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259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259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堪称黄金搭档。

    拿到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之后,陈天生负责联系施工单位,准备新厂房的筹备工作,胡志高准备则和陈胜去香港,联系vcd的核心元器件供应商。

    他指着香港的方向,问杨昆:“一起去?”

第504章 :分道扬镳() 
对于胡志高的提议,杨昆很感兴趣。

    上辈子在粤东大地上生活、工作了好几年,却始终没有机会到咫尺之隔的花花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

    那时候的他,没钱,没时间。

    现在的他,有钱,也有时间。

    只是他此次南下的目的在于寻求商业合作,没来得及准备护照,而且出来这么长时间,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他拿主意,也只能等下次机会再说了。

    略感遗憾的同时,杨昆脑子里又闪过个古怪的念头。

    以前是想出国而出不去,现在有能力了,反而没了这种概念和想法。

    听胡志高随口这么一句,杨昆才反应过来,对呀,哥现在也算得上是有钱人了,出趟国门跟出趟远门也没什么差别,怎么就想不起来要出去开开眼界呢?

    琢磨了半天,杨昆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能力和行为上的反差,还是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吊~丝心态在影响着他。

    虽说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不过和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相比,意识形态方面的提升总是要慢上那么半拍。

    参加了一场小规模的庆功宴之后,杨昆和胡志高等人就此分道扬镳。

    胡志高和陈胜启程赴港,临行前,杨昆交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德州仪器香港办事处,以及斯高柏的香港总代理科汇实业的地址、联系电话。

    这些信息,是他特意通过林老板,托身在港岛的老陈打听到的。

    为了保持足够的神秘感,杨昆并没有透露这些信息的来源。

    看到胡志高既敬且佩的表情时,他又忍不住暗自嘀咕,这么做真的好么?

    虽然目的是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是新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从而不敢有意忽视自己的切身利益,可他们要是就此对自己产生过分依赖心理,会不会限制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历程呢?

    那样的话,可真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权衡再三,杨昆还是决定,从今往后,非必要的情况下,还是要尽量弱化自己“未卜先知”的能力,任凭胡志高他们自由发挥为好。

    怀着略带矛盾的期待心理,杨昆登上了北去的列车。

    虽然春运尚未结束,不过到了后期,北上的行人已经远远不像南下的那么多,软卧车厢的票也没有前一阵子那么紧张。

    按照本来的行程安排,杨昆还打算到珠江啤酒厂转一圈,和销售部门的负责人见上一面,谈谈相关的促销政策和力度。

    开春之后气温转暖,在夏天的旺季到来之前,已经可以考虑珠江啤酒的相关宣传和推广工作了。

    虽说和vcd可能带来的丰厚回报相比,销售啤酒的利润多少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不过做生意嘛,只要精力和时间允许,西瓜要拣,芝麻也不能丢。

    只是考虑到一来时间还早,二来厂家对北方市场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思虑再三,杨昆还是决定暂时先不见面,等拿出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之后,再跟厂家要求相应的优惠政策。

    正月二十五,列车行至邺河火车站。

    跳到站台上,听着熟悉的乡音,呼吸着清冷的空气,杨昆不无感慨地在心中喊道:“啊,故乡……真尼玛冷!”

    他出门办事喜欢轻装上阵,离家时的冬装都留在了傅青梅的车上,此时身上就穿着她过年时给他买的那套单排扣西装,被初春的溯风一激,冷得直想尿裤子。

    好在邺钢大厦离车站不远,小碎步快走了不到10分钟,走进温暖的喜羊羊大厅里,一身寒气的杨昆只觉得简直要舒服到骨头里似的,情不自禁地呻~吟了一声,逗得几位迎宾妹子抿嘴直乐。

    问过领班,知道徐丽娅出门办事未归,杨昆也没跟她联系,吩咐厨房帮自己煮了碗羊肉面,稀里呼噜地吞下肚子,才将那股寒意彻底地驱散掉。

    火车上休息不好,坐在沙发上看了会电视,杨昆就觉得睡意上涌,硬撑着喝了半杯茶,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他惬意地伸了个懒腰,觉得身上多了床被子,抬眼一看,徐丽娅正坐在办公桌后看收支报表。

    杨昆揉揉眼,“我睡了多久?”

