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幼麟传 >

第123部分

三国幼麟传-第123部分

小说: 三国幼麟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则应当在自己或“民”被杀死之前,揪出所有的“匪”,民的职责则是协助“官”揪出“匪”。

    一直到“匪”或者“官”方的任何一方全部被票决而死,游戏才算分出生胜负。

    众人听罢姜维的讲解,满是期待,搓手顿足,皆期待不已。

    随着裁判一句“天黑请闭眼”,在场所有人皆闭上眼睛,然后按照此前的说明,抽到“匪”字竹签的率先睁眼,相互确认身份,然后决定杀死那一个人。

    紧接着,身份为“官”之人睁眼,伸手指认凶手。

    其实,后世的杀人游戏已经衍生出许多精彩纷呈、复杂多变的变种,三种角色是最基础的一种游戏方式。

    但万变不离其宗,此游戏十分考验一个人的逻辑、口才、心里素质,甚至是表演才能。

    在此游戏中,但凡城府、心机浅薄之人抽到角色牌,很容易露出马脚;但若是手持“民”字牌的角色在观察、判断方面稍差一些,也很容易被“匪”蛊惑,成为一个“暴民”。

    前几轮既是试完,又是熟悉规则的过程。姜维作为裁判,自然旁观者清,看出有些人很快就能上手,有些人还晕乎乎的搞不清楚状况。

    但毫无例外,所有人皆兴趣满满,且大呼过瘾。

    再几轮下来,众人皆对规则有了深入了解,玩起来更见投入。

    姜维冷眼旁观,类似张苞、魏荣两位醉心于武艺,不如何喜爱念书之人,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时常摸不清头脑,容易被诱导蛊惑,从而犯下大错;而张青萝因为年纪尚幼,时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判断,确属没有办法。这几人算是菜鸡互啄型。

    刘禅、张绍、赵统、赵广、简舒、李遗五人中规中矩,乏善可陈,算是此间的中游水准。

    又几轮过后,张星彩、霍弋、庞宏三人脱颖而出,成为牵引场上局势的弄潮儿。

    庞宏无愧于他的表字“巨师”,庞巨师眼光之毒辣,判断之精准,总能快出分析出场上的形势和众人的角色,直杀得对手心惊胆战、莫敢与抗——但他也因为太过于出风头,最后几乎沦落为每轮都是第一个被暗杀之人。

    这让姜维暗自感叹,庞宏不愧是“凤雏”庞统之子,不说其本身人品学识如何,但总算传承到其父迅捷无双的智力。说起来此人差不多到了快出仕的年纪,将来若培养得当,必能胜任参军、谋士一类的角色。

    第二个值得夸耀的便是霍弋。

    霍弋判断局面的本事不及庞宏,但心理素质极佳,每每被人指认,总能沉着淡定,予以反驳分析。

    姜维知道,历史上,霍弋为人颇有才干,是蜀汉在南中地区的最后一任统帅,在任期间将南中治理得安宁平静,汉夷咸服。

    而且此人对刘禅忠心耿耿,当他得知邓艾偷袭阴平后,准备尽发南中大军前往蜀中协助防守;刘禅以战略已定,不纳其言。

    等到首都失守,霍弋身穿丧服,痛哭告祭三日,誓死不降,从此受到司马昭的赏识。

    再后来,他在得知司马氏善待刘禅后,这才率领南中六郡投降;此后仍为南中都督,并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与固守永安的罗贤二人并称忠烈果毅。

    霍弋今年不过十六岁,但他才策器干初见端倪,确实是可以统领一方的大将之材。

    除此二人之外,张星彩对大局判断之准,思路之清晰,几乎可与庞宏并驾齐驱,与其兄张苞粗豪的风格迥然不同。

    故而最后几轮下来,都是张星彩、霍弋、庞宏三位王者之间的对决,旁人只负责围观投票也就是了。

    但其中有一轮远出姜维意料之外。

    这一轮,刘禅、张苞、魏荣三人取了“匪”字竹签,面对庞宏、霍弋、张星彩三为强强联合的“官”字角色,按理说是没什么招架之力。

    事实也是如此,张苞、魏荣二人早在前两轮,即被票选处决,只留刘禅一人独木难支。

    不料刘禅演技绝佳,竟然发挥出了与年龄殊不符合的从容,或凝神苦思假扮“民”,或装疯卖傻跟风投票,竟是扮猪吃了老虎,乱拳打死了老师傅。

    诸人不察,这一轮竟然被他过关斩将,四个回合内连杀三个“官”字角色,终获胜利。

    这一度让身为裁判的姜维也感到十分之愕然。

    游戏中,他也观察到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譬如,刘禅的目光时常会投向小青萝;他身为“匪”时,也喜欢第一个杀死张小妹。

