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502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50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昆可以不看他们俩的面子,却不能不看李颖的面子,真要追究到底、诉诸刑律的话,彼此这段友谊可能也就走到了头,更别说什么搭伙创业了,是以嘴上说话,眼睛却看着李颖:“那依你们的意思,这事该怎么处理?”

    这时,始终面带微笑静坐一旁的方母说话了:“既然你这么问,那咱们就先把过节和分歧放到一边,理性地分析一下彼此的损失。虽然因为这事害得你没能考成试,不过大学四、六级考试安排的次数不少,以你的成绩,下次肯定能顺利通过,所以严格地说,你并未从中受到过于严重的实质性伤害,而作为补偿,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经济方面,你随便提要求,只要是咱们能力范围以内的,绝无二话。”

    “相反再看书明这孩子,假如因为这事被刑事处理甚至写进档案,势必会严重影响到他今后的学习、工作,这个污点甚至有可能会伴随他这一生,对于一个还没出校门的孩子来说,这个负担未免也太沉重了些。”她扶着儿子的肩膀,语出至诚地恳求道:“所以呢,我希望杨同学能看在他年少无知且事出有因的份上,高抬贵手,原谅他这一次,配合着到分局销了案底,以后大家还可以做好朋友不是么?”

    看杨昆沉默不语,只是用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她就知道,刚才这番话没说到点子上。

    此前在他们交涉的时候,她一直在旁边仔细地观察杨昆的言谈举止,并没有出言配合丈夫求情的意思,她和丈夫同在教育部门工作,但职务比方父要高,相应地也掌握着家里大事小情的主导权和决策权,之所以一直作壁上观,便是想找出杨昆性格上的弱点,或者说他真正在乎的事情,而他的表现也告诉她,顺利解决这件事的关键,恐怕还要落在导致这场祸端的“祸水”身上。

    打定主意之后,她便把对李颖的那点不满压在心底,亲热地握住她放在桌上的手掌,用未来婆婆对儿媳的语气请求道:“小颖,这事还关系到你和书明的未来,你也帮着说句话啊。”

    要论心机,李颖可不是方母这种老江湖的对手,她也不会考虑那么多,只是歉然一笑,问杨昆:“他也是一时猪油蒙了心,才会做出这种蠢事来,你就原谅他这一次吧,好不好?”

    皱着眉头考虑了一会,杨昆徐徐开口道:“原谅他这一次,可以,但我怎么才能相信他不会做出第二次来?”

    方父看看妻子,得到肯定的眼神后,

    出了这档子事,咱们也没脸让他继续在学校待下去了,我托了关系,准备把他发配到国外吃几年苦,也算略作惩戒。

    听他这么一说,方书明和李颖同时为之震惊。

    方书明刚开口叫了声“爸”,便被其父用严厉的眼神把剩下的话瞪了回去。

    李颖的视线在他们爷俩脸上转来转去,抿着唇没说话。

    杨昆心里却在暗暗好笑,出国留学,这特么也叫惩戒?

    当下正是出国热方兴未艾的时候,出国的指标却没那么宽裕,用万金难求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没有一定的关系和门路,甚至花钱都不一定能跑得下来,为了息事宁人并尽可能地消除整件事给儿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二位倒也真可谓是煞费苦心了。

    他所不了解的是,这本来就是方书明父母给他安排好的道路,只是他惦记着李颖,一心想要考研、留校,才一直拧着不肯答应而已,否则的话,即便他父母本身就在教育部门工作,拥有职业上的便利也肯花钱,也不可能儿子前脚出事,他们后脚就能弄来别人梦寐以求的出国指标。

    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正是方书明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给了其父母把他送出去的理由,并且不容辩驳。

    留学也好,流放也罢,别人的命运和杨昆无关,反正和方书明这小子尿不到一只壶里,他父母把他打发得远远的,倒也是眼不见、心不烦。

    至于原谅他与否,压根不是杨昆要考虑的问题。

    客观评价的话,这小子的性格虽然偏颇了些,却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再怎么说他也是李颖的男朋友,不看僧面看佛面,既然他已经认错服软,这事便没必要再深究下去。

