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112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1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波说:“自己没事就好,我找辆车,一会过来。”

    杨昆想了想,说:“我回去拿钱,咱们在我家碰头。”

    下楼借了齐小霞的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地骑回家,回卧室翻出用报纸包着的3万元现金,装进从南方买回来还没用过的手包里,见几摞厚厚的钞票将不大的皮包撑得鼓囊囊的,拿在手里太扎眼,又抽出来两扎百元大钞,分别揣进上衣两侧内兜,只在包里留了两扎50元的现金。

    往身上揣了两包中华烟,走出家门,拐到楼前时,正看到三辆面包车在路边停下,王波从领头那辆车上跳了下来。

    杨昆迎上去,透过车窗朝车里瞅了一眼,见里面塞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连常三都挤在第二排座位上,估计另外两辆车里的人也少不了,觉得有点好笑,问王波:“又不是上山打狼,搞这么大阵仗干嘛?”

    三皮哥正色道:“不在咱们的地盘上,怕对方整什么妖蛾子,多去点人有备无患。”

    杨昆想想也有道理,便点了点头,见车里没空地了,对王波说:“叫哥几个等我一下。”

    跑回楼上,敲开舞蹈室的门,他对傅青梅说:“车借我用用。”

    她找出钥匙给他,埋怨道:“都快成你的专车了!”

    杨昆没心情跟她斗嘴,挤出个勉强的笑脸,扭头就走。

    看他行色匆匆,傅青梅心里犯疑,走到临街的落地窗前向下望去,见十几号小青年正围着几辆面包车活动胳膊腿、抽烟闲聊,敏感地察觉到可能出了什么事,暗自忧心不已。

    杨昆到店里拿了几条红塔山,临出门时,刘素芬叫住了他,满眼疑惑地问:“这么多人,干什么去?”

    怕母亲担惊受怕,杨昆便没把二叔的事告诉她,随口糊弄道:“市里有人办喜事,过去凑凑热闹,随个份子。”

    往每辆车上扔了条香烟,杨昆和王波上了富康,驾着车领头向南驶去。

    雨雪天路滑,再心急也不敢开快车,赶到市交警一大队时,已经是中午时分。

    将车停在远离大门的便道上,杨昆熄了火,没急着下车,眯着眼睛打量道路两侧便道上停放着的车辆。

    王波有些不明所以,不过看他表情严肃,也没出声催促。

    几分钟后,马路斜对面停着的一辆夏利缓缓拐上大路,迎面驶来,经过富康旁边时,有意无意地降低了车速。

    透过左侧后视镜,看着夏利逐渐消失不见,杨昆拿起手包,推门下车,和王波并肩走进一大队的大门。

    走进人头涌动的违章缴费处,杨昆挤到前面,问坐在窗口后面的女办事员:“同志,请问交通事故处理归谁管?”

    30多岁的女办事员瞟了他一眼,“对面楼里,事故处理科。”

    杨昆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又问:“停车场怎么走?”

    女人有点不耐烦地朝东面指了指。

    走进和主楼南北相对的小二层楼里,站在门口向左右瞅了瞅,走廊上东一群、西一伙地站着不少人,都在交头接耳地小声说话,其中不乏穿着制服的交警。

    王波拍拍杨昆的肩膀,指着左侧第二个门口上方的小铁牌向他示意。

    杨昆点点头,夹着手包走到“事故处理科”门口,朝里瞄了一眼,一个中年人正满面堆笑地跟几个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交警陪好话,没看到二叔的人影。

    逐一找过去,隔着两间办公室,一个没挂牌的房间门敞开着,中间摆着长条桌子,两边的长凳上坐满了人,大都是垂头丧气的样子,也有人在叹声唉气地窃窃私语。

    坐在最里面的杨建军抬眼看见侄子,眼睛一亮,刚站起身来,就见杨昆默不作声地朝他摇了摇头,微微一怔,又坐了回去。

    朝屋里扫视一圈,见里面没有交警,知道这帮肇事司机证件、车辆被扣,不用安排专人看管,也极少有人敢就这么溜之大吉,也算是变相地被限制了人身自由。

    和杨建军对了下眼神,王波低声说:“先去停车场看看。”

    杨昆正有此意。

    从主楼东侧绕到后面的露天停车场,刚走进用瓦楞板围成的简易外墙,一个披着褪色警用棉大衣的白毛老头就从铁皮房子里迎了出来,“哎,哎,你们两个,干什么的?”

