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冢 >

第596部分

唐冢-第596部分

小说: 唐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许辰下的死命令,负责看守仓库的少年也不是存心跟“二嫂”过不去,实在是许辰还没来得及把梁婉婷加入“特殊保护”的名单。

    “人命关天啊!”林雪急了:“先给我,等大公子回来再报备一下不就好了?”

    “这个……”看守少年犹豫了,问道:“真有那么危险吗?风寒,去请个大夫不就好了?”

    若是换了其他人,比如陆滢,甚至就是眼前的林雪生了病,看守的少年二话都不会说一句,可“二嫂”毕竟还不算自己人,至少在少年们的心里还不算……

    “哪有时间啊!”林雪这下是真着急了:“你怎么这样嘛!要是二夫人真出了事,大公子、二公子回来后,你要怎么跟他们交待?”

    “许健,开门吧!”一直跟在后面的尹洛走了过来,对着那看守的少年说道:“用我的那颗,回头我去跟大哥说一声!”

    其实许健也想开门了,但大哥那里毕竟有死命令,二嫂又确实还没有份额,犹豫也是难免的。

    好在尹洛出现了,许健就坡下驴,立刻就点头说道:“行!”

    “站远些,仓库里没空气的!”尹洛非常体贴的将林雪拉远了些。

    “哦……”

    说实话,这还是林雪第一次看见这处仓库的门被打开。

    只见许健在门上按了几下,那光滑如镜的铁门上立刻向外凸出了一个一人多高的铁盒子,随后,头上带着一个黑色头套,背上背着一个黑色瓶子的许健就拉开了铁盒的盖子,然后整个人走进了那铁盒子。

    随手关上铁盒的盖子后,一阵细不可闻的机括声响起,整个铁盒子就缩回了大铁门内,铁门表面又恢复了光滑,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除了已经消失不见的许健。

    “这……”林雪看得目瞪口呆。

    “这是为了防止空气进入!”尹洛非常耐心的解释道:“许健在进去之前,门里的机关会把那个大铁盒里的空气全部抽走,然后仓库里面的盖子才会打开,许健才能进去。”

    “那……那他不是就……”

    “可以呼吸啊!”尹洛笑着回道:“背后的瓶子里装着空气,通过密封的头罩可以正常呼吸。”

    “哦……”林雪点点头,可也有疑惑:“可为什么啊?为什么里面不能有空气进入?”

    “这个……”尹洛尴尬一笑:“我也不知道,可能大哥才知道吧。”

    很快,取了药的许健就再次从那铁盒子里走了出来。

    “给你!”许健将装着玉瓶的小盒子递给林雪,并嘱咐道:“记得动作一定要快!把瓶口对准二嫂的嘴巴……”

    “谢谢!”还没听他说完,接过东西,林雪便跑了。

    “这丫头,越来越活泼了!”尹洛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笑了起来。

    许健不由多看了尹洛几眼,恍然道:“我说呢!洛哥这是有想法啊!”

    “瞎说什么!”尹洛立刻回头瞪了他一眼。

    “啧啧,还不承认,我刚进去才发现雪儿自己那颗药还没用过,你就正好赶了过来,在外面等了不少时间吧?”

    “懒得理你……”

第一百五十五章 饮鸩止渴()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天高辰远”,不定期分享一些看书心得,推荐一些书荒时还能看下的书,也有一些对电影、电视的看法,喜欢就姑且看看,不喜欢可以直接取关!

    【另外,再推荐下我的新书《大厦将倾》,个人觉得,还是可以一看的!

