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273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27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事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在肖厂长的极力争取下,销售公司的老总亲自拍板,将杨昆列入了一级经销商的名单中。

第533章 :公事公办() 
一级经销商是邺钢制订的、月销量超过500万元才有资格享受的待遇和优惠条件,和二级经销商之间的差距,不过只是区区30元/吨的差价而已。

    做钢材生意靠的就是销量,每吨差30元,听起来不太起眼,上千吨、上万吨地算下来就很可观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杨昆很满意。

    签订完长期代理协议的第二天,他带了30万元现金,一次向销售公司订购了100吨线材,规格由6。5mm至10mm直径不等,从当地雇了3辆大车,直接拉进了位于名阳村标准件市场内的时风销售处大院。

    就在同一天,杨昆和邺河市衡器厂销售处签订了一份协议,委托其代为安装一台称重80吨的电子地磅,相应的土建和搭建磅房的活计则交由刘全保来施工。

    三天之后,“昆朋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当天下午,杨昆托杭叉邺河地区代理处订购的一台5吨柴油叉车也到了。

    虎子手底下这帮小伙计算是有了新玩具。

    杨昆告诉大家,别怕费油,谁想练手把子就大胆地上去练,只要别往沟里开就行。

    场地、货源、工具、人员都有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等行情。

    国内钢材价格正在持续下跌,他这么做也只是先把戏台搭好,把渠道走通,并没有投注太多的精力在钢材经销上,这一摊子业务也暂时先由虎子兼管起来。

    杨昆给虎子制定的经营宗旨很简单:不赔就行。

    时至今日,他伸向标准件行业的第二脚算是正式迈了出去,只是过程有点坎坷而已。

    其它方面的进展也挺顺利。

    就在贸易公司挂牌的头一天,刘学锋掌管的昆朋电器正式搬进了刚落成不久的百货大楼新区南楼一层大厅,并与tcl、熊猫谈妥了代理协议。

    养殖场方面,经过紧张施工,可同时容纳上千只羊、500头牛的大型畜栏已经建成,只等通风、除湿之后便可通知育种场发运畜种,屠宰场的地面设施开始施工,大型低温冷库所需的设备也在陆续装运,只是邵兵媳妇即将临盆,相关的筹建工作便交给李彦东等人全权负责,杨昆另外安排了两个人从旁协助。

    徐丽娅那边的情况也很乐观,从市艺校招收的第二批服务生正在易阳四家分店里轮班集训,几家分店也相继装修完毕,预定于3月底同时开张营业。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杨昆也得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复习、备考。

    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月25号这天中午,徐丽娅通知杨昆,在没有提前打招呼的情况下,市卫生局组织了几十名工作人员,突击检查火车站附近大小饭店的卫生情况,带队到喜羊羊店里检查的,是该局的一位副局长,以及卫生法制与监督科、疾病控制科的两个科长。

    挂掉电话,杨昆没有急着赶过去处理这起突发状况。

    他在市卫生系统还没有徐丽娅的人面熟,去了也是白搭。

    市卫生局绕过区分局,直接派人过来检查,重头戏还在自家店里,摆明了就是要找喜羊羊的麻烦。

    对方选的这个时间点很关键。

    4家分店同时开张在即,在这个节骨眼上,随便冒出点食品卫生不达标之类的负面新闻,其负面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不致于伤筋动骨,至少也会影响到几家新店乃至本店的生意。

    杨昆给自己点了支烟,静下心来仔细盘算,自己在市里都得罪过谁?

