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304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30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运升点头附和道:“这个思路很值得我们借鉴。”

    随行人员中有个姓钱的老调研员,是从副县长的位置退下来的,曾长期分管农业工作,业务还算精通,对陈书记的看法有着不同的见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鲁东和燕南地域不同,降水、光照条件和土壤成分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和鲁东相比,易阳大蒜皮薄、瓣肥、肉细、味美,个头却比不上前者的饱满均匀,不怎么受外国人欢迎……”

第597章 :剽窃创意() 
杨昆在旁边听得翻白眼,就凭这智商,活该你五十刚拐弯就被按在清水衙门里养老。

    陈树德倒没有表示出任何不虞的意思,就事论事地和老钱探讨道:“我说的只是个思路,倒不一定非得做到出口创汇才行,出不去国门,总能出得去家门吧,省城、京城、相邻省份的大中城市,总能找到适销对路的地方。”

    众人表面上点头称是,心里却都有些不以为然,易阳人种了这么多年大蒜和蒜薹,周边省市凡是适销对路的地方早就覆盖到了,总不可能因为你陈书记一句话就立马开辟一块全新的战场出来,你得管得住咱们,还能管得住老百姓的菜篮子?

    陈树德也不去揣摩大伙肚子里那点小心思,只是按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除了加工方式,我们还可以在储藏手段上做做文章前几天接待省厅检查团的时候,我和运升同志被黄副市长叫到办公室谈话,临走前从他那顺了包铁观音,把黄副市长心疼得不行。”

    虽然不明白他提这个典故的用意,大家还是附和地笑了起来。

    陈树德笑着解释道:“黄副市长这包宝贝茶叶是去南方考察时带回来的,坐机关的人都是大茶缸子,铁观音对咱们来说不稀罕,稀罕的是它的包装,不是铁盒,也不是木头盒,而是塑料袋,拿机器把里面的空气抽出来,把口一封,据说这么处理可以尽量避免茶叶和空气接触,延长保存时间,我就琢磨着,这种真空包装的方式用来储藏蔬菜好不好用?”

    “刚才听那位农民老大哥介绍说,民间储藏蔬菜的传统做法主要靠挖地窖,我就想起了喜羊羊养殖场配套的冷库,据农大的马教授介绍,这种低温储藏的方式同样适用于蔬菜……”说到这里,陈树德抬头张望了一下,“小杨呢,杨昆?”

    “这呢!”杨昆吱溜一下冒了出来。

    拍着他的肩膀,陈树德笑呵呵地说道:“这位小杨老板,大家想必都认识,不熟悉的,应该也听过喜羊羊火锅城的名头,正在建设中的大型工业级冷库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虽然储藏肉类和蔬菜所需要的温度、工况有差异,不过大体原理相同,大伙不妨抽时间过去观摩一下。”

    杨昆笑呵呵地点头,心里却叫一个郁闷,就凭陈老板这么一句话,养殖基地的招待费就得多出一大块。

    开了个简短的现场会之后,陈树德又带队去视察当地菜农自发形成的露天集贸市场,详细询问了本地蔬菜的销路、价格以及菜农收入等民生问题,并建议由政府牵头,多方筹集资金,在原有集贸市场的基础上予以整修、扩建,同时可以考虑把冷库建在原市场附近以便配套服务。

    刚才被陈书记小小地算计了一把,这次杨昆就学了个乖,远远地站在人群外围,既不往镜头里钻,也不往他的视野中凑。

    至此,今天的视察任务算是接近了尾声,负手站在满地烂菜叶子之间,陈树德总结道:“如何提高本地蔬菜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门大学问,我说的这些不一定正确,咱们也不一定非要学人家现成的经验,蔬菜深加工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有哪些办法适用,还需要大家多做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形成一个书面性的东西出来。”

    似乎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个指示下得有点过于模糊,略为思考了一下,陈树德进一步解释道:“办法虽然是咱们这些人想的,可最终方案的实施和应用还是要落到老百姓的头上,要做到切合实际,科学高效,光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肯定不行,要走出去,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和老乡们聊一聊,听听他们的意见,这叫接地气。”