    徐丽娅好笑地摇摇头,指指墙上的石英钟,“听服务员说你10点半进的门,这会都过1点了,饿不饿,叫厨房煮点东西?”

    “刚吃过面,等晚上再说吧。”杨昆翻身坐起,闻到被褥上隐约的香气,知道是徐丽娅平时休息时盖的,不动声色地撩开,叠好,坐到办公桌前陪她说话。

    徐丽娅办事的效率很高,就在他出远门的这一个多星期里,已经谈妥了四家分店的房租,并和卓越工作室签订了装修协议。

    简单通报了一下元宵节前后的营业情况,徐丽娅告诉杨昆,自从周边的商厦、批发市场恢复营业之后,每到就餐时间,店里的排队现象就很严重,周边县市的顾客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已经有不少人打过电话来,咨询加盟事宜了。

    杨昆明白她的想法,不过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觉得眼下根基不稳,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品牌运作之后再考虑对外招收加盟商的问题。

    徐丽娅有她的顾虑,认为不趁早进占郊县市场的话,难免会被跟风者们抢了先。

    杨昆不以为意地摆摆手,笑道:“就是现在下手,跟风、模仿的也难以杜绝,我开第一家店时,隔壁就上了一家火锅店,现在还不是关门大吉了?大家都要做生意赚钱,人家要开店是人家的自由,只要不冒名顶替喜羊羊的商标和店面形象,也就随他们去。”

    听他说得有道理,而且同时筹备四家分店也确实忙不过来,徐丽娅也就不再坚持,谈完公事,问起他此次外出的行程和收获。

    杨昆的回答有些笼统:“去京城帮傅姐挑了辆车,然后飞到粤东考察了一下电子批发市场,跟一家vcd企业谈妥了代理意向,差不多就这些了。”

    之所以敷衍了事,倒不是有意要对徐丽娅隐瞒什么,只是他一向习惯少说多做,在vcd没见到收益之前,没必要大肆宣扬,而且这一块投资属于他的个人行为,跟大伙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

第505章 :代理权限() 
徐丽娅一心忙于生意,对于还未流行起来的vcd认知有限,也不太感兴趣,只是对杨昆帮傅青梅选车的事比较好奇。

    前两年帮女儿联系假期培训课程时,徐丽娅就认识了傅青梅,只是当时打交道不多,除了觉得她姿容出众、经营有方之外,其它方面的印象不深,决定和杨昆合伙开店之后,和她接触得多了,就觉得这个女人无论心机还是能力都非同寻常。

    联想到叶小换在家也时常会提到这个女人的名字,言辞中似乎带有某种忧虑,她心里就存了些担心,此时听杨昆说起,便顺口问他:“帮傅老师买的什么车?”

    杨昆心里一动,撩起眼皮,瞅瞅徐丽娅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避重就轻地答道:“其实是她自己挑的,一辆菲亚特,平时要跟公职单位联系业务,没辆车代步不方便。”

    不想就这个话题深谈下去,他看看时间,起身告辞。

    徐丽娅拿过车钥匙,说:“我送你。”

    杨昆摆摆手,“徐阿姨这段时间太辛苦,找个司机送我回去就行,要不我干脆坐公交得了。”

    徐丽娅现在虽然生意有成,不过考虑到自己年龄不大,又是单身,怕用男司机免不了被人传闲话,女司机又不好找,就一直坚持自己开车,也不容杨昆拒绝,穿外套边笑道:“也不是专门送你,小换开学快一个礼拜了,顺道去看看她。”

    一起走进“阔别已久”的校园,正赶上第二节下课,明天是小周末,教室里已经不剩什么人了。

    徐丽娅去女生宿舍给女儿送些贴身衣物,杨昆就到体卫处,跟几位关系不错的老师打了声招呼,然后到物理教研组去和班主任高峻峰见面。

    开学一个多礼拜,一节课都没上过,面子上总得交待一声。

    假模假式地写了张请假条交到高老师手里,杨昆和他闲聊了几句,过问了一下“百度电脑”的运营情况,提了些建议,就去女宿舍门口等徐丽娅母女。

    意外地碰到李丽,听她说起,杨昆才知道宋玉芳已经去二中报道了,问起老宋哥俩的近况,李丽说:“宋叔叔现在是厂里的大名人了,天天领着几十户人忙着缝麻袋赚钱呢。”

    叶小换挽着孙研的胳膊,跟着老妈一块走出宿舍大门,见杨昆双手环胸,冻得瑟瑟发抖,忍不住埋怨他:“穿这么薄,也不怕冻感冒了?”

