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幼麟传 >

第148部分

三国幼麟传-第148部分

小说: 三国幼麟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维咋舌心道,果然人不可貌相。

    马超也不怪被他打岔,继续言道:“方才说到哪儿了?哦对了,第三股势力,却是占据下辨等地氐帅雷定等七部众;其四便是河池氐王窦茂,拥氐众万余人。此四部氐人各自称雄,不附汉、魏。”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贼领兵侵入关中,我推举金城韩遂为都督,一道对抗曹贼大军。阿贵、杨千万俱随我起兵反抗。初时战局顺利,联军一度将曹操杀得割须弃袍、溃不成军,不想战正酣时,我却中了曹贼离间之计……”

    说到这里,马超长长叹了一口气,眉头皱起,面上现出恼怒、悔恨的表情:

    “后来联军大败,夏侯渊继续西征,阿贵兵败被杀,窦茂率众据险抵抗,为操攻灭……唯独杨千万随我入蜀投奔主公,这才能留下一条命来。”

    “自此,四大氐王只余雷定一人而已;阿贵、杨千万、窦茂的族人便被曹贼截留,大部分迁于京兆、雍、天水、南安、扶风、美阳、广魏等郡。一些小部豪帅乘机而起,参狼羌的雅木吉,还有白马氐的强端便是在那时得势做大的。”

    一俟提到白马氐的强端,马超的语气中旋即又夹带上一股怒气:

    “再后来的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主公与曹贼争夺汉中,我与张飞、吴兰、雷同诸将作为先锋,屯兵于武都郡下辩城,用于阻断曹洪、曹真、曹休诸将驰援坚守汉中的夏侯渊。”

    “我又奉主公之名,联络武都、阴平羌氐诸部以为援助。当时氐人雷定立即率领万多族人响应;而雅木吉那厮表示两不相帮,哼,这倒也罢了;最可恨的当属那白马氐人强端,他明着表示愿意相助我军,但私底下却将我军虚实路线尽数告知曹军……”

    “还记得当时,我与张飞、吴兰三人各领一军,互为犄角。但因为强端那厮临阵反水,与曹洪里应外合,前后夹击,这才导致吴兰部被击败。吴兰败退时,又为他所诛杀,首级亦被传入曹操大营。等我与张飞接到消息欲要支援时,已是来不及……我军后路已失,万不得已之下只能撤走,不想最后还连累雷定部亦为曹贼所破……”

    姜维听到这里,终于明白过来在,为什么汉中之战初期,刘备军方面的名将张飞、马超二人联手,竟然还会被曹洪击退,原是阵容中多了一个间谍的缘故。

    马超越说越是激动,忽然猛地一拍案几,目中似要喷出火来,怒喝道:

    “若非强端这厮从中作梗,我军只消成功堵住武都郡关卡几个月,汉中的夏侯渊没了支援,必然撑不了多久!主公又何必亲提大军北上?雷定与吴兰也未必会死,汉中之战亦不必打上两年。伯约,你且说说,这厮到底该不该杀?”

    姜维心道:“强端此人不仅害死马超多年的朋友雷定,也杀了刘备大将吴兰,大大地折了马超的面子,难怪马超会对他恨之入骨。”

    他十分能够体会马超的心情,当下应和道:“此贼真该千刀万剐!”

    马超恨恨道:“强端这厮替曹魏立了大功,汉中之战后,便被曹贼留下看护阴平之地。其实我早就想发兵攻打阴平,替枉死的将士报仇雪恨,实在是担心会因此重新挑起两国征战,耽误主公的大事,这才忍让至今……”

    姜维接过话头,言道:“此番正好借整合参狼羌人之机,将强端那厮引诱出洞,然后一举击灭之,也好一消将军心头之恨。”

    “好!“马超拍案而起:”杀了此人,另立新的氐王,阴平郡便可全据手中!”

    稍一停顿,又补充道:”杨千万对我……不,他对大汉忠心耿耿,可为新任氐王!”

    就在他三言两语间,现任氐王强端,以及白马氐人这一种姓的命运就此有了定论。

    姜维心道:“马超无愧于神威天将军之名,他久在羌氐人之间行走,对羌氐之事可谓如视家珍,此番若非他倾囊相告,只怕此番平羌之战可能会走上许多弯路……”

    正感叹间,忽闻马岱问道:“伯约准备何时动手?”