    杨昆掏出一包红塔山,边走边拆包装,到跟前递了支烟过去,赔着笑脸问:“大爷,跟您打听个事,上午刚开进来一面包,不知道停哪了?”

    老头象征性地推让了两下,接过烟,用手里的烟屁股对着了,呲着参差不齐的黄板牙说:“一上午扣了十来辆面包,谁知道你问哪个?”

    杨昆把整包烟塞到他棉大衣的口袋里,笑呵呵地问:“俩钟头前进来的,白色的大发。”

    老头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见他年纪太小,再看看王波,问:“你的车?”

    王波一笑,说:“亲戚的,听说出事了,过来看看。”

    老头翻着眼皮想了想,朝西北角一指,“好像停那边了,自己找去吧。”

    杨昆说了声“谢谢大爷”,还没抬腿,又问:“对了大爷,跟那面包一块开回来的是什么车?”

    老头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一辆破木兰,就在面包车旁边扔着,自己看去。”

    和王波交换了个眼神,二人顺着老头指的方向走过去,很快从一堆扣押、报废的废铜烂铁中间找到了自家那辆大发面包,旁边不远处支着一辆女式踏板摩托车,是近年来正流行的“木兰50”。

    杨昆仔细看了看摩托车,车架没有明显的变形,只是前轮上的塑料挡泥板断了,前脸的外壳凹进去一大块,看茬口都是新的。

第206章 :拿错剧本() 
王波围着面包车转了一圈,在后门下方左侧的保险杠上看到了崭新的撞痕,上面还沾着摩托车上的红色塑料碎片。

    半蹲着朝杨昆招招手,把两车相撞的位置指给他看,王波站起来,朝地上吐了口唾沫,骂道:“妈个比,碰瓷儿的。”

    杨昆同意他的判断,像这种拿摩托车前脸子顶前面车屁股的撞法,既不会对摩托车的车身结构造成难以修复的损失,又保证骑手可以及时倒向一侧,不会因车速地过快导致撞到车后门上受伤,一看就是老手干的。

    王波问他:“打算怎么办?”

    杨昆眯着眼睛想了想,说:“先把人保出去,车能要出来最好,要不出来拉倒。”

    王波点点头,说:“就这么办,你面相太嫩,说话不好使,我来应付。”

    杨昆也没跟他争,从兜里掏出两包中华递给他。

    王波不接,“还有没有红塔山?”

    杨昆明白他的意思,到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单位办事,特别是在人家攥着刀把子的情况下,还是尽量藏拙的好,否则很容易被人当成羊牯。

    他摸摸口袋,说:“兜里就装了一包,我出去拿。”

    顶着飘飞的雪花,杨昆小跑着回到车前,朝停在不远处的几辆面包瞟了一眼,虎子等人大概在车里窝得久了,正三五成群地在车旁活动、抽烟,不时地跺一下脚。

    常三见他看过来,用眼神询问,他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们少安毋躁。

    从刚拆封的整条烟里抠了几盒出来,分别装进外衣口袋,锁好车门,往大门里走时,暼见对面的便道上不知什么时候停了辆帕杰罗,驾驶席上坐着有人,似乎正朝这边看过来。

    杨昆的眼皮子微微跳了两下。

    天色阴沉,隔得又远,看不太清对方的相貌,他错开眼神,拍了拍头顶的冰碴,快步走进大门。

    等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缩着脖子蜷在座位上的段志城才重新坐直了身子,将车窗降下一条缝,给自己点了支烟,不无得意地喷了个烟圈,烟头的火光倒映在眼镜片上,明暗不定。

    那辆大发面包在印刷厂门口停了没多久,他就得到了消息。

    说来也巧,无意间看到面包车的,正是上次派到易阳去的几人中的一个。

    虽然没有摸到什么太有价值的消息,不过这辆车属于喜羊羊火锅城所有,段志城倒是知道的。

    料想多半是杨昆来市里办事,段志城决定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来个小教训。

    为避免像上次那样打草惊蛇,他没让报信的家伙继续盯下去,而是另外找人过来帮忙。

    以他段科长交际之广,手底下从来不会少了这种干“脏活”的人。

    其中有个叫黄勇的大混混,原来是市国棉二厂的保卫科长,企业倒闭后便纠结了一帮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整天骑着摩托、自行车在公园一带转悠,专门从外地车上找食吃。

    段志城的计划是,找人故意跟那小子碰瓷,把他糊弄下车之后,找个理由先胖揍一顿,再扔到交警队关他一宿。

    皮肉之苦加上破财丢人,这就是跟老子抢女人的下场,不,这只是刚刚开始!