    换个角度来说,以杨昆现在的身家地位,也不好意思跟一个为情所困的傻小子较真。

    飞速增长的财富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和别人之间的距离感的不断拉大,以他现在的发展趋势,今后势必越来越难以交到真正知心的朋友,因而他很珍惜当前和朋友们也包括李颖之间的这份友谊,相对而言,这件栽赃案反而显得无足轻重了。

    为此,就在双方刚一见面时,杨昆其实就已经打定了主意,之所以一直绷着不表态,目的也只是刁难一下这对教子无方的父母,同时彰显一下李颖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好让他们多承她一份情,不至于太过迁怒于她。

第975章 :负隅顽抗() 
觉得火候拿捏得差不多了,杨昆也没心思陪方书明和他父母在这磨嘴皮子,站起来身来说:“看在李颖学姐的面子上,这事我可以不追究,不过公安方面的关系,还得劳烦你们自己去摆平,我还有事要办,先走一步。”

    话说到这份上,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至于陆副局长在其中的作用,杨昆觉得没必要也没那份好心帮他们点透,想来以其社会关系和经验,应该不难摸透其中的关窍所在,甚至他们很可能已经做过工作,不然也不会私下里找他这个原告来和解。

    对于方书明的父母来说,杨昆的答复算是他们所能期待的最好结局了。

    两口子动作很快,当天下午,就押着方书明到学校办理了相关手续,而他们给他争取到的是对外交换生指标,目的地是德国柏林大学。

    学校方面也巴不得赶紧送走这只烫手山芋,两下里算是一拍即合。

    当晚,方书明的父母备了份厚礼,由辗转找到的中间人陪着,敲开了陆副局长家的大门。

    事先听陆小曼转达过杨昆的请求,同时看来人也都在体制内工作,本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想法,陆副局长并没有太过刁难他们,只是适当地做了些表面工作,表达过吃粮当差的不易后,便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他们撤案处理、自行管教的请求,只把礼物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虽然杨昆主动到派出所销了案,领导也点了头,可下面的人也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别的不谈,这些天为了这起案子,耗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这费用谁来出?

    方书明的父母都是明白人,知道人家陆副局长只答应不追究其刑责,却没说连行政处罚也一同免掉,何况那么大的代价都下了,也不在乎多花个仨瓜俩枣的。

    这么来来回回地折腾了一阵子,方家这些年攒下的家底也去了大半。

    看着父母因为自己闯出来的篓子四处奔波,低三下四地托人情、说好话,方书明再怎么没心没肺,也不由不为之深受触动。

    用昆哥的话说,这孩子成长了。

    懊悔、歉疚之余,方书明最在意的还是李颖的感受。

    凭白无故搅出这么大的风波,还不是为了她,倘若她因此而看轻了自己,进而提出分手,那可真叫鸡飞蛋打两头空呢。

    思来想去,老觉得心里没底,他就想找李颖问个明白,奈何这几天父母看得他又紧,轻易不许他出门,偶尔瞅机会给她打个电话吧,从她平淡如水的语气中也听不出丝毫端倪,就这么不上不下地吊在半空中的滋味,实在让人好受得紧。

    不管怎么说,事情进展到现在这种地步,他的问题算是基本得到了解决,不过对于这案子里的其他当事人来说,整件事也只是告一段落,还远未能尘埃落定。

    领导指示的从轻发落名单里可不包括沈少卿和候卫华这两位。

    候卫华还好说,普普通通学生狗一只,一张传票发过去,叫到所里吓唬几句,听说老大方书明已经全招了,就很配合地摞了个干干净净,而其家庭出身相对一般,除了老老实实地悔过认罚外,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沈少卿的情况则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虽然同样出身于教育系统,但和方书明父母的双职工不同,沈家是典型的官商结合,除政途以外,在商界发展得还算不错,于京城司法部门也有一定的人脉和背景,平时更是没少替自家这位花花大少擦屁股,早已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斗争”经验,这不,一听说沈少卿又惹了麻烦,也不管责任是否在他身上,先发动了手头的关系帮他平了事再说。

