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357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357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将来,你有什么打算?”

    叶小换不解地看她,“将来,什么将来?”

    徐丽娅说:“你的将来,你们的将来。”

    叶小换眨眨眼睛,“你不是跟他谈过了么?”

    徐丽娅说:“妈想听听你自己的打算。”

    叶小换挑起秀挺的眉稍,不无憧憬地说:“我也打算提前参加高考李老师也说过,我的乐感和声线很好,进步也挺快的,能够坚持锻炼和学习的话,到了明年7月份,考到重点一本院校的艺术提档线以上应该没问题。”

    想不到这丫头受了杨昆的刺激,居然也动起了提前高考的念头……徐丽娅好笑之余,也觉得她的想法虽然有点出人意表,却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微微摇头道:“先不考虑你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水平能否达到提前参加高考的要求,即便你能考上,即便你能和小杨考进同一所院校,这中间也隔着将近一年的时间呢,你就不担心……”

    叶小换也摇摇头,“他的高考成绩都没下来呢,能不能拿到通知书还不一定,我们商量过,他的意思是不想接受调剂,能考上贸大就上,考不上就再等一年,明年我们一起高考。”

    徐丽娅想了想,觉得这话八成是杨昆说来安慰她的,以他一向的表现来看,不管做任何事,在没有九成九的把握之前,一般不会诉之于众,不过她知道女儿对他一片痴心,这话说出来她也未必肯信,便换了个婉转的说法:“你和研研都说他估的分数不低了,考上的可能性应该更高?”

    叶小换不情不愿地点点头,“六、七成左右吧。”

    徐丽娅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既然有一定的把握,咱们就得把相应的结果考虑在内,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万一……妈不是不相信小杨的品性,也不是不相信你们俩之间的感情,只是不管男生、女生,上大学和高中完全是两种概念,二者的整体氛围、意识、观念截然不同……”

    叶小换截口说道:“妈,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你也认识他这么久了,应该了解他这个人,虽然有时候油嘴滑舌了些,心地却是不坏,对我也是一心一意,我……我相信他。”

    “心地不坏没错,这一心一意嘛……却不见得。”徐丽娅心里暗忖,只是考虑到女儿心地单纯,对杨昆又是深信不疑,这话却不方便对她明言,只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你对他有信心,这是好事,男女之间,相互信任是感情的基础,只是考虑到时间、距离和……这么说吧,和你的计划相比,妈有个更好的建议,想不想听一听?”

    叶小换疑惑地看着她,“妈你说。”

    徐丽娅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依我的想法,也别等到明年再参加高考了,咱们今年就选一家大学,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小杨能够顺利地考上贸大。”

    叶小换更迷糊了,“高考都过了,现在怎么上大学?”

    徐丽娅说:“旁听、赞助、委托培养……办法多的是,实在不行,不是还有民办大学么,学历和毕业证都和统招入学没啥区别,无非是多参加一次成年人高考而已……”

    叶小换这才明白过来,敢情老妈指的是杨昆说的那种“野鸡”大学。

    看着她犹豫不决的表情,徐丽娅又进一步解释道:“妈托人打听过,在京城有不少类似的民办学校,艺术类的院校、专业也不在少数,咱们在小杨的学校附近选一家,你们两个不就能时时见面了?或者,你们干脆在外面租套房子……”

    想到可以和杨昆双宿双飞,叶小换不禁怦然心动,只是转念一想,这么做未免有些太过于依附甚至纠缠他的嫌疑,假如……即便彼此间情比金坚,不会因此而产生嫌隙,但是换个角度来考虑,在那种杂牌学校混上几年,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也是多有不利,无疑也会进一步拉大自己和杨昆之间的距离。

    反复考虑了一会,她性格中的独立和坚强逐渐占据了上风,看到老妈殷切的眼神,又不忍当面拒绝,咬着嘴唇犹豫了一下,勉强点了点头,“我会考虑的。”

    徐丽娅听她答得敷衍,还待再劝,叶小换神态坚决地摇了摇头,“妈你别再劝了,给我点时间好吗?”