    曾经结过梁子的人里面,段志城父亲入狱、妻离子散,从各种渠道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这条丧家之犬已经没有那份能量,来驱使市卫生局直属科室的工作人员替他效力。

    至于因碰瓷而被自己痛殴过一顿的黄勇,只是个上不得台盘的小喽啰而已,被老冯警告过之后,现也没敢扎刺,甚至自己安排人把那台大砖头送还给他时,还刻意露出某些巴结的意思。

    除了段家和黄勇那伙人之外,也就只有在美食林遇见过的那个婆娘了,不过以她的出身、姿色和年龄,除非掉进狗屎堆里,傍上某个瞎了眼的高官,否则绝对没这么大能量。

    算来算去,杨昆就有些纳闷。

    两世为人的他不再是从前那种得势不饶人的脾性,在易阳再嚣张跋扈,到了市区也会相应收敛一些,得罪过的人用一只手数还能剩俩指头。

    转念一想,市区的分店不是他一个人的生意,得先弄明白对方的目标是谁,才能对症下药。

    假如不是冲他来的,那就有可能是徐丽娅的原因。

    难道是……自己还没见过面的那位未来老丈人,看到前妻跟自己唱对台戏,气愤不过,特地找人来警告她?

    想了想,杨昆又觉得不太可能。

    抛开他小生意人的身份不谈,像这样肯为了一个外地打工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抛妻弃女的家伙,格局想必高不到哪去,充其量也就在区卫生局有点关系,还够不到市局的层面上。

    百思不得其解,杨昆便不再为此事徒伤脑筋,耐心地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一直等到下午1点多,徐丽娅再次打过电话来:“挑了一堆毛病,下了张5万元的罚款通知单,三天之内必须缴清,不然的话,下一步就是停业整顿。”

    杨昆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对于餐饮卫生和防疫问题,他一向极为重视,对相关的规定和操作标准制订得相当严格,后厨人员执行得也很到位,论卫生情况,放眼全市、全地区,他都敢夸口无人能及。

    这样也能挑出毛病来,那只能用吹毛求疵来形容了。

    没办法,人家吃的就是这碗饭,卫生局的人要找饭店的麻烦,就跟交警挑三马车的毛病一样,信手捻来。

    而且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一个警告而已,自己这边不识趣的话,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的动作。

    沉默了片刻,他问:“他们的态度怎么样?”

    徐丽娅说:“表面上看起来倒是公事公办的样子,留他们吃饭也不答应,我准备了几个信封,压根没机会往外送。”

第534章 :怀璧之罪() 
考虑了一下,杨昆又问:“徐阿姨,以你看,他们的目的是……”

    徐丽娅明白他的意思,“从带头的到办事的都很面生,肯定不是我这边的原因。”

    杨昆再次沉默了下来。

    怀璧之罪。

    这是看喜羊羊生意太好,有人眼红了。

    过了一会,徐丽娅问他:“这5万块钱怎么办,交还不是交?”

    杨昆说:“要是能买半年太平,交了也无妨,就怕他们钝刀子磨人,隔三岔五的来找麻烦。”

    徐丽娅想了想,建议道:“要不,跟报社、电视台打声招呼,把广告先停一停,分店推迟几天开张?”

    杨昆说:“已经宣传了这么长时间,消费者差不多都知道了,说改就改,怕影响不好。”

    徐丽娅说:“那这样,我找区卫生局的熟人打探下消息,先找出根源在哪,看能不能想办法解决。”

    杨昆觉得眼下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说:“好吧,我这边也托托关系,保持联系。”

    第二天是周日,下午,杨昆去市里接叶小换和孙研返校,先拐到邺钢大厦和徐丽娅见面。

    她托的熟人是区分局的一位姓高的副局长,据他从侧面打听到的消息来看,下达突击检查命令的是市卫生局一把手严顺开,暂时还不知道他背后有没有人使坏。

    还有个算不上好的好消息,经过高副局长亲自出面向严局长求情,对方还算给面子,把罚款降到了3。5万,缴纳期限也延长到了一周之内,前提是必须按规定整改。

    杨昆和徐丽娅都知道,需要整改的不是店里的卫生条件、操作规程,而是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他们也都清楚,那位严局长肯手下留情,除了给手下人面子之外,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一个信息:你们就是我手里的菜,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市里的关系一直是徐丽娅在跑,杨昆基本上不怎么过问,他考虑了一下,问:“以前没上他门前烧过香?”

