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 >

第5部分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第5部分

小说: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世玲接一句:“就知道护家。”说的就是闻亮。

    闻青发出内心地笑。

    临睡前,姚世玲看看天,确定不会下雨,便安心睡了。

    闻青坐在房间内,对着煤油灯,拿着碎花布和泡沫鞋底比对着,用一丢丢的白色小粉笔头在碎花布上画线,然后下剪刀顺着白线剪下去……一直等到鞋子的雏形渐成,她才爬上床去睡觉。

    第二天一早,跟着公鸡的叫声,姚世玲、闻青都起床了。

    二人要趁早到粮站,不然人一多,粮站排队要排到晌午,或者下午,太耽误事儿不说,站在太阳底下晒也太累了。

    “妈,我来拉会儿吧。”天蒙蒙亮,大土路上,闻青推着牛车说。

    姚世玲在前拉着牛车:“没事儿,这又不累。”

    牛车轱辘咯咯吱吱压过土路。

    母女俩起的也算早,朦朦胧胧中,看见外村的几家走在前面呢。

    “他们可真早啊。”闻青感叹。

    “早比晚好。”姚世玲说。

    “嗯。”闻青抬头看了看天色,又问:“妈,咱走这么早,亮亮和朋朋早上吃饭怎么办?”

    “留的有馒头有豆酱,亮亮会热的。”姚世玲说。

    闻青不再说话,闻亮闻朋都很懂事。

    等到母女俩到了粮站,粮站门口已经有十来家在排队。粮站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没到,大家能在粮站门口排队。

    “妈,这要等多久?”闻青问。

    “一会儿粮站人就来了,要不,你先去裁缝店吧,我一个人在这儿等就行。”姚世玲说。

    “现在去太早了,我再等等。”闻青说着,心却不由得慌起来,目光不由自主像粮站旁边瞟。

    那是纪彦均的家,整齐的平房,宽敞的院子,院子里有葡萄架,闻青的记忆飘远,她曾经在那里抱着纪彦均的胳膊,对他说情话,她曾经挺着隆起的肚子在葡萄架下乘凉过……

    “闻青,你饿不饿?”姚世玲突然问。

    闻青回神,问:“妈,你说什么?”

    “你饿吗?那边有卖包子油条的,你去吃点吧?”姚世玲说。

    闻青心不在焉,答非所问:“那我去买了。”说着便走向另一边。

    姚世玲看着闻青,转头看向纪家,这丫头心里还是念着纪彦均,可她还是不愿意让闻青嫁到这里来。

    闻青神情恍惚地走到小吃街,说是小吃街,不过是四五家卖小吃的,小吃样式单一,不过就是包子、油条、菜饼子、稀饭、豆浆、麻糊、茶叶蛋。但对农村人来说,已经很丰富了。

    菜包子三分钱一个。

    油条四分钱一根。

    菜饼子五分钱一个。

    稀饭三分钱一碗。

    淡豆浆三分钱一碗,咸豆浆四分钱一碗,甜豆浆四分钱一碗……这些都是闻青站这儿一小会儿,从老板和吃客中了解到的。

    闻青正想着买两个菜饼子,两个茶叶蛋,两碗甜豆浆时,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女声。

    “老板,给我们来两碗甜豆浆,两个茶叶蛋,两个大肉包子……”

    闻青身形一僵,纪宁芝,纪彦均的亲妹妹纪宁芝。对,是纪宁芝!

    闻青寻声看过去,果然看到了纪宁芝,还有她身边的章方方。

    章方方是谁?纪宁芝的好朋友,纪彦均的初恋情人。按照时间推算,现在正是章方方和纪彦均藕断丝连的时期,章方方时不时从市里跑来,买此时流行品,拉拢纪宁芝,让纪宁芝为自己所用,后来纪宁芝确实被她所用。

    比如说,此刻二人的穿着,应该就是章方方给纪宁芝买的,的确良白衬衫,袖口嵌两个白色小扁扣,下摆掖在裤腰里,脚下踩着小皮鞋,显得人身材修长又洋气,这可是时下最摩登的装扮,走哪哪儿有回头率。

    纪宁芝美着呢。

    纪宁芝和章方方两人正交头接耳说着话。

    纪宁芝扫视一眼:“每年交公粮的时候,就会有好多农村人来交公粮,排队都排到我家门口,烦死了,脏兮兮的。”