    “刚从南方回来,急着来看你……们,还没来得及回家换衣服。”

    杨昆朝她们身上瞅瞅,一模一样的绣花小棉袄、黑条绒棉裤,是上次去京城时特意到“红都”量身裁制的,将少女们玲珑有致的身段勾勒得娇俏动人,不由赞道:“啧啧,这衣服谁选的,太合身了!”

    “合身也是人家裁缝师傅的手工好,可没你什么功劳。”当着老妈的面,叶小换不好意思跟他表现得太过亲昵,习惯地拌了句嘴,就催他赶紧回家穿衣服。

    杨昆知道今天晚上不用上自习,就提议大家一块到他家里吃饭,徐丽娅要照顾店里的生意,不便久留,就开车将他们送到家,上楼和“亲家母”见了个面,聊了会家常才走。

    闺女和儿子同时出门,未来儿媳妇刚开学也没怎么过来串门,刚刚热闹了一个春节的刘素芬心理上有些难以适应,见儿子一回家就把俩小妞带了过来,高兴得眉花眼笑,送走亲家母,就张罗着给他们做好吃的。

    俩丫头想进厨房帮忙,被她哄小鸡似地赶了出来,“年轻人一边玩去,别给老娘添乱。”

    叶小换前些日子跟声乐老师学了些乐理基础,正在兴头上,拿了吉它,拉着孙研到舞蹈室去显摆她那几手三脚猫的功夫,杨昆就躲到卧室里打电话。

    先跟二叔了解了一下几家分店的营业情况,杨建军在电话里告诉他,沾了春节期间大小饭店都不开门的光,几家店天天爆满,连往日生意略显冷清的南环路分店也是一座难求,保守地估计,本月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比平时能翻上一番。

    何平正好跟杨建军在一起商量标准件市场分店的筹办工作,接过电话来聊了几句,进展也算顺利,只是卓越工作室那边一次接了徐丽娅四家分店的装修任务,这边就有些兼顾不到,檀雅卓有意把工程外包出去,只安排一名技术人员负责监工,双方已经就此事协商过两次,还没拿出最终意见。

    杨昆想了想,说:“只要是卓越的设计,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工程质量有保证的话,外包就外包,在合同里把质量、验收方面的条款列得详细一些,质保金多押他们三个月,接受这些条件就签字。”

    何平答应下来,聊了几句后,挂掉了电话。

    接下来,杨昆先给傅青梅打了个传呼,估计她应该没这么快回电话,就先拨通了昆朋电器的号码,刘学锋告诉他,已经和省城的几家专业制冷公司及一家外商的办事处联系过,近几天,对方就会把设计方案和报价传过来。

    杨昆把此次粤省之行的收获简单复述了一遍,告诉小刘:“据我估计,苹果的vcd差不多要等上三个月才能出样品,算上测试、试产,至少也要半年以后才能批量生产,就这还是入行比较早的,其他的企业的动作还要更慢些,这段时间内,除不妨往彩电销售上多倾注一些精力。”

    刘学锋说:“我也跟人打听过,目前省城的音像批发市场上还看不到影视剧类的光盘,所以我也觉得这事不用急,不过既然打算一次代理四个省的销售权,是不是也要做一下前期的准备?”

    产品还未问世,相应的区域代理权还是空白一片,可以随意跑马圈地,因此,在和胡志高、陈天生等人谈判投资入股的同时,杨昆特意抽时间和小刘通过几次电话,研究将来的区域代理权限和范围。

    刘学锋认为,邺河市地处燕省最南端,想跳出本地区做省代的话,对本省北部地区的辐射能力不足,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在邺河地区都算不上突出,建议量力而行,主攻邺河本地市场。

    杨昆的看法却和他截然相反。

第506章 :扩张规模() 
杨昆认为,邺河地区离省城虽远,却处在燕、晋、鲁、豫四省交界处,要做,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