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380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380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昆又问:“费用方面呢?”

    张林笑了,“这玩意可就没品了,十万八万也是它,三五十万也是它,全看你想请谁唱、请谁拍、请谁导,想得到什么效果。”

    “不用请什么大牌、名角,只要是正经科班出身,别弄砸了就成。”杨昆说:“我也是临时起意,纯属玩票,还指不定用不用得上呢,咱们就奔着怎么便宜怎么来吧。”

    张林哈哈一笑,“那干脆也别找专业歌手了,你自已又不是不能唱,我这有现成的乐队,去北影随便找个导演系的学生就把这活给拿下了。”

    杨昆连连摇头,“别介,我可不想恶心得电视观众们吃不下饭去,咱该找人找人,尽量省俭着点就行。”

    “那也不能太省俭了。”张林说:“导演、歌手、伴舞这些都好说,专业的音响设备、录音环境、录音师却不能马虎,这样的吧,看你打算什么时候过来,我跟红星的老秦打声招呼,借他们的录音棚用用,费用该怎么算还怎么算。”

    杨昆说:“我马上就订机票,歌手、导演、化妆和舞美之类的活计,还得靠张林多费心。”

    张林笑呵呵地说:“包在我身上。”

    挂掉电话,杨昆就打算请酒店方面代订机票,忽然又想到个很严重的问题,自己半路跑去京城拍广告片,叶小换和孙研怎么办?

    正搜肠刮肚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解释时,叶小换先说话了:“你准备给vcd拍广告?”

    杨昆:“嗯,这个……”

    叶小换问:“还准备拍成mtv?”

    杨昆:“额,是这样的……”

    叶小换又问:“还是又唱又跳的那种?”

    觉得她语气不对,杨昆一下子警惕起来,“没错,不过……”

    叶小换两眼放光,不无期待地指着自己的鼻子问:“你觉得,我行不行?”

    杨昆就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哥只想拉小胡童鞋一把,避免他误中那位大哥“代言一家倒一家”的魔咒而已,怎么阴差阳错地,又把这妮子的明星梦给勾起来了?

    不过……抛开她是自己女朋友这一节不谈,单论个人形象和艺术功底的话,无论是相貌、身材、气质还是舞蹈基础,她都不比原mv里那位韩国小妞稍逊,甚至更加的青春飞扬、活力四射,至于唱功嘛……像这种歌词通俗易懂、旋律简单重复、音域窄到几乎没有什么起伏难度的口水歌,需要唱功么?

    叶小换虽然生性天真烂漫,不过近墨者黑,跟杨昆厮混了这么久,心机和情商多少也有所提升,从他闪烁游移的眼神、阴晴不定的表情上,便不难猜到自己的条件应该足以胜任这份差事,也知道他之所以迟迟不答,八成又是想琢磨个什么借口来忽悠自己,便抱住他的胳膊,边摇边催:“行不行一句话,快点说,不许糊弄我!”

    “行不行……这个嘛,我说了不算,得听导演的。”被她酥挺圆润的胸脯蹭得有些心猿意马,杨昆好不容易才收敛了绮念,正色道:“广告拍出来是要上电视台去播的,这可不是闹着玩,一旦成了公众人物,你的生活、学习环境都将会受到极大影响,再者说,徐阿姨也肯定不会同意的。”

    “少拿我妈吓唬我,她这人最开明了。”叶小换朝他扮个鬼脸,“我这就给她打电话!”

第738章 :里嫩外焦() 
令杨昆不解的是,对于叶小换的想法,徐丽娅表现得相当开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哪怕她连杨昆具体想拍的是什么东西都不清楚。

    杨昆就忍不住暗自吐槽,这丈母娘的心也太大了吧,就不怕兄弟把你闺女拐到岛国拍小电影去?

    琢磨了一会,昆哥算是明白过劲来了,徐阿姨这是想尽量弥补叶小换和他之间在个人成就上的差距呢。

    至于小叶子本人,除了对音乐电视感到好奇、向往之外,估计也有类似的想法在里面。

    即便这样,杨昆也不想把她往娱乐圈那个巨坑里带。

    眼珠子一转,他又想出个不是借口的借口:“别忘了,咱们这趟是出门旅游来了,海南岛都没去呢,天涯、海角、万泉河、亚龙湾,对了,你这两天不是一直嚷嚷着要我带你们去尝太湖三白么?”

