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358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358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商业地产才刚刚起步的时代,造价高达2000万的办公楼不是个小项目,虽然说楼层越高,造价就越高,但相应的土地利用率也就越高,均摊到单位面积的成本越低,和标准件商城项目相比,利润同样可观。

    想到这里,杨昆就觉得奇怪,二十冶为什么放着这块肥肉不啃,而是眼睁睁地看着它落到县建筑公司这家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竞争对手嘴里?

    除非二十冶的领导也和自己一样,能“预测”到明、后年的农信社盘点、挤兑风波。

    再换个角度想想,县建筑公司连标准件商城项目都无力参与竞争,又是如何将造价更高、占用资金更多的农行办公楼项目纳入囊中的?

    思前想后,杨昆认为,这其中的奥妙应该远不止地方保护主义那么简单,他就问胡增海:“当下经济不景气,三角债清理不利,假如承建方拿不出这笔垫资款怎么办?”

    胡主任微微一笑,“别人想不出办法还情有可原,你昆少可是出了名的商业天才,这么问不嫌有失水准么?”

    杨昆愕然,随即便反应过来,抬手拍拍额头,不无自嘲地笑道:“是我一时糊涂,只顾顺着惯性思维考虑建筑商的实力,却把你们银行这位大金主给忽略了。”

    说起来挺神秘,其实道理很简单。

    标准件商城的项目是县里提出来的,办公楼项目则是农行埋单。

    县财政没钱,可银行有钱。

    向承建方提供一笔贷款,用于建设新办公楼项目,等建成之后,再拿相关垫资建设费用偿还这笔款项,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功夫,承建方赚到了工程费用,银行得到了新办公楼,还额外赚了一笔贷款利息,可谓两全其美。

    想通了这个关节,县建筑公司能拿到农行办公楼项目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贷款垫资的想法再好,也需要人去执行,涉及到具体经办人员和领导,就存在一定的权力寻租和灰色利益空间。

    不然的话,以当前的物价和人力成本,建一栋12层高的办公楼的造价怎么可能高达2000万?

    二十冶规模再大,实力再雄厚,也是外来企业,外地和尚的经念得再好,也不如本地和尚的庙门清。

    至于同样被列为备选企业的海荣地产为什么没能拿到农行办公楼项目,杨昆认为,这多半是出于利益平衡的考虑。

    谢海峰的人脉关系再广,活动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肥肉都划拉到自己碗里,所谓有取必有舍,有得必有失,拿到了标准件商城项目,就得忍痛把农行办公楼让给别人去做。

    今生不同前世,多了杨昆这根搅屎棍,整个局势将变得更加微妙。

    想到得意处,他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起来。

    胡增海猜不透杨昆的真实想法,见他笑得开心,只当自己提供的消息的确价值不菲,略带得意地提醒道:“虽然省行的批复还没下来,不过市行、县行的领导们态度都很乐观,相关的招投标很可能就在最近几天,要是感兴趣,就得早作准备了。”

    杨昆脸上笑意不减,“不瞒胡主任说,我手头这家小地产公司刚注册没几天,除了几名股东外,一缺资质经验,二少人员设备,可谓典型的皮包公司,就连目前正在运作的这个小项目,也是要跟县建筑公司合作才勉强够资格竞标,要想参与贵行的办公楼项目,同样需要和该公司的领导层商议一下。”

    胡增海说:“可以理解,只是机会难得,是进是退,最好早作决定。”

    杨昆笑着点头,刚要答话,呼机响了。

    掏出来一看,是京城的号段。

    杨昆略一寻思,猜测八成是张玉清那边有结果了。

    当着胡增海的面,不方便回电话,他便就机起身告辞。

    胡增海笑着拘留:“平时忙得见不着面,中午一块喝两杯,我请你。”

    杨昆婉拒道:“约好了晚上去陈书记家汇报工作,今天确实不方便,改天我请。”

    见他意诚,胡增海不再坚持,一直将他送出大门口。

    握手作别之后,杨昆转身上车,拉开车门时,有意无意地朝马路斜对面停着的一辆普桑扫了一眼。

    邵兵边拧钥匙打火边说道:“一出门就跟上了。”

