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483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48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昆打了个哈哈,“还记得咱们上次来京城,去三里屯逛酒吧时说过的话么?”

    叶小换挑着长长的睫毛想了想,“大致记得一些,当时我说这酒吧挺好玩的,问你能不能在邺河也开一家,你说时机不对……”

    “不是这段,不是这段。”杨昆连连摇头,纠正道:“我说‘等我20岁退休的时候,自己弄间酒吧玩,再把你们俩抓过来当服务生,专门侍候大爷我一个’!”

    话音还没落地,屁股上早挨了两记飞踹。

    虽然离正式开业还有段时间,冰槽、瓶架、搅拌器等调酒必备的用具和设施也没到位,不过后面有现成的仓库可用,杨昆就提前备了些酒水在里面,征询过两位女生的意见后,他跑进去挑了支成色差不多的红酒,洗了几只酒杯,围坐在还没抛光、上漆的吧台前闲聊。

    想起进门前没看到有招牌,叶小换就问他:“你打算给酒吧取个什么名字?”

    杨昆毫无形象地趴在台面上,转着手里的红酒杯问:“你们觉得,用数字来命名怎么样,比方说‘2014’?”

    “2014?2014……”孙研念叨了几句,却猜不透他的用意,“有什么特殊含义么?”

    特殊含义自然是有的,那是昆哥重生前的年份,是他记忆的终点,也是他领先这个时代的根源所在。

    这话却不好对她们明言,杨昆就把预想好的说辞抛了出来:“谐音嘛,‘爱你一世’,多么情真义切?”

    孙研对他的说法嗤之以鼻,“怎么不叫2013,‘爱你一生’不是显得更深刻?”

    正当他们就“一生”和“一世”哪个更深刻而争论不休时,忽听门口上方的风铃“叮当”一阵响,几个肤色各异的青年男女走了进来,问:“请问,这里是不是招聘服务生?”

    (本来想多更一点的,却被老婆拉着去给儿子选学校,几所初中转悠了一天,晚上又请人吃饭,喝得看屏幕都是重影,勉强码了一章,抱歉。)

第935章 :薪水问题() 
“等等!”阮诗仪拦住杨昆的话头,问他:“咱们是不是该先谈谈薪水问题?”

    “当然可以。”杨昆笑眯眯地说:“试用期时薪5元……注意是人民币,正式录用以后为8元,表现得好且经营状况理想的话,可以享受一部分酒水提成不过我劝你最好不要把期待值定得太高。”

    “啊?这么少?”阮诗仪一下子就苦了脸,“我应聘的可是调酒师诶,不是普通的服务生!”

    “少?这里是内地,消费水平跟香港能比么?”杨昆鄙视了她一眼,“这还是看在你身份证上写着大英帝国公民括弧海外属地的面子上,换了咱国内学生还给不到这个价呢。”

    “就是嘛,外国人都给你打工,说出去多有面子?”阮诗仪就理跟他讨价还价:“稍微加一点好不好,就一点点,每个小时加1块钱?算下来每个月才多300块而已。”

    杨昆哼了一声,“大姐,你上三里屯打听打听去,这价可不能算低了,再说我这里又不是只聘你一个人,连经理带服务生起码要四、五个,每人多领300块,我自个喝西北风去?”

    阮诗仪朝他皱皱鼻子,“小气鬼,连300块都舍不得,别忘了你还骗过我30块呢,你们中……你们内地人做生意不都讲究‘假一赔十’的么?”

    杨昆有点抓狂:“30块钱!我就骗了你30块钱,你都快念叨三个月了!”

    叶小换听得好奇,“什么30块钱?”

    听阮诗仪绘声绘色地讲述过杨昆装聋作哑糊弄她那档子事,叶小换乐得都不行了,“这家伙最喜欢搞恶作剧了,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就经常大半夜地跑到操场上,装学校的工作人员去吓唬那些偷偷摸摸谈恋爱的学生们。”

    听她这么一说,阮诗仪才知道刚才误会了她的来历,斜睨着杨昆问:“那家伙是你男朋友?”

    见她大大方方地点头承认,阮诗仪就有点替她不值:“那你可要小心了,像他这种人最善于玩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把戏了,小心他背着你在外面胡搞瞎搞!”

    杨昆顿时不乐意了,“哎,别忘了我可是你老板哦!”

