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七零之怦然心动 >

第14部分

重生七零之怦然心动-第14部分

小说: 重生七零之怦然心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了房,天太早没有饭吃,上了汽车,颠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十点左右饿的快要昏过去才赶到电务段。

    朱长喜和革委会的同志早已经等在那里,看见他们狼狈的样子,连忙从食堂打来饭,几个人狼吞虎咽没有形象的吃完后才互相介绍。

    朱长喜从黑色的手提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证明材料递给罗景全,并说。

    “这是我的证明材料,马永贵解放前有段时间和我在一起,我和他都背过重包,挑过担子,为一家生计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参加什么‘破坏队’之类的活动,这是无中生有,这个是栽赃陷害!”

    “朱长喜同志,不能乱说话,你要相信组织,真正强大的力量不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革委会的同志背诵着毛主席语录。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几个人一下站直了身体,异口同声地重复背诵毛主席语录。

    就这样一场关于马永贵解放前参加过‘破坏队’的调查结束了,事后朱长喜悄悄告诉罗景全说:

    “我写了一二十篇一模一样的证明材料,谁来问我要我就给谁一份儿,我相信马永贵,解放前他没干过有害于解放事业的事情,解放后他凭着真本事一步一个脚印干到现在,为祖国为四化做贡献,这样的人要表扬,要重用。。。。。。。。。。。”

    罗景全震惊的看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拍了他的肩膀说:“你的这些话我会转述给我们的领导,也请你相信我们不会歪曲事实,会秉公办事。”

    辞别电务段革委会的同志们,他们三人先去火车站看车次,回陈昌的火车下午五点左右才始发,他们到窗口换取了三张卧铺票。

    离开车还有几个小时,大家商量先去买东西再吃饭,因为中午饭在电务段吃过了。。。。。。。。。。。。。。。。。。

    罗景全想起大女孩儿给他交的任务连忙说:“你们先陪我去一趟土产门市部吧?”

    “去那里干什么?咱们陈昌也有呀,还是去百货商店吧。”李立青不解的问道。

    罗景全看了他一眼,笑着说:“你家大侄女让我买两个坛子,咱们那里没有,快点,走了。”

    董志强不爱说话,一直都是透明人,一路上都是紧紧地跟着他俩。

    问了当地人去了最热闹的春风路,一路走着就看见马路旁有一个瓦房,大门是用一块儿块木板拼成的。白底黑字写着‘土产门市部’。

    水泥柜台里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坛子,罗景全按照图上画的样式一路扫过去,很快就发现很多黑褐色这样的坛子,有大有小,有瘦有胖,罗景全犯难了,到底买哪种呀?

    不管了,难得出来一次就买两个大的吧。。。。。。。。。。。。。。。

    他让服务员拿了两个坛子随后又说:“我要检查一下坛子漏不漏?”

    服务员瞪了他一眼说:“这些都是好的,要不要快点儿。”

    罗景全犹豫了半天,最后下定决心,解开上衣口袋第二个扣子,从里面掏出一张大团结递给服务员说:“同志,我要带到火车上,能有什么办法吗?”

    这次服务员没有瞪他,想了想,用手捧了地下的谷壳放进坛子里,拍了拍手说:“这些放进去就可以防止打烂。”

    “谢谢,同志。”罗景全非常真诚的道谢。

    罗景全抱一个坛子,董志强抱着一个,他们又去了别的柜台,罗景全在昨天出川省火车站时,看见有小孩手里提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竹编圆形手提篮子,中间还镶了一道红色,又喜庆又好看,刚好这里就有。。。。。。。。。。

第二十九章 泡菜() 
马上过年了,他决定买一个回去。

    董志强却看上一个方形的竹篮,他家在S省省城却是河南人,喜欢蒸馒头,这个竹篮可以装很多馒头,还有盖子。

    实用又干净,倒是喊得最厉害的李立青什么也没有买,他说他惦记的是小吃。

    川省春风路上的小吃最有名,以前有名的‘李鸭子’,‘夫妇肺片’,‘懒汤圆’都改了名字,什么‘工农饭店’,‘川省汤圆’。

    李立青看着就走不动,大家说出来一次不容易,好好改善一下,于是先去了抄手。

    皮薄,馅嫩,汤鲜的抄手端上来原来是馄饨,董志强说给他们端错了,还闹了笑话。

    (很多地方抄手,饺子,馄饨是不一样的。。。。。。。。)

    接着又去吃了夫妻肺片,最后还要了李立青惦记的担担面,路过‘川省汤圆’店时,有名的懒汤圆就在这里,可是三人却再也吃不下去了。

    抱着坛子,一路小心翼翼的进了火车站,上了火车,罗景全把坛子放在卧铺之间的小桌下面,他特意要求睡下铺就是要好好看着这两个坛子。

    还好,他们这一格里没有孩子,一路无话,第二天早上就到了陈昌。

    罗小毓看见父亲买回来的坛子高兴极了,摸着坛子左看右看,和她前世看到的一模一样,不知密封如何?她抬起头问父亲:

    “爸爸,这密封效果如何?你试过没有?”