    见此情状,姜维只能暗自发笑。他音乐能够判断刘禅对小青萝是有好感的,这个年纪的少年不知道正确表达心意,只能用一些拙劣的手段,以求引起心仪对象的注意,大抵这就叫相爱相杀。

    此外,李遗时时望向门口方向,明显心不在焉,不在状态。

    但更令姜维心跳加剧的,还是在众人皆天黑闭目的时候,与抽中“匪”的张星彩之间的数番大胆对视。

    似乎这个时代的娱乐生活十分匮乏,在后世最简单不过的杀人游戏到了此间,竟然焕发出非凡魅力,一下子令诸人都沉迷了进去。

    众人玩了一个上午,相互间有说有笑,早已不复初时陌生;中午粗粗用罢姜母精心准备的午膳,再次振起精神来战。

    姜维望着院中济济一堂的青年才俊,又看看被众人拱卫在中间开怀大笑的刘禅,不由心道:

    “这便是大汉军方未来的元气所在,这便是未来辅佐你开创盛世的潜邸之臣!”

第二百零三章 绝顶() 
用罢晚膳,天都要黑了,诸人依旧意犹未尽,想要重整旗鼓,再战一场。

    不过姜维深知汉中王府还是有规矩的,刘禅倘若深夜不归,只怕主公担心。

    但他身为此间主人,亦不好公然规劝,不然倒像是在下逐客令了,这是极为失礼之事。

    万般无奈,只得向张苞频使眼色,

    不料张苞浑然不察,关切问道:“可是眼珠子不舒服么?要不要为兄帮你吹吹?”

    边上的张星彩抿嘴轻笑一阵,终于站了出来,正规规劝道:

    “太子殿下,时候已是不早,若不早归,只怕主公怪罪。”

    刘禅抬头望向渐暗的天色,猛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惊呼道:“什么!竟已这么晚了!”

    他一边在霍弋的服饰下整理衣衫,一边苦着脸道:“一会儿回去,又要被董师傅说教半日。”

    他口中的董师傅便是太子洗马董允,其人素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刘禅向来深惧怕之。

    王太子要走了,众人只能起身作陪。等他穿戴完毕,众人一路将他送至巷口,早有马车在外等候。

    临上车之际,刘禅忽拉住姜维,神秘兮兮道:“好教将军知道,父亲已是将你调至东宫,调令不日即至……”

    顿了顿,忽换上一副笑容:“今日才知将军竟是这般妙人……我便在府中恭候大驾,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射箭游戏可好?哈哈,我都有些迫不及待啦!”

    末了,趁着众人躬身抱拳送行之际,刘禅高居车驾,朝后方挥了挥手。姜维余光顺着望去,发现他目光焦点之所在赫然便是小青萝。

    目送王太子车架渐渐离去后,魏荣等人在哈哈大笑间相互告辞,相约过再聚;赵氏兄弟也同姜维约好明日配种之后,告辞离去。

    不一会儿,众人一一散尽,偌大一个巷口只剩下姜维、张苞、张绍、张星彩、小青萝五人。

    张苞以姜维兄长自居,方才一直帮着招呼客人,眼见客人去得七七八八,大手一挥,也要领着弟弟妹妹们回府。

    但见姜维一本正经,对张星彩道:“星彩似乎有东西落在我家院中。”因他与张苞结义的缘故,故而在早间拜见姜母时,两人已经相互改口,姜维以“星彩”称呼之。

    实则他早就想和张星彩单独说几句话了,只是今日贵客盈门,他作为主人自然得忙前忙后招呼,免得失了礼数。

    此时陡然空了下来,终于有机会可以独处一会儿了。

    张苞却丝毫未觉,挥了挥手,吩咐张绍道:

    “阿绍,你领星彩和小妹先回去,俺去取便是了,路上也好和伯约多亲近亲近。”说罢,便要去搂姜维肩膀。

    见他如此不解风情,姜维心中大急,偏一时又发作不得。

    就在这时,张青萝忽拉起乃兄之手,撒娇道:

