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12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凌晨,几拨上线扒活的年轻人路过,看着杨昆裤脚上溅的水泥点,直接忽略了他。

    中午时分,列车停靠在了终点站。

    杨昆在车站附近吃了几屉叉烧包,一碗云吞面,马不停蹄地上了汽车。

    一路辗转,找到了距海边不远的一处大型电器批发市场,挑了家最大的门脸,推门走了进去。

    看柜台的小妹正跟着音响细声细气地哼着:“小妹妹我坐船头,哥哥你在岸上走……”

    看见一身邋遢的杨昆,差点把他当讨饭的赶出门去。

    也不能怪小妹以貌取人,杨昆本来就瘦,这段时间体能训练强度大,身上不多的脂肪消耗得所剩无已,体重却没怎么增加,肌肉的轮廓显现不出来,整个人一付营养不良的样子,配合他那粘成一绺绺的发型和衣着,说他是非洲来的都有人信。

    杨昆也不废话,直接把装着钱的布兜拍到了柜台上。

    老板走过来,用蹩脚的普通话问他:“老板,有什么关照?”

    杨昆说买进口电器。

    攀谈几句之后,老板把他带到了仓库。

    堆积如山的进口录像机、彩电、冰箱、空调,差点亮瞎杨昆的24氪金狗眼。

    早期的水货电器,多为来往港澳的小型船舶船员随身携带,数量不多。

    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规模化产业链。

    姓林的老板还表示,只要价格上稍微加上那么一点点,他可以提供正规的报关手续、完税证明,开具正式的销售发票。

    对于杨昆来说,这无疑是个意外的小惊喜。

    俩人斗鸡似的一番讨价还价后,除了留出路费外,杨昆把身上的现金全部换成了日本产的随身听。

    这是他反复对比采购成本、销售收益和运输难度之后作出的选择。

    录像机即将淘汰,照相机受众面太窄,电机、冰箱等大件不好携带。

    随身听这种小电器价位中等、易出手、体积小,且不易引人注目。

    而且眼下的时机正合适。

    再有几天就要进行高考,7月的7、8、9三天里,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将要离开家,迈进大学的校门。

    在手机和电脑还没有成为标配的时代,花上半个月的工资,给孩子买一款中等价位的进口随身听当作金榜题名的奖励,对于许多家长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近200台索尼、松下、爱华等品牌随身听,连外包装在内,塞满了两个大纸箱。

    不愧是经济发达地区,姓林的老板售后服务意识相当到位,亲自驾驶一辆工具车,把杨昆连人带货送到了汽车站。

    杨昆出发前专门打听过,邺河市有直通这里的长途卧铺大巴,每天对开一趟,专门为南下打货的生意人服务,票价虽然比火车硬卧稍贵,行驶时间也要长一些,但胜在安全、便捷。

    告别林老板上车之前,杨昆特意记下了他的联系电话。

    一路颠簸着回到家,距他出发时已经过去了5天。

    到工地上一看,底层的围墙已经砌了2米多高。

    刘全保提醒他赶紧备料,大后天就要支模板、绑钢筋,准备浇铸中层圈梁和立柱。

    时间紧迫,杨昆顾不上车马劳累,简单洗漱一下,开始满大街地推销他的随身听。

    百货大楼、商业大厦、易西商场……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杨昆把县城卖小家电的柜台和商铺转了个遍。

    3台、5台,卖!

    10台、8台,卖!

    先留1台样品?

    也卖!

    代销?

    对不起,价格可以商量,必须现款现货!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杨昆总算把东西都成功地推销了出去。

    没办法,县城就这么大,购买力有限,像进口随身听这种称得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消费品,一年也只有七、八、九这几个月份和年底时销量高一些,平时很少有人问津。

    毕竟对于初、高中生来说,零售价200多元的进口货好是好,可消费不起,相对而言,还是价位在30至50元之间的国产低档货及仿冒品更受欢迎些。

    连电子一条街上的商户包括在内,县城经营小家电的商户不过十几家,这些商户大都刚起步没几年,哪一家的规模和实力都不足以一次吃下全部的货物,而且也都有自己的供货渠道,要不是杨昆定的价实在够低,比他们自己拿货还要便宜许多,恐怕没人敢接这种来路不明的货。

