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103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0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邮戳,从粤东寄来的。

    开门上车,撕开信封,里面是厚厚的一摞照片,似乎是偷拍的,画面的效果和质量有点差,好歹能看清内容。

    仔细分辨一下,正是号称吞金机器的帕斯机。

    杨昆算算时间,动身去南方之前,怎么也要帮母亲先把批发店的框架搭起来,农行的贷款也还要几天才能到账,便没有急着给老林回电话。

    和家具厂谈妥了货架、壁橱和展示柜的样式、价格之后,杨昆又根据两家分店的营业面积,追加了一笔火锅桌椅的订单,开车回到县城,刚好11点半。

    入围最后一轮筛选的人员超过60人,加上陪同前来的家属超过百人,火锅店要维持正常营业秩序,不可能同时为这么多人提供午餐,杨建军也只好向无法同行的家属们表示歉意。

    几十号人或骑车或步行,浩浩荡荡杀奔开发区,颇具声势。

    事先接到杨建军电话通知,齐小霞已经在大厅为大家预留出了8张餐桌,只是生意实在太好,有些占不到座位的顾客对此颇有怨言,不得不多费了些口舌来解释。

    进店就餐之前,杨昆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在顾客们好奇的眼光注视下,对未来的员工们说:“今天请大家吃饭的目的呢,除了填饱肚子,也是让大家亲身体验一下咱们喜羊羊火锅城提供的优质服务,这,可是大家以后要努力达到甚至超越的标准。”

    虽然杨昆订下的经营宗旨是高档服务、中档价位,但一顿饭大几十甚至上百元的消费水平,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还是显得有些奢侈,而肯来应聘服务生的年轻人家庭条件一般都不会太好,大多只听说过火锅城的名气,真正来这里用餐还是第一次,满怀好奇、兴奋的年轻人们听杨昆这么一说,自然是哄然应诺。

    见老板没有长篇大论的意思,在一旁静候的齐小霞适时向几位迎宾小姐招了招手,按性别将数十名年轻男女分开引领到店内就餐,然后问杨昆:“杨总,你是跟大家一起吃,还是在办公室里另开一桌?”

    杨昆摇摇头,“不用那么麻烦,我去办公室打个电话,你去隔壁叫他们帮我煮碗面就行。”

    齐小霞甜甜地答应了一声,推门走进同样人满为患的烧烤吧。

    走向楼梯时,杨昆习惯地朝正在吧台处排队等待交押金的人群瞟了一眼,觉得其中一个中年男人的背影颇为眼熟,仔细分辨,原来是一中的教导处主任张玉清,教高二音乐的沈老师站在他身边,正陪着另外一对中年男女说话。

    张玉清和沈老师正背对门口站着,没看到杨昆进门。

    他见有外人在场,犹豫了一下,没有当面过去打招呼,而是紧走几步上了楼。

第187章 :早做打算() 
虽然正是午饭时间,不过杨昆知道老林的生活作息没有那么规律,试探着往他店里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正是他本人。

    问过好之后,杨昆说:“照片收到了,正是我要找的东西,有劳林老板多费心了,回头我给陈老板打电话,请他帮忙订购几台。”

    “哎呀,不用那么麻烦的了,我和老陈天天见面,替你打声招呼就是了嘛。”

    杨昆说:“那怎么好意思?”

    “都是自家朋友,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林老板笑着客气了一句,问他:“这个扑克机真有你说的那么好赚?”

    杨昆笑道:“说是游戏机,其实就是赌博机,街机厅这一行虽然不如走水路赚得多,却胜在投资小,回报高,不嫌麻烦的话,林老板不妨弄几台机器试试。”

    “好啊,最近手头正好有点富裕的资金,我回头问问老陈有没有意思……”

    说话间,齐小霞轻轻敲了敲门,端着一碗热气腾腾、浓香满溢的羊肉面进来,放到他面前,用眼神询问他还有没有别的吩咐。

    杨昆捂住听筒,低声对她说:“稍等一下。”

    齐小霞会意地点点头,抚着裙摆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和老林又闲聊了几句,对方问他什么时候过去,杨昆说:“眼下有些小事要忙,过几天再去叨扰林、陈二位老板。”

    老林在电话里笑着说:“随时欢迎。”

    挂掉电话,杨昆问:“刚才在咱们前面进店的客人,有两对中年男女,安排到哪一桌了?”

