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幼麟传 >

第217部分

三国幼麟传-第217部分

小说: 三国幼麟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定认出此人是自己麾下头号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鄂焕,当即笑着招呼道:“鄂焕,不在邛都城下围着,跑来此处作甚?不过既然来了,喝一杯再回去也不迟!”

    哪知鄂焕恍若未闻,侧开身子,他的身后旋即露出一名身材矮小、头发灰白的老人。

    只见那老人径直奔向高定,挽住他的胳膊,声泪俱下道:“大王!不好了,汉军正在攻打美姑啊!他们把寨子都烧了,把人都杀了,求大王赶紧回去救救族人啊!”

    “什么!”高定认出来人是族中的长老,在吃惊于此人为何来到军中之余,更怀疑自己是否耳朵听错了,不由惊疑问到:“你再说一遍?”

    狼岑亦皱眉道:“这不可能!越嶲和键为的汉军都困守在邛都城中,哪来什么汉军?再说了,美姑地形隐蔽,若非熟悉地形,谁能轻易摸到那里?”

    长老一急,什么规矩礼仪都忘了,上前抱住高定大叫道:“阿定啊,你可是老汉看着长大的,天大的事情,老汉还能骗你不成?天晓得是哪里冒出来的汉军!他们见人就杀,攻破一个寨子,就烧一个寨子,满山都是无家可归的族人啊!族人们没有粮食住处,也不知能撑过几天……老汉逃出时,汉军正在攻打大寨,若去的晚了,大寨怕也是要不保了啊!大王若不信,外面还有数十名同来的族人,一问就知道啊!”

    “啊!”高定被惊得面色惨白、豁然起身。

    长老平素是个稳重的人,今日急成这个样子,显然情报不会有假。

    留在美姑的族人,都是军中勇士的家眷,于维系军心计,他没有不顾的道理。更何况大寨中堆积如山的金银钱帛更是他劫掠多年积累而来,岂能容人轻易夺去?

    来不及多想,高定一把推开长老,正要飞奔出帐。哪知连日放纵,又兼久坐之下,他的腰膝十分酸软,奔不出两步差点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他却浑然不觉,也不掸去腿上灰尘,只顾高声怒喊:“全军集合,回援美姑啊!”

    ******

    翌日一早,越嶲太守马谡着半身戎装,高立于邛都城头,遥望前方。

    不过一夜的功夫,不远处的夷人营盘一片狼藉,仿佛所有的夷人都凭空消失了一般。夷人退兵,几乎已是事实,但马谡却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高定仓促退兵,到底发生了何事?”

    不多时,被拍去打探消息的郡将焦璜回转到他身侧,惊喜交加道:“禀府君,退了,夷人一个不留,真得退了!”

    “嗯……”颇为出乎焦璜意料的是,马谡没有想象中的惊喜,他的右手轻轻抚摸着刚刚开始长出胡须的下巴,发问道:“敌营物资军械可收拾干净?”

    焦璜一愣,回想了片刻,忙回道:“带走了大部分,还有许多粮草、帐篷来不及收拾,就这样弃于原地,还留下许多掳来的汉人,末将已吩咐人手下去安置。”

    马谡皱眉道:“掳了许多汉人?”他想了想,忽重重一拍墙垛,恨恨道:“这高定好毒的计谋!若非夷人仓促退兵,邛都城险些不保!”

    顿了一顿,他又问:“可探明敌军行进方向?”

    焦璜答道:“往北去了。末将循着夷人足迹,足足跟出十里,这才敢来回禀,当不至于有假!”

    “往北……”马谡沉思片刻,面上倏忽露出笑来:“陛下与丞相终于派援军前来了。”

    “方才还在说夷人动向,怎得又讲到朝廷援军了?”焦璜听得一头雾水,心中嘀咕,挠头问道:“什么援军?援军在哪儿?”

    马谡闻言,轻轻一笑。自南中叛乱渐起,越嶲与蜀中交通隔绝,邛都城已经许久不曾收到朝廷的文书了,也难怪焦璜这么两眼抹黑。

    他只得解释道:“这半月间,夷人大肆搜刮劫掠,所获颇丰,又屡攻邛都城不下,想来退而求其次,先保住抢夺来的财货也是有的。你看,高定老巢位于北面的卑水县,夷人此时向北退却,极有可能是退兵回乡……”

    焦璜听得直点头:“末将也是这般以为。”

    马谡又笑了笑,道:“若是如此,高定大可慢慢收拾,等一切装运妥当,再行撤退即可,毕竟我军人少,不敢尾随追击。但你方才探到,夷人弃了许多财货、人口,连夜便撤军了,想来其后方必定发生了变故。若不出意料,此番定是朝廷援军深入敌穴,逼得高定不得不回援!”