    杨昆掏出小熊猫,分了一支给他,笑道:“许咱们盯人家的梢,就不能不许人家盯咱们的,直接回家,爱跟让他们跟去。”

    回家,上楼,和老妈、老姐打声招呼,杨昆直接回卧室打电话。

    电话接通之后,张玉清直接就说:“成了。”

    以他性格之稳重,说成了,那就是成了。

    当然,前提是他的分数必须考到贸大在本省的理科提档线以上。

    紧接着,张玉清又告诉他,杨昆报的贸大工商管理专业,今年在燕省的理科提档线是638分,和他估的分线相当接近。

    杨昆愣了一下,才说:“辛苦张主任了,我得好好谢谢你。”

    张玉清说:“都等不及想喝你的升学酒了。”

    放下话筒,杨昆轻轻吁了口气。

    夙愿得偿,他心里却生不出太多的欣喜,反而有种解脱般的轻松感。

    出了会神,他才想起,直到现在还没给叶小换回电话。

    接通之后,叶小换没有兴师问罪,直接说道:“高考分数出来了!”

    杨昆哦了一声,“你帮我查过了?”

    “查了好几遍呢,物理满分,数字149,语文……总分667!”

    这才叫真的成了。

第700章 :战斗号角() 
叶小换问:“接下来做什么?”

    杨昆想了想,有点无所谓地答道:“等通知书吧?”

    叶小换觉得奇怪,问他:“667分呢,按易阳一中的水平,妥妥的进前五名,考贸大应该不成问题,怎么听你的口气,一点开心的意思都没有?”

    杨昆打了个哈哈,“我这不是怕你不开心么?”

    叶小换学着他的口吻打了个哈哈,“我和孙研姐都很替你开心,正商量怎么帮你庆祝一下呢。”

    杨昆说:“你们说了算,想吃什么,我请。”

    “猪啊你,就知道吃!”叶小换娇嗔道:“你答应过陪我去看海的,假期可都快过去一半了。”

    杨昆略觉为难,和海荣地产的竞争刚刚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要见分晓,最早也要等到本月底、下月初,这种项目竞争又不像其它产业那样可以放手交给别人去做,轻轻叹了口气,歉然答道:“最近几天实在忙得抽不开身,等下月好不好?”

    叶小换嗯了一声,宽慰他说:“也不要把自己搞得太辛苦了,我妈常说,生意是做不完的,钱也是挣不完的,活得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

    听完她的话,杨昆有点出神。

    自己这么殚精竭虑地算计,很开心么?

    身边的亲友们开心么?

    杨晓燕从外面敲了敲玻璃,将他唤醒过来,“吃饭了。”

    杨昆哦了一声,将话机放回床头柜上,趿拉着拖鞋出来吃午饭。

    杨晓燕问他:“刚才听你说等通知书,等什么通知书?”

    “偷听别人打电话很不道德的好不好?”杨昆没好气地白了老姐一眼,“小叶子问我什么时候带她去海边玩,我说忙完手头这笔生意就去,让她等我的通知,这么说,你满意了?”

    杨晓燕将信将疑地看看他,小声嘀咕了一句:“神神叨叨的,又在搞什么鬼?”

    午休之后,杨昆没带司机,自行驾车去建筑公司和李国元见面。

    身后的尾巴还在,只是由普桑换成了捷达。

    落座、看茶之后,李国元告诉杨昆,今天上午,他已经将新鲜出炉的商城规划案分别递交给了县计委、城建、土地等主管部门,正式吹响了重新进军标准件商城项目的战斗号角。

    对方的办事效率和重视程度令杨昆感到满意,就有关方面可能的反应交换了一下意见后,他又将和胡增海见面的过程复述了一遍。

    听他说准备参与农行综合楼项目的竞争,李国元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担心:“标准件商城的项目还没着落,马上就开辟第二战场,咱们的人力、物力都有些吃紧,而且这资金方面……”

    “资金不是问题。”杨昆笑着摆摆手,说:“别说俩项目同时运作,就是再来俩也能应付得来,关键还是能不能争到手,我的想法是,和海荣地产相比,咱们的整体实力不占优,专攻标准件商城的话,成功的机率并不高,两方面同时参与竞争,至不济也能捞到一个吧?”