    姜维回过神来,笑了笑,道:“兵贵神速,自然越快越好。只是此行要给魏国造成是羌人内斗之假象,免得打草惊蛇,影响主公将来北伐大计,故而我等还需做些准备才是。”

    马超、马岱二人闻言,均点头称善。

    “此番随行而来的,还有一名叫做柳隐的屯将,属于中军救护营,这次前来是奉了主公命令,要到将军军中普及战场急救之术。此术在荆州大战中已经被证明颇为有效,可以大大减少伤亡。明日起,还请将军择百余名机灵的将士,到柳隐处学习。”

    “超深感主公大恩!”马超久在军中,见惯了生死杀伐,此刻一闻便知此术的难能可贵之处,见刘备不藏私而将技术公开,顿时动容不已。

    姜维点了点头,又道:“其次,占据武都、阴平之地为第一步,建立榷场结交更为偏远的西凉羌胡方为重中之重。本次随行诸人,有很多都是维自蜀中带来的善于货殖之士,这些日子将评估羌人的特产风物,还请将军找些见识广博的羌人,详细指点。”

    “此事包在某家身上!”马岱一拍胸脯,当即应承下来。

    姜维长长吁了一口气,抱拳道:“如此甚好。”

    三人围坐在一起,谈至深夜,渐渐将此行的细节商定完毕。商量到最后,马超场面的脸上已经染上一层嫣红,显然是心血来潮之下,精神陡然振奋的缘故。

    他心情大好,当下唤来侍从奉上酒水,举杯在手,欲要痛饮一番。

    姜维却有些担心。他情知在历史上,马超的寿命终结于刘备称帝后的第二年。如不出所料,曹丕将于今年篡汉,而刘备亦将于明年登基,如此算来,眼前这位神威天将军的寿命已然只剩两年。

    他实在不忍堂堂战将就此缠绵于病榻,当下抱拳正色道:

    “数年之内,主公必定北伐。维请将军保重身体,切勿再多饮酒水……否则,等到北伐之时,我等皆披挂上阵,独将军一人留守沔阳,岂是将军之志?”

    趁着马超一愣之际,马岱神色激动,亦从旁劝道:

    “兄长,凉州的大漠落日,你便不想再回去看上一眼么?”

    沉默良久,马超方长长叹了一口气,摇头苦笑道:

    “杜康好则好已,既不能消心头之大恨,亦不能解乡愁之万一。。。。。。既如此,不饮也罢。”

    说完,便将手中酒杯轻轻放回案几。

第二百三十七章 少年养成计划() 
等三人将细节一一敲定,差不多已是夜半时分。

    马超因为年轻时卧雪爬冰,身子留下宿疾,这几年又过量饮酒,精气神早已大不如前,此时不住打着哈欠,面上满是掩盖不住的疲乏。

    马岱关心兄长身体,便提议军略就此结束,待到明日各自分头行动。姜维自无异议,便起身告辞,准备回到驿馆歇息。

    堪堪走出沮水都督府大门,马岱已经安顿好乃兄,旋即追将出来,诚恳邀请道:“某家在城中有一处府邸,左右天色已暗,伯约不如随某家回府暂住一宿吧。你我多时未见,正好促膝长谈一番。”

    姜维意动,但想了想后还是婉拒道:“日后有的是机会亲近,今日还有些事要吩咐同行的伙伴,就不叨扰了。”

    马岱也非强人所难之辈,点了点头,又道:“如此,某家便陪你去往驿馆。你第一次来沔阳,又是黑灯瞎火,须找不到路径。”

    说罢,便向都督府兵丁要了一支火把,亲自领着姜维行到驿馆。

    今夜无星无月,凉风习习,气温倒也舒适。两人索性安步当车,且走且聊,间或说些分别后各自的故事,自觉亲近,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笑声。

    沔阳是个小城,不多时两人便已赶到目的地。而此时的驿馆内外早已漆黑一片。

    姜维悄悄推开大门,却见门房留着一盏光亮,一个身子佝偻的老汉半倚在门栏边,似乎正作等待。

    那老汉闻见大门“嘎嘎“启动的声音,当即捧起油灯起身相迎,恭敬道:

    “小马将军,姜将军,你们可算回来啦!“

    这个声音有些耳熟。

    姜维借着他手中油灯发出的光亮望去,只一眼,便记起这个老汉的身份——原是在阳平关驿站接待过他们一大家子的田老三。

    既算半个故人,他当即又惊又奇道:“咦,这不是田老丈吗?你怎在此地?”

