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家中宝 >

第133部分

重生家中宝-第133部分

小说: 重生家中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里除了队长家,在没有比这里条件更好的地方了,问题是人家队长家,可不是随便能住进去的。

    当然了没想到,这里也没能住进来。田野拒绝的态度太明显了。

    恨恨的看了一眼田嘉志,白瞎了这个长相了,都是这人坏事的。

    出门的时候张月娥:“田野同志,团结同志,孝顺长辈才能让村里人改善对你的看法,我看好你,也会帮助你的。”

    田嘉志跟田野默默的对视一眼,咣当就把大门给关上了。

    田嘉志:“别搭理她,脑子有坑。”

    田野:“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没准比我脑子还坏呢。”

    门外的张月娥听着两人的对话,鼻子都气歪了。

    外面擦黑了,看着周围没人,攥着拳头就跑了,你们给我等着。

    晚上田嘉志被招呼去大队了,要说分救济粮的事情。

    这时候就显出来女人的没地位来了,这种大事根本就没有女人插嘴的余地。

    包括田野这个曾经的户主。

    牛大娘过来招呼田野:“丫头,一块去大队等着他们呗。”

    田野隔着门:“不去。”

    好吧,牛大娘的八卦之火,被熄灭了一半,丫头就这样忒不合群,都不知道跟他们说道说道,今天那个知青过来说什么了。

    田野挺郁闷的,这算是被田嘉志彻底架空在村里的地位了。

    至于牛大娘啥样,咋想,她不搀和。

    田嘉志在大队的时候,没有田野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今天不光说救济粮的事情,还有几个知青同志过冬的事情。

    经过大队长跟朱会计的鉴定,知青点确实没有办法抵御冬季的严寒,所以这些城里来的知识分子要到各家各户入伙。

    分到谁家,大队说了算。当然了这也要考虑知青们的意见,还有各家的条件是不是准许。

    张月娥才从田野家出门,就直接去了大队,听到要说这个事情,不死心的在大队里面提出来来了,要去帮助田野。

    田大队长跟朱会计脸色都不好看,这就是不服从分配。

    田嘉志:“你一个姑娘家,我家不方便,咋地你是说我这个老爷们养不了家,管不了媳妇了,还用你个丫头片子上蹿下跳的去我家帮助我媳妇。”

    一口一个我媳妇,一帮的年轻人在屋里值起哄:“村里谁不知道我们老二媳妇最听话呀,是不是,我们老二那还是小学毕业呢,不比你们知青差。”

    田小五在边上捣乱:“乱说,咱们老二把高中的课本都看过了。高中水平都有。”

    田嘉志脸红,刚把初中的看完,吹大了:“去去去,别捣乱。”

    田大队长:“咱们大队肯定是尊重你们知青的意见,不过那也得乡亲们愿意,张同志,你看人家小两口才成亲,不愿意有人打扰,我看这事就算了吧。”

    就差指着鼻子说她不识相了。你往人家新婚小两口的家里搀和什么呀。

    牛大叔还不乐意了呢,本来说好的让两个女知青去她家搭伙:“知青们有自己的想法,挺好的,我家条件不好,怕是知青们怕吃苦,受不了这个罪。”

    这帽子要是扣下来,张月娥都受不住:“大叔,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愿意去大叔家的,只是田野同志在村里名声不好,我们想着帮助田同志共同进步。”

    田嘉志脸色不好看:“你说谁名声不好呢?我媳妇偷人家了?还是撕谁家窗户纸了?名声怎么不好了?你给我说清楚了。”

    张月娥知道去田家无望也不怕惹他。这人就是个乱咬人的疯狗。

    当着大队那么多的人面:“田野同志命硬,被村里人嫌弃,难道是我瞎说的?”

