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85部分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85部分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性格稍微内敛些或自居身份的顾客不免就此转身离去,更多的人则选择了等待,将杨昆特意在一楼大厅辟出的休息区里那几张沙发挤得吱呀乱响。

    二楼的小办公室里,杨昆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店门外乌压压的人群,以及正从四面八方络绎赶来的食客。

    将近半个月的电视台滚动广告宣传,和人们私下里的热议以及交口相传,已经成功地吊起了无数人的胃口,再加上试营业期间免收28元的锅底费,契合了一般人贪小便宜的天性,出现类似的火爆场面,丝毫不令人感到惊讶。

    只是对于自己执意提倡的先付费、后用餐的消费方式,大家是泰然接受,还是破口大骂,他心中的底气却不是那么足。

    虽然目前有些国营饭店也采取点菜之后先付款的方式,但这也正是其饱受顾客们诟病的原因之一,作为一家硬件设施、服务水平远超同行业者的民营饭店,固执已见地采取这种收费方式,能否真正被大家所接受,为期两天的试营业的效果和影响相当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今后的赢利能力。

    二叔杨建军考虑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如他这么复杂、全面,只是单纯地为蜂拥而至的人潮感到高兴,一开始还有心情办公室和杨昆说笑了几句,但随着来就餐和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很快他就无法再袖手旁观,和杨昆打了声招呼,匆匆忙忙地推门下楼,和店员一起招呼客人,顺便维持秩序去了。

第150章 :火爆场面() 
几家欢乐几家愁。

    和差点被人挤爆的火锅店相比,一墙之隔的烧烤刚开门时几乎无人问津。

    不时有人好奇地走进店里,一问这里卖的是烧烤,二话不说,扭头就走。

    何平脸上的笑容有点僵。

    对于这种场面,杨昆早有预料,并不止一次地提醒他说,眼下人们对于烧烤的认识,还局限于影院广场的路边小摊形象,认为吃烧烤就是像那些无所事事的社会青年一样,左手拿着烤串,右手拎着啤酒瓶子,蹲在路边毫无形象地连吃带嚼。

    所以杨昆认为,刚开始营业这几天,人们的消费热情恐怕不会太高。

    虽然都是新开的饭店,不过人们好歹在别的饭店尝试过木炭火锅,对于这种吃法算不上陌生,相对于此,单纯以烧烤为主的饭店在易阳则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家。

    杨昆的原话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耐得住寂寞。

    为了应对可能的冷清场面,除了店里已有的几名服务员之外,何平把宋玉芳、李丽和参加过他生日的另外两个女孩子都拉了过来,换上统一的服装,站在店门外帮忙吸引眼球。

    自小在社会上闯荡,何平的心智比同龄人要成熟,也比一般的年轻人有耐心得多。

    但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他还是有些沉不住气。

    不过很快,他的嘴角就开始向上咧了起来。

    随着火锅店的爆满,越来越多的人被堵在门外,有的原地等待,有的选择回头再来,更多的则是退而求其次,转头走进了旁边的烧烤店。

    虽然只是被人们作为备选方案,虽然大家选择这里就餐多是事出无奈,虽然不少人嘴里说的类似于“先尝尝味道怎么样,要想不上当,还是上回当”的话令他暗自窝火,不过看在楼上楼下将近30张桌子总算坐满了人的份上,何平的心情还是好了很多。

    随着几名服务员在店里穿梭往来,将一串串烤得外焦里嫩、喷香滴油的羊肉、鸡腿、鸡翅、猪腰送到客人们面前,大家口中的负面评价和恶意揣测渐渐消失了。

    “嗯,这串烤得不错啊,块大肉多,比电影院那边弄得强多了。”

    “你这不废话吗,影院那边一块钱5串,这儿卖5毛钱一串,个头再不弄大点,这饭店还想不想做生意了?”

    “不止是肉串大,这味道也正啊,还有这腰子,一点腥味没有,你尝尝?”

    “嗯……就是,来来再给我来两串。”

    “这鸡腿个头这么大,里面能烤熟么……嗯,嗯!行,行行行,这味可以!”

    “服务员,再来10块钱串!”

    “老板、老板,再给我们来几瓶啤酒,嗬,这下给我辣得,够劲,哎我说,你们倒是快点啊,啥,第二瓶要收费?多少钱你说,干脆点!”