    边上的马岱解释道:“沔阳城一下子来了百来名客人,驿馆原有的几名仆役不堪驱使,难免人手不足,兄长怕照顾不周,便让某家便调了老田过来伺候。“

    这时,田老汉不住弯腰鞠躬道:“听说姜将军当了大官,难得还记得小老儿。”

    姜维将他扶住,笑道:“也难为你这么晚了还在等我。”

    寒暄一阵,他又问道:“敢问田老丈,我的同伴可都安歇了么?“

    田老汉回道:“大部分已经睡下,还有几位尚在房中等候将军。“

    姜维闻言缓缓颔首,心道,张裔、蒲元他们毕竟有了些年纪,此时必然已经歇息了;而糜威、魏荣、庞宏、赵统这帮年轻人初来乍到,又情知大战在即,必定激动得难以入眠,誓必要见到自己方能罢休。

    他有心向马岱引荐诸位伙伴,当下作邀道:“那些都是维在蜀中结识的好朋友,马兄可有兴趣入内一叙么?”

    马岱是个喜交朋友的性子,自是一百个愿意,当下大喜道:“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由是两人便在田老汉的带领下,穿过两重院子,来到一间宽敞的屋舍。

    推门而入,但见室内角落点着数盏油灯,糜威、魏荣、庞宏、赵统正半卧半坐于席子上,七嘴八舌不住闲谈。

    颇为出乎意料的是,柳隐也赫然在列。他的背脊挺得笔直,被诸小将歪七扭八的坐姿一衬,更显性子沉稳端庄。

    这时候众人见到姜维回来,皆面露喜色,纷纷起身相迎。

    姜维哈哈一笑,将身后的马岱推倒众人之间,介绍道:

    “早间虽然也曾见过,但我此番还要重新介绍一番。这位是左将军马超之从弟,马岱是也,是西北地面响当当的一位豪杰,也是我要好的朋友。”

    且不说马岱与姜维的这一层关系,他身为汉中王钦封的破虏将军,亲领一营突骑营,是蜀汉朝廷中为数不多的独掌一军的正将,无论辈分还是威望,都远非在场的诸小将可共比拟的。

    众人对他也多有耳闻,此番见得真容,皆正色抱拳见礼;姜维又向他介绍诸小将的名字身份。

    毕竟是个看重家世门楣的年代,马岱见眼前诸人皆是刘备元老重臣之子嗣,将来前途必定远大,更是不敢托大,亦郑重见礼一番。

    同时震撼不已,心道,如何伯约到蜀中转了一圈,竟然跟这群人厮混得如此相熟?

    见礼完毕,众人纷纷落座。

    魏荣沉不住气,瞪着眼珠,抢先发问道:“伯约,可定下何时出发了么?”

    姜维回道:“不急,这几日做些准备,每个人都有事做,且听我慢慢道来。”

    他清了清嗓子,先转向柳隐,缓缓道:“休然(柳隐字),我给你十日时间,教会沔阳城将士战场急救之术,可有问题?”

    柳隐不假思索,抱拳回道:“末将领命!”

    姜维缓缓颔首,又对魏荣和赵统道:“你们二人自明日起,也当趁此机会,一并向休然讨教学习,争取尽快掌握这门技术。”

    赵统本就是抱着来历练、学本事的心思,对他的安排自是毫无异议,当即抱拳应允下来;魏荣却拍着胸脯,嘟囔道:“学这个做什么,我苦练十八般武艺,是要去前线杀敌的,可不是躲在阵后照顾伤兵的!”

    姜维一捶他肩窝,正色道:“憨货,技多不压身懂么?将来战争中,按营寨扎、排兵布阵、战场急救的重要性远大过个人的武勇。似急救这般紧要的技能,你现在不学,将来我可不再教你,你莫要后悔!”

    魏荣见他说得认真,想了一想,也明白他是为了自己好,只得服软道:“也罢,明日一起去学依旧是了,何必如此严肃……”

    赵统和魏荣武将世家出身,将来肯定是要往武将方向发展的,故而姜维做出这样的安排。

    诚然,魏荣的武艺、天赋好过赵统不假,但仅论及军人的服从性,赵统显然继承了乃父赵云令行禁止的风范;而魏荣也继承了乃父桀骜不驯的特点。

    大抵在这个世上,有才之人的个性总归要强一些;像赵云这样既有才华,又知进退的将才当真少有。

    他摇了摇头,不再理会,转身对糜威道:“糜兄,一俟拿下武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