    除父母的溺爱、呵护之外,沈少卿平时交的那些狐朋狗友也没少给他灌输“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之类的歪理斜说,因而对于可能的调查和指控,这小子早就做好了顽抗到底的思想准备,除承认和杨昆、方书明、候卫华等人认识外,对相关涉案情节一概矢口否认,甚至反咬一口说他们挟隙攀诬,至于会不会因此而影响到沈、方两家多年的交情,也是顾不了那许多了。

    话说回来,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和牢狱之灾相比,区区世交又算得了什么?

    对于专吃这碗饭的办案人员们来说,类似的情况早已是司空见惯。

    沈家不配合调查,没关系,拒不承认犯罪事实,也没关系,咱们天天跟各种犯罪分子打交道,论斗争经验,可远比你沈家丰富得多,你不就是想玩个缓兵之计,大事拖小、小事拖了么,那咱们也不心急,隔三岔五地往你家里发张传票,三天两头派人到你公司里搞个情况调查,搅你个鸡犬不宁、四邻不安的,倒是看看谁先沉不住气。

    总之一句话,跟你丫耗上了。

    两下里僵持的同时,杨昆也没闲着。

    看在李颖的份上,他可以不追究方书明的责任,却没打算就这么轻易放过沈少卿。

    想想这小子骚扰孙研的行为,再联想到这小子怂恿方书明栽赃给他的动机,用其心可诛来形容他都嫌客气的。

    至于惩治这小子的手段,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胖揍丫一顿,最低标准也得是生活不能自理,十天半月下不了床,不过在杨昆想来,只是一点皮肉之苦的话,未免太便宜了这孙子,而且以他现在过亿的身家,再撸胳膊挽袖子跟人动手也显得太跌份,还容易把自己也折进去,假手于人的话就更不解气了。

    打蛇要打七寸,沈大少敢如此负隅顽抗,所倚仗的不就是沈家那点还算说得过去的家底和人脉么,杨昆就决定从这一点下手,给这小子也包括他那对教子无方的爹妈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训。

    打定主意之后,他前脚从派出所销了案底出来,后脚就一个电话把卫双龙召到了京城。

第976章 :职业打假() 
之所以选择卫双龙而不是跟随杨昆时间更久的邵兵来办这件事,一来是因为邵兵正在甘、陕、蒙等地奔波,为飞速扩张的喜羊羊连锁店寻找优质肉源,二来在上次私下里调查邺河市卫生局长严顺开的过程中,卫双龙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其性格也灵活多变一些,比邵兵更适合干这种私活。

    再有一点,在被杨昆着重培养了一段时间之后,邵兵在管理方面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已经由一个单纯的生活、安全助理上升到了可以独挡一面的将才,再抓他来搞这种台面下的勾当就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了。

    对于自家这位老板有事没事就爱兴师动众,专门损人、从不利已的特殊“癖好”,卫双龙早已习以为常,接到通知以后,二话不说,带了几个眼皮子活心眼也活的年轻人,连夜驾车赶到了京城。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信息采集以及针对性调查等方面,卫双龙的确拥有旁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和能力,短短的一天半时间里,就把沈家的大致情况摸了个差不多。

    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除借助沈父工作上的便利,承揽了一部分中、小学的校服订制、文具供应等业务外,沈家的生意主要还是集中在体育服装、器械方面,其中在前门、西单和海淀学院区各开有一家规模不小的精品专卖店,主营耐克、阿迪、卡帕等进口名牌运动服装、鞋袜及球类、护具等体育用品。

    卫双龙的工作做得很细致,不但摸清了沈家每处店面的地址、经营范围、负责人等基本情况,还将其名下经营的各个品牌的主打产品各买了几件回来以供参考。

    以杨昆的经验之丰富,一眼就能看出这堆名牌运动服装、鞋袜中掺杂了不少山寨货。

    就当前国内常见的山寨名牌运动服装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改头换面,在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