    罗景全皱着眉头说:“在那里不让试,你现在试试看。”

    罗景全有点小紧张的看着大女儿,罗小毓点点头。

    她往坛子边缘的水槽里注上水,让父亲拿来一张纸点燃扔进坛子里,刚盖上坛子盖,立刻听到“咚咚咚咚”的声音,盖子发出震动跳动起来,让罗景全吓一跳,还以为坛子要爆炸呢。

    罗小毓却仔细观察水槽里的水,“噗嗤,噗嗤”部分水被吸进坛子里,她松了口气,对着一脸紧张的父亲说:“爸爸,这个是好的。”

    罗景全重重的出了口气,接着他们用同样的方法试了第二个坛子。

    罗小毓还是挺佩服这个年代的生产质量,什么东西都是经久耐用,结实可靠,质量杠杠的!

    唐湘香下班回来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她是个急性子,吃完饭就迫不及待的整理要做泡菜的东西。

    下午他们分工去买配料,罗景全买高粱酒,唐湘香买红辣椒,生姜,蒜。

    罗小毓献殷勤地说:“妈妈,我前几天去农场的花椒树上摘了些花椒,不知道能不能用。。。。。。。。”

    说完跑到床底下把她藏的的手帕拿出来,唐湘香看了看说:“就是要用没晒过的,正好可以用。”

    罗小毓脸上露出得意,她就知道才没晒干的。

    晚上吃完饭,罗小毓看妹妹帮不上忙,她看着父母开始制作泡菜水,为了防止铁锅上有油,他们用钢蒸锅接了凉水,然后放盐,再放在蜂窝煤炉上烧开,等水凉了倒进坛子里。

    之后加高粱酒,红辣椒,生姜,蒜和花椒。坛子盖上后就要等几天才能发酵。

    父母上班后,罗小毓没事就观察坛子里的红辣椒有没有产生气泡,两三天后泡泡吐出来,罗小毓松了口气,这意味着正常发酵呢,也意味着泡菜水做好了。

    接下来白菜一片片洗干净,红萝卜切成片放进去,唐湘香建议不要做太多,害怕不成功浪费。

    等待是漫长的,每天夫妻俩都要掀开坛子看看,唐湘香更是嘱咐女儿们不要动坛子盖,罗小毓无语,这里最懂行的是她好不好。

    夜深人静的时候,就能听见坛子发出‘咕咚’的声音,这是一家人听到最美妙的声音。

    。。。。。。。。。。。。。。。。。。。。。。

    当第一片白菜被罗景全捞出来时,淡淡的粉色发出轻微的酸味儿,让人唾液增多,罗小毓像馋嘴的小猫撕下一块儿就放进嘴里,还是淡淡的,酸味儿不够。

    她知道新出的泡菜就是这样,泡上两三次酸味儿就出来了。她假装天真地对母亲说:

    “妈妈,盐少了一些,不是很酸,是不是再泡几天就好了?”

    唐湘香尝过也觉得不酸正不知怎么办呢,罗小毓的话刚好解了她的疑惑,她和丈夫商量:“景全,咱们再泡几天?”

    罗景全想了想说:“也行,第一次做,摸索着来。”

    而罗小毓在后面的几天也没有闲着,想着泡菜好了怎么吃?满脑子都是泡菜炒土豆丝,泡菜炒鸡杂,还有泡菜。。。。。。。。。唉,想多了,想多了。

    终于有一天一盘泡菜炒土豆丝上桌了,油水虽然少,但酸味儿刚好,就连挑食的罗小诲也吃了好多,罗景更是吃了三大平碗米饭。

    罗小毓恶作剧的加了一根儿萝卜条给小妹妹,小妹妹一下捧到嘴边吸吮起来,先是皱了眉头,接着五官夸张的扭在一起,然后小嘴巴张着,一个接一个打起寒战,最后被自己的怪动作吓的哭起来!

