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下溪村 >

第61部分

重生下溪村-第61部分

小说: 重生下溪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到平顺镖局,林枝想到郑志远了,他跟平顺镖局到底什么关系?他会不会也去南方?

    就闲的无事这么一想,林枝不会真的去求证。

    吃晚饭,林老爹送樊文江和付氏回去,樊老太太就住了下来,林木跟武馆告的假是两天,他准备在家吃饱些再去。

    等樊老太太午休过后,樊氏带着她参观了自家宅子,给她看了卫生间,“这东西就是从你家传出去的,现在你哥在家里也装了。”

    “听阿枝说,匀城也有不少人家在用的。”樊氏说。

    “你们能在匀城开铺子也不容易。”樊老太太拍了拍樊氏的手。

    樊氏笑着摇头,“这铺子是阿枝一个人开起来的,我和他爹没帮上什么忙。”

    “阿枝一个孩子,能弄得起来?”樊老太太不相信:“不是你们帮衬,就是她师傅,她一个孩子,有天大的本事,也开不起铺子啊。不过她这样来回两边跑,也真的辛苦,这马车外面看起来风光,坐上去可不舒服,就到你们家这点距离,我就坐的吃力了,别说她总是赶那么远的路。”

    “她铺子里现在有人看着,不像刚开始那样得天天去了,两三天去看一次就行。”

    母女两人一边慢悠悠的散步,一边说着家里发生的事情,不知不觉半天过去。林枝倒没有刻意在跟前陪着,她有空就去了后山木屋,关于师傅给她的那本书,她还有不少不懂的地方,难得有空,自然要去弄清楚。

    樊老太太在林枝家住了五六天,老太太心里开始惦念孙子,要回去。樊氏和林老爹送她回去,经过匀城,给买了不少东西,吃的用的都有。

    住在这边的几天,樊氏还带着老太太去看了王家村林春管着的地方,老太太第一次看到羊毛做的披风,很惊奇。问用羊毛做披风是谁的注意?“阿枝从关外问来的,几年前,这孩子就想用羊毛做衣服了,没想到还真有这种方法,关键还被她打听到了。”

    又是半月过去,今年的春天已经快要结束,南方那边传来消息,雨水不停,堤坝撑不住了,派去的官员要开闸泄洪,但选择哪里泄洪,他无法拿主意。写了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送到皇城。

    当然这些信息都是道听途说来的,谁也不是朝廷官员,怎么就知道人家是八百里加急?

    得知这消息没多久,终于传来了增加赋税的消息,先是匀城内部,官员贴出告示,各个店家开始缴税,林枝开着铺子只能缴。

    才在匀城交完钱,回到下溪村,里正又通知,家里准备好粮食,预备秋天收的田税要提前收,而且不能和往年一样用钱代替,多少粮食就得是多少粮食。

    林枝早有准备,但看看空无一人的二叔家,不知道他们要如何解决?

    还准备看戏呢,没想到人家直接拉了一马车粮食回来。让林枝心里感叹,他也是发了啊,现在这个时候竟然有本事去弄到这么多粮食。(。)

第117章:老哥() 
这时候,镇上的粮价已经上涨不少了。

    二伯家回来交完粮食就回了镇上,没和家里任何人说话,感觉还挺高冷的。

    王先生身体一直不好,又不肯好好喝药,林雨为了方便照顾,就索性住在了私塾。林枝给了林雨不少钱,是给王先生请大夫买药用的。

    王先生在王家村教了好几年的书,但王家村也不是什么特别富裕的地方,几年下来,先生没赚到钱不说,还把自己身上的好多东西典当了,换成纸笔给村里的孩子。

    这天林枝到匀城针织坊的时候,林木也在,林枝停好马车,进门问他:“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馆主给了我们十天假。”林木手里还拿着酥饼,一看就知道曾珏给买的。

    “你们武馆有什么事情吗?从没听过放这么长时间的假啊。”

    “之前不是在家说过,平顺镖局要运粮食去南方吗?他们镖局的人不够,到我们武馆借人来了。”林木说完手中的酥饼也进了肚子,“把馆主和大师傅都借过去了,所以只好给我们几个学徒放假。”

    林枝在椅子上坐下,“你这回倒懂事,没说要跟着去。”

    “嘿,妹子,你这什么语气,有你这样跟哥说话的吗?”林木边吃边说。

    “老哥,问你个事情。”

    “啥?”