    徐丽娅说:“没有,原来就是跟区分局的层面打交道,这尊大神层次太高,够不着。”

    杨昆明白她的意思,她以前的饭店档次低、规模小,不入人家的法眼,喜羊羊就不一样了,自身层次提升太快,相应的人脉关系跟不上,就会出现这种不对等的局面。

    杨昆问她:“对这位严局长,徐阿姨了解多少?例如为人、性格、爱好以及家庭背景什么的?”

    徐丽娅说:“据听说,这位严局长的为人比较强势,爱好嘛,不太清楚,我跟高副局长约好了今天晚上请严顺开吃饭,到时探探他的口风再说。”

    杨昆略为思忖一下,说:“也只好这么办了,咱们自己这边,店里的卫生情况也要好好抓一抓,尽量别给他们留太多把柄。”

    徐丽娅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杨昆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这么做也只是聊胜于无而已。

    谈了会生意上的事,徐丽娅去后厨通知大伙“整改”,杨昆则给自己点了支烟,倚坐在她那张宽大松软的老板椅上,沉思不语。

    这还是自家开设的分店,才不过做到市一级的层面上,就有不相干的人为之眼红,要是生意发展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步,又会引来多少觊觎的目光?

    这也是他一直保持克制,没有在全地区范围内大张旗鼓地招收加盟商的原因。

    他现在的影响力还只限于易阳一隅之地,没有够份量的靠山,没有强横到令人为之侧目的实力,没有相应的权柄和话语权,就不敢贸然开拓更大的领地。

    权衡再三之后,他暂时放弃了请刘运升出面说情的打算。

    在没有摸清对方的胃口究竟有多大之前,他不想搞得人尽皆知。

    将烟蒂连同长长的烟灰一同扔进充作烟灰缸的纸杯里,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易阳开发区分店的号码:“叔,跟你商量个事,把卫哥借我用几天。”

    周一,高二4班教室里,杨昆端坐在角落里,目不转睛地看着英语老师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着板书,却是被店里的麻烦事搅得心神不宁,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等到第二节下课,依然没收到徐丽娅的消息,他干脆趁课间操的功夫溜出校园,到开发区店里给她打电话。

    简单聊了没几句,杨昆就挂了电话,摸出香烟点上,眯着眼睛,隔着袅袅上升的烟雾,注视着对面的墙上的一块奖状大小的金属牌。

    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牌匾反射着刺眼的金光,上面镌印着一排楷体黑字:“第三届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特约赞助企业”。

    这是花了5万块钱赞助换回来的。

    5万块钱,相当于目前普通工薪家庭全部年收入的两倍还多。

    5万块钱,可以变成刘副县长的政绩,可以换来税收、工商管理方面的优惠,可以为喜羊羊赢来扬名立万的机会,却远远填不满那位严局长的胃口。

    当杨昆问起徐丽娅昨晚和严顺开接触的收效时,她沉默了好一会,只说了三个字:“不好说。”

    从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里,杨昆听出了两层意思。

    第一、那位严局长的胃口太好,好到难以承受。

    第二、除了钱以外,他还有别的想法,令徐丽娅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想法。

    至于具体是什么想法,像她这样一个漂亮、有钱的单身女人,会引起什么样的垂涎,不用明言。

    强压着升腾的怒火,杨昆沉声问:“这个姓严的有什么背景?”

    徐丽娅说:“听说他跟市委贡副书记走得比较近,再往上有没有关系就不知道了,对了,他是你们易阳人。”

    听说是自己的老乡,杨昆并没有感到轻松多少,而是深深地吸了口气。

    易阳人,姓严……他大概猜到这位严大局长的背景了。

    十几年后,易阳市面上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谢家的地,严家的天”。

    “谢”,指的是一位易阳乃至全邺河地区最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严”,指的就是这位严局长所在的易阳严家。

    谢家拿的地多,严家出的官多。

第535章 :庞然大物() 
在十几后的易阳,白手起家的谢家拿了多少地皮,盖了多少小区,赚了多少钱,欠了银行多少钱,消息稍微灵通点的人都能数个差不多。

    至于在易阳经营了几十年,根深蒂固的严家,究竟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