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 >

第2部分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第2部分

小说: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有仅有两样的粗面和野菜,整了半锅野菜面汤。

    等到姚世玲、闻亮、闻朋从田地里返回来,远远地便看到自家烟囱正在冒烟。

    姚世玲当即震惊。

    “着火了吗?”闻亮也傻眼了,问。

    闻朋大喊:“妈!大姐把咱家厨屋给烧了!”

    正在路边闲聊的邻居听闻朋这么一喊,纷纷向闻家的篱笆院子里看,除了烟囱冒烟外,厨房门口也有薄烟向外飘,可不就是闻青把厨房给烧了!

    “闻青真烧厨房了?”

    “哎哟喂,这事儿闻青干得出来!这事儿也只有闻青才干得出来!”

    众人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

    “还愣着干什么!快,快,快去提水来,赶紧的灭火,可别烧坏人,烧到别人家了。”

    “这是谁又惹着闻青了呀,快点提水。”

    “去我家,我家离闻青家近,提水方便。”

    “对,去她家,赶紧的,不然火势大了就控制不住了!”

    “……”

    众人纷纷慌乱起来。

    闻亮闻朋拔腿就向自家院子里跑。

    姚世玲脸色发白,莫不是因为自己打了闻青一巴掌,这丫头失了理智,做出这等祸害人的事儿,然后已经逃之夭夭了吧?

    姚世玲赶紧丢掉竹篮和镰刀,跟着闻亮闻朋拼命地跑进院子。

    同时左邻右舍端水盆的端水盆,拎水桶的拎水桶快步赶到,就想着一次把火给扑灭了。

    “大姐!”闻朋大喊着,第一个冲到厨房门口,同时也是第一个惊在门口的,呆呆地,不敢相信地看向厨房里,喊:“大姐?”仿佛他不认识闻青一样。

    接着闻亮来到呆住。

    姚世玲随后呆住。

    左邻右舍也纷纷呆在原地。

    呆呆的目光齐刷刷地看着厨房。

    厨房内闻青正掀开锅盖,将一个个野菜馒头往笸箩里拾,见门口突然围了一圈人,疑惑地打量着,最后目光停在了姚世玲身上,低声说:“妈,你回来了……”

第3章() 
姚世玲怔住。

    “大姐在干啥?”闻朋不由得自已问自己。

    左邻右舍脸上有不同程度的错愕。

    “闻青她、她在烧饭?”

    “蒸的野菜馒头?”

    “原来不是着火了啊……”

    “吓死俺了,俺连俺家的喂牛桶都给拎来了。”

    “哈,不是着火就好。”

    “……”

    这一声声不大不大说话声落入闻青耳中,闻青为曾经的自己羞愧,合着她做个午饭,大伙都认为她在纵火,她上辈子是造了多少孽啊。

    闻青硬着头皮扯出笑容:“叔叔婶婶,真是不好意思,让你们误会了,也麻烦你们跑来。你们都吃了吗?我蒸了些野菜馒头,你们也来尝尝吧。”

    闻青这话一出,一片安静。

    闻青何曾如此礼貌客气过,连自家也疑惑地看向闻青,闻青也知自己和之前反差略大,于是沉默。

    “不用了,不用了,家里做的有,家里做的都有。闻嫂子,既然没事,那么我们就都回去吃饭了。”年纪稍长的女人说:“闻青突然间懂事了。”说这话时,她偷瞄了闻青一眼,唯恐自己的话招惹了她。

    “在这儿吃点吧。”姚世玲邀请着。

    “不了不了,家里都做好了。”

    “对对对,家里都做好了呢。”

    “你们吃,你们吃。我们走了。”

    “……”

    没有一个人愿意留下尝一尝野菜馒头,一来是闻家家底太薄,大家都知道。二来谁敢吃闻青的东西,闻青一不高兴,提着菜刀砍过来,让人怎么办。

    左邻右舍纷纷转身离开,一出篱笆院子,嘁嘁促促议论起来。

    “闻青这是咋了?一下子就刹性子了?”

    “就是啊,居然蒸野菜馒头。啧啧,想不到啊。”

    “是鬼上身还是咋了?”

    “我宁愿信她烧房子,都不信她烧饭。”

    “你们还不知道吧?上午她跟姚世玲吵架了,吵得可凶了。我和我家那口子在院子里,听的清清楚楚。”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左邻右舍的兴趣:“为啥?为啥?为啥吵架?”