    至于随身听的质量,倒不在众人担心范围之内,不得不承认的是,小日本在家电方面的技术制造水平确实具有其优越性,不管是哪个牌子的随身听,在制造工艺和细节设计方面都做到了精益求精,内行人一眼就能把它们和那些粗制滥造的冒牌货区分开来。

    不管怎么说,杨昆总算做成了重生以来的第一桩买卖。

    拿着林老板当作附赠品送给他的太阳能超薄计算器,杨昆细心算了好几遍,扣去全部开支,这一趟净赚了将近4000元,算是把借款利息拿了出来。

    如果不是急着脱手,他完全可以赚得更多。

    听儿子说短短几天时间里赚的钱抵得上一个工人全年的收入,刘素芬很欣慰。

    以前那个调皮捣蛋的儿子长大了,也出息了。

    这比赚钱本身更让她高兴。

    到了晚上,她破例多炒了个菜,还给杨昆买了两瓶冰镇啤酒。

    饭桌上说起赵一民的事,杨昆不屑地哼了一声,“活该。”

    no…zuo,no…die。

    刘素芬奇怪为什么赵一民被抓走都好几天,到现在也没个处理结果出来。

    杨昆却知道这事牵扯得有点广,不是短期内就能尘埃落定的。

    回家后的第三天,购齐了工程所需的物料之后,杨昆跑到镇办预制板厂,定了两层屋顶所需的空心板,然后找到何平,想请他吃顿饭,作为牵线搭桥的酬谢。

    何平坚决不受,俩人争执不过,干脆跑到早已倒闭的电影院,在影院广场小烧烤摊上去吃羊肉串,杨昆管肉,何平管酒。

    嚼着1块钱5串的肉串,喝着1块5一瓶的琥珀啤酒,何平感慨道:“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咱镇上几家像样的饭店我都去过,还特么就好这口,有时我就想,等攒够了钱,自己开家小饭馆,别的不做,就是烤串加啤酒,甭管挣不挣钱,一天到晚吃他娘的,喝他娘的!”

    杨昆哈哈大笑。

    他问何平最近过得怎么样。

    何平叹了口气,说:“幸亏收手早,听说这几天折进去好几个,轻的罚款,重的劳教只是心里安稳了,钱包却瘪得很。”

    杨昆问:“录像厅应该挺挣钱吧?”

    何平摇头,“又不是我的买卖,替人看个门,把个风,一个月给100块钱,还不够买烟抽。”

    杨昆明白他说的“把风”是什么意思。

    县城里十几家录像厅,为了竞争客源,都会偷偷放些明令禁止的片子招徕人气。

    何平问杨昆:“这趟赚得不少?”

    杨昆比出俩手指头,说:“家里盖房等着用钱,着急出手,只挣了这个数。”

    逢人说话留一线,不能全交一片心。

    何平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一趟挣2千也不少了,下次关照哥们一回?”

    杨昆算了下时间,“等三两天吧,到时我找你。”

    何平说:“先声明,本钱我是一分没有,就跟你混吃混喝,事后给个跑腿费就成。”

    杨昆笑笑,把瓶子里剩的啤酒一饮而尽,“先走了。”

第17章 :锒铛入狱() 
次日,趁刘全保带着工人安装卷扬机、升降梯的闲暇,杨昆去了趟市里。

    回到县城,他找到了位于文体路中段的一家小印刷厂,隶属于县教委管辖的勤工俭学单位。

    转过天来,负责主办赵一民案件的县纪检委副书记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

    里面没有信纸,只有一张邺河市火车站小件寄存处的取货单据,寄件人姓名栏写着“赵一民”。

    邮戳显示这封信是从邺河市区的邮局寄出来的。

    这段时间里,关于赵一民的种种传闻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

    7月7号,全国统一高考开始。

    杨昆还是那身跨栏背心、大裤衩和破回力球鞋,挥汗如雨地推着灰车。

    由于灰浆要在平地上搅拌好,再连灰车一起提升至二层楼的高度,并且多了十几根立柱,这次浇铸一直忙活到天黑才完工。

    8号,考生们再次步入考场。

    杨昆和何平坐上了南下的列车。

    车厢里几乎没什么乘客。

    这次杨昆带了2万5。

    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何平还没来得及感慨大都市的繁华,便被拉上了开往电子批发市场的中巴。

    何平算是见识到了杨昆讨价还价的本事。

    什么叫锱铢必较?

