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143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4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在杨昆的帮助下开了这家烧烤店以后,一个月数万元的纯利润,抵得上一般职工家庭好几年的纯收入,让他的眼界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无所事事,整天在街上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了。

    直到此时,他才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杨昆经常说的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

    钱包鼓起来了,个人野心也开始随之膨胀。

    在杨昆的社会关系里,何平和他结识得最早,亲眼看着他由一个一文不明的穷学生,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的势头,要说不羡慕是假的。

    好在他这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有自知之明,对于杨昆的生意眼光、胆识魄力、交际能力以及跳跃式的发展速度,他心里除了羡慕、佩服之外,生不出其它的负面情绪。

    最令他羡慕的,就是杨昆有一个漂亮、活泼、温柔、体贴的女朋友。

    和心思单纯、无欲无求的叶小换相比,越来越拜金、轻浮、刁蛮任性的宋玉芳简直像个泼妇。

    对,就是泼妇。

    这个想法一旦在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对她的厌恶感便开始每日俱增。

    尤其是每次欢好之后,她赖在他怀里要这个要那个的时候,何平就忍不住会想,如果换成杨昆是自己,他会怎么应付她?

    当然,他也知道,以杨昆的眼光,是断断看不上这种不知满足为何物偏又自以为是的女孩子的。

    有时候被她缠得烦了,何平火气上来,真想抓一把钞票摔到她脸上,叫她有多远滚多远。

    好在他的性情还算温和,不愿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乱发什么脾气,而且看在厮混了这么久的情份上,也不想真正地撕破脸皮,只是偶尔冷落她一阵子,希望她能藉此反省一下自己。

    不过从她今天的表现来看,这么做并没有起到什么明显的效果。

    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直搅得何平心乱如麻。

    宋玉芳不知道就在这一瞬间,何平脑子里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起两个人的关系,只是自顾自地问:“怎么不说话了?你们俩同一天开的店,生意一样的好,怎么人家又是买表又是买车的,你就连个囫囵话也不敢说?”

    心态起了变化,何平反而不像平时那样容易被她激怒,把纸、笔、计算器收拾到抽屉里,将账本锁进保险柜的同时,慢条斯理地说:“火锅城是人家的,烧烤吧也有人家一半,你说能不能跟人家挣得一样多?”

    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没错,店里的生意是挺红火,可开饭店不像你想像的那么暴利,食材、佐料、人工、房租……方方面面都是成本,这一个月下来,在你身上花的也有两、三千,你自己算算,还能落下几个钱?”

    宋玉芳抓住他的话头,反驳道:“我自己算?我拿什么算?想替你管账你又不让,我好歹上了高一,不比你这个初中生会算账?”

    何平苦笑道:“姑奶奶,买条链子两千多,你连价都不带还的,我跟人卖家讨个折扣吧,你还嫌丢份,就冲你这大脾气,咱这小门小户的,有多少钱禁得起赔?”

    宋玉芳一时气结,自知理亏,略过这个话题问道:“昨天的事,还提它干么,就说以后吧,看着人家又是游戏厅,又是开分店,你就打算一辈子守着这个小饭店,不想办法多做几门生意,多挣点钱?”

    “谁还会嫌钱挣得太多?”何平翻了个白眼,“生意扩张哪有你想得那么简单,你别看人昆哥一个店接一个店地开,无论做哪门生意,人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有了足够的把握才敢下手的。”

第269章 :关门大吉() 
宋玉芳很是不服气地撇撇嘴,“说得那么悬乎,无非是选个挣钱的行当而已,做生不容易,你还不会做熟?别的行当没把握,开个火锅店总不成问题吧?”

    何平一愣,“火锅店?”

    “对啊。”宋玉芳一脸理所当然地说:“有了现成的例子,咱也瞅个好点的地段开家火锅店,不求像隔壁那样天天爆满,只要能坐个六、七成的客人,还怕比现在挣得少?”