    林枝问:“平顺镖局运到南方去的粮食,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别人托他们运过去的?”

    “他们自己的吧,现在这个时候,谁有那本事捐出那么多的粮食?”林木自己也不确定。

    “那么多?哥,你看见多少粮食了?”

    “那是,还是我们帮着扛到车上的。”林木说。

    “有多少粮食?”

    “一共五车,咱们一个村收上去的粮食也不过两车,他平顺镖局一下子就拿出五车的粮食,真是了不起,不愧是侠义之人。”林木说话中,是毫不掩饰的对平顺镖局的赞叹。

    “老哥,这次去的镖师就是匀城的,还是北山镇的镖师也去了?”林枝问。

    “北山镇?北山镇哪里来的镖师。”林木说到这里颇为不屑的一笑:“你别看镖局在北山镇开了铺子,就以为那里头的人是镖师。我跟你说,做镖师得身上有工夫,你看镇上那几个瘦瘦弱弱的人,哪里像是有武功的人?”

    林枝沉默下来开始想事情,林木却凑过来,“妹子,你咋不问了?”还把手上的盘子递过来:“你吃酥饼吗?阿珏买的,可好吃了。”

    曾珏本来是坐在边上翻看账册的,听了林木的话抬头解释:“这是蓬莱斋送的,说是皇城流行的点心。”

    “蓬莱斋派人送过来的吗?”

    “不是,我去那附近买烧鹅,蓬莱斋的掌柜看到了我,就送了我一盘酥饼。”

    “烧鹅?我怎么没看见烧鹅啊?”林枝纳闷,不光是没看到,连烧鹅味道都没闻到。

    “阿木哥吃了。”曾珏说:“是在铺子外头吃的。”

    林木点头,“我还把骨头埋在月季花下面了,给你的花添点肥料。”

    难怪她刚才进来的时候,看到花坛里的土被人翻过,还以为是曾玉特意给花松土的。

    “老哥,你来我这儿吃了一个烧鹅一盘点心,你可以……”

    “我还吃了十个肉包呢。”林木说:“虽然匀城比北山镇好吧,但这里的肉包却没有镇上的好吃。”

    林枝扶额,“你可以停一停了吗?你边走边吃,吃的我这里到处倒是碎屑。”

    “哦,我等会儿给你扫掉。”林木坐到了椅子上:“我就在这儿吃,不动了。”

    曾珏整理好手头的账册,拿过来给林枝看:“东家,这是咱们铺子这两天的收益。”

    曾玉从屏风后端着托盘上来:“东家,这个是月季花茶,还是我娘在世的时候教我做的,用的就是咱们铺子外面的月季花。”

    林枝看着茶盏里红褐色的汤汁,闻了一下,“有红枣的味道。”

    “是用红枣和枸杞,再加上月季花干慢慢熬煮出来的,我加了蜂蜜,应该合东家的口味。”曾玉说。

    入口是温润的甜,还有红枣的香味,尤其这汤汁的温度是刚好入口的温度,看来是在后面冷过才拿出来的。

    林枝喝完后说道:“很好喝。”

    “后头还有,东家还要吗?”曾玉很高兴。

    看见林志点头,曾玉端着盘子往屏风后面去,“等等!什么月季花就好喝啊,也给我一杯尝尝。”从刚才曾玉端着盘子出来,林木就一直看着茶杯里了,再听林枝说好喝,更是忍不住,他吃了那么多东西也没喝水,这会儿听到了,才觉得自己口渴。

    曾玉很快有端了两杯茶出来,林木一口饮尽,“好喝是好喝,就是太少。”

    林雨看看手里的账册,说是账册,其实比别的铺子记录的都要简单些,毕竟曾珏还是个孩子,林枝自己也看不懂那些复杂的记录形式。

    “这几天来预定的人少了很多。”林枝说。

    “城里贴了不少告示,让富裕的人家捐出些钱粮来,那些想定的人也得顾虑到形式。”曾珏解释。

    “倒不是什么大事。”林枝把手里的账册还给曾珏,“暂时就这样吧。”

    “东家,听说之前被派到南方的那个官被抓起来了。”曾玉说。

    “抓起来了?哪里听说的?”