    这年头,有钱的是大爷,听他说资金不吃紧,李国元也就不再多劝,顺着他的想法建议道:“既然要争,就最好早点和农行方面接触,探探虚实。”

    “县农行的关系不成问题,市行领导那边,也差不多能说得上话。”杨昆点点头,补充道:“还有农信社,虽然只是小股东,其意见也不可忽视。”

    李国元笑道:“听说农信社的肖主任和你是忘年交,应该比农行更好说话?”

    杨昆哈哈一笑,“都是老朋友了。”

    确定了大方向之后,李国元和杨昆相携下楼,乘他的奥迪,先到农信社和肖主任见面。

    车行至喜羊羊开发区店门口,杨建军也刚好从他那辆小奔里出来,和李国元打了声招呼,然后问杨昆:“25、26号这两天,你出不出远门?”

    杨昆想了想,说:“没安排,有事?”

    杨建军说:“接到省农业厅通知,到时有个工作组下来调研,我这车出了点毛病,咱们这还修不了,先借你的奥迪撑撑场面。”

    杨昆点点头,跟二叔换过车钥匙,又问:“什么级别的,用不用我出面招呼一下?”

    杨建军摆手笑道:“吃吃喝喝而已,有我跟那几个大学生就够了。”

    见杨昆和李国元联袂来访,肖主任很高兴。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当初看好的潜力股发展成今天的绩优股,每每提及此事,肖主任向来是得意得很,也没少以慧眼识人自居。

    虽说以杨昆现在的生意规模,能够借重到农信社的地方已经不多,不过他这个别的优点没有,却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知道自己能有今天,肖主任的提携功不可没,就连曾芸、胡增海等金融系统的关系也是通过他建立起来的,因而即便觉得其做人稍嫌功利了一些,对其也是敬重有加,逢年过节的礼数更是样样不缺。

    彼此关系非比常人,谈起话来就不用太过转弯抹角,听杨昆说明来意,肖主任直接答道:“有希望,也有难度。”

    杨昆此行就是为了打探一些从胡增海处打听不到的内幕消息,听老肖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希望何来,难度何在,还请肖叔叔明示。”

    肖主任说:“上面的意思,准备搞公开竞标,有能力者上,不过也有人通过各种渠道打过招呼,不能完全排除内定的可能。”

    这个情况也在杨昆的预料之内。

    以国情来说,像类似的项目,没人打招呼反而不太正常了呢。

    各大银行系统虽然是垂直管理,但不管是开展业务还是建办公楼,都和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后者,无论是项目规划、审批还是土地征用,都离不开地方政府单位的支持和管理。

    也懒得费心去猜测,杨昆直接就问:“打过招呼的都有谁,分别通过的哪个级别的领导?”

    “事先声明,只是小道消息啊,我随口这么一说,你们随便这么一听,别较真。”肖主任半开玩笑似地强调了一句,才随口数了一串公司和人名出来,不出所料,海荣地产和赵县长的名字也在其中。

第701章 :拿腔作调() 
在肖主任的办公室座谈片刻后,杨昆开了二叔那辆小奔,载着李国元和肖主任一起去县农行拜会该行领导。

    那辆黑色捷达轿车依然尽职尽责地吊在后面,杨昆也没有隐瞒自己行踪的意思,爱跟就跟吧。

    就易阳各大国有、地方金融单位来说,杨昆和农行的联系最为密切,业务往来也最为频繁,除了胡增海的关系外,和该行一把手郑行长也是过从甚密,只是还没到和肖主任、曾芸之间那样无话不谈的地步罢了。

    听说他也对农行综合楼项目感兴趣,郑行长当即表态,热烈欢迎、全力支持。

    抛开杨昆名下的各处产业不论,单是他设在农行、农信社的个人户头里的存款加起来就超过3000万,足以支撑起整个项目还绰绰有余。

    虽然大家都知道杨昆口中的“你要不把项目给我,我就把钱全抽调到别的行去”的说话只是句玩笑,但谁也不想看到这句玩笑话成真。

    万一真的闹僵了,一下子损失掉数以千万计的存款和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