    一家人看着那滑稽的动作都大笑起来。

    罗小毓却想起自己前世的女儿生吃蒜的情景,大夏天晒了几个生蒜,说是涂在冻疮上能治好,这是夏天治冻疮。

    那时候大女儿刚一岁,蹒跚走着路,大人就逗她给了一瓣晒蔫的生蒜,想看看她吃了以后的表情,却见她津津有味的吃着,大人们不信拿起生蒜自己尝了一下,难吃的皱眉吐出来。

    而女儿却高兴的笑起来拍着手,当时真不知道是大人逗小孩儿还是小孩儿逗大人。。。。。。。。。。。。

    想到可爱的女儿,罗小毓眼神一暗,来到70年代已经半年多了,不知女儿过的好不好?这一世她还会有这样的女儿吗?

    就是有,也不是前世女儿那个样子,她再也不会和孩子的父亲走到一起,那是一场噩梦,让人窒息,更让人痛苦。。。。。。。。。。。。

    “小毓,小毓,这孩子,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着魔啦?”唐湘香推了罗小毓。

第三十章 棉桃() 
罗小毓回过神才发现眼角有泪涌出,忙掩饰说:“吃了个花椒,好麻呀!”

    罗景全若有所思的看着大女儿。。。。。。。。。。

    泡菜成功了,唐湘香用铝饭盒装了些泡菜让罗景全上班时给王跃进送去。后来罗景全对唐湘香说。

    “王跃进说他媳妇儿可喜欢吃了,问是怎么做的?我说是你做的,回来问问你。”

    制作泡菜的事罗景全没敢给别人说,他要征得妻子的同意。

    罗小毓很想以此为契机,做泡菜挣钱,她问了母亲,唐湘香忙摆手说。

    “不行不行,现在农民卖自家东西都是悄悄的,知道龙泉巷吧?都是天蒙蒙亮到那里偷偷卖的,有正式工作的更不能去贩卖东西。。。。。。。。。。”

    罗小毓好像看到父亲被揪到台前,五花大绑,头上戴着长长的尖尖帽,身上背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标语。

    她不由得一身冷汗,这个年代还没有包产到户,改革春风还没有吹来。

    龙泉巷很远,罗小毓根本去不了,她恨起自己的年龄,感慨这个时代的落后,买个泡菜坛子还要出省。

    王跃进拿了几颗白菜给罗景全,罗景全坚决不要,王跃进不好意思的说。

    “你嫂子怀孕了,很想吃酸的,你们做的泡菜她很喜欢,以后会经常麻烦你的,收下吧。”

    王跃进是关中人,注重男孩儿,妻子有了王小丫后,这么多年才怀孕。看着他一脸幸福的样子,罗景全也高兴起来。

    而王跃进却想起罗景全的三个女儿,犹豫了一下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也别急,儿子会有的。”

    罗景全没有反应过来,傻傻的愣在原地。

    。。。。。。。。。。。。。。。。。。。。。。。。。。。。。。。。。。。。。。。。。。。。。。。。

    另一边。

    龙建军的身体好了许多,全家人除了龙建国其他人都瘦了一圈儿。

    龙建国却觉得家里有人住院真好,有水果罐头,沙糖,还没有人跟他抢,住在爸爸的机关里,吃食堂的饭,伙食比家里好,他还长了两斤肉。

    进去11月后,棉花已经丰收,但由于盐碱地,棉花产量不高。本着‘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宗旨,每家每户都分到没有开花的棉桃。

    黄彩莲看着这些棉桃发愁呀,大儿子出院前商大夫叮嘱远离过敏原,像花粉,棉絮,粉尘都会引起哮喘。

    最后大家商量,龙丁文带着大儿子在家,黄彩莲带着二儿子去农场的大礼堂,至于小儿子那是肯定跟着母亲和小哥。

    这天晚上,龙丁文和牛东风先把各家用麻袋装好的棉桃运到礼堂,而龙建兵也早早去占位子,离炉子最近的就是好地方。

    龙建国却不忘带上他的沙枣,还有几块沙糖。

    到了礼堂里有很多他这么大的孩子,有的骑着竹竿跑,有的两两你追我打,摘棉桃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只负责玩。龙建国很兴奋,一路小跑窜进玩耍的队伍。

    “建国,离炉子远点儿!”

    “建国,小心竹干,别戳到你!”

    黄彩莲手里剥着棉桃,眼睛还要盯着小儿子。

    每家周围都堆满棉桃,有的棉桃掰开雪白的棉花就露出来,而有的需要用脚踩烂才能露出,还有的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