    “姚世玲不让闻青嫁到县城呗。”

    “有这事儿?姚世玲咋想的。”

    几人叽叽喳喳就把上午闻青挨打的事儿,给说的明明白白,连姚世玲的想法也弄了个清清楚楚。

    “闻青这丫头早该打了,天天跟着她光棍二叔瞎混,太野了!”

    “就是,她那个光棍二叔是坐过牢的,姚世玲心也大,竟然让闻青天天跟着她二叔,这不,闻青就跟着学野了学坏了。”

    “这次闻青估计是挨打了,学乖了。”

    “看来,管孩子还得打!”

    “就是不知道打闻青这一次,能管几天。”

    “闻青那么野,管不了几天,你们等着,明天,顶多撑到后天,闻青肯定还是老样子,屁活不干,就知道往县城跑。”

    “……”

    趁着没到饭点,几个邻居凑在一处,又把闻青的劣迹加油添醋地说了一遍了。

    不过,闻青对此并不关心,她正将一笸箩的野菜馒头放在木桌子上。

    闻朋饿的立刻伸手去抓野菜馒头。

    “去洗手。”姚世玲说一声。

    “好。”闻朋立刻缩手,快跑去洗手。

    姚世玲和闻亮也去洗手。

    闻青则将野菜汤盛了四碗,放在木桌子上。

    等姚世玲、闻亮洗手回来,闻青已将碗筷摆放妥当,桌子中间摆放着豆酱,看上去是又炒过一遍,色泽明亮了许多。

    闻朋已将拿起一个野菜馒头啃起来,并且说:“妈,大姐做的野菜馒头好吃。”

    闻亮白了闻朋一眼,没出息!

    姚世玲说:“闻青,闻亮,你们也吃吧。”

    “好。”闻青拿起一个野菜馒头,咬了一口,粗面有些硬,凉的地方还有些板,和细白面粉的口感比起来差太远,闻朋却说好吃。

    闻青抬眸看一眼闻朋,闻朋一脸幸福地啃着野菜馒头,蘸着豆酱,喝着野菜汤,她心里不是滋味,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家人吃得好住得好,不那么受累,尤其两个弟弟能够顿顿都吃饱。

    “妈。”闻亮郑重的一声,打断闻青的思路,闻青看向闻亮。

    闻亮捧着汤碗:“今天上午,班主任又催这学期的学费了,马上这学期就结束了,班里就我一个人没交学费。”越说闻亮声音越小,后来干脆低头盯着野菜汤。

    “好,我知道了,你和班主任说一声,过两天就交。”姚世玲说。

    “多少钱?”闻青插嘴。

    姚世玲看一眼闻青,到底是回答了:“四块钱。”

    闻青听后不言。

    一顿午饭就这么过去,闻青抢着去洗碗洗锅,而后回到房内休息。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农忙时大家日夜忙着,忙完了就是各家各户口一日三餐,或者一日两餐的过着,没人出门打工,也没人做生意。尤其是水湾村这个村子。

    本应该睡午觉的,但闻青完全睡不着,她心里想着念着的都是四块钱,闻亮上学的学费。

    她忽地从床上坐起来,从墙上取下一只布袋子,床上的碎花棉布裙子给装进去,从破旧的五斗橱最后一个抽屉里,娶出一双布凉鞋,塞进布袋子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重新梳了头,推开门出来时,闻朋正在院子里趴着做作业。

    “朋朋,妈呢?”闻青问。

    “不知道。”闻朋答。

    “那等妈回来了,你和她说一声,我去下县城,下午就回来。”闻青说。

    闻朋一下站起来:“你咋又去县城。”

    “有点事儿。”闻青没多跟闻朋解释,扒着布袋就走了。

    正走着村里的这条大路时,拿着草席睡在树荫下的邻居们看到。

    一个个等着闻青走远一些,便开始说叨起来。

    “看着没,看着没?还说明天后天去县城呢,下午就去咯。”

    “就是哟。”

    “一个女孩子家家的,不知道在家里待着,净往外跑,我看啊,县城纪家说不定过几天就要退亲呢。”

    “就是,好好人家谁愿意娶闻青这样的。闻青她二叔可是坐过牢的。”

    “不然闻青怎么这么横?”