    “这事我也知道,好多人都在说,那个当官的是个白痴,泄洪的地方不对,淹死了好多人。”林木说。

    林枝叹了口气,不管是真是假,听到这样的消息,总会让人觉得生命脆弱不堪。

    “青兰道上有家铺子关门了。”曾珏也说起他知道的消息:“听隔壁掌柜说,是没人上门,铺子开着就是亏本,索性关门歇段日子,等到捐钱捐粮的风头过去,再回来。”

    “倒是个好主意,就一家铺子这么干?”林枝问。

    “现在关门就一家,但也有好些铺子有这样的想法。”曾珏说。

    林枝说:“捐钱捐粮的,说的也是城中富户,他们这些铺子开在这里,最多是生意少了,怎么说亏本呢?”

    “东家前天没来,所以不知道。”曾玉开始说明:“从前天开始,就有衙役端着盘子上街,挨个让铺子捐赠银钱,还不能少了,最次也得是一天的进账。”(。)

第118章:纳妾() 
林枝听到这里皱起了眉头:“咱们也给了?”

    “那倒没有,整条街,就咱们铺子,衙役没来要钱。”曾珏说。

    “也有脑子不好的衙役,收钱也能收漏一家。”林木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在边上吐槽。

    “阿木哥,这话就说错了,衙役没有漏掉,他看了一眼咱们铺子,还念了针织坊三个字,但是他就是没进来要钱。”

    “还有这样的事?阿枝,难道衙役也喜欢你铺子里的披风?”林木犯二林枝没理会他。

    林枝已经知道了原因了,当初给知府千金送去披风,原来还不光有打广告的作用。

    “连续两天,衙役都没来咱们铺子收钱?”林枝问。

    “不光是两天了,每天收钱都是早上,今天衙役也没过来。”曾珏说:“隔壁铺子的掌柜都问我,咱们东家到底是什么来头。”

    这样的好处不可能一直都有,而且衙役上门收钱,还每天都收,这行为本身就有问题,正常的知府想必做不来这样的事情。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林枝心里打算,再过些天,衙役要还继续收钱,她也干脆歇一段日子。

    叮嘱曾家兄妹谨慎行事之后,林枝带着林木坐着马车回去。

    林木在外面赶车,林枝在她装饰的很好的马车里面躺着。路过蓬莱斋的时候,林木还说:“蓬莱斋生意还可以啊,不知道蓬莱斋一天得交多少钱。”

    “衙役不会到蓬莱斋去收钱的。”林枝在车内说。

    “为啥?”

    “一个地方官,还不敢得罪蓬莱斋背后的实力。”林枝觉得自己说的很智慧。但林木却说:“啥背后的实力,不就是那个什么宁少爷吗?一点也不像好人。”

    林枝笑了笑没出言反驳,如果蓬莱斋背后,真的全由宁少爷做主,张掌柜也没胆子那样劝阻宁少爷。

    林枝在车里躺着都快睡过去了,却听到外面不少人说话的声音,起来掀开车帘一看,怎么到了镇上,林枝爬出车厢,“哥,到镇上来干什么?”

    “买肉包啊。”林木说的理所当然。“匀城的肉包一点都不好吃。”

    既然到了镇上,林枝干脆下了马车:“哥,我去买只鸡,等会儿去看看王先生。”

    “哦,你去吧,我买完包子,去面铺等你。”林木说:“你慢慢来就好,我还得吃碗面呢。”

    林枝背对着林木,直接翻了个白眼,去武馆这么些日子,武功没看到怎么长进,胃口倒是比之前还要好,现在已经超过她了。

    林枝打算买只老母鸡,王先生病中吃的清淡,但一直吃素食,身体更加吃不消,就想着买只老母鸡,让林雨做个清淡些的鸡汤。

    还没到买鸡的地方,倒在路上碰见了樊美,林枝想起来这条道是樊美从文府回家的必经之路,“阿枝。”樊美见到林枝小跑了过来。

    “表姐,文府才放课吗?”

    樊美的表情有些复杂,“先不说这个,你怎么在镇上?听娘说,你最近都跑在在匀城的。”

    “我来买只鸡。”林枝说。

    樊美挽住林枝的手,“我跟你一起去吧,奶奶昨天说要吃鱼,我顺道去买条鱼。”

    “文府出了什么事吗?”两人走了一段,林枝问道。

    樊美叹气,“文府可出了件大事,文小姐气的好几天不吃饭了。”

    “什么事能将文小姐气成这样?”林枝也有八卦的时候,在她的印象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