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214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21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昆朝她呲牙一笑,说:“给你用的。”

    和同样摸不着头脑的孙研对视了一眼,叶小换不解地问:“学校都放假了,我和孙研姐今天就回市里,人都不在这了,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杨昆嘿嘿奸笑两声,得意地说:“咱妈最近手头紧,急等钱用,就跟我打了个商量,把你整个人打包作价卖给了哥哥我,春节前这十来天,你就乖乖地呆在这给哥当暖炕丫头吧。”

    叶小换双颊飞红,忍不住抬腿踹了他一脚。

第412章 :等米下锅() 
虽然是玩笑话,不过杨昆留叶小换在家过假期的事,倒是经过徐丽娅首肯的。

    昨天见面时,提到一中今天正式放假的事,徐丽娅居然还不知道,可见她这段时间都忙到了什么程度。

    杨昆就劝她,不如先让小叶子在他家里住一段时间,正好他老姐也放了假,可以帮她补一补高中文化课程。

    杨晓燕在省师范大学物理系读大三,平时兼着好几份高中生的家教,给刚上高一的叶小换补课绰绰有余。

    考虑到这段时间确实忙得脚不沾地,连自己的正常生活规律都被打乱掉,确实无法分身兼顾女儿的一日三餐、学习生活,徐丽娅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似乎浑然忘了就在半个多月前,她还拎着女儿的耳朵告诫她,不许轻易和杨昆独处一室。

    她不提这茬,杨昆自然乐得装糊涂。

    徐丽娅倒不是真忙得忘了和女儿之间的“约法三章”,只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观察、了解,她对杨昆的人品和性格有了越来越直观的印象,知道他不是那种情窦初开的毛头小伙子,对他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放心的。

    老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年少多金、有车有房、性格沉稳、谈吐风趣、处事有道、事业心强……除了学历低点,还真没什么可挑剔的地方。

    站在女儿的角度想想,这种百里挑一的好女婿实在是难得一遇,嫁就嫁了吧。

    有时候,徐丽娅甚至忍不住会想,要不要抽个时间,和女儿聊些母女之间的私密话题,好传授她几招散手,教她怎样把这个优秀的小男人牢牢地抓在手心里,免得被那些不要脸的臭女人盯上。

    不过仔细想想,自己这个当妈的做的似乎也不怎么样……还是算了吧。

    听杨昆转述过老妈的意见,叶小换娇羞之余,心里甜蜜,拉着孙研叽叽喳喳地说着小话,像只幸福的小母鸡。

    跟在众人身后进门、上楼,杨昆抢到抬着单人床的邵兵等人前面,指着自己的卧室,“来来来,摆这屋。”

    叶小换就咬牙切齿地盯着他:“你再胡说八道一句试试?”

    刘素芬好笑地朝儿子脑袋上甩了一巴掌,“整天就知道满嘴跑火车,小邵别听他胡扯,放他姐那屋吧。”

    楼上只有三间卧室,练舞室太过空旷,不适合居住,刘素芬卧室里东西太多,也只好让叶小换跟杨晓燕挤一个房间。

    大学比高中放假要早,不过杨晓燕还有两份家教的活没忙完,要到后天才能回来,提早多准备张床,也是未雨绸缪。

    帮叶小换整理好床铺,连学习桌一并摆到老姐的卧室里,杨昆付清货款,打发走送货的小工,叫邵兵开上车,一块回学校帮两个女孩子取行李。

    他和农行的胡增海约好了11点见面,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让邵兵把孙研送回市里,顺便去荣信会计师事务所接人。

    按照和甄守信的约定,杨昆聘请该所的会计师团队替自己名下的企业盘账,除了正常的业务费用外,还要负责对方到易阳出差时的差旅开销。

    杨昆就觉得反正自己手头有车有人,便向甄老头提议,干脆免去这部分费用,改由已方负责接送,钱不多花多少,却显得更有诚意,也有利于拉近双方的关系。

    路上被闺蜜偷偷取笑说小媳妇急着要进夫家门,叶小换不好意思就这么光明正大地留在杨昆家里,加上有段时间没见徐丽娅,也有点想她了,便和刘素芬说了一声,先跟着孙研一块回了市里。