    何平没好气地哼了一声,“你倒真敢想,旁边就有家新开的,一天到晚,吃饭的人还没服务员多,你瞅瞅那老板整天闲得那个鸟样,过不了仨月俩月,一准关门大吉。”

    “那是他们没脑子!县城那么大,非要跑人家隔壁来开店,档次、口味、服务比人矬一大截,偏把价格跟人定得一样,换了是我,宁可在这边排队,也不上那边当这冤大头!”

    难得听她说句条理分明的话,何平乐了,“那你说说,上哪开火锅店合适?”

    宋玉芳脱口而出:“勤政街!一条街都是公家单位,当官的来吃饭,生意肯定差不了!”

    何平耸耸肩膀,“昆哥的分店一个礼拜后开张,就在勤政街中段,公安局门前,你能争得过人家?”

    宋玉芳噎了一下,想了想,又说:“百货大楼,一直到电影院,整个县城数这个路段人最多!”

    何平叹了口气,“人多人少不说,你倒是先在这条街上找家合适的店面出来?”

    见宋玉芳还想再劝,何平有气无力地朝她摆摆手,“行了,还是先守住手头这一亩三分地再说,都9点多了,我先去后厨看看。”

    将车停在城信社门口,杨昆背着包到大厅取款。

    本来上次许诺过,将头一个月的分红作为何平的酬劳,但他坚辞不受。

    何平说:“举手之劳,你要这么做,就是不把我当哥们,没有你拉拔着我开店,我现在还是那个街头混混呢,要说人情,我欠你的,可比你欠我的要多。”

    见他态度坚决,杨昆也就不再勉强。

    从这件事上,也证明了他看人的眼光没错,何平的确不是那种短视、重利的小商人性格。

    进门之前,杨昆还在犹豫,想要上楼和曾芸见个面。

    一晃一个月没见,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不过考虑到她的性格,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办公场合,就算见了面,又能说什么,又能做什么?

    相对沉默无言,倒不如不见。

    巧合的是,他不打算和对方见面,却偏偏在进门时和她走个碰头。

    曾芸正和两名下属边走边说,抬头看见杨昆,微微一怔,清亮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主动伸出右手,问他:“小杨,好久不见,忙什么呢?”

    杨昆握着她温暖的手掌,轻轻捏了捏,随即松开手,笑道:“还是老一套,瞎忙,您要出去?”

    曾芸点点头,“到人行开个会,有空再聊。”

    杨昆侧身给她让开道路,说:“回头见。”

    两个人就这样擦肩而过。

    这笔资金恰好解了杨昆的燃眉之急,将属于他的那份分红取出来之后,他又分别跑了趟建行和农行,往珠江啤酒厂和张弓酒厂各汇了笔货款过去。

    参考季节和市场容量等因素,杨昆和珠江订了800件8度淡爽型瓶啤,将近1万瓶,不会占用太多资金,只是相应的,这批货的数量也不够一辆大货车运力的一半,需要等配够货以后再发车。

    张弓那边路程比较近,他只订了100箱38度特曲和30箱50度贡酒,视销售情况再追加订货量。

    3万多元现金还没捂热乎,转手就给放了出去。

    在农行大厅办完汇款,他找到信贷科主任胡增海,询问车辆抵押贷款的有关细节。

    车子还没上牌,现在也只能先打个招呼。

    相对来说,视彼此关系远近不同,将车子抵押到城信社或农信社换取一定流动资金,无疑更容易一些。

    只是杨昆考虑到信用社的资金和放贷总量有限,发展空间不大,非必要的情况下,无论贷款还是其它业务,还是尽量以四大行为主。

    假如城信社能顺利地通过审核、验收,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的话,自然又另当别论。

    谈完正事,时已近午,杨昆请胡增海吃饭,顺便去工商局连王波一块接了过来。

    下午各自有事要忙,大家都没喝酒,简单吃过饭,便各奔东西。

    席间,杨昆问起王波和金城厂家联系的事,三皮哥一脸不情不愿地告诉他,对方态度不错,随时欢迎已方前往考察、签订供销合同。

    杨昆趁热打铁,劝他早去早回,三皮哥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却把租场地和跑手续的事推给杨昆去办。