    叶小换笑着捶了他一粉拳,“你别逗了,去海边哪有拍电视好玩?”

    杨昆朝她呲呲牙,“也不能光顾着你自己玩啊,还有人孙研呢?”

    隔着门缝,孙研接口道:“别管我,你们小两口该干嘛干嘛去,出来这么久,我也玩累了,再说还有半个多月就开学了,我也想早点回家多陪陪爸妈呢。”

    得,少数服从多数吧。

    和胡志高打过招呼,杨昆请酒店方面代订了机票,打了辆出租到机场,先把孙研送上开往省城的班机,然后给家里打电话,安排邵兵开车去省城接机。

    等航班的功夫,杨昆拿了纸笔,用了不到10分钟时间,将小苹果的歌词“创作”了出来。

    看着他信手捻来、一挥而就,叶小换不免好奇,抢过去瞅了一眼,“我种下一颗种子……这什么啊,广告词?”

    杨昆耸耸肩膀,“歌词。”

    “啊?”叶小换仔细默念了两遍,“就这个啊,平铺直叙,一点内涵都没有,你小学没学过作文么?”

    杨昆干咳了两声,正色道:“越是纯朴的语句,越能打动人心,你仔细品味一下,难道不能从中体会到我对你的一片痴情么?”

    叶小换假意恶心吐了吐舌头,又问:“曲谱呢?”

    杨昆又耸了耸肩膀,老老实实地答道:“不会。”

    叶小换顿时像只霜打的茄子似地蔫了下去,拿额头顶着他胸口,有气无力地叹道:“真是服了你了。”

    当晚9点15分,二人乘坐的航班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

    考虑到天色已晚,杨昆就给张林打了个传呼,准备明天一早再过去拜访。

    张林在电话里说:“今儿个有点晚了,明天尽量早点过来,我带你和几个搞音乐电视的朋友见个面,我们乐队过两天要跟老崔一块去美国巡演,总得在临走前把你这事安排妥当了。”

    杨昆心里感动,嘴里客气道:“要早知道您有这么重要的安排,我说什么也不该给您添乱。”

    张林笑道:“自个哥们客气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杨昆带着叶小换赶到歌剧团大院,找到了张林的住处。

    张林刚端起碗,听说他们两个吃过了,就开门见山地告诉他:“这两年音乐电视火得不行,专职导演一个个的档期都排得满满当当,替你找了位兼职的,铁路文工团的演员,电视、话剧演得都不错,也拍过几部叫好又叫座的音乐电视。”

    演而优则导是演艺圈的惯例,杨昆也不觉奇怪,只是问:“有没有样片,先让咱们开开眼?”

    张林指指放在电视机旁边的一盘带子,“人家早给准备好了,先看两遍,相中了就见面谈,相不中就各走各道。”

    杨昆看看带子,没标签,就问:“什么歌?”

    张林笑笑,“先卖个关子,这歌你肯定熟。”

    打开录像机,放入带子,一看片头,果然熟得不行,《雾里看花》,自从在去年的315晚会和今年的春晚上分别演唱过之后,火得那叫一塌糊涂。

    歌名之后是演职人员名单,看到两位导演的名字,杨昆心里就是一跳。

    先不说这位“国利”是何方神圣,这位孟新导演的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要真是他熟知的那位孟导的话,这逼格可就高得有点离谱了。

    不提后世脍炙人口的《同一首歌》等大型歌会,就说这两年,《东南西北中》、《音乐电视城》……有哪个不是代表着内地流行音乐发展的里程碑、风向标?

    如果按后世媒体的说法,把1986年视为内地歌手从集体模仿到自行创作的流行音乐元年的话,那么刚刚过去的1994年,内地歌手集体爆发,唱自己的原创音乐,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电视作品,从而被整体誉为“94新生代”,这其中,《东南西北中》等栏目的推动作用绝对功不可没。

    揣着这个疑问,杨昆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mv内容上来。

    重生以来,除了给自己旗下产业打广告时瞄上两眼外,杨昆基本上没怎么关注过当下的流行音乐电视,本着观摩、学习的态度看了没一会,就被雷了个里嫩外焦。

    看他憋笑憋得好辛苦的样子,张林就问:“怎么,不合心意?”