    “咱们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只有产品,没有市场和销路不叫市场经济,要下好这盘棋,光是练好内功是不够的,还得想方设法把咱们的旗号亮出去,现在有句时髦的话叫跑部进京,先不说褒贬,这本身就是一种手段,一种态度!要办实事,就得会跑、会要,所以咱们也要跑,跑什么,不单要跑政策、跑拨款,还要替老百姓跑市场、跑销路。乡亲们要侍候田地,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跑,这份差事就要落到咱们的头上……”

    陈树德在这里慷慨陈辞,随行的工作人员包括刘运升在内,每个人都拿着小本本,认真地记录着他的讲话重点,这么做不只是表示对领导的重视,也是大家长期以来养成的工作习惯。

    混机关的都是人精,从陈书记的话里,大家听到的、琢磨到的,不只是工作指示,还有潜在的机会,公款旅游见世面的机会,揣摩上意、讨好上司的机会,以及出成绩、捞实惠的机会。

    陈树德主抓党务,日常的工作重心就是琢磨人,哪能猜不到这帮老油条心里在动什么念头,谈到最后,有意无意地警告道:“涉民无小事,做不到脚踏实地,工作就容易出现失误,万一好心办了坏事,咱们可就要被老百姓戳着脊梁骨骂了,我在这里奉劝各位一句,干工作,一定要戒骄戒躁,谁要敢犯主观性的错误,误导了人民群众,搞得劳民伤财,老百姓不好过,我也肯定不会让他好过!”

    听他语气严厉,众人无不凛然。

    无官无职的杨昆就没有这份顾虑,他双手插兜,悠哉游哉地站在人群外围,趁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老板的身上,时不时地朝陈静飞上一记媚眼。

    回城之前,钟秘书告诉杨昆,让他坐陈书记的车。

    杨昆就把蓝鸟交给一名司机,和刘运升一起上了陈树德的公爵。

    车队驶上省道之后,陈树德笑眯眯地问:“剽窃了你的创意,心里有没有什么意见?”

    杨昆就笑着说没有。

    说一点没有是假的。

    自己“原创”的想法被老陈同志毫无保留地据为已有,却连点实质性的好处都不给,杨昆心里肯定也不会舒服。

    这场子总得想办法找回来。

    哥们惹不起县委书记,还惹不起你闺女?

第598章 :爱才之意()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

    和虚名相比,杨昆更看重实惠。

    自己的提议能入得了县委书记的法眼,能带来什么样的实惠,不言而喻。

    而且他也知道,陈书记之所以只字不提自己在其中的作用,绝不是怕大家背地里嘲笑,说他堂堂一个县委书记还要问记于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

    他要真有这种想法,压根不会带杨昆跑这么一趟,更没必要当着刘运升的面征询他的意见。

    能混到他这个位置,肚量肯定没那么小。

    陈树德这么做,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计委也好、政研室也罢,干的就是出谋划策的差事,这帮家伙自己没什么本事,却见不得别人有本事。

    陈树德位高权重,由他亲口提出蔬菜深加工的思路,下面人只会惟命是从,如果给他们知道这么重要的主意是出自于杨昆这个“局外人”之口,保不齐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这帮老机关琢磨正事不行,背后给人使个绊子、砸个黑砖却是个个拿手,俗话说铁打的机关流水的官,陈树德、刘运升再怎么看好自己,也不可能在易阳当一辈子的父母官,等换了下一任领导,谁知道又会是什么样的气候。

    出风头的事不妨让别人去做,自己还是闷声大发财的好。

    陈树德是琢磨心理的行家,看杨昆的表情,就知道他是真的理解自己这么做的用意,欣慰地笑了笑,指着他对坐在副驾驶位的刘运升说道:“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涵养和心机,这小子是块当官的料。”

    杨昆的脸色很古怪,“陈书记,您这是夸我呢?”

    陈树德和刘运升一齐哈哈大笑。

    笑罢,陈树德正色问道:“听说你现在还在上高中,毕业后有什么打算,考大学,还是接着做生意?”

    杨昆假作思考了一下,说:“暂时还没想那么长远。”

    陈树德微微点头,又问:“有没有兴趣到机关来工作?”

    杨昆一愣,什么意思?