    焦璜终于明白过来,抱拳恭贺道:“原来如此,那么我邛都有救,越嶲有救了,恭喜府君,贺喜府君啊!”

    马谡面上的笑容渐渐敛去,肃然道:“高定为祸越嶲多年,今日暂退,次月又来,大患未除,何言恭喜?焦将军,本太守命你一个时辰内召集城中全部人马,本太守要追蹑夷军,与援军前后夹击,共破高贼!”

    焦璜大惊道:“府君,此事万万不可!将士们苦守多日,如今贼势刚退,正是要喘一口的时候啊。且不说朝廷援军来或没来,只……只是你我之推断,终究没有准信,便是贼军自身也是羽翼尚丰,不可轻辱,我军毕竟人少,野战万不是对手,还望三思啊!”

    马谡冷哼道:“本太守且问你,若教高定成功回援,并击破我方援军,届时他调转矛头重新围城,邛都城还守得了几日?”

    “这……”

    “毋复多言,所有后果,本太守自会一力承担!”

    即闻太守如此坚决,焦璜终于不再坚持,咬牙点头,转身下楼点兵。

    目送他离去之后,马谡转身向北,眼神渐渐变得狂热。

    “这一局,我若是猜错了,邛都城落不过早晚,最差的结果也不过如此……但是我若猜得对了,高定这个祸害可一举而除之,如此,越嶲便可政令畅通,彻底归于大汉治下!如此,我马谡也算不负先生重托……”

    时值春末夏初,天空黑云密布,隐有滚滚闷雷之声。

    马谡耸立于城头,眉头紧皱,任凭大风将他的披风吹得猎猎作响。

    “援军竟然敢深入虎穴,行围魏救赵之策,看来这位援军将领的本事与胆子皆是不小啊……唔,这倒是此人一贯的作风……他自入蜀之后,短短不过两年,却先后活跃于荆州、西凉之地,功勋卓著,风头更凌驾于蒋琬、费祎诸人之上,一时无俩,便是先生、兄长二人来信时,亦多有夸赞……姜维,姜维,莫非这一次可真是你来了么……”

第三百五十一章 心有灵犀() 
卑水县,美姑,大寨。

    攻破大寨已经有五日时光,姜维料高定必然已经得到消息,眼下正风雨兼程赶来抢夺,遂集合张嶷、霍弋、赵广,于决战之前做最后的商讨。

    “大寨防御可修缮完备?”

    “寨中俘虏可看押妥当?”

    “大寨二十里之内,是否将夷人难民尽数驱赶完毕?”

    闻得主将询问,负责各自活计的诸将一一起身,抱拳答道:“皆万无一失!”

    “很好!”姜维缓缓颔首,伸指在案几正中的地图上一点,吩咐道:“我意,以大寨为诱饵吸引高定来攻,我军主力埋伏于左近山侧,待高定全力攻城之际,趁势取敌将中军本阵……伯岐,你为人稳重,素得军心,本将便将镇守大寨之任交托于你了,你务必要千方百计激怒高定,引他全力进攻,如此本阵必露破绽。”

    张嶷慨然抱拳道:“末将得令,必将大寨守得滴水不漏,不负将军所托!”

    “赵广!”

    “末将在!”

    “高定久居于此,许知道有什么隐秘通道。本将着你领二百士卒,负责弹压囚禁于此的俘虏,严禁内外勾结之事!”

    “末将得令!”

    “霍弋!”

    “末将在!”

    “今夜点起千五兵马,备好三日干粮,你我连夜出城,占据大寨西侧山头,一俟大寨交战激烈,顷刻突袭高定本阵!”

    “末将遵命!”

    见三人皆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姜维抱拳道:“此役胜,则南中稳;若败,局势就将彻底失控。诸位,胜败就在这两日,还请放手去干!请!”

    “请将军放心!请!”

    三人郑重行了一礼,鱼贯退出大厅。

    军略一经安排下去,但望着地图,姜维眉头依旧不得舒展。

    他自信已方兵坚甲利,若合理利用大寨和地形,足以击溃高定数万乌合之众。但夷人脚力矫健,来去如风,己方毕竟只有三千人马,击破敌阵已属难能可贵,此役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汉军在正面战场击溃夷军,高定扔下残兵败卒,在麾下精锐的护送下撤出美姑,遁入山林,以图东山再起。

    高定这祸患不除,越嶲将永无宁日!