    “没有,就是看得太欢乐了。”杨昆笑着摇摇头,“瞧歌手这造型,在帽子上顶个向日葵也就算了,这双手一搓噼里啪啦冒闪电是几个意思?知道的这是mtv,不知道的还以为拍新版西游记呢。”

    张林也笑了,“内地的音乐电视刚流行不到两年,从包装方式、拍摄手法、叙事结构来说,大多未能摆脱港台的模式,所演唱的歌曲在开掘的深入、描摹的精细上也达不到港台歌坛鼎盛时期同类作品的水准,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在我看来,这不是咱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他拿起遥控,把片子倒回去重放了一遍,在开头的演职员表的部分暂停,指着屏幕说:“你不是圈里人,对这位孟导可能不太了解,人家可是央视导演,正经八百的权威人士,换了一般的歌手,连请人家在片子里挂名的资格都没有,我这么跟你说吧,甭管你这片子拍得好赖,只要能入了孟导的法眼,你就算火了!”

第739章 :希望如此() 
略过这位挂名导演先不谈,杨昆直接向张林打听执导者的身份。

    铁路文工团的话剧、电视剧演员,和张林是本家,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后世那位“铁齿铜牙”了。

    话题进行到这里,杨昆已经原则上同意了张林推荐的人选。

    反复揣摩了好几天之后,整个音乐广告片的大致框架已经在杨昆的脑子里成了形,现在需要的,只是找专业人士把其变成音乐和图像而已,至于其执导水平、叙事能力,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

    再有一点,正如张林强调的那样,他真正看重的,还是人家的人脉关系。

    不管在哪个圈子里,想要出成绩,除了需要有实力之外,更需要有关系。

    杨昆虽然不赞成女友涉足娱乐圈,但对这个广告片本身,他还是寄予了一定的厚望。

    “时间紧、任务重,也没资格东挑西拣的,就这位张导吧。”大主意拿定之后,他问张林:“酬劳方面怎么说?”

    张林说:“这位是演员出身,拍mtv只是想积攒点执导经验顺便挣点外块,像咱们刚看的这首,友情价2万5,不过今年他发展得不错,据说很有可能拿下这次百花奖的最佳男主角,名气上去了,片酬就要相应地涨一些,照我估计,3万到4万之间吧。”

    杨昆咂咂嘴,“这么便宜?”

    “便宜?你这叫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张林没好气地笑骂道:“往前倒推个七、八年,咱们这些玩音乐的有哪个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去参加个演出只能靠借的,两、三块钱,连吃饭带坐公交全活儿!你还别笑,这都是真事,还不能多借,多借人家不一定同意,就算同意咱也不敢多借,还不起!”

    给那位张导打过电话,对方答应一个小时内赶到,张林就问杨昆:“词、曲什么的都准备好没有?”

    看到他拿出来的歌词,张林就想乐:“这是什么,儿歌么?你写的?谱子呢?”

    “广告歌嘛,不就讲究个通俗易懂、郎郎上口么?”杨昆毫不介怀地笑笑,“歌词基本上定型,曲谱暂时还没有我不识谱,就先想了个大致的旋律,不嫌跌份的话,张哥给伸把手?”

    按他的想法,张林能帮忙最好,档期排不开也没关系,90年代中期,京城漂着的、满城歌厅里赶场子的地下乐队多如牛毛,不少还是专业院校毕业或者在校的,水平不能说不高,甚至包括后世不少知名歌手、词曲作者,根本不愁找不到人。

    张林没说答不答应,只是奇怪地问他:“你吉它弹得还可以啊,怎么会不识谱?”

    杨昆说:“以前就是感兴趣,自个琢磨着瞎弹的,六线谱都没正经看过几次,五线谱更甭提了。”

    联想到早年刚接触爵士乐时那段荒诞不经的岁月,张林理解地摇头笑笑,“得了,赶巧我上午没啥事,先替你扒拉扒拉试试,不满意的话,我再帮你联系专业谱曲的。”

    张岭自去年学成归国后,除了固定演出以外,还以职业乐手和制作人的身份,参与过不少歌手和乐队的专辑录制工作,家里自然不缺工作室和各种锣鼓家伙。

    走进他的小工作室,杨昆和叶小换都被小小地震惊了一下,模拟16路调音台、专业双卡座、混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