    阮诗仪示威性地朝他哼了一声,“现在还不是!”

    叶小换和孙研就在旁边兴灾乐祸:“300块钱都舍不得,还好意思摆老板架子?”

    见她们居然和这个傲娇女聊得相当投缘,根本没他插话的地儿,杨昆也只有无奈地摇摇头,自去和安迪喝酒聊天。

    直到这时,安迪才有机会把那位黑美人介绍给他:“认识一下,我刚交的女朋友,娜迪亚,来自印度的留学生。”

    杨昆有点跟不上他的思路,“女朋友?我还以为你和……”

    “你说乔伊?”安迪瞅瞅正和叶小换聊得热火朝天的阮诗仪,很豁达地摇头笑笑,说:“我们两个都觉得彼此的性格不适合做恋人,还是更适合做好朋友。”

    杨昆感同身受地点点头,朝他翘起大拇指,“明智的选择!”

    阮诗仪冷不丁地回头叫道:“我可听见了!”

    安迪朝她摊开双手以示无辜,然后问杨昆:“听说你这里还缺一个酒吧经理?”

    杨昆一愣,“怎么,你有兴趣?”

    安迪说:“我叔叔就开着一家酒吧,我曾在他那里干过几年,对于经营酒吧门儿清得很,事实上,我留学的经费就是靠在酒吧打工赚出来的。”

    杨昆被他这句京腔十足的“门儿清”逗得哈哈大笑。

    虽然挺欣赏安迪爽朗、洒脱的性格,不过按他本来的想法,这个酒吧经理最好还是找当地人,毕竟外地人在京做生意多受掣肘,特别是酒吧这种娱乐性行业,免不了会受到各种骚扰,找个宋飞那种黑白两道通吃的地头蛇镇着,能省去不少麻烦。

    不过转念一想,以国人向来坚持的“涉外无小事”等优良传统,有个大鼻子老外在酒吧里当吉祥物,倒也能给酒吧染上一层保护色,便笑着答应了下来:“不嫌我这庙小的话,就尽管来试试,不过丑话说在前面,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管理不好的话,可别怪我不讲情面哦。”

    “那是当然。”安迪理解地点点头,“另外,娜迪亚也想找一份兼职,看你能不能给她提供一份工作?”

    杨昆心说这可好,都快凑成八国联军了,点头笑道:“当然可以,只要不嫌工作累、报酬低,我这倒还缺几位女服务生,另外还有什么问题,尽管说出来大家商量。”

    安迪想了想,说:“应该就只剩下薪水问题了。”

    杨昆眼瞅着阮诗仪,有意提高了音量:“这个问题嘛,咱们还是私下里谈比较好,你说呢?”

    “我听见了!”

    六个人分着喝了一瓶红酒,聊到将近10点,安迪率先告辞,过了一会,徐丽娅也派司机过来接叶小换,问过酒店有空余的房间,杨昆和孙研也都跟着过去休息。

    次日上午,在诚信楼三楼的多功能会议厅里,徐丽娅和校领导正式签订了双方各出资50万元,共同设立学生创业基金的协议,并以校刊和校内广播等多种方式向全体师生予以公布,同时发函汇报给外经贸部、教育部高教司等直管、分管部门。

    这么重要的场合,杨昆压根没露面,拉着叶小换跑到孙研班上蹭了两节课,又跑到欢哥家蹭了顿午饭,然后开了欢哥那辆大切诺基,到西单大木仓胡同去拜会古建芬老师。

    古老师的声乐培训班设在胡同里的一栋环境优美的小四合院里,这里也是京城最早的唱片公司国际声像艺术公司的办公地点,前者负责培训歌手、作词作曲,后者负责灌录盒带、出版发行,二者的有机结合,捧红了一大批像欢哥这样的实力派歌手,称得上是京城音乐人心目中的“造星福地”。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有不少已经具有一定歌唱水平和表演功力的歌手也以能进古老师的培训班学习为荣,其主要目的也不只是为了提升演唱技巧,更是想搭上古老师这条顺风船,以求事业上乘风破浪,再上层楼,像叶小换这样先有了名气再来学本事的倒是罕见。

    事先听欢哥打过招呼,见到叶小换本人,古老师很高兴,“教了这么多学生,就数这孩子的起点最高了。”

    杨昆在旁边恭维道:“能不能达到真正的高起点,还得靠您多费心。”