    “大兄,萝儿的纸鸢置在柜子上取不下来,明日约了朋友们要去玩儿的,你帮萝儿去取下来嘛。”

    张苞挠了挠头,转向星彩,问道:“那你……”

    姜维忙抢道:“小弟一会儿亲自护送星彩回府,兄长只管宽心。”

    张苞对姜维素来是放心的,不疑有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了声“有劳”后,就领着张绍、青萝转身离去。

    姜维目送三人走出没两步,忽见小青萝转过脑袋,冲着他吐了吐舌头,又做了个大大的鬼脸,方才捂着嘴假装大笑转回。

    三人既走,偌大一个巷口便只剩下姜维、张星彩二人。

    张星彩这时嫣然一笑道:“我可不记得有什么东西落在府上。”

    姜维低头迎着他的美目盼兮,笑道:“自然是有的,且随我来。”

    两人由是并肩缓缓踱步,不时侧身打量对方,目光一经对视,皆会情不自禁露出笑来。

    慢慢到了姜府门口,姜维请她在稍侯片刻后,自己径直奔回房中,不久就领着一包布帛而回,郑重递给张星彩。

    张星彩接过,缓缓拆开布帛,但见里面包裹着一张颜色已经泛黄的绢纸,隐约还有些血迹撒于其上,为首三字,正是“将进酒”。

    她轻抿嘴唇,心道:“原来他不曾忘记……”

    “哎……”忽闻姜维一声叹息,颇为自责道:“这张绢纸每日放在身上,不想被汗水、血水弄脏了。”

    张星彩心尖蓦地一震,目光如水,缓缓流淌到眼前的少年身上,凝神问道:“二兄一路上可是一直藏于怀中么?”

    姜维颔首道:“不错,去年兄长生辰后粗粗写完,正想着秋狩后找个时间亲手赠送于你,不料后来领了急令,马不停蹄奔赴荆州……这一晃就过去四个月……这首诗便一直跟了我四个月……”

    他终觉此物沾了污秽,以此相赠,实在唐突佳人,便又道:“暂且稍等,我再去写上一份,马上就好。”

    张星彩一双波光流转的美目似喜非喜,嘴角微微含笑,轻轻婆娑泛黄的绢布,低声道:“不必麻烦,这一份…我…我很是喜欢……”

    这一声“喜欢”只听得姜维心神一荡,正要做回应,院中忽传来姜母的呼唤:

    “伯约,客人都送走了吗?”

    张星彩颊若霞飞,垂首道:“该回去了。”

    姜维深吸一口气,回过神来。

    他见天色愈加昏暗,未免张苞心焦,便朝院子应答一声,转身送张星彩回府。

    一路上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堪堪送至门口,即将分别之际,姜维忽想起一件事,顿足道:

    “有一事正要请二妹留意。君侯新丧,三将军心情不畅,定会鞭打身边士卒出气。听兄长提起,闻阖府上下,只你一人能说得动三将军,还望你能多多劝他改一改旧习,毕竟君侯殷鉴未远。”

    张星彩正色道:“谢过二兄关怀。家父心绪不佳,独自在阆中。家母有些放心不下,这几日正要前往探望。二兄既有言相托,我便随家母同行,劝慰一二。”

    姜维闻言,缓缓颔首。

    历史上,张飞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刘备常常告诫他,不善待左右侍奉此乃取祸之道,张飞却不以为意。

    果不其然,他临出兵前,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强谋杀。

    姜维其实也曾想过,将张、范二将从张飞身边调走。以他同张苞的关系,做这一件事可谓探囊取物般容易。

    但经过深思后,才发觉产生此问题的主因还在于张飞自身的恶习,而并不在张、范二将——毕竟他们是张飞身边的老人,若非实在被逼至绝境,如何会行此下策?

    张飞鞭打士卒的恶习一日不除,即使走了张达﹑范强二人,也会有新的范达、张强出现。

    在姜维看来,事到如今,最好的情况便是张星彩能够成功劝服乃父,请他以关羽之死为鉴,不再鞭打士卒;若此事不济,便要说服张苞或者张绍二兄弟中的一人到张飞军中做事,有了亲儿子照看,情况便会好上不少。

    大汉元老再经不起一点损失了。

    再说两句,天已暗透。

    互道告别后,姜维目送张星彩的倩影慢慢消失于张府大门之中,便转身踱步回家。

    ******

    次日是与赵统、赵广兄弟约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