    “喝什么啤酒,大冷天的,来瓶白的!”

    “喂,服务员,拿菜单过来,我看看再烤点啥,咦,馒头片?馒头也能烤?”

    ……

    坐在柜台后面,看着忙得满头大汗的服务员,听着顾客们口中的议论声,以及不时响起的空啤酒瓶子的清脆撞击声,何平的嘴角越咧越高,最后笑得都有点合不拢了。

    他从柜台后绕出来,准备到隔壁和杨昆商量一下,是不是将试营业期间的赠饮活动继续保持下去,从而持续不断地吸引更多的人气,尽快将烧烤店的招牌打响。

    和超过一半的丰厚利润相比,那些从糖酒公司低价购进的即将过季啤酒的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看到火锅店门外乌怏乌怏的人群,何平被吓了一跳。

    挤了半天没挤进去,反而招来无数敌视的目光,他无奈地退出人群,不无自嘲地在肚子里说道:“好吧,哥一点都不羡慕……”

    12点稍过,第一拨进店的顾客大都结束了进餐,在笑容甜美的女服务员的引领下,依次到柜台处退还押金,并自愿选择是否填写一份简单的顾客意见问卷调查其实就是张打分表格,按口感、环境、服务等选项的不同,分值依次由低到高排列,从1分到5分,任大家自由勾选。

    12点半左右,当第二批顾客挤进大门时,第一批打分表已经被收集到一起,由临时店长齐小霞统计、分类后送进办公室。

    杨昆坐在二叔的办公桌后面,一份一份地仔细审阅着这些在外人看来毫无用处的表格。

    从第一批顾客反馈回来的意见来看,大家对于火锅店的口味和服务还是相当满意的。

    这个结果里面固然有太多应付公事的因素,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顾客的真实想法。

    堪堪翻阅到最后,当齐小霞替他倒了杯水放在手边时,杨昆才注意到她一直侍立在侧。

    在诸多同龄的女孩子里面,齐小霞的样貌身材算不上最出众,但性格开朗活泼,说话办事既有条理,又有股子风风火火的泼辣劲,从前往市里培训那天就引起了他的注意,因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并参考了傅青梅给出的客观评判意见之后,他临时指定她担任开发区店的店长,考察期为半个月。

    考虑到对方年龄还小,以及并不算丰富的从业经验,对于齐小霞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杨昆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对她如此明显的献殷勤的做法有些不太感冒。

    他礼貌地朝她笑笑,毫不讳言地提醒她说:“忙你的去吧,不用刻意照顾我,你的工作重心在这道门外面。另外有句话,请你转达给店里的每一位员工,顾客才是咱们真正的衣食父母,我这个老板所能做的,无非是把钱从他们的腰包里掏出来,再转发给你们而已,所以,想办法讨好顾客,比讨好我这个老板更重要。”

    齐小霞是个心思活泛的女孩子,立刻就理解了他这番话的意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明白了杨总,那我先出去了。”

    杨昆微笑着朝她挥了挥手。

    等办公室里只剩下他自己之后,杨昆站在窗前,看着楼下摩肩接踵的人群,对着玻璃上的倒影挤了个鬼脸,不无好笑地自语道:“杨总……哈!”

    (新书上架,求助攻,求首订!)

第151章 :一座难求() 
下午时左右,第二拨顾客开始退场。

    4时左右,当第三拨顾客酒足饭饱地走出火锅店时,提前过来赶夜场的人们恰好接上了茬。

    异常火爆的场面,不但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注目,连途经的车辆也为之纷纷减速。

    一辆小号牌桑塔纳轿车沿环城路自北向南驶过,在十字路口被车流堵住,司机降下车速,轻轻响了两下喇叭。

    坐在后排的刘运升抬头看向前方的路面,随即便注意到了东侧便道上拥挤的人群。

    从后视镜里看到领导的表情,司机小赵笑着解释道:“火锅店试营业,就是这几天在电视台做字幕广告宣传的那家,听说后天正式开门。”

    每天在县城里穿梭往来,刘运升也曾不止一次地留意过这家火锅店与众不同的装修风格,“唔”了一声,说:“声势挺大,也不知道档次怎么样,一般职工家庭能不能消费得起。”

