称呼依旧,高力士这才明白在圣上的心里压根没有因昨天的事对徐番有什么不满,也就坚定了帮忙的心思。

    等到尘埃落定之后,再回过头把一切看一遍,久经风雨的高力士也就很快恍然。

    孙德胜一如既往还是徐番那边的人,今儿的请托应该只是虚晃一枪,如今这种局势,明显对面一方处心积虑、步步为营,失了先机的徐番需要更多的伙伴,同样也需要把局势变得更复杂……

    浑水才好摸鱼!

    而作为皇帝,又刚刚经历了前些天的动乱,已经无心且无力直接介入这新一轮的争夺中,所以圣上也需要局势变得复杂,唯有争斗的人多了,谁也奈何不了谁,自己这个裁判者的地位才会受到重视。

    虽然陈。希烈曾经站错了队,但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利用价值,只要还有用,作为一个成熟的帝王,便是恨得对你咬牙切齿,该用你的地方照样还要用!

    些许不快真算不得什么。

    何况陈。希烈如今的情况并不乐观,之前的事朝野上下都在冷处理,集体有意识地回避着。

    然而作为首相的陈。希烈却没办法像个没事人一样站在金殿之上,只能托辞请病假。

    太子那边已经彻底抛弃了他,即便李亨还有心,众目睽睽之下,一介太子和当朝首相走得太近……

    这和自杀没什么两样!

    然而能够自保,不代表有能力肆无忌惮,若李亨的实力真到了万众归心的地步,当日也不会败得那么委屈。

    所以,陈。希烈几乎可以说已经成了一枚弃子,只是如今就拿掉它影响不太好,等到时机成熟,一切就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可争取春闱主考这一手确实算得上是神来之笔!

    这一次的矛盾李隆基看得很清楚,太子一系的人不甘心就这样被抛弃,不愿坐以待毙,所以想搞风搞雨。

    李林甫那边的人也不甘心胜利的果实全部被徐番夺去,所以也想借机捞一把好处。

    倒是徐番,说起来还真是公忠体国,虽然也在为手下捞好处,但位子本来就要空出那么多,不是这家的也会是那家的,趁机捞点实属正常。何况李隆基也默认了徐番势力的扩张,本就有意利用他制衡李林甫的意思,所以实在也说不上生气。

    只是徐番这家伙对手下小弟的控制力实在弱了些!

    当老大的还没发话,手下的小弟就已经忍不住开始动手抢了!

    而一切的争斗中,又离不开世家豪族和寒门士子之间的矛盾。

    不管是哪一派系的人里面几乎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寒门出身的官员只占极少的一部分。

    然而如今却听说徐番有意利用这一次机会,用新科进士来冲淡豪门世家在朝堂上的力量,这绝不是无中生有的事,而且想必已经得到了李隆基的默认。

    话说只要能够削弱世家豪门的势力,几乎没有一个帝王会不答应。

    要知道唐时科举虽然录取人数极少,然而几乎每年都有,而唐时官位又少得可怜,以至新科进士考中了也可能滞留长安多年而得不到一个官位。

    如今好了,徐番竟打算用这一批新鲜血液注入世家豪门把持的朝堂,这等于直接碰撞了世家豪门的逆鳞。

    现在的徐番如日中天,刚从动乱中获得的特殊权力又没被李隆基收回,相当于手中握着绝杀的力量,虽然没办法一举荡起朝堂上的世家势力,但若狠下心来对付某一家,那几乎是必死的局面。

    虽然最后徐番这个宰相也肯定做不下去了,可家族都毁了,他当不当宰相,还关这些死人屁事?

    为此,对徐番投鼠忌器的世家势力没办法直接对徐番出手,于是便将矛头对准了这些单纯的学子……

    在李隆基看来,陈。希烈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是破除自身尴尬局面一招妙棋!

    不管怎样,无论哪家豪门都做不出直接干掉一大帮学子的恶性。事件来,所能做的也只是利用一场冲突,尽可能让这帮学子无法参加今年的科考,甚至于直接用这种压力迫使朝廷取消今年的科考,反正科考也没有每年雷打不动的定律,临时有事取消一年也是常有的事。

    然而陈。希烈以首相的身份亲自主持这一年的科考,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之前每年的科考,最多由礼部的一个侍郎主考,其实算不上有多重视,可陈。希烈当然大不一样!

    毕竟明面上陈。希烈还是当朝首相,让他主持今年科考的命令一下去,各方势力也就必然绝了搁浅今年科考的心思。

    且陈。希烈毕竟当了几年的宰相,当初也是通过了大臣们集体廷推的,几年经营下来也有不小的势力,尤其之前执掌弘文馆,在书生学子里面的威信显然比多年不在长安的徐番还要高出许多来。

    让陈。希烈做了今科的主考,今年取中的这批进士便全是他的门人,这一科的进士们又注定了会得到重用,这对陈。希烈而言,不仅可以一举扭转现在的劣势,甚至能够极大的扩充自己的势力。

    这么有好处的事还怕陈。希烈不拼命去争?

    只要陈。希烈也加入到这场争夺中去,朝堂上下几乎大半的势力都将牵扯进去,到时候局势越来越复杂,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解开这死局……

    除了李隆基自己!

    只是,李隆基以为陈。希烈得了高人指点才有如此神来之笔,却不知其实陈。希烈这一回不过被人代表了而已……

    等到这消息从皇宫里传出来,躁动的长安城一下子仿佛静了许多。

    最为激动的自然莫过于陈。希烈了!

    本来自觉必死的陈。希烈却没想到突然间柳暗花明,这么一桩天大的好处砸在自己头上,陈。希烈只觉皇恩浩荡,接旨当场就面朝皇宫的方向叩首痛苦,一边反思自己的错误,一边指天发誓,表达自己的忠心……

    只是陈。希烈这一番发自真心的表现却让先入为主的李隆基感到做作,乃至有点恶心,要不是还有用到他的地方,只怕立马就会有下一道旨意传来。

    浑然不知自己已被厌恶的陈。希烈带着十二分的热情换好了朝服,打起当朝首相的仪仗,浩浩荡荡朝京兆府杀去。

    毕竟是首相,这个名号对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还是很有号召力的,陈。希烈拜相的时候也确确实实吸引了一批有才干的幕僚入府。

    原本觉得前途尽毁,都已经在收拾包袱走人的幕僚们没曾想竟峰回路转,接旨之后,同样兴奋异常的他们很快就帮陈。希烈将目前的局势分析了一遍,并且准确地找到了关键之处。

    这些学子就是此次的关键,无论是为了维护自己首相的威严还是向外界展示自家的力量,陈。希烈都必须把这帮学子保下来。何况现在这帮学子可以说是陈。希烈的存身之本,早就成了自家地里的庄稼,哪能让人就给毁了?

    从宰相府到京兆衙门,陈。希烈走得异常热闹,跟唱大戏的差不多,由于正逢大年初一,相府的幕僚甚至还让下人们备好了一大车的喜庆糖果和满筐的铜钱,就跟在宰相仪仗的后方。

    前面一路肃静回避,后面则跟着一大帮子小屁孩高高兴兴地抢糖果、抢红包……

    一时间成了长安城一大奇景。

第六十九章 你来我往() 
大街上,一队威严的仪仗后面,跟着欢笑的孩童,糖果和铜钱被抛起,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