    徐丽娅微微叹了口气,轻拍女儿的肩头,不再多劝,换了个话题:“不管你最后的决定是什么,妈都建议你别一心扑在学习上,抓紧时间享受当前的每一刻,别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他不是答应暑假陪你出去玩么?”

    叶小换嘟着嘴巴,不无抱怨地说:“你也知道的,他有事要忙嘛。”

    理解地笑笑,徐丽娅开解她道:“别太迁就他的时间,在有些事上,你也该主动一些,催催他,提醒他,生意是做不完的,钱也是挣不完的。”

    叶小换郑重其事地点头,“我知道!”

    少女情怀,单纯而又多虑,叶小换在床上烙了一夜烧饼,直到天快亮时才迷迷糊糊地睡着,连每天早上例行的吊嗓练声都给耽误了。

    吃早饭时,孙研下楼来找她,说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现在就可以通过电话查分。

    翻找出杨昆留下来的考号,俩女生兴冲冲地钻进卧室打电话。

    关系到无数考生的命运转折,高考成绩查询热线电话成了名符其实的“热线”。

    占线、占线、占线……半个多小时过去,锲而不舍地按了无数次重拨,终于通了。

    按语音提示输入考生号码,两位美少女四只耳朵都竖得尖尖的,生怕一不小心遗漏些什么内容,叶小换执笔的右手甚至在微微颤抖。

    语文109分;英语131分;物理150分;数学149分;化学128分;

    总成绩:667!

    (年初六,千家万户生意开张,咱也重新开更,只是年节未过完,可能不会太稳定。)

第698章 :易阳斜塔() 
重复听了好几遍,最终确认杨昆的高考成绩之后,两位女生相对无语。

    大眼瞪小眼地瞪了好一会,孙研幽幽地叹了口气,“想不到这家伙居然真的……估计他现在还不知道吧?”

    叶小换悻悻地哼了一声,“说不定他连怎么用电话查分都不会呢!”

    孙研问:“要不要给他打个传呼,通知一声?”

    叶小换瘪瘪嘴巴,赌气道:“要打你打,我才懒得管他这闲事!”

    传呼机响起来的时候,杨昆正在县农行信贷科的办公室里和胡增海对坐笑谈。

    听胡主任详细介绍之后,他才知道,老胡口中的“好项目”,指的是县农行正准备投资兴建的新办公楼。

    在九十年代,放眼全国各地,论起建筑的高大、气派程度,除各级政府之外,恐怕就要数到各国有银行的办公楼了。

    易阳也不例外。

    讫今为止,易阳最高的建筑,是县工行刚刚建成、尚未正式交付使用的9层高的新营业厅兼办公大楼。

    按照县农行的计划,其准备投资兴建的这座综合性办公楼将高达12层,包括2层地下停车场在内,总建筑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连内外精装修在内,整体造价超过2000万元,比名阳村标准件商城项目还要高出一大截。

    说到具体的筹备进度,胡增海告诉杨昆,市、县两级农行的领导已经和农信系统达成了一致意向,准备由双方共同投资筹建该项目,等到建成之后,再按出资比例划分产权和办公区域,相关的申请文件已经上报到省人行、省农行和省农信社等上级监管单位,相信不日即可得到回复。

    谈到选址,胡增海笑道:“说起地方,你肯定不陌生,就在环城路和健康大街交叉口,现农信社的北侧,离你的喜羊羊不过百十来米的距离。”

    这地方杨昆当然不陌生,临来农行之前,他先到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太极文化广场溜了一圈,也注意到了斜对面的工程勘测人员。

    至于农行办公大楼项目本身,他更不会觉得陌生。

    根据前世的记忆,这个项目是由易阳县建筑公司承建的。

    这也成了压死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约在96年底、97初,当农行新办公楼的主体工程刚刚完工,正准备进行内外墙粗装修的时候,上级单位一纸公文,在经历了长达数年之久的摸索、试验、研讨之后,县农行和农信社正式分家。