    下午,刘学锋乘火车从省城回来,第一时间联系上了杨昆。

    杨昆去车站接了他,一同到影院旁边的店里谈事情。

    和最初的打算不同,刘学锋把隔壁的店面租了下来,原先维修业务保持不变,另外招了两名小学徒,一来帮工,二来等开业以后,小刘一个人忙活不过来的话,可以临时帮忙看店。

    论起来,新租的店面和杨昆还有些渊源。

    这里原来是家街机厅,老板就是那位曾经使坏找人到动感地带闹事,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李春城。

    其实这家店面的地理位置相当不错,李春城入行又早,规模也还算可以,虽然受动感地带的冲击,损失了一些人气,不过只要小心经营,倒不是干不下去。

    真正导致他关门大吉的原因,也和杨昆脱不了干系。

    为了更新机器、装修店面,李春城从老肥手里借了一笔款子,当老肥东窗事发后,本以为可以赖掉这笔账,却没想到被当时的主办人员吴清江等找上门来追索。

    虽然他百般抵赖,可那帮人又岂是好相与的,不但借的钱一分也赖不掉,还以涉案为由,硬生生地从他身上挖走一大块肉。

    无奈之下,李春城只好把游戏厅转兑了出去。

    接手的老板是下面乡镇的,钱货两清后不久,便直接把机器搬到了乡里,剩下几个月的房租也不要了,倒是便宜了靠租金过活的县电影公司。

第270章 :商业中心() 
影院到百货大楼之间的路段,是易阳县城传统的商业繁华地段,直到千禧年前后,县城的商业重心逐渐南移之前,这里向来是一店难求。

    得到消息时,杨昆还在南方,事急从权,刘学锋来不及和他商量,仗着近水楼台的便利,同时请三皮哥出面,才抢在别人头里,将这间一百多平方的店面租了下来。

    通过这次先斩后奏的动作,杨昆更有理由认为,小刘这家伙虽然貌不惊人,身上还带点残疾,但论起做生意的眼光和魄力,比何平反而要强得多。

    坐在涂料味还没完全散净的店面里,刘学锋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取出一叠资料,放在杨昆面前:“这次没白去,接触了好几个厂家,也从侧面了解到他们的一些经销策略,反复对比之后,谈下了康佳的县级特许经销权,这是具体条件和要求。”

    杨昆摆手不接,“这些东西,你比我内行,自己拿主意就行,我只管大方向,具体的事,你来操作。”

    被充分信任的感觉,让刘学锋很兴奋,顾不得舟车劳顿,点了支烟提神,将自己一路上反复思考、谋划的推广计划和促销手段说给杨昆听。

    相对后世花样繁多、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法来说,小刘的想法无疑有些幼稚和片面,杨昆听起来好生无趣,只是为了不打击他的自信,他还是耐心地听小刘说完他的计划,然后把自己准备和王波合伙经销摩托车的打算告诉了他。

    杨昆指指空荡荡的店面,说:“新店开张,最缺乏的就是人气和名气,所以价格方面要尽量放得低些,求个薄利多销,拼着保本也要尽快把招牌打响,进口彩电这一块的利润多少可以填补过来,而且入冬以后结婚的比较多,不妨在这方面做做文章,比如打折或赠送些小礼品什么的。”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除了电视广告、发传单、搞促销以外,彩电专场也可以和摩托车专营店、烟酒副食批发甚至是火锅城联起手来,互相代为宣传,尽可能地在各自的客户群体中形成连锁反应。”

    对他的想法,刘学锋深以为是。

    商议到最后,他问杨昆:“铺货的钱怎么办?”

    杨昆牙疼似地咧咧嘴,反问:“你手头有多少?”

    刘学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只有2万多……”

    杨昆翻翻口袋,掏出十几张钞票,自嘲道:“比我强,我就剩下这么多了,摊子一下子铺得太大,哪都得花钱。”

    刘学锋说:“我再想办法从亲戚朋友那里周转一些,凑够4万块钱,先给省分公司那边打过去,他们有专门的送货车,跟他们商量一下,其余的货款,等货到以后再付,应该可行。”

    杨昆点点头,“我看行,再有个三五天时间,火锅店那边就能抽出一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