    当陆浩闯入那片山林的时候,太子李亨正独自打马而行,身后三丈外跟着两名神色警惕的侍卫,再往后则是一队看管猎场的禁军。

    冬日里,猎场随处可见皑皑白雪,兔子都看不见一只,李亨来此也只为散心。

    最近这些日子他不好过,麾下党羽接连遭到清洗,威望大失自不必提,更糟糕的却是那些原本靠近过来的家族又变得暧昧起来。

    太宗皇帝开了个不好的先例,以致大唐的太子历来短命。当年刚被封为太子的时候,李亨终日惶惶不安,一方面享受着太子这个称号给他带来的荣光、权势,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甚至身首异处。

    痛苦的煎熬之下,李亨渐渐生出了要掌控自己命运的渴望,然后这种渴望在太子头衔的笼罩下很自然的变成了强烈的野心。

    他,终于还是走上了先辈们的道路。

    只是,聪明的李亨没有像之前大多数的先辈那样将这种野心随意表现出来,反倒开始学习自己的父亲。

    父亲的崛起离他最近,自然成了他最好的学习榜样。

    他发现自己之前的那份懦弱并不是一件坏事,这种伪装能给他最好的保护,同时又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毕竟在旁人眼中,他本就如此。

    就这样一直伪装了很久,久到连他自己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懦弱。

    直到杨家横空出世,南方的那场叛乱给了他一个久侯的良机。

    于是,他露出了隐藏十余年的尖牙、利爪。

    然而,王忠嗣的反应却摧毁了他对这个发小的奢望,忠嗣依旧是忠的,只是这份忠诚没有给予自己。

    但这并没有对他的计划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从小就了解这个朋友,自己只是在心中存了一丝奢望,当然不可能将全部的本钱都压在一个人的态度上。

    之后,他将这么多年私下从王忠嗣那里挖来的将领、士兵偷偷送进了长安。

    这是一系列计划中最让他得意的一步,他自信事先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从事后得出的分析来看,他也确实瞒过了所有人。

    就连那个号称权倾朝野、党羽遍天下的李林甫也只是看到了些许蛛丝马迹,有所怀疑而已。

    李亨不怕李林甫的怀疑,李林甫此人只是贪权,却算不上父皇的死忠,李亨有把握即便让李林甫发现也能给出让他无法拒绝的条件。

    然而,李亨唯一没有预料到的却是徐番这个横空出世的宰相。

    对于徐番,李亨一点印象都没有,三十多年前李亨还是个孩子,李隆基那时候的一切行动几乎全在暗处进行,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哪里可能接触到这样私密的大事。

    徐番刚拜相的时候,李亨也曾送过不少东西,传达过超出正常范围的善意,徐番给他的反应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无论送什么礼,徐番都收,无论如何试探,徐番也都敢接茬。

    李亨当时觉得徐番这人应该已经被自己搞定了!

    但,他唯一没能注意到的就是徐番和李隆基的关系。

    李亨那些试探的话在徐番这个叔叔辈的人眼中意思完全不一样,徐番当初也只觉得李隆基已将二人的关系告之李亨,所以李亨那些看上去危险的试探却被徐番理所当然的误解为晚辈对长辈的寒暄。

    一来没有当真,二来也只当成拉进彼此关系的玩笑。

    所以当发现李亨异动之时,徐番也是一脸懵逼的。

    李亨不清楚徐番和李隆基的关系,也估错了徐番对相位的态度,所以,他的发动失去了突然性。

    但这其实改变不了相互间的实力对比!

