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500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500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70章 :破产整顿() 
听徐丽娅详细介绍过,杨昆这才知道,就在本月初,在内外交困的窘境中苦苦挣扎数年之后,邺河市曾经的明星企业,始建于大炼钢铁时期、最高峰时曾拥有数百名职工,年年纳税位居全市前五的空分设备厂即俗称的制氧机厂开始无限期停工。

    对于经历过体制改革阵痛时代的杨昆来说,此类情况是早已司空见惯了的,细究其因的话,和大多数正处于破产、整顿或改制当口的国企类似,制氧机厂的倒掉也是内忧外患多重作用下的必须结局。

    内忧,指的当然是国企常见的机构臃肿、人员冗杂、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等通病,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家吃惯了大锅饭,你有我有大家都有,干好干坏一个样,但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革新,随着国内主流意识形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过渡,以上种种劣势就被逐渐剥去了遮羞布,就拿邺河市制氧机厂来说,早在90年代初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接不到整套设备的订单,全靠一批固定用户的保养、维修业务在养命,而与此同时,提前转型成功的邻省东都空分集团却强势崛起,将邺河制氧机厂原本所剩无几的业务也如数抢走,直接将其逼到了破产倒闭的悬崖边。

    有鉴于该厂已将近半年开不出工资,职工闹事的情况频现,市相关领导部门研究决定,对该厂进行产业调整,现有业务和产能全部停顿,除主要骨干留守并兼负催讨欠款的责任外,厂里的大部分员工分别由邺钢等相关企业予以接收,美其名曰冗员分流,实际上也就等于破产倒闭。

    虽然早在十几年前就脱离了厂籍,但徐丽娅离婚后还住在该厂的宿舍楼里,整天和旧同事们低头不见抬头见,潜意识里还是把这里当成了她的娘家,眼瞅着曾经的老牌明星企业风光不再,也不禁唏嘘不已。

    听到这里,杨昆不由诧异地看了孙研一眼。

    她父母都在制氧机厂工作,一点都不夸张地说,这厂子就是她们家的主心骨,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居然从来没听她提过,这妮子倒也真沉得住气。

    与此同时,杨昆也联想到了生活中的某些细节问题。

    时至今日,他和孙研已经很少在学校食堂吃饭,除了偶尔应酬外,基本上都是买了食材,回租住的小区由孙研来下厨,虽然俩人半开玩笑地约好你出钱、我出力,不过杨昆平时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像菜金这种小事就不怎么记在心上,有时他的时间不赶巧,孙研就直接买了菜回来,却从来没跟他开口讨过债。

    对孙研家的情况缺乏关心也就罢了,只是以他现在的身家,居然还在无意中占着占着她的小便宜,仔细想想,这朋友当得也真够失败的。

    当然了,庙再穷也穷不了方丈,作为制氧机厂的管理层骨干,孙爸这些年来攒下的身家也算丰厚,同时作为留守人员,他们夫妻俩还能领到一份最低生活保障,比那些被扫地出门的普通职工无疑要强得多,真正令人一时难以接受的,还是从这种心理上的巨大落差。

    觉得气氛有些沉闷,杨昆就不理会叶小换警告的眼神,半开玩笑地宽慰孙研:“一家破厂子,倒就倒了罢,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叔叔阿姨他们早点解脱出来也好另谋高就,总比这么半死不活地吊着强。”

    孙研心里其实并不像他想像得那么沮丧,似笑非笑地瞟了他一眼,“说得倒轻巧,这一时半会的又上哪找什么好出路去?”

    杨昆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你知道我正打算筹建轧钢厂,孙叔叔要是不嫌弃咱这小门小户的话,即将组建的筹建办公室正缺一位有能力、肯负责的自己人帮忙掌舵。”

    孙研想了想,犹豫着问:“我爸搞了半辈子制氧,也没什么别的技术特长,你上的是轧钢又不是炼钢,他去了能做什么?”

    杨昆打了个哈哈,“亏你还是金大侠的书迷来的,一法通、万法通的道理懂不懂?我看中的是孙叔叔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管理上的才能,至于轧钢技术、工艺方面的问题,自然会有专人去负责,而且易阳、文定两地项目同时上马,就怕你到时会埋怨我用人用得太狠?”