    “……”

    这些话隐隐约约传入闻青耳中,闻青立刻站定,回过头来。

    正在嚼舌根的几个女人连忙闭嘴,装作睡着了。

    闻青回过头,继续向县城走。

    闻青的步子迈的,到了县城她一阵恍惚,眼前熟悉又陌生的街道,许多记忆扑面而来。

    不过,她没有沉浸在回忆里。而是直奔了县城唯一的一家裁缝店——肖姨裁缝店。店主真名叫什么,闻青记不太清楚,但是大家都叫她肖姨,闻青布袋里的碎花棉布裙,就是借她家蝴蝶牌缝纫机做。

    蝴蝶牌缝纫机曾经是闻青最想要的,可是太贵了,一百八十块线一台,她二叔都买不起。

    裙子做好那天,肖姨就看上了闻青的手艺,也看中了闻青这条碎花棉布裙,出价十二块钱买下来。

    当时闻青不卖,她做这条裙子就是为了穿给纪彦均看。然后肖姨又询问闻青是否愿意在肖姨裁缝店里帮忙给人做衣服,当时闻青一口否定,她是要嫁到县城万元户纪家的,做这种事情太掉份了。

    所以,她统统不干。

    此时,她拎着裙子又过来了。

    “这不闻青吗?”闻青还未走进店内,肖姨就已经看到闻青了,闻青有做衣服的天赋,她曾经在肖姨这儿,随手帮忙肖姨用缝纫机走了几次针,做了三套衣裳,客人穿着好看,又觉得舒服。纷纷夸赞不已,并且指名了让闻青再给自己做两套。闻青她自己也时不时过来,借肖姨的缝纫机用。

    所以肖姨对闻青极其熟悉。

    “肖姨。”闻青笑着喊出声。

    这一笑一喊,让肖姨觉得,这闻青似乎懂事了不少:“闻青,咋?又来我这儿用缝纫机?”

    闻青笑了笑,有些难以启齿,但还是鼓足勇气说了:“肖姨,上次你不是看上了我这条碎花棉布裙吗?”说着,闻青将棉布裙掏出来:“这裙子,我就试穿了一下,其他我一次也没穿过。我就是想问一下,这裙子你还要吗?”

    肖姨闻言打量闻青:“咋了,怎么突然想通了?那你来不来我店里帮忙?”

    “我有点急事儿,需要钱,来不来你店里,我得考虑考虑。”闻青说。

    肖姨却是中意闻青的手艺,也中意这条裙子。当初这条裙子挂在她店里的时候,就有两个有钱的姑娘来问,都给出了十五块钱的价格,不过,她主动买,和闻青送上门让她买,这价格肯定不一样。

    “肖姨,要不这样,你看这衣裳我也试穿了一次,又是主动让你买。你上次给我十二块钱,这次降两块钱,给我十块钱,你也知道布料、手工我都花了十一块钱,我还有双凉鞋和这裙子配套,也送给你。另外,我明天过来,帮你蹬半天缝纫机,做两套衣裳,让你清闲清闲。”闻青说。

    还有凉鞋?肖姨感觉这次赚大,又听闻青要帮她做两套衣裳,当即高兴不已,本来还想拿乔,把裙子往死了压价,不然不买,但看闻青这么有诚意,当即道:“这是你说的啊,你可别诓我,还有,你考虑考虑在我这儿做工,我给你工钱。”

    一听肖姨这么爽快的答应,闻青开心,她就知道肖姨会答应。笑着道:“谢谢你,谢谢你肖姨。”

    肖姨是个干脆利落的,接过了布袋,便将两张五块的钞票交给了闻青。

    这个时代的五块钱,还是黄色的纸币,印着他族头像,闻青接过钱,心里隐隐有些兴奋,没作停留便离开。

    肖姨在后面喊:“小丫头,你可别忘了答应我的事儿。”

    “好,我知道了,我明天一定来。”

    肖姨摸着碎花棉布裙,翻开着,腰部嵌了宽扁型松紧带,起收腰作用,针眼走的细走的妙,样式新也不过分,肖姨喜爱的摸着,自言自语地说:“这丫头手可真是巧。”

    与此同时,闻青握着十块钱,没有直接回水湾村,而是先跑到县城,买了三斤油,把五块破开,将其中四块钱装在裤兜里。接着又去买了五斤面粉,买了二斤猪肉,二斤米,还想再买点别的,发现自己提不到了。

    将所有的东西全部装进小麻袋里,扛在肩上。

    才刚走两步,忽然感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眼前晃过,她莫名心头一痛,连忙转头,四处寻找,却什么也没有找到,暗想大约是因为纪彦均就住在这县城,所以她才会产生这种错觉吧。

    闻青摇了摇头,把杂念摇掉,快速直奔水湾村。

    一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