    什么叫分毫必争?

    看着他和林老板吵得脸红脖子粗、额头青筋直冒,何平忍不住开始观察地形,并暗自盘算,万一双方动起手来,自己是陪着杨昆一块挨揍,还是毫无义气地独自开溜?

    还好他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看着刚才还吵得跟杀父仇人似的的二人勾肩搭背,有说有笑的样子,何平心里感慨万千: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

    林老板照例把他们连货一起送上了北上的客车。

    在邺河市汽车站下车之后,杨昆没像上次那样雇车把货拉回易阳。

    县城的消化能力有限,这次的目标市场是市区。

    考虑到购买能力的差距,杨昆只采购了100台和上批货档次差不多的入门级随身听,剩下的200多台都是增加了录音、自动倒带、倒顺转播放、杜比静噪等进阶功能的中档产品。

    上次来市区的时候,杨昆在邺北商厦的家电专柜联系了一家实力较强的经销商。

    根据双方的口头约定,杨昆负责进货和销售,暂时借用对方的柜台和仓库,每卖出一台随身听,对方抽取10元的租赁费。

    回到家之后,杨昆数出500元钱交给何平,“300是这几天的辛苦费,剩下的,你帮我找几个人,要腿脚利落的,有用,先请大家吃顿饭,不够的话,找我报销。”

    何平笑着接过钱,“200块钱就是吃两顿都够了,你参不参加?”

    杨昆摇头,“我还得上工地当小工去,跟他们先说好,明天开工,到市里各所中学门口发传单,连发三天,每人每天20块钱工资,前提是不能磨洋工,你得帮我盯好了,邺北商厦那边收款的活归我,这单生意做完,每台机子给你提5块钱。”

    何平心算了一下,乐了,“行,我就替你当回二掌柜。”

    这几天正是考生们返校拿标准答案、估分、填志愿的日子,何平依着杨昆的嘱咐,找了几个经常在一起厮混的小青年,一人一摞厚厚的传单,守在各所中学门口,见人就发。

    第一天,福兴区,一中、四中、十六中、二十七中;

    第二天,武灵区,三中、五中、八中、十一中;

    第三天,桥西区,九中、十三中、邺钢附属中学;

    ……

    众口相传之下,没过多久,全市的考生们都得知了邺北商厦家电专柜搞进口家电促销的消息:凭准考证购买索尼、松下、爱华等原装进口随身听,享受8。8折优惠,并赠送正版磁带一盘,或充电电池一对,赠品有限,先到先得。

    这种在后世烂大街的宣传手段起到了远超杨昆预计的效果。

    从第二天开始,邺北商厦的家电专柜就被闻风而来的考生和家长们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带着旁边柜台的销售额也直线上扬。

    杨昆收钱收到手软。

    商厦里的同行们一边偷偷数钱,一边背地里骂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搅局者。

    最郁闷的要数专柜老板了。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狠下心来,哪怕借钱也要把这批货全吃下去。

    悔之晚矣。

    短短四、五天时间,300多台随身听被抢购一空。

    何平美滋滋地数着分到手的钞票,感叹道:“这走正道挣来的钱,花得就是大胆。”

    杨昆在旁边计算着这次的收益,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何平对法律法规了解不多,他却清楚地知道,这买卖跟正道生意可不怎么搭边。

    要是相关部门较起真来,就算够不上走私、销脏,扣他个投机倒把的帽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就像赵一民的下场那样。

    被审查了半个多月之后,赵一民的问题终于有了结论。

    在办案人员的谆谆善诱下,他对自己违反国家政策,纂改生产纪录,私下出售计划内产品牟利,以及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等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关于行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