    杨昆这话可不是临时起意。

    筹建轧钢厂不是小事,不算办公楼,仅厂房、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安装,就需要动用数以百计的人力,十几支建筑、安装队伍,每天消耗的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各方面的施工进度和精度也得做到彼此同步,这就需要一个认真负责的领导团队来统筹项目进度,这其中既要有对轧钢工艺有足够了解的真正内行,又要有一定的魄力和才能的管理人员,去领导、协调各个施工、监理队伍之间的分工合作。

    听完他的解释,孙研并没有当场替她爸表态,也没有借杨昆的手机往家里打电话商量的意思,只是上下左右仔细看了他好一会,才迟疑地问:“听起来倒挺不错,可我怎么老感觉你这态度好像没多大诚意似的?”

    “哥这么满满的诚意扑面而来你都感受不到?”杨昆摇头叹气道:“这样吧,等元旦放假,咱们回家一趟,我亲自登门去请孙叔叔出马,这样够诚意了吧?”

    饭后,杨昆安排徐丽娅母女回汇园公寓休息。

    公寓房间虽然不少,可都已经安排上了用场,作为叶小换的香闺,杨昆也没准备专门的客房,好在陈静去了避暑山庄,母女俩住在这里倒不会觉得有什么不便之处,只是这样一来,杨昆想要私下里和叶小换亲密交流一番的愿望也就落了空。

    偏生这妮子还专门逗他,送他出门的时候,趁徐丽娅不注意,揪着他的耳朵,神秘兮兮地说道:“告诉你个小秘密,这段时间我一直有学着你的办法按摩……这里……感觉比以前大了一点点哦……”

第971章 :大雪压城() 
转过天,20号一大早起来,天空中彤云密布,眼看就是一场大雪压城,正是懒人们最中意的睡觉天儿。

    方书明的心情却像这天气一样阴郁。

    为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术氛围,应校方要求,警方对于此次考试栽赃事件的调查进行得相当低调,不过作为主要当事人之一,方书明一直在通过包括沈少卿的社会关系在内的各种渠道了解事态的进展,甚至为此而影响到了他本人的学习、生活以及学生会、球队的工作。

    不出沈少卿的预料,警方在机主信息这条线上走进了死胡同,到邮局查询的结果,杋主的身份证是伪造的,而京城做假证的贩子不计其数,想从这方面有所突破几乎不太可能。

    与此同时,考虑到相关涉事人员不是老师就是学生,不好使用一些常规手段,致使对于杨昆本人的社会关系的调查也陷入了僵局。

    按照他提供的情况,警方分别派人走访、讯问了所有和他有过节的相关人员,包括在球场上起过冲突的韩国留学生、几名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以及被他当面羞辱并砸过车的沈少卿和一门心思自甘绿的方书明,结果要么是对此事一无所知,要么就是早有思想准备,应对得风雨不透。

    换作平时,像这种无头案的结果多半就是不了了之,可这次情况不同,有陆副局长在上面盯着,下面的办案人员丝毫不敢怠慢,多方查勘无果之后,便动用了技术手段,采集相关涉事人员的指纹,和从那台传呼机上采集到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也包括有份参与布置考场的候卫华,像方书明等没有直接证据关联的人员暂时还没有收到传票,不过也是迟早的事。

    这一下正击中了他们俩的软肋。

    现在不比20年之后,资讯不发达,类似的罪案、律政剧基本上看不到,像他们这样的好好学生,根本不具备任何反侦查意识和手段,自然也不懂得干这种坏事前得提前擦净屁股,更何况他们压根也没预见到事情会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

    惊慌失措之余,候卫华前脚采完指纹,后脚就把方书明拉到背人处商量:“老大,我看这事有点悬呐,要不咱俩请几天假,避避风头?”

    方书明却不同意他的想法,“这个节骨眼上请假,不是摆明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候卫华就不无埋怨地问他:“那你说该怎么办?”