    齐小霞适时站起身来,敛着秀气灵动的眸子想了想,有些为难地摇摇头,“他们点餐时我正好……”

    杨昆笑着摆摆手,“没有故意考较你的意思,那几位是我的熟人,去帮忙问一下,一会好过去打个招呼。”

    齐小霞如释重负地笑笑,转身出门,不一会回来,说:“他们在358。”

    杨昆朝她点点头,说:“没事了,你先去忙吧。”

    狼吞虎咽地吃完面条,杨昆给自己倒了杯水,默默地计划再次动身南下的行程。

    刚刚才和林老板通过电话,即便他马上就把自己的决定告知陈老板,从港岛那边倒腾游戏机主板过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烟酒副食批发店刚开始下手筹备,虽说营业执照,烟草经营许可证等手续可以一并推给三皮哥去头疼,进货、阵列、制订批发和零售价格等细节却只能自己操心,照目前的进度来看,至少也得三五天的时间才能搭起基本的框架。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农行的贷款还没到位。

    他这次过去的目的,不单是购买帕斯机,还准备采购一批进口电视,同时又想买车,这就需要一大笔现金。

    而两家分店的结构改造、装修、人员配置等方面,也要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

    当然,以火锅店和街机厅的造血能力,即使没有农行的贷款,他也有把握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筹到足够的资金把两家分店办起来。

    和银行打交道的根本目的,一是结交人脉关系,二是刷信用等级,为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考虑再三,杨昆还是准备等农行的贷款到位之后再动身。

    两家分店、家电卖场、副食批发,差不多就是他在春节前的全部商业计划。

    决定了大致的发展方向之后,他把注意力转到更长远的事项上来。

    首要一点就是明年的高考。

    人常谓无知者无畏,杨昆则认为,这话其实完全可以反过来考虑。

    随着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面对的社会层面越来越高,杨昆也渐渐地意识到了自己在经验、阅历、眼界方面的局限和不足。

    如果说当初上大学的想法只是为了满足前世的遗憾,那么在经过这么多是是非非之后,现在的他,更想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更多的人际交往来提升自己的境界。

    按照他本来的计划,凭借他和韩学彬的哥们关系,届时“借用”他的高考成绩应该不难。

    难的是如何操作。

    从建档、报名到参加考试,再到和相关学校的招生部门联系、调档、录取,这中间一系列的环节,都需要有精通这方面“业务”的专业人士帮忙运作。

    要想到时诸事顺利,就需要早做打算。

    和公安、工商等方面的关系相比,杨昆在教育系统内的人脉可谓少得可怜。

    他平时倒是和体卫处的几位头头处得不错,从旁敲侧击打听到的情况看,包括聂老师在内的几位体育老师都曾或多或少地经手过类似的“业务”,只是他们在大学方面的关系仅限于几家体育类院校,和杨昆的目标相去甚远。

    反复对比之后,杨昆认为张玉清是个不错的结交对象。

    首先一点,作为教导处主任,他本人就负责招生、高考建档、报名等方面的工作。

    其次,他给杨昆的印象不错,和气、精明、不端架子。

    最重要的一点,从他几年后开始担任一中校长直至退休的发展趋势来看,应该是个有野心也有能力的强势人物。

    杨昆喜欢结交强势人物,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只是对于如何与张玉清攀上交情,他一直也没什么心得。