    田嘉志:“村里人嫌弃不嫌弃我不知道,你一个城里来的知识青年,说这话就是宣传封建迷信?”论戴帽子的功夫,他田嘉志也不比别人差。

    小五:“就是,就是,田野人缘好着呢,能干,还能吃苦,干活都是最累的,你凭什么说人家名声不好,就你这样的老娘们在咱们村里,那就是犯了口舌懂不懂。”

    大姑娘跟人家两个大小伙子吵嘴,那肯定是吵不过的,田小五这个嘴百无禁忌,损的连老娘们都招呼上了。

    张月娥一句话都不说了,封建迷信都上了呢。

    ps:书友们,我是程嘉喜,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六十一章 办事太损() 
田大队长:“本来想着让女同志去牛大叔家的,现在看着,女同志到底娇气一点,吃不了苦,那就让女同志跟男同志换换,女同志去王寡妇家,男同志去牛大叔家。就这样定了。谁要不愿意,自己找地方呆着去。大队不管了。”

    狗屁倒灶的事,天天的吵吵,大队干部就不过日子了。

    男同志高兴了,女同志脸色都黑了。

    刚开始考虑要把女同志放到牛大叔家,那就是考虑王寡妇名声不好,回头再把女知青们的名声给带累了,现在看来他们想多了。就该让他们自己受着去。

    牛大叔高兴了,来了男知青,家里的活还能搭把手呢。比女知青可是方便多了。

    要不是婆娘贪图人家那点口粮,他才不愿意家里招了外人呢。

    眼下也只能这样了。至于王寡妇家里,王寡妇那肯定是高兴地,有女知青在至少有个伴,那些在想过来过去占便宜,拿她打哈哈凑笑话的人,怎么也会在知青面前要点脸皮的。

    而且对他们娘两来说,多了两个女知青的口粮,确实减轻不少负担。她是愿意的。

    总比他一个寡妇家里弄来四个小青年名声好听,说是跟自家儿子一块作伴的,天知道这些人都不拿正眼瞧他们家大牛的。凭白的坏了自己的名声。

    而且以后再有人敢坏她名声,她也不怕了,两个知青为了自己的名声,说话的时候也得回护她。这事就这么定了。

    郭晓梅差点气哭了,还是张月娥强撑着两人才没有闹腾起来。

    而且大队长说了,以后知情的口粮都直接给这两家。

    牛大娘在大队外头听到这话都笑的合不拢嘴了。多少的粮食呀。

    一口人的救济粮有三十斤左右,这对乡亲们来说,那已经是很激动的了,这年头家庭人口多,分家的都少,村里大部分人家,都五六口人,那就是将近二百斤粮食呢。

    老朱家把二儿子给招出去,那不是才换回来四百斤粮食吗。

    这口风一传出来,朱家两口子就差点让人给围上,为啥呀?乡亲们都私下说了,老朱家算计一辈子,这次亏了,要知道公社发救济粮,还把儿子招出去干什么呀。

    人口少的人家,虽然分的少,可人家吃的也少。大家都跟过年一样高兴。

    只等着明天一早大伙到大队来领粮食呢。

    凑事的牛大娘正得意,听到这话,直接就开口了:“哎呦,老二的口粮到是发到朱家还是田家呀?”

    这话出来,整个场面上听边角的妇女都静了那么一会,可真问道点子上了。

    依着朱大娘的性子,那粮食到了朱家肯定不会给田家送的,那就是个只进不出的主。

    可现在老二可是在田家过日子呢,吃喝都在田家。这粮食不给田家怎么都说不过去。

    两孩子要是老实点没准就被拿捏了,所以呢这事不好说。

    牛大娘:“咋地了?咋都不说话呢?”

    孙家小媳妇快性:“村里都不能拿救济粮顶饥荒,他朱家还敢扣儿子的救济粮不成,难道让老二跟野丫头等着饿死呀。”

    孙家大娘也是这么想的,可这话能说吗?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吗?咋就不知道啥叫惹人呢:“哪都有你的事,别瞎说话,眯着。”

    牛大娘:“哎呦,你这话就不对了,我觉得侄媳妇说的挺好的。”

    孙大娘拉着儿媳妇就走了,必须让儿媳妇远离这个挑事精。

    大家心里都有点数的,背地里都等着看这事呢。

    田嘉志倒是没想那么多,他跟田野成亲了,户口都在田家呢,粮食还能到朱家去。

    光跟田野幸灾乐祸了:“大牛可是有福气了,进进出出的两个大姑娘呢。”

    田野:“咋地,大姑娘好看呀?”