    方书明又哪有什么准主意了。

    他们不了解陆小曼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自然也就想不通在当今这个民不告、官不究,告了也不深究的社会里,有关方面为何会对这么一桩恶作剧成分居多且没什么油水可捞的小案子死咬着不放,同时以他们那少得可怜的社会经验,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当前这种棘手的情况。

    俩人大眼瞪小眼瞪了半天,也没瞪出个什么应对措施来,没办法,只好再次找到沈少卿问计。

    沈少卿的社会经验可比他们丰富得多,问过具体的细节后,他分析道:“自从被搜出来之后,那台呼机也不知被多少人摸过、看过,从上面采集到的指纹是否完整还不好说,即便真的采集到了、对比到你们头上了,随便找个理由就说事后碰过呼机不就完了?”

    看他俩还是一付忧心冲冲的样子,沈少卿进一步告诫他们:“照我看,他们这么大张旗鼓地搞,其实正说明他们手头掌握的东西有限得很,这才变相地使用这种攻心战术,想迫使咱们顶不住思想压力自己站出来,所以你们两个尽管可以放宽心,只要一口咬定不知情,量他们也不能拿你们怎么样。”

    话是这么说,可方书明又如何能真正地宽下心来?

    从小到大,品学兼优的他一向是父母、师长眼中的好学生、乖孩子,自幼被赞誉、呵护所包围,养成了他过度膨胀的虚荣心,眼下由于一时的情迷心窍办出这么档子见不得人的事,就算咬定了牙关死不认账,警方在法理上面定不了他的罪过,可这事传扬出去,亲戚朋友会怎么看,李颖会怎么样?

    和沈少卿、候卫华一起吃了顿简单的午饭,分开之后,方书明一个人躺在寝室里抽了半包烟,越想越觉得烦躁,就打算找李颖套套口风,看杨昆本人对这件事是持什么样的态度,结果打电话到她寝室一问,舍友说一大早就出去了,午饭也没回来吃。

    打她传呼,半天也没回。

    方书明就越发地胡思乱想:难道她也认定这事就是自己干的,想就此跟他撇清关系不成?

    其实是他多心了。

    收到留言的时候,李颖正在西四北的四合院里,和叶小换及校舞蹈队的几名女生一起合练舞步,在强劲动感的音乐声中,呼机发出的那点动静根本听不见。

    杨昆买来这座院子是准备用作鲲鹏影视的基地,除了办公场所,还特意给未来的旗下艺人们准备了各种生活设施,虽然由于上冻之后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给排水管线和暖气都没能建好,后院的形体训练厅却已勉强可以使用,在两台大功率空调的作用下,外面天寒地冻,室内却温暖如春,只穿一件单薄的练功服也丝毫不觉得冷。

    上次的校庆晚会上,李颖和她的队友们就跳过这支舞,对于舞步并不陌生,唯一缺乏的只是和主唱间的配合而已,而能和该曲的原唱合演,也令女孩子们兴奋不已,反复排练了一下午,等到感觉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默契时,才外窗外不知何时已经飘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

    看天色不早,叶小换就张罗着请大家吃晚饭,李颖听杨昆说过这个小富婆的家底,也没打算跟她客气,招呼大家换衣服时,才发现呼机上有3条未读留言,都是方书明打来的。

    想着马上就回学校,李颖也没急着给他回电话,等祭过五脏庙,徐丽娅安排了两辆车将她们送回校园,和姐妹们有说有笑地走到商管院女生楼下时,才意外地看到方书明正在楼道口来回踱着步子。

    看他头发上、肩膀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李颖就诧异地问:“你一直等在这里?有什么要紧事么?”

第972章 :心底无私() 
在风雪中等了半天,方书明曾在脑中反复试想过无数话题,然而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天气太冷冻得大脑短路,被李颖这么一问,事先准备好的措词却突然间忘了个干干净净,迟疑了片刻,随口答道:“也没什么要紧事,就是两天没见了,想找你一块吃顿饭,你干嘛去了,半天没见人也不回传呼?”

    李颖挑着长长的睫毛看他,说:“排练节目呢,呼机没带在身上,吃饭的时候才看见,这几天要忙节目,恐怕没时间陪你,等办完这场晚会以后的吧。”

    方书明知道今年这场晚会也有杨昆的节目,就假作不经意地问:“跟谁一起排练的,下次我陪你去?”

    以李颖的聪慧,哪能猜不到他心中所想,语气中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