    章方方扫视一眼四周,心里认同。正在这时,余光中瞥见了闻青。

    “闻青。”她轻轻喊一声。

    纪宁芝也看到了闻青,当即不悦。

    “闻青。”章方方笑着又喊一声,想走过来。

    纪宁芝连忙拉住她:“别去,闻青这种女人沾不得,你要是和她说句话,她马上就沾我哥身上了。我哥可烦她了。”

    “不会啊,我觉得彦均对闻青很好的,而且他们两个马上就订亲了。”章方方一副无害的样子。

    纪宁芝斩钉截铁地说:“才不会定亲!我妈说打死也不能让农村人进我家家门。”

    “可是,彦均喜欢她吧。”章方方小声问。

    闻青嗤之以鼻,章方方这么大一朵白莲花,她上辈子的头几年,居然没看出来。

    “我哥不喜欢她!要是喜欢她,怎么看着她就跑?是她特别不要脸,仗着她二叔救了我哥一命,死赖着我哥。农村人就是农村人,见识短,没文化没素质,一心就想着嫁给有钱人!”纪宁芝恶狠狠地瞪着闻青。

    “宁芝,话不能这么说,我觉得闻青挺好的。”章方方在一旁不痛不痒地说。

    闻青这时转眸,直直看向纪宁芝。

    纪宁芝方才还气焰嚣张,以为闻青再怎么泼皮,至少会因为她是纪彦均的亲妹妹,而不敢怎么样?谁知闻青这会儿向她走来,她是知道闻青有多跋扈的,当即吓的往章方方身后躲。

    方才纪宁芝的一番言论已经引起路人的注意,此刻便讨论起来。

    “这仨姑娘咋了?”

    “你刚才没听吗?刚才那个白衣服矮点的,说蓝衣服的脸皮厚,农村人没见识没文化。”

    “农村人咋了?她就城里人了?城里人吃的喝的还不是从农村来的,她咋就高贵了?”

    “就是,她倒是有文化有见识,那别吃农村人种的麦子啊。”

    “……”

    来这儿吃饭的,基本都是今天要交公粮的,纪宁芝很不凑巧说了农村人的坏话,此时舆论的矛盾都指向她,她的脸顿时通红,章方方脸也微红。

    闻青笑着开口:“原来,你们两个也会臊的慌。”

    章方方脸刷的一下通红,她是市里人,向引以为傲就是自己的美貌、素质、文明,从未想到公共场合被人这么指指点点,被闻青这么直接指出来。

    闻青笑了笑,看来章方方现在的道行还不深,还没坏透呢。

    纪宁芝脸皮厚多了,红着红着,便恶狠狠地望着闻青,说:“闻青,你敢打我,就别想进我们纪家的门!”

    闻青忽尔一笑,分明笑的极其好看,纪宁芝却浑身一冷,直往后缩。

    闻青走到她跟前,扬起巴掌,纪宁芝响的尖叫:“闻青!”

    “打下去!”

    “打下去啊!”

    “好好教训她!”

    “……”

    围观者暗暗使劲儿,希望她打下去。

    但是闻青转头瞥了一眼章方方,章方方那么喜欢她打纪宁芝,她忽然停手,脸色一正,对纪宁芝说:“回去告诉纪彦均,我不稀罕他,我跟他的亲事从此作废,但是他欠我一命!”

    章方方闻言一震,作废?欠命?

    纪宁芝傻眼,她哥欠闻青的命?

    围观者听不懂欠命之说,但亲事作罢是听出来了。

    “姑娘好样的!这样的婆家不要也罢!”

    “就是,吃奶忘了娘的东西。”

    “不要也罢!”

    “咋不打她呢?”

    “那姑娘嘴那么毒,打了她不是惹一身骚,说不定人家城里人还会报警呢。”

    “也是,不打的好。”

    “免得她们得意。”

    “……”

    章方方和纪宁芝没想到那么多人帮着闻青,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闻青当作没看见,转身走到小摊老板跟前,说:“老板,给两个菜饼子,两个茶叶蛋,两碗甜豆浆,打包。”

第7章() 
闻青递给上白瓷缸。

    小吃摊老板接过来,动作麻利地打包。

    菜饼子五分钱一块,茶叶蛋六分钱一个,甜豆浆五分钱一碗,闻青每样要两份,合计三毛二分钱。

    闻青递上毛票,捧着白瓷缸,头也不回地走了。

    徒留纪宁芝、章方方站在原地,招围观群众指指点点。

    “看到没有?人家姑娘手上有好几块钱,不是穷人,买两份早饭眼都不眨下。”

    “□□都说,希望在广袤的田野上,这两姑娘长得白白净净,读过书了吗?心眼咋长偏了呢?”