    朝陈树德脸上瞅了一眼,他顿时明白了过来,相对于自己的年龄来说,这次的表现有点太过妖孽,陈书记这是起了爱才之意。

    当个公务员?

    那是多少国人的梦想啊……

    杨昆顿时联想起了上辈子听来的笑话:人生享受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住英国房子,戴瑞士手表,娶韩国女人,包日本二奶,开德国轿车,坐美国飞机,喝法国红酒,吃澳洲海鲜,抽古巴雪茄,穿意大利皮鞋,玩西班牙女郎,看奥地利歌剧,买俄罗斯别墅,雇菲律宾女佣,配以色列保镖,洗土耳其桑拿,以及……在中国当公务员。

    ps:只要做到最后一点,前面的一切都不难实现。

    杨昆又想起了自己刚回到这个年代时列下的愿望清单,第一条就是当个公务员。

    堂堂县委书记开了金口,这个愿望就不再只是愿望那么简单。

    以陈树德的身份,帮他解决正式工作关系捎带着入党、提干,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进一步假设,如果他真的成了陈家的女婿,凭借这位老泰山以及他背后的关系、能量,平步青云也是指日可待。

    问题的关键在于,杨昆是不是真像陈树德和刘运升认为的那样适合走仕途?

    他扪心自问,自己不是那块料。

    沾了前世经历坎坷的光,现在的他,谈吐举止和想法要比同龄人甚至大多数成年人都成熟。

    但也仅限于此。

    自古至今,从政在国内都算是一种高危行业。

    以杨昆的智商和情商,充其量也就冒个坏水,背后搞点小动作罢了,真要把他和那些官僚们扔一块玩什么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权力游戏,不被人连皮带骨头吞个精光都是老天爷瞎了眼。

    在商海打拼了将近一年,他现在的想法已经比刚重生时成熟得多,也理智得多。

    和人前前呼后拥的风光、人后殚精竭虑的算计相比,他还是更倾向于做点小生意,挣点小钱,没事喝个小酒,赌个小钱,和小妞们谈谈情、说说爱,简简单单地享受生活。

    思前想后,他觉得还是当个小商人更适合自己。

    想法虽然简单,可是要如何拒绝陈书记的美意,却令他感到难以启齿。

    他之所以和陈静商量,暂时不将彼此的关系透露给她的家人,除了顾虑叶小换的感受,不舍得对她放手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考虑到自己和陈静在年龄、家世上的巨大差距,怕她父母不能接受。

    玩了半天曲线救国,好不容易才给她爸留下个还算不错的印象,要是在这种原则问题上让他老人家觉得不识抬举,那可真就前功尽弃了。

    权衡了半天,杨昆看着陈树德的脸色,才小心翼翼地说道:“不瞒您二位说,我这人性子太过疏懒,小农意识又重,向来是得过且过、小富即安,恐怕难以适应机关里的工作?”

    陈树德的反应却不像他预想得那么强烈,只是笑着摇摇头,顺着他的话问道:“你的所作所为可是跟小富即安不怎么沾边吧,听运升同志说,你这次鼓捣出来的动静不小?”

    涉及到上千万的贷款,肯定瞒不过陈书记的耳目,见他没有揪着从政的问题不放,杨昆才知道自己想得太多了,暗自松了口气,憨笑着答道:“这一步迈得的确有点大了,也是看到一波好行情,舍不得就此轻易放过,才想着奋力搏一把。”

    听杨昆详细陈述过国内钢材市场的现状,以及他本人的判断,陈树德赞许地点头,“生意上的事我不大懂,却也知道时不我待的道理,抓到机会,就要果断地去拼搏、奋斗,年轻人嘛,就应该有点血性。”

    说到这里,他重新拾起刚才的话题,说:“你不想从政,对你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机关是个大染缸,有多少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头扎进去,没几年就被磨得没了棱角和锐气,变得世故、圆滑,老气横秋……从这个角度来说,你的选择也没错。”

    杨昆暗自抹了一把冷汗,“不管在不在机关工作,我都是您二位的兵,但凡有所差遣,保证随叫随到。”

    陈树德微笑颔首,“眼下正好有件事要麻烦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