    至于杨昆是不是真的想跟他抢女人,段志城不清楚,也懒得搞清楚。

    他只想向那小子展示一下自己手里的能量,让他知道蚍蜉不可撼树,懂得知难而退。

    当然,要达到这种效果,光打他、关他还不够,还要让他知道,是谁要打他、关他。

    所以,他还得选个适当的时机在杨昆面前露一下脸,甚至象征性地替他向警方美言几句。

    既要向他展示一下肌肉,又得让他哑巴吃黄连,心里再苦,表面上也得对老子赔笑脸。

    这就是段科长的如意算盘。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车也蹭了,人也揪下来了,驾车的却不是意料中的半大小子,而是一位中年大叔。

    驾车远远跟在后面遥控指挥的黄勇立刻用大哥大给段科长打电话。

    模拟移动电话的信号相当差,即使在市区,说话也是一会通、一会断,简单几句话,愣是说了一分多钟。

    段志城拿着话筒想了想,说:“打122报警吧。”

    虽然拿错了剧本,不过好戏既然已经开演了,就没有半途退场的道理。

    拘了老的,不怕小的不露头。

    和原计划稍有出入的是,没找到正主,计划中大打出手的热闹场面自然也就没有出现。

    放下电话,段志城考虑了一下,放弃了跟一大队的熟人打招呼的想法。

    以一大队那帮人雁过拔毛的尿性,没事人进去也得烫层皮才能出来,何况黄勇在路上讨了好几年生活,手底下的人跟交警都混熟了,有他出面,足够那家人喝一壶的了。

    这样稍作修改,等自己选择恰当的时机出现时,反而显得更自然一些。

    担心开着区政府那辆标致太引人注目,他还特意打电话找熟人借了辆车。

    在家磨蹭了一个来钟头之后,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掐着时间赶到一大队门口看戏。

    趁身边人少,杨昆把烟交给王波,自己夹着手包,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后面。

    来求人办事的实在太多,在事故处理科进进出出的人不断,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几分,王波在门外等了好一会,才瞅了个空子,挤到几个交警面前问:“请问,杨建军的事是哪位领导负责的?”

    “杨建军?”一个30来岁的交警从抽屉里拿出一摞驾驶证和行车证,挨个翻开看了看,“哦,杨建军,开车撞人那个,在我这呢,你们是他家属?”

    “那是我叔。”王波数着人头,一人面前丢了包烟,又拆开一包请那青年交警抽烟,“领导,怎么称呼?”

    “我姓侯。”青年交警摆手不接,“不是早就打电话通知你们了,怎么现在才来,自己看看几点了?”

    杨昆冷眼旁观,见其他几名交警也对扔在面前的红塔山视而不见,该喝茶喝茶,该说笑说笑。

    王波也不觉尴尬,连拆开封的香烟一块放到对方面前,笑着解释:“咱们从易阳过来的,赶上天气不好,路上耽误了点时间。”

第207章 :照章办事() 
姓侯的交警翻腕看看表,转身去墙上的衣帽钩拿外套,说:“已经下班了,你们等下午再来吧。”

    王波赶紧拦住他,“别别,领导,今儿中午我请,有一位算一位,咱们找个地方热闹热闹?”

    几个交警就笑,一个上些岁数的一边穿外套一边说:“咱们要吃饭,哪轮得着你请,你瞅瞅外面等着多少人?小侯,别跟他们啰嗦了,赶紧的。”

    小侯答应了一声,不耐烦地对王波说:“午休时间不办公,有什么事,等2点上班以后再说,啊,别在这儿挤着了,该干嘛干嘛去。”

    王波无奈,向杨昆比了个手势,侧身让开路,等几个交警有说有笑地陆续走出办公室时,从杨昆手里接过两包中华烟,追上落在最后面的小侯,二话不说往他口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