    “唐太宗都说皇帝是船,民是水呢,你们比皇帝还牛。”

    “仗着自己是县城人就欺负外地人,看,人家压根儿不稀罕你呢,牛气什么牛气,不害臊!”

    “……”

    群众你一言我一语毫不客气,纪宁芝、章方方脸上挂不住,终于没忍住,双眼通红,捂着通红的脸往回跑,连早饭也不买了不吃了。

    与此同时,闻青已到粮站门口。

    粮站工作人员已经出现,打开高大的粮站仓库门,推出磅秤,现场一下喧闹起来。

    “来了,人来了。”

    “磅称都推出来了。”

    “验麦子的细心不?”

    “磅秤准不准啊?会不会把我家麦子称少了,再让补交啊。”

    “前儿个下雨,麦子受潮了,不知道一会儿能验掉吗?”

    “……”

    随着嘁嘁喳喳的说话声,姚世玲站起来,奋力拉起牛车往粮站门口靠了靠。

    “妈,妈。”闻青老远就喊,跑到跟前时,姚世玲已停下牛车。

    “妈,你别急,我看他们在发号,按序号验麦子,不用急。”闻青扶着牛车。

    “你懂什么,我不拉这段路,就要被别人多占个号,我们又得多等一会儿,闻亮、闻朋在上学,家里牛没人喂,饿急了,跑了咋办?还有闻亮、闻朋正长身体,放学就要吃饭,我得赶紧回去给他们做饭。时间耽误不得。”姚世玲说。

    闻青陷入沉默,越是和妈妈接触,越觉得妈妈爱自己,爱闻亮,爱闻朋,兴许还深爱死去的爸爸,她就越发后悔上辈子自己的傻、蠢。

    还好她重生了。

    “妈,先吃早饭。”闻青递过白瓷缸,顺势接过牛车。

    姚世玲无知无觉,接过白瓷缸,立刻蹙眉责备:“闻青,你咋买这么多,这得花多少钱啊!”

    闻青笑着:“妈,就这一次,下次我保准不乱花了。”

    姚世玲这才没罗嗦。

    母女俩在吃着早饭的同时,粮站的工作人员便开始验麦子,主事工作人员有三名,都穿着灰蓝色涤纶工装。

    第一名工作人员手中拿着带凹槽的金属棒,往麦袋子里一插,抽。出来时,凹槽就盛满麦子。这名工作人员拨弄着,察看麦子里有没有麦壳,有没有沙子、石子,有没有干瘪等以次充好现象。

    然后再捡两粒麦子,扔进嘴里,品咂麦子的干湿度。

    种种检验,一个不过关就得拉回去,该清理清理,该暴晒暴晒,没得商量。

    不少人挺担心,怕验不过,拉回去重新捯饬,费力费时,但又有些人投机取巧,掺点沙子、石子在里面,少交几斤公粮。

    “咱家麦子肯定一次过。”姚世玲说。

    闻青点头:“嗯,一次过。”

    但是姚世玲又担心起来:“我是可着秤称的四百二十斤,这要是不够还得补。”

    闻青这才抬头看向第二名工作人员,第二名工作人员站在磅秤前,加减砝码称重量,确定数字报给第三名工作人员。

    第三名工作人坐在一旁简陋的桌子前,桌子上放着算盘、新农村牌钢笔、钢笔水、印泥、印章、公粮江总本,以及各个农民递上来的公粮本。

    他就是记录在案的人,应交公粮和实交公粮数字一致,他印章一盖,就算完事。若是他说少十斤,那就得再补交十斤麦子上来。

    “放心,妈,要是真不够,回头我来补就行,你不用再跑一趟。”闻青说着,便拉起牛车,亦步亦趋的跟着队伍前进。

    姚世玲几次让她去裁缝店,她都说不急,一直掌握着牛车,盯着粮站门口。

    这让纷纷前来交公粮的水湾村邻居十分讶异。

    “那个拉牛车的是闻青吗?”

    “闻青居然来交公粮?”

    “……”

    邻居们大跌眼镜,要知道交公粮这种事情,不是大伙子就是父辈母辈来交,哪有小姑娘家来交的,出力流汗又挤在一群大老爷们中间,可丑了。

    尤其闻青还掌着牛车,一步一步向前拉,向靠近粮站门口靠近,邻居们一面觉得闻青这样没个姑娘家的样子,一面又觉得有这么贴心的闺女挺好,只是话到嘴边了就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