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162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6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方便面、火腿肠、果奶之类的副食,糖酒公司和各大商场、杂货店都有卖,可是人家一打听,昆朋这边是厂价直销,是总代理,跟厂家直接挂钩,肯定便宜。

    到地头一问,还真是便宜,虽然只是整箱的批发价比别的地方便宜1到2元不等,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小实惠。

    大家平时都习惯一根两根、一袋两袋地买,一打听零售价,和别的地儿也差不离,仔细一琢磨,反正这些玩意保质期够长,又是冬天,多买点也放不坏,一箱就一箱吧。

    就这样,你一箱、我一箱,店里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这还只是零售层面的批发行为,对于来询价、进货的同行,杨昆的回答很简单,凡从本店进货的,除必要的运费外,一律出厂价提供给大家,咱一分钱也不挣。

第307章 :锦囊妙计() 
当然,说不挣钱是假的,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傻子都不干。

    杨昆挣的不是同行和下线的钱,而是商家的返利,销量越大,返点比例越高,这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

    包括张弓特曲在内,昆朋精品经营的大都是市面上已经相对成熟的品牌,其批发业务发展的最大阻力,无非是和县糖酒公司抢客源而已。

    私人经济体和国营企业的竞争力,又怎么可能同日而语?

    随着县城和周边乡镇的大小批发、零售店被逐渐纳入旗下的销售网络,昆朋精品的商品流通开始进入良性循环。

    唯一不见起色的,只有那批珠江啤酒。

    正值销售淡季,一车货进了800箱,除了分店开业、王波结婚这两天消耗了几十箱之外,平时极少有人问津,即使仗着自家开饭店的便利,一天下来也不过卖个三五箱,和杨昆的期望值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对于刘素芬和傅青梅的担忧,杨昆只是笑笑,说:“山人自有妙计。”

    以傅青梅对他的了解,他想出来的所谓锦囊妙计,绝大多数都是馊主意。

    至少在它们被证明行之有效前是这样。

    这次也不例外。

    寒冬腊月的,一般人很少会到杂货店买啤酒喝,冬季啤酒销售的主力,在于县城的大小饭店。

    受火锅城大赚特赚的刺激,无论姓公姓私,各家同行们表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却都把喜羊羊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都是业内人士,不用明说,大家也都能猜到喜羊羊和昆朋精品是同一个老板。

    有鉴于此,杨昆认为,不管是他亲自出面还是派人上门推销,除了浪费时间和口水外,和自讨苦吃也没啥区别。

    搜肠刮肚地琢磨了好几天后,他召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半大小子,提供了一笔“胡吃海塞专项资金”,叫他们挨个上门吃饭。

    点完菜,指名就要珠江啤酒,没有?立马走人!

    临出门还没忘了摞下一句:“连珠江都没有?走走走,还是上喜羊羊吃去。”

    对于这种简单、粗暴、毫无技术含量的推广手段,一些国营饭店的经理有些不以为然,认为是喜羊羊和昆朋精品玩的双簧,自卖自夸而已。

    这些“明白人”也只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吃这一套的。

    能看出来是人家玩的手段又怎么样,人家针对的不是饭店,是在你店里吃饭的客人。

    不了解内情的,听人这么一说,别人家有的你没有?得,下回咱也上喜羊羊吧,在这太丢份。

    这就是人性。

    短短一周时间,好几百箱瓶啤销售一空。

    当然,这些货大部分只是作为样品或试销品,摆上了各家杂货店和饭店的柜台,真正进入消费者肚子里,被大家所认可,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从知道到接受、从认可到习惯,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眼下不过才迈出第一步而已。

    开业以来一直有些不愠不火的生意突然出现井喷,刘素芬和杨晓丽娘俩都有些准备不足,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若不是杨昆及时从电玩城调了两个精干的小伙子过来帮忙,又将二婶的本家外甥雇过来当司机,帮忙送货、收账,怕是每天回到家时连一口热乎饭都吃不到。

    这其中,车行和电器行的友情推荐只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看起来繁忙无比的批发、零售业务也只是表象,真正的利润增长点,来自于傅青梅那令人咂舌的办事效率所带来的团体消费。