    一来最近确实忙得顾不上考虑这一点,二来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眼下,机会来了。

    今天是张玉清请客。

    奔走忙碌了几个月之后,他终于把妻子的中高职称办了下来。

    这还只是第一步。

    要想前期花费的几千元钱物有所值,还得尽快把职称和工资挂上钩。

    和跑职称所耗费的气力相比,这项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

    他走的是县人事局工资科科长魏向峰的门路。

    魏向峰的妻子在县教委工作,以前也是一中的教师,和张玉清一家熟识,虽然手续调走之后见面少了,但在张玉清的有心维护下,两家的关系却一直没断。

    以张玉清对魏向峰的了解,在得到他的亲口许诺之后,这件事基本上就算成了。

    当然,人事局不是魏向峰的一言堂,上面还有局长和主管副局长,该烧的香、该拜的庙、该花的钱、该送的礼,一样都不能少。

第188章 :难以置信() 
一样是求人办事,一样是花钱送礼,有的人能做到事半功倍,有的人却恰好相反,有的人甚至花了钱也办不成事。

    这中间很关键的一点,在于有没有实实在在的关系,有没有明白人帮忙指点门路及至代为奔波。

    有魏科长从中点拨,张主任自然是少走了许多弯路,少花了许多冤枉钱。

    因此,关系好归好,事成之后,必要的酬谢也是不能省的,除了实质性的好处之外,请对方两口子出来坐一坐,加深一下感情,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眼下易阳县城最受关注的焦点话题,喜羊羊火锅城自然是请客吃饭的首选。

    张主任知道这家饭店生意好得不得了,用一座难求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是以并没有贸然向魏向峰提出邀请。

    出于一向谨慎的办事习惯,他不但提前一天打电话预订了房间,还特地跑过来确认过,这才和魏科长一家联系。

    按他的想法,即便对方抽不出时间赴宴,大不了把位置退掉,也不会有什么实际性的损失。

    反过来考虑,假如对方一口答应了自己的邀请,到地方却发现占不到雅间,需要和大家一起排队或者干脆坐在大厅里吃,脸上可就有点挂不住。

    其实张玉清是有些多虑了。

    在当地人的心目中,雅间听起来好像档次更高,也是受传统饭店经营方式的影响,

    而杨昆的经营宗旨是:不论贫富贵贱,进门都是客,都有资格享受同样的高水平服务,当然,略显高昂的消费标准会将一部分腰包不是那么雄厚的顾客拒之门外,这也是针对目标消费群体所采取的筛选手段之一。

    因此,在喜羊羊,单间和大厅的收费标准完全相同,也没有最低消费或开瓶费、服务费之类杂七杂八的规定,如果不是单纯追求安静的就餐和谈话环境的话,坐大厅里反而更热闹、更有气氛一些。

    火锅城开业时间尚短,杨昆极力推崇的这种消费理念还无法改变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旧观念,第一次来这里消费的张玉清等人自然也注意不到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节,反而对饭店内部豪华而富有人文气息的装饰、陈设赞不绝口,尤其是令人如沐春风般的服务态度,更是让大家觉得不虚此行。

    心情舒畅了,餐桌上的气氛自然就很轻松愉快,张玉清和魏向峰坐在一起把酒言欢,二位女士则在一旁窃窃私语,聊些女人间的话题。

    正说得高兴,听见有人敲门,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话头。

    张玉清性格温和谦冲,当着魏向峰夫妻的面,没有大声叫进,而是亲自走过去拉开了房门。

    看见面带微笑的杨昆,他先是一愣,随即便把他本人和名字对上了号,还以为是跟家人或亲戚一起过来吃饭,朝他身后瞅了一眼,却没见有人,便问:“杨昆,你也在这吃饭?跟吴指导员一起过来的?”

    “他去省城学习了,半个月以后才回来,刚才在楼下看着像是张主任,才冒昧地过来打声招呼。”杨昆含糊其辞地解释了一句,侧身朝面对门口坐着的沈老师招手,“沈老师好。”

    沈老师兼着高二年级六个班的音乐课,对于在教室里存在感不强的杨昆,一下子叫不上名字来,只是笑着答应了一声。

    张玉清虚扶着杨昆的后背把他让进房间,礼节性地向魏向峰介绍道:“向峰,这是我的学生,杨昆,这位是咱们县人事局的魏科长。”

    张玉清除了在教导处担任领导之外,平时也担负着教学任务,不过他教的是高三复习班,和杨昆八杆子打不着,故意拉近关系,也是担心杨昆就这么冒失地闯进门来,会让魏向峰心里产生什么不愉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