    田嘉志立刻就把尾巴收起来了:“哪能,一群的败家娘们,有什么好看的。我这不是替大牛担心么。”

    田野还能不知道他那点心思:“行了,替你自己多担心点吧。”

    田嘉志心说难道田野吃醋了:“你放心,我以后没事再也不去大牛家了。”

    我管你去不去,田野把鞋底子收拾收拾,回屋睡觉了。

    田嘉志有点着急,咋就走了呢:“还早呢,不在呆会了。”

    他还一肚子话,没跟田野说呢。田野看看外卖呢,这都大半夜了,还早,以后家里该填个钟表了。

    田嘉志跟着看看天:“咳咳,我这不是刚要开始学习吗。”

    说着像模像样的拿起书本开始看。要说田小武也在学习,可跟人家田嘉志差远了,田嘉志这边就是一半装出来给田野看的,那也比田小武学习的时间长。

    第二天到大队去领粮食,朱家去的不算是晚,不过大队跟前也早就到处都是人了。

    过了农忙大家都清闲,领了粮食也都在场面上呆着呢,没啥人走。

    朱大娘带着朱老大来的,轮到朱大娘的时候,整个场面突然就很静。

    朱老大都忍不住往四周看看,咋回事呀?

    朱会计都没有挑眼皮,招呼这边上的人给朱家称了一百五十斤粮食。

    朱大娘凝眉,朱老大:“叔,不对吧,我家六口人。”

    朱会计:“你爸妈,你们哥三,五口人没错呀,欺负叔上学少呢?”

    朱大娘:“我家四个孩子。”那么静的场面,瞬间就嗡的一下,乱了。

    朱大娘在怎么也知道不对劲了,这些人都在这里等着看他们家笑话呢。

    朱会计:“嫂子,老二的口粮的不在田家吗?”

    朱大娘脸色铁青:“孩子户口再家呢,我给送过去也是一样的。”

    说的好听,一个村住着谁不知道谁呀。

    田小武今天在大队帮忙呢:“婶子不劳你费心,老二的粮食,我帮着领回去就成。”

    朱大娘看田小武早不顺眼了,要不是有田小武搀和着,他们家老二哪来的硬气劲儿呀:“我家的事情,你一个外人瞎搀和什么。”

    朱老大还挺能拽的:“叔,按着户口分粮食,我家差一口人呢。”

    好吗,这娘两还真就这么想的呢。

    田小武嗤笑:“忘了告诉你了,老二的户口在田家呢,早不在你家户口上了。”

    朱老大:“胡说。”

    田小武:“怎么就胡说,老二都成亲了,招亲,户口能在你家吗。”

    大活跟朱老大一样,没人信,两孩子成亲,村里知道而已,这么大小岁数,还真能到公社过户口呀,年岁大的都没人懂这些,两孩子能知道才怪了呢。

    朱老大:“成亲是成亲,户口是户口,一天没走呢,也是我朱家人。”

    ps:书友们,我是程嘉喜,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过户了() 
田小武听了朱老大这话那个得意呀,幸好他有先见之明,早早的让老二去占领田家的户口本第一页了。

    田嘉志跟田野过来的晚,刚好听到朱老大这话。

    田野就跟着看热闹,好久没看到朱老大犯蠢了,怪怀念的。

    田嘉志:“咋地,死了都不让我进坟地了,活着的户口到舍不得了。”

    哦了去,场面那个乱呀,以往风言风语的,大伙都是背地里瞎传,今儿大伙算是听到现场版的了,原来朱老大真做出来这事了。

    朱老大脸红,那点心思遮都遮不住:“村里不都这样吗,没看到嫁出去的姑娘,口粮都在娘家吗。”确实有这样的。

    田嘉志眼角都不扫他:“我不知道别人啥样,我的户口在田家的。叔我来称粮食了,两口人的。”

    朱会计翻着名单,就给称粮食。

    朱老大:“你说了就算呀。”

    田小武:“老二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你说了更不算,这个得公社说了算,告诉你咱们老二现在是田家的户头第一页,田嘉志,早就不在你家了,别惦记这点粮食了。”

    朱会计:“大小子,要看看不。名单都是公社给抄下来的,叔按照名单分粮食,谁家粮食数量不对,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