    自从借着喜羊羊分店开业的东风高调亮相之后,傅青梅便开始频繁出入易阳县各公职单位的大门。

    短短几天时间,她便先后拿下了县公安局、工商局、地税局……等一大批职能部门、行局的元旦福利订单,以及春节福利的采购意向,以至于杨昆不得不专门往店里买了一箱热敏传真纸,用于和各个厂家联系、确认补货数量和金额。

    当然,傅青梅的公关工作之所以一开始就进展得如此顺利,离不开杨昆与这些单位领导间建立起的良好合作或个人关系。

    然而,随着她的公关能力进一步得到充分体现,接下来的进展,便开始逐渐脱出杨昆的人际关系的范畴。

    县土地局、人事局、城建局、工商银行……甚至是目前还算是清水衙门的环保局、水力局,也都在傅大美女的长袖善舞之下逐一“沦陷”。

    对此,杨昆表示很好奇,问她:“你这妖精,究竟使了什么狐媚手段,才能将这许多山头上的牛鬼蛇神尽数收服。”

    傅青梅的回答方式是挺起胸脯,得意地朝他抖了几下。

    杨昆顿时被她打败了。

    不可否认的是,在和各个单位的管事人员、中层干部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她的个人魅力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对于易阳这个小县城来说,一有什么小道消息,就很容易传扬得人尽皆知,

    这么一位仕女容貌、魔鬼身材的祸水仿如从天而降般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出入豪车代步,出手大方阔绰,交游非富即贵,令人为之惊艳的同时,也难免引起不少有心人的猜疑,以及觊觎的目光。

    对于她的来历,大家莫衷一是。

    有人猜她是市里某位领导的亲戚,也有人猜她和周学礼关系密切,还有人怀疑她是三皮哥的相好,当然,更有人捕风捉影地把她和杨昆联系到了一起。

    一时间,各种谣言满天飞。

    很快,她的出身及过往便被消息灵通的人士挖了个差不多。

    听到段家的遭遇后,不少心怀鬼胎、蠢蠢欲动的家伙便偷偷打了退堂鼓。

    这样的“蛇蝎”美人,一般人无福消受。

    类似的传闻,也飞到了陈静的耳朵里。

    她却有些不以为然。

    身为女人,尤其是一个天资如此出众的女人,她深刻地了解,什么叫“人红是非多”。

    易阳官场上,关于她的传闻还会少了?

第308章 :无心插柳() 
表姐婚后第四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陈静再一次见到了傅青梅。

    说偶然,其实也是必然。

    这天是傅青梅作东,宴请广播局的各位头头,其中也包括县电视台的台长。

    作为县电视台的台柱子,县广播电视系统的一枝花,台里领导出席宴请时都喜欢带上她一起。

    当然,也只是纯粹的应酬而已。

    包括广播局正副局长在内,凡是了解她的家庭背景的,没人敢对她生什么花花心肠,连稍微过分些的玩笑也不敢乱开。

    酒席上,通过各人座次的安排,以及各位大小头头和陈静交谈、敬酒时的表现,傅青梅敏感地察觉到,大家似乎都很尊重这位明艳动人的女主持。

    而且她认为,这种尊重除了绅士风度以外,更多的是出于对权势的敬畏。

    在婚礼那天遇见陈静时,由于她是以女方代表的身份出席的男方举办的婚宴,在场熟悉她的人不多,这种感觉还不太明显。

    傅青梅就觉得,这个女孩的背景很可能不一般,换句话说,她是个值得结交的对象。

    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宗旨,她开始拐弯抹角地和陈静套近乎。

    却没想到一番攀谈下来,两个人心中不约而同地大起知音之感。

    想想也不觉奇怪,彼此都是外形靓丽、气质出众的女性,内心中都隐藏着孤芳自赏的骄傲,于各自身边的同龄女性中都很难找到有共同语言的知心朋友,乍然遇到谈吐、阅历、见识、修养都和自己有些相近的对方,自然感到无比投缘。