    目送她们离开后,刘素芬就急着出去买菜,准备给未来的儿媳妇改善生活。

    杨昆朝店里瞅瞅,堂妹正拿着货单,教韩月香清点准备装车发货的品种、规格和数量,走过去叮嘱她们:“搬搬扛扛的活叫大勇他们来,嫂子你千万注意身体,别把自己累着。”

    韩月香温婉一笑,“这活可比照顾一家老小轻松得多,放心吧,累不着的,再说,医生也吩咐我尽量多活动呢。”

    替他们把家搬过来之后,杨昆和邵兵商量了一下,帮他们请了个保姆,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姐妹俩,请韩月香到店里做些写写画画之类的力所能及的活,挣份工资顺带散心。

    俗话说好人做到底,对于这种惠而不费的细节问题,杨昆向来是非常注重的。

    闲聊了两句,他随口问杨晓丽:“怎么没见傅姐?”

    杨晓丽想了想,说:“昨天一大早就开车出去了,一直没见她回来。”

    杨昆就觉得纳闷,“这婆娘又跑哪逍遥快活去了?”

    问过堂妹,知道各家公职单位的春节福利订单基本上全拿到手了,接下来的任务主要是送货、收款,杨昆也没多想,溜达着到农行去跟胡主任见面。

    胡增海告诉他,这次打包贷款涉及的金额比较大,加上抵押物品的种类、数量较多,相关的资产评估手续就比较繁琐,估计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批下来。

    杨昆默默盘算了一下,问他:“据胡主任估计,大概还要多久?”

    胡增海说:“最快也要过了春节。”

    杨昆就觉得后槽牙一阵阵的酸疼。

    看他一脸愁眉不展的样子,胡增海就问:“怎么,急着等钱用?”

    杨昆叹了口气,“可不是,等米下锅呢。”

    “你还会缺钱?”胡增海觉得好笑,“你手头这么多生意,哪天少说也得有个十万八万的进项,120万听起来不少,对你来说却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数目吧?”

    杨昆靠在椅背上,有气无力地伸了个懒腰,“进项是不少,可花项也大,市区那边好几家等着要钱,眼看就是年底,总不能拿大家伙儿的分红和年终奖金拿去添窟窿吧?”

    这话可不是在无病呻~吟,市区分店的装修工程即将完工,按合同约定,杨昆需要一次向卓越工作室和几家工程队支付总合同款的70%,总计30余万元。

    此外,订制的家具已经全部到货,家具厂那边已经打过几次电话,催讨剩余的一半货款,托小刘从厂家代订的70台彩电也需要全额汇款,即使按进价算,单笔支出也超过20万元。

    再考虑到饭店开业所需的食材、烟酒饮料、促销所需的纪念品……林林总总的开销加起来,除了陆陆续续投进去的包括店租在内的120多万元,还有将近80万的资金缺口。

    杨昆愁得脑仁都疼了。

第413章 :欠债不还() 
在已经投入的120多万元中,除了徐丽娅拿出来的几万元现金外,有35万来自于那辆奥迪的抵押贷款,从电玩城账上挪用的30万元算是杨昆个人的分红,暂时不用归还,剩余的近60万元,全部是从餐饮公司账上抽调出来的。

    昆朋餐饮旗下现有三家火锅城、一家烧烤店,每月赢利过百万,不过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杨建军、王波、何平等人的分红,这60来万几乎相当于这20多天来杨昆所能分润的红利的总和。

    虽然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在市区开分店属于企业扩张行为,杨建军等股东也负有投资的义务和责任,不过考虑到年关将至,杨昆不愿意再克扣大伙的分红,同时还打算给全公司的员工们每人发个大大的红包,让大家伙儿都跟着过个肥年。

    还有一点顾虑就是,徐丽娅手头现金不足,代她垫付的这部分投资,杨昆就只能自掏腰包,以免别人误会他拿公司的钱去讨好未来丈母娘。

    因此,虽然餐饮公司的账上还趴着几十万元现金,年底这段时间的营业状况也非常理想,每天的进账都以十万元计,杨昆却不打算再从公司账上抽调太多的现金出来。

    其实,抛开餐饮公司不谈,要是从批发店、车行、电器行、电玩城硬抠的话,这笔钱也不是拿不出手。

    批发店、车行和电器行需要大量现金周转,电玩城的账上可趴着百十来万呢。

    不过杨昆觉得,随着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以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资金和管理上的漏洞就会被逐步放大,再像之前那样随意从各家店的账上调拨资金,除了容易造成账目及管理上的混乱之外,也很容易被工商、税务等部门揪住小辫子。