    要分家,就要对双方现有的资产、账目和营业情况进行详细排查,排查的结果,易阳县各乡、镇农信社内部均存在着管理混乱、任意放贷、呆坏账过高等违规现象,包括县城信社在内,其中有一多半都处于资不抵债的危机边缘。

    消息传到社会上,造成了不少储户和社员的恐慌,并由此引发了为期数月之久的挤兑潮,全县农信系统因此陷入停摆,上级工作组不得不紧急介入,正式启动破产清偿机制,并全面叫停农行、农信社名下的所有贷款、投资项目。

    这座当时的易阳县第一高楼就这么孤零零地杵了十来年,成为了大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眼里的“易阳斜塔”、“易阳第一烂尾楼”。

    杨昆就琢磨,是不是应该在不破坏自己和肖主任的私交的前提下,将存在农信社账上的款项不动声色地、分批分期地挪出来?

    胡增海不像他那样对后世发生的事了如指掌,当然猜不到他心中所想,洋洋洒洒地介绍了一通后,笑问:“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目前知道的人还不多,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兴趣?当然有!

    考虑了一会,杨昆又问:“抛开咱们的私交不谈,上面准备把这个项目交给谁做?”

    胡增海竖起两根手指,“竞标的日期还没定,目前正在考虑的有好几家,希望比较大的有两家,一家是二十冶,另外一家是海荣地产,相信他们很快也会收到消息。”

    杨昆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

    海荣地产,真是无处不在呢。

    与之相比,他对胡主任口中的另外一家单位更感兴趣。

    二十冶,全称为中国二十冶金集团公司,隶属于后世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冶科工集团,正儿八经的国字头企业。

    不过,本地人口中的二十冶,指的不是其设在沪宁的总公司,而是位于北邻的沙店市的燕省分公司。

    虽然只是一家外派分支机构,但对于刚刚起步的昆朋地产和羽翼尚未丰满的海荣地产来说,拥有数千名正式员工,十几家分厂和制造车间,业务涵盖土木工程、钢结构建筑安装,公路运输,建材,砼制品,金属丝及制品,并有资质承揽国际工程,对外派遣劳务人员的二十冶燕省分公司也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

    作为近邻,二十冶对易阳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像太极文化广场所需的廊柱、牌楼等就是从其砼制品分厂订制的,易阳县标准件市场所需的各种机械备件,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二十冶的金属冶炼和机加工车间。

    杨昆就觉得纳闷,在曾经的历史上,二十冶为什么没有接县农行这个项目?

    想到这里,他就笑眯眯地问:“具体是怎么个承建方式,上面领导有没有拿出意向来?”

    胡增海早料到他会有此一问,言简意赅地答道:“垫资兴建,分期付款。”

    果然如此!

    杨昆一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财大气粗的国有银行也搞垫资兴建这一套有点难以理解,不过在他眼里,银行不这么做才叫不正常了呢。

    大部分生意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不会拿银行的钱来周转的商人不配做一个合格的奸商。

    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方面才是拿别人的钱来周转的真正的行家里手!

    论起存贷款利率差、投资回报比、资金利用周期和收益……再精明的商人,还能精得过银行?

    二十冶放弃这个项目,原因很可能就在于其无法接受全额垫资的条件。

第699章 :局势微妙() 
国内整体经济形势和背景的影响,和诸多国字头企业一样,二十冶现在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不过老话说得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二十冶家大业大,又有实力雄厚的母公司在背后支撑,与易阳县建筑公司相比,其整体实力和融资能力毋庸置疑,而建筑业投资虽大,时效却长,以农行新办公楼项目本身来看,预计建设周期更是长达18个月以上。

    因此,该项目说是全额垫资,却也不是要求建设方必须一次性拿出2000多万来,有个三、五百万,就应该足以应付启动项目建设的需要,再说后面还有句“分期付款”呢。

    在商业地产才刚刚起步的时代,造价高达2000万的办公楼不是个小项目,虽然说楼层越高,造价就越高,但相应的土地利用率也就越高,均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