    就这样,两个人越说越觉得看对方顺眼,一席终罢,都有些意犹未尽,互相留了联系方式,约好改天一起逛街,吃饭。

    对于抛家舍业到异地发展的傅青梅来说,虽然有杨昆陪伴,感情上不会太过空虚,友情方面却还是一片空白。

    因此,即便不考虑陈静的家世背景,能结交到这么一个对脾气的同性朋友,对她来说也算是无心插柳的意外收获了。

    转过天开始,只要一有闲暇,傅青梅和陈静都会抽空小聚一下。

    逛逛街,吃顿饭,喝杯茶,或者仅仅是见个面,打声招呼,都能从对方身上找到新的闪光点,以及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

    一来二去,两个人的友情急剧升温,虽然还没到无话不谈的程度,却也比普通的同性朋友亲密得多。

    对此,杨昆不无恶意地揣测,莫非她或她或者是她俩都有某种特殊癖好不成?

    当然,为了避嫌,凡是有陈静在的场合,他基本上很少和傅青梅一起出现,所以也就没什么机会近距离地观察、验证自己心中那点龌龊念头。

    对于他的调笑,傅青梅嗤之以鼻:“把别人想得这么不堪……照你这么推理的话,你那么喜欢‘走后门’,是不是也有那方面的倾向?”

    杨昆很严肃地看着傅青梅,说:“哥只是喜欢‘走后门’,但不是‘被走后门’,一字之差,性质截然不同。”

    她就咬着性感的唇,伸手顺着他的腰臀往下摸去,“整天在人家身上使坏,今天说什么也得让你尝尝这滋味!”

    杨昆呲牙咧嘴地抓住她的手腕子,举到眼前看了看,“指甲留得太长了,改用舌头的话,效果会好得多……”

    媚眼如丝地瞟了他一眼,傅青梅腻声道:“给姐做个示范先……”

    一番抵死缠绵过后,她慵懒无力地伏在杨昆的胸口,用手指在他汗津津的肌肤上划着圈圈,忽尔神秘地一笑,说:“那丫头对你有意思。”

    杨昆一愣,拧着眉头使劲想了想,才意识到她说的是陈静,不以为然地笑笑,“别逗了!”

    傅青梅在他胸口轻轻掐了一下,“我跟你说真的,她老是抹弯抹角地打听你的情况,虽然故意装得漫不经心的样子,不过我能看出来,她是真的对你感兴趣。”

    “你这叫先入为主,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当宝,就不愿别人拿去当草。”杨昆用指背轻轻摩挲着挤压在两个人肋间的完美弧线,说:“人家只是对咱俩的关系感兴趣罢了,我看那丫头也是个精明伶俐的人物,仔细被她揪住你的小辫子。”

    “我先揪住你的小辫子……”傅青梅探手到身下轻轻揪了一把,随即放松力度,轻轻揉捏着,在他耳边轻轻吐着气,说:“告诉你个小秘密,那丫头还是个……”

    杨昆情不自禁地咽了口唾沫,不得不承认,他被她的话刺激到了。

    在某种邪恶的念头驱使下,几乎不用她怎么撩拨,他的身体就再一次起了变化。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翻身将傅青梅压在下面,盯着她的眼睛说:“你也别变着法地试探,哥们虽然不够专一,可也不是那种见到美女就走不动道,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

    傅青梅眯着眼睛,手上轻轻加了把力道,“真的不是么……咝~嗯……”

    双节将至,生意兴隆,这段时间,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忙碌、充实且开心。

    只是在皆大欢喜的表象下,偶尔也会冒出些不太和谐的小插曲。

    例如,何平这几天就在跟宋玉芳闹别扭。

    矛盾的起因,在于那辆刚入手不久的捷达车。

    新车刚开回来时,宋玉芳挺兴奋,自觉也算跨入到“有车一族”了,拉着何平开着车满县城转悠,也不管熟不熟悉,只要见到认识的人就远远地打招呼,回到学校,也没少向同学们显摆。

    要单只是这样的话,以何平一贯的肚量和容忍,也闹不起别扭来。

    设身处地地想想,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都有虚荣和炫耀心理,小宋也不过比别的女孩子表现得外向一些而已,何平自己还觉得新鲜呢,又怎么能管得住她不出去显摆。

    等车开回来一阵子,坐过几次之后,宋玉芳那股子新鲜劲渐渐过去,攀比的小心思又占了上风。

    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