    小赵跟了他不下4年,彼此关系处得相当密切,在领导面前的表现也不用像一般司机那么拘谨,笑着说:“我本来跟几个关系不错的哥们约好了,下班以后来这尝尝鲜的,不过看样子,今儿晚上够呛能占到座。”

    刘运升也笑了起来,说:“改天等你尝过味道,记得跟我汇报一下,我也好带你赵姨和小亮他们过来解解馋。”

    轿车行到勤政街路口,转而向东,直行数百米后,拐进县政府家属区的小巷,在第5排独栋二层小楼前停下。

    小赵开门下车,跟着刘运升走进大门,将公文包和不锈钢水杯递给他,问:“明天还是7点过来接您?”

    刘运升微微摇头,说:“连着加了两个礼拜的班,你也累得不轻,明天可以晚一点,赶在9点钟县长碰头会前到单位就行。”

    小赵答应了一声,自行驾车离开。

    走进用铝合金门窗封闭着的客厅外走廊,刘运升扶着门框换拖鞋,无意间朝屋里瞅了一眼,见在计生委担任副主任的妻子和一对儿女都端端正正地坐在沙发上,不由笑着问道:“在家都穿得衣帽整齐的,不准备吃饭了?”

    赵秀芹拿起茶几上的遥控,关掉电视机,对先生说:“小亮同学送了他两张就餐券,他非磨着我一块出去吃,这不是等你回来呢么。”

    刘运升微微皱眉,看着儿子问:“跟你说过多少次,不许打着我的旗号在学校里胡来,忘了?”

    刘小亮知道父亲一向律已甚严,平时见他老跟耗子见猫似的,不过这次心里有底,说话不免硬气了几分:“爸你想哪去了,我同学自家开的饭店,在班里数我们俩关系最铁,人家才特意送了两张餐券,说得就跟人人都上赶着求你办事似的……不就当个副县长么,连常委都不是,整天把自己当个人物……”

    后面几句话声虽轻,刘运升还是听得清清楚楚,走过去在儿子脑袋上轻轻扇了一巴掌,说:“敢瞧不起你家老子……别忘了你小子现在还吃我的、穿我的呢!”

    瞅见放在茶几上的代金券,票面的背景让他马上就联想到刚才路上看到的场景,有些诧异地问:“开发区路口那家火锅店是你同学开的?”

    刘小亮与有荣焉地点点头,“是啊,别看我同学才跟我一般大,又开游戏厅又开饭店,比我出息多了。”

    刘运升笑骂道:“少见多怪,你才认识几个人,见过多少世面?”

    话是这么说,对儿子嘴里的这个少年得志的“铁哥们”,他倒是有点好奇,正打算答应全家一起过去凑个热闹,随即便想起火锅店门口人山人海的场面,苦笑着说:“不是不带你们去,我刚从那路过,这个点儿过去……就是等俩小时再过去,恐怕也占不着座儿。”

    赵秀芹有点不相信,说:“县城这么多家饭店,也没见哪家生意红火到一座难求的地步。”

    刘运升说:“新开张嘛,很正常,大家都是图个新鲜,过几天应该就没这么多人了,要不咱们改天再去?”

    刘小亮撇嘴,说:“我同学就是老板,吃顿饭而已,全免单不敢说吧,叫他给咱腾个桌子还不是一句话?”

    刘运升今年刚满36岁,作为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县长,在这一届政府领导班子里排名虽然靠后,却是大家眼中公认的少壮派,上升的空间很大,因而平素里极重官声,很少借手里的职权为自已或亲戚谋什么额外的福利,不过见儿子小亮和刚上六年级的女儿小雪都是一脸殷切地看着自己,转念一想,偶尔“沾”一下儿子的光倒也有趣,笑着点头道:“那走吧。”

    刘小亮“耶”了一声,从沙发上跳起来,说:“我给小赵叔叔打传呼!”

    刘运升摆摆手,说:“你小赵叔叔刚走,这会恐怕还没到家呢,别麻烦他了,咱们一家人步行过去,就当散散步,整天出门坐车、进门坐轿的,怕是人没老,心就先老了。”

    一家人穿上外套,溜达着走到开发区路口时,刚过晚上7点,正是饭店生意红火的时候。

    看着火锅店门口里三层外三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