    他决定从现在起,引导名下的各项生意逐步向正规化管理模式转型。

    和荣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就是向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万事开头难,在企业转型的节骨眼上,他总不能做出这种自抽耳光的蠢事来。

    思来想去,杨昆一咬牙,“他奶奶的,哥豁出去了,年关难过,咱也当一回杨白劳!”

    打定主意之后,他从胡增海的办公室告辞出来,回到家开始给各个关系户打电话。

    卓越、九鼎、富华、家具厂、西郊冷库批发市场……凡是有业务往来的单位或个人,无一遗漏。

    或说好话、或赔不是、或嬉笑怒骂、或痛哭流涕……好吧,形容得稍微夸张了些,不过既然打定了赖账的主意,多说几句好听话总是不会错的。

    赖账也要讲究方式技巧。

    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主动通知,跟被对方找上门来讨要,效果截然不同。

    最起码,这样做显得更尊重对方,也更容易获得对方的谅解。

    令杨昆感到欣慰的是,对于他给出的贷款未能及时到位、目前资金紧张、希望延后付款的理由,大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示了理解。

    打了半年多交道之后,在各家合作伙伴眼里,杨昆这张老脸倒也还值几个钱。

    而且大家也都知道,他手头不是没钱,只是适逢年关这个特殊时期,不方便随意调用。

    一圈电话打下来,午饭时间早过了。

    杨昆抹了一把汗,满意地笑了,“欠账不还的感觉……爽!”

    其实严格地讲,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做到无负债经营。

    资金再雄厚、财务再健康的公司,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债务缠身。

    有些是出于业务需要,扣押供货方的质保金,有些则纯粹是拿别人的钱来周转,借鸡下蛋。

    这种做法其实和银行贷款是一个道理。

    就这样,总计划投资超过200万元的市区分店,杨昆实际上只投进去120余万,就硬撑着把店开了起来。

    如果形势照着他设计的方向发展的话,最多一个星期,仅市区分店的营业收入,就足以还清各方面的欠款了。

    正暗自得意时,刘素芬打过电话来,催他回家吃饭:“炒了一桌子菜,小叶子不回来,你也不回来,不给老娘面子是吧?”

    杨昆嗯嗯啊啊地答应了一声,一溜小跑着回家吃饭。

    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老娘的面子是绝对不敢不给的。

    风卷残云似地消灭掉半桌饭菜,刘老太君是面上有光了,杨昆的小肚子可撑得够呛。

    吃得太撑,杨昆就没敢立马躺倒睡午觉,拎着小茶壶,到楼下店里和韩月香、杨晓丽胡诌八扯了一通,一直坐到下午2点,也没见傅青梅回来。

    杨昆忍不住暗自嘀咕:“这婆娘跟人私奔了不成?”

    又坐了一会,邵兵开车从市里回来,顺便将叶小换和荣信的三位会计捎了过来。

    问过叶小换,知道徐丽娅请他们吃过午饭,杨昆就把她赶到楼上休息,自己陪荣信的人到开发区店里盘账。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盘账工作先从餐饮公司开始。

    杨昆将几位资深会计请到办公室,通知何平和另外两家火锅城的负责人,将各自的账本统统带过来,一同到场的,还有预先指定的会计人选。

    考虑到私企人员流动性较大,杨昆吩咐每家店安排两名有着扎实的高中文化基础,为人又忠厚老实的年轻人过来,跟着学习商业财务会计知识。

    按照和荣信签订的合作协议,正式的会计培训工作要到盘账结束之后才开始,培训的地点也安排在荣信的写字楼里。

    不过杨昆认为,像这种查漏补缺的盘账工作本身就是个极其难得的学习机会,比按部就班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更令人印象深刻。

    对于他的安排,杨建军有些费解:“这帮孩子根本没学过任何财会理论,昨天还端盘子上菜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