第936章 :不容错过() 
在大木仓待了一下午,欢哥和古老师两位业界大拿现场指点了叶小换一些演唱技巧,连杨昆也觉得受益匪浅。

    两位老师晚上都另有安排,杨昆没捞到请客的机会,和张林联系了一下,得知他和乐队今晚在马克西姆餐厅演出,就往餐厅打电话订了桌,带着叶小换去享受难得的二人世界,顺便欣赏“天场”乐队中西合璧的精彩爵士乐演出。

    由于爵士乐在国内的受众面过窄,刚刚组建不久的“天场”乐队还不太为大众所知,说到其乐队成员,却个个来历不凡,被誉为“京城第一贝司手”的张林自不必说,另外像钢琴手“金佛”,号称国内第一位爵士钢琴演奏家,鼓手“三儿”,更是被无数乐队、同行尊称为“鼓王”,这要搁武侠小说里,那可都是跟东邪西毒边边大的武林泰斗级别的人物。

    为确保叶小换顺利通过音乐学院的艺考,杨昆就想请同样毕业于音乐学院并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的“金佛”孔庆威帮忙。

    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他这么做多少有点过于求全的意思。

    90年代中期,正是国内各高校进行教育改革、扩大招生面的转折点,和普通考生相比,各高校也更愿意招收在各个领域有着突出成就或具有一家名气及社会影响力的明星学生,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像叶小换本身有“新晋广告女星”的名气打底,古老师也肯出面和校领导打招呼,考上音乐学院基本上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请金佛从中疏通关系,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相对而言,他肯投资筹建酒吧并请他们乐队过来驻唱,对于孔庆威和张林这些痴迷于爵士乐,却一直苦于知音难觅、场地难求的音乐人来说,简直无异于雪中送炭,对于这样的举手之劳,自然无有不允之理。

    简单了解过叶小换的专业课功底,孔庆威为她讲解了一番音乐学院艺考的大致流程,同时告诉她和杨昆,明年的艺考时间定在1月15日左右,请他们早做准备。

    除此之外,杨昆还有件事和张林商量,就是看他们的演出档期,能不能抽时间到贸大的圣诞晚会上亮个相。

    昆哥向来言出必践,既然答应了帮李颖充实晚会的节目单,就没打算敷衍了事。

    以老崔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若是能把他和乐队一道请过来,到台上嚎一嗓子“我曾经问个不休”,那轰动性肯定不言而喻。

    涉及到演出档期,张林并没有马上给出明确答复,而是要和老崔及乐队其他成员商议后才能确定,对此,杨昆也表示理解。

    转过天,周末,杨昆拉着叶小换和孙研满京城转悠着疯玩,徐丽娅则忙着和广告公司的人见面,洽谈在当地媒体投放招商广告事宜。

    按她本来的打算,是想在海淀区的繁华商业地带租一处写字楼,用作喜羊羊京城分公司的办公场所,甚至是新注册一家餐饮公司,只是考虑到目前京城还只有崔广达一家加盟商,暂时还没有太大的业务量,同时也为了避免税务及工商管理方面的麻烦,就接受了杨昆的建议,先只设一家办事处,视情况需要再考虑机构升级问题,办公地点也暂时设在老崔的分店里。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和广告公司敲定了合作意向,后续的细节问题则交由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跟进,为保证办事处的工作效率,徐丽娅就和杨昆商量,能不能把他那辆奥迪调过来使用。

    杨昆也正有此意,只是那辆奥迪现在是陈动在用,此事却不便对徐丽娅娘俩明言,便含糊其辞地说是被一个朋友借走了,办事处要用车的话,尽管先开着他那辆军牌宝马,反正他平时在学校里不怎么开,要出门也更习惯打车。

    说来也巧,当天下午,杨昆就接到陈动的电话,说前些日子接的几笔大单都已经交付完毕,尾款也结算得差不多了,趁手头宽裕,准备去提辆新车,问他哪天有空,一起去参谋参谋,顺便把那辆奥迪还给他。

    算算徐丽娅娘俩返程的时间,杨昆就跟他约在了明天下午。

    刚挂掉陈动的电话,秦健的电话又来了,问他下午有没有空,说想请他和叶小换喝茶。

    杨昆知道,喝下午茶什么的只是托辞,想说服叶小换正式加盟红星音乐才是老秦的本意。

    事实上,秦健这次是专程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