    姜维估量着若再给他两千人马,于盆地入口处设置埋伏,就能在击溃高定主力后,实现扎紧口袋完成全歼敌军的效果。可惜,三千人马已经分成两部,实在不能再分了。

    烛光明灭间,姜维又将目光缓缓移到南边的邛都城。

    “只可惜我无法将消息送到邛都,不然我军与马谡麾下的郡兵前后夹击,定能毕其功于一役……”

    遗憾之余,不知为何,忽又有一个念头闪出:“丞相常夸赞马谡马幼常才气过人,好论军计……而今敌军凭空撤军,若不出所料,他当能看出这是援军围魏救赵之策,只是却不知道他敢不敢孤注一掷,领兵追蹑……”

    凝视良久,姜维终于轻轻摇头,把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打断——眼下最要紧的乃是打赢这一硬仗,赢了才有扩大战果的机会,若是输了,那就一切休提。

    又端坐沉思了一会儿,他当然心头渐渐安定,伸手招来姜文,指着大厅阴暗处的帘幕,吩咐道:“兵战凶险,你这几日便在此好好守着关家小姐,一步也不可离开。”

    姜文是他的家生子,故而关银屏到来之事,也在第一时间对他提及。

    即便过去数天光景,姜文对关银屏的到来依旧感到难以置信,他缩头瞧了瞧帘幕,露出一副难以名状的表情,咋舌道:“少主,说起来恍如在梦里,你说这关家小姐,如何跟到了这里?”

    姜维摇头道:“你问我,我问谁去?”

    他缓缓起身,一边将养由基弓挂于身后,一手提起绿沉枪,正要推开大门离去,倏忽却下意识地顿足。

    沉默片刻,姜维回头瞧了瞧暗处,略略调高嗓音道:“你就乖乖待在此地,哪儿都不要去。”

    “嗯。”帘幕后传来一声甜甜腻腻的回应。

    “我去也。”姜维苦笑两声,这才转身推门。

    ******

    却说高定担心老巢安危,领着狼岑、盘木王舅、鄂焕并四万夷人联军,一路餐风露宿、火烧火燎赶往美姑,堪堪到达盆地入口,距离大寨还有数十里路程之际,忽得号令全军减速。

    他纵横南中多年,历邓方、李严而不倒,甚至还能稳稳欺马谡一头,绝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经历过前几日的慌乱,决战之际,他终于冷静下来,回复昔日本色。

    汉军主将是谁?有多少兵马?沿途又有什么布置……这些情报他都不清楚,若就这样贸贸然撞上去,怕不是要吃个暗亏;若万一是李严来了,他可能还得做好逃窜他乡的准备……

    大战之前,这些情报一定要打探清楚才是。

    恰好越临近美姑,越来越多逃出升天的夷人赶来投奔。他们都失了寨子,大多躲在山上等待,一俟高定大军现出踪迹,便纷纷下山递进,声泪俱下要求大王替他们报仇雪恨。

    终究是朝夕相处的族人,高定拨下粮食好生款待,又趁机问起汉军虚实。夷人难民恨极了入侵的汉人,狼吞虎咽之余,便一言、我一语将各自所见所闻一一汇报。

    高定一一听取汇总后,得出一个难以置信的结论——汉军零零星星,最多不过三五千人!将领们皆十分年轻,至少主将绝非李严!

    这个结论令他欣喜若狂,敌方大将是个无名小辈,兵微将寡,而己方壮士人多势众,又是为了夺回家园,必然奋勇拼杀,这样的战斗能有什么难度?

    为增强军势,以便一举拿下大寨,他又对狼岑、槃木王舅二人保证道:“两位兄弟虽在定莋、台登二处各有基业,但我等既以兄弟相称,此时一定要团结一心,等打倒汉军,本王愿以重金酬谢!”

    狼岑、槃木王舅二人拍着胸脯道:“大王放心,定叫汉人来得去不得!”

    高定心中大定,当即下令全军加速前进,誓要在日落之前,抵达大寨。

    这一番急行,路途畅通无阻,沿途没有任何阻滞,夷人士卒又健步如飞,不过几个时辰,就逼近美姑大寨前十里。

    时天色尚未全暗,高定登上一处小丘,远远眺望。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