    李亨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自己的父亲,对李隆基手上的力量摸得一清二楚。

    表面上李隆基是九五之尊,但实际能够彻底掌控的力量却不多。

    若是太平盛世面对一般的政务,以李隆基的能力足以处理的井井有条。

    蛋糕已经摆在桌上了,怎么切、怎么分这样的技巧性问题完全难不倒浸淫帝王术几十年的李隆基。

    就是因为李隆基分蛋糕的水平太高超了,所以桌边坐着的那些人才会心服口服以其为主,将分蛋糕的权力赋予李隆基。

    这也是当初他能熬死武则天、逼死韦后、玩死太平公主的原因所在。

    在李亨看来,三十多年前的李隆基走的其实是文斗的路子,他手上的大部分实力来源于文官集团对其的支持。

    当然,在一个朝代已经平稳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斗争的形式也必然以文斗为主流。

    武将打天下,文官治天下,这不仅仅只是一句顺口溜般的谚语。

    武将的作用在于努力多抢面粉、多抢原料,顺带把桌子附近的卫生打扫干净,等到天下太平后,文官们则负责将蛋糕做好,然后所有人排排坐、分蛋糕。

    初代武将没有做蛋糕的能力,但是过了几代之后,再傻的武将都会发现那些掌握着制作蛋糕技术的文官们免不了会偷工减料、中饱私囊。

    这还只是其次,当武将们发现蛋糕从制作到分配的过程都没他们什么事后,危险才真的来临。

    太平天下没有那么多蟊贼敢来抢这世上最大的一块蛋糕,即使偶尔有一两股外来的强盗能冲到桌边抢走些许残渣也最多只是让桌边养尊处优的家伙们慌乱一阵。

    于是,武将会发现他们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然后,他们手里能够得到的蛋糕就会越来越少。

    在世家大族还很流行的唐代,源于祖上的积累,几乎不存在会有毫无远见的武将,就算寒门崛起,鉴于学识和偶尔对历史的了解,武将家族也必然会开始向文官集团渗透。

    文武双全才是这个年代世家豪门的谋生之策,不仅需要掌握朝堂之上的行政权力还需要对军方有所渗透。

    一般而言,耕读传家的大族很难渗入军方势力,除了那几个硕果仅存的千年世家外,其余以行政权为主的家族是不可能染指军权的。

    但反过来,将门世家却很容易让子女读书识字,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置换手段让表面上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私底下却完全受自己掌控的人员得到文官集团的位置,从而达到染指行政权力的目的。

    这种事很犯忌讳,尤其为九五之尊痛恨,历朝历代少不了打压,甚至清洗。

    但,永远无法禁止。

    贪婪是原罪,逐利是世人的通病。

    李隆基掌权后也没放松过对这方面的打压,然而先天不足的他实在没有能力将无数先辈都没能解决的问题清除干净。

    最开始的李隆基只是一个小小的皇子,在自家老子都只能当傀儡的年代里,他连生死都无法掌控。

    后来,他阴错阳差之下又当了太子,但依旧没法改变他弱小的本质,在他之前的太子已经被弄死好几个了。

    虽然对命运的抗争让早熟的李隆基学会了许多生存的技巧,甚至于这些技巧还帮他击败了所有的敌人,登临大宝,但依旧没法改变一个问题。

    他,依旧弱小。

    是的,虽然他已经是皇帝了,但他依旧弱的可怜!

    这是除开国之君外,所有继位皇帝的通病。

    开国之君的力量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一点一滴皆是自己亲手收伏、壮大。

    那些骄兵悍将也只有开国之君或者亲自带兵上过战场并且取得胜利的皇帝才能真正压服。

    历朝历代,当皇位稳固后,几乎所有开国皇帝都会着手削弱大将兵权。

    但唐代有些例外。

    例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太宗李世民,得位不正需要相当的军事力量以备不测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则源于李世民的对外政策。

    一般中原王朝对外,就算实力强大也会先待之以礼,派出一个使者,然后告诉那些不安分的蛮夷:“我们很强,别来招惹我!”

    同样,一般最开始的蛮夷通常会把来的使者大卸八块,或则送去天边牧羊、养鱼。

    这时候,实力是真强的朝代就会发兵过来,把这帮蛮夷打死、打残,但实力要是不强,只是虚张声势的朝代则会……再派一个口才更好的使者过来。

    但李世民很不一样!

    一旦惹了我,不会有使者,直接操家伙就上!

    大军过境,破国屠城。然后,蛮夷就自然知道大唐很强了!

    所以,终太宗一朝,武将的势力其实一直没有受到压制或削弱。

    当然,那些非李世民嫡系的将门死得也没剩几家了。

    李世民敢这么做,也是因为他足够自信!他相信没有哪个将领能对自己造成威胁。

    事实也确实如此。

    这种威望甚至一直延续到他儿子李治这一代。

    所以当武媚娘想要篡权的时候,数不清的武将跳出来反对,武媚娘没办法,只能把太宗朝的大部分武将杀个干净。

    而充当武媚娘手里这把刀的,一部分是寒门崛起的将领,还有更大一部分则是当初被李世民打压下去的将门。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权力场上这档子事,历朝历代都差不多。

    之后又是韦后、又是太平公主,将门换了一波又一波,等到李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