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幼麟传 >

第59部分

三国幼麟传-第59部分

小说: 三国幼麟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眼下法正、李严、孟达三人正是东州派的三大巨头。三人投了刘备后,境遇各不相同,联络也未像以前那般繁密,但终究还算是攻守互助的同盟。

    而且,孟达在上庸被刘封欺负的狠了,还被刘备剥夺了宜都太守的官职,内心正惴惴不安,此刻乍听到朝中同盟派人来,忙不迭的就要去迎接。

    他走出门房门,忽想起一事,顿足问道:“来了多少人?”

    “约莫二十余人。”

    孟达松了口气:“不过二十余人而已,纵然这些人冒名而来,或者不坏好意,我府中驻有数百东州精锐,区区二十余人还能掀起什么乱子?”

    他再不迟疑,亲自领着待到管家到府门迎接。

    管家拉开大门,引入孟达眼帘的是一张年轻温和的笑脸。此人十分有礼,刚一打照面,就躬身抱拳行了个礼:“在下姜维,深夜造访,不知是否打扰孟将军休息?”

    孟达眯着眼打量了一会儿,拱手道:“倒是不妨,只是这位将军瞧着面生……”

    姜维笑道:“在下原是天水冀城人,数月之前方投奔汉中王。”

    听他这么说,孟达才相信他确实是法正的人。

    自古以来以乡谊结成朋党、帮伙是一种官场常态。姜维年纪轻轻,又是新附之人,如何能做汉中王的亲信使者?毫无疑问,必然是投了朝中某位大佬。

    法正籍贯扶风,两人勉强也算得同乡。因此,不用说也知道,这位使者背后之人必定是法正法孝直。

    孟达不再怀疑,门洞大开,将众人引进府中。

    姜维忽靠近一步,低声道:“在下有要事禀报,请将军择一密处,只你我二人。”

    孟达以为法正有话要传递,于是忙吩咐管家带姜维的随从到偏厅招待,自己领着姜维来到书房稍坐。

    等仆人奉上茶水,孟达侧着身子,开门见山道:“姜将军,不知有何要事?”

    姜维忽撤下方才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叹息道:“孟将军,实不相瞒,你已大祸临头了!”

    孟达闻言心中大惊,但他脸上仍是兀做镇定,问道:“此话怎讲?”

    姜维靠近道:“方才驿馆来了一位叫做廖化的人,说你和少将军拒不派援,妄视前将军生死,他准备到汉中王驾前告你们之状了。”

    “嗨,原来只是此事啊。”孟达吁了一口气,笑道:“好教姜将军知道,只因山城新附,叛乱不断,我等确是抽不出人手,想来主公必不会怪罪。”

    姜维痛心疾首道:“将军糊涂啊!这等说辞少将军说得,偏你孟将军说不得呀。”

    孟达奇道:“这是为何?”

    姜维不答反问道:“数月前,将军是否以宜都太守的身份领兵北取房陵郡,又挥师攻打上庸?”

    “不错,此事人尽皆知啊,达是奉汉中王之命,难道有何不妥么?”

    姜维继续问道:“可是将军攻打到一半,汉中王突然派了少将军总督三军,可是如此?”

    “呃,不错……”

    “如此倒也罢了,攻取上庸后,各人皆加官进爵,偏你孟将军没有封赏不说,便是连原有的宜都太守也被人顶了去,不知在下所言可实?”

    孟达叹了口气,道:“确是如此。”

    “将军难道不知其中缘由吗?”

    “唉,威福皆出自主上,主公如何考虑,我岂敢妄加揣度……”孟达话说到一半,忽回过神来,急问道:“莫非姜将军知道此间详情?”

    姜维点了点头,又问道:“孟将军攻打房陵时,可是杀了魏国太守蒯祺?”

    “确有此事。”

    姜维一拍桌子道:“这便是了。孟将军可知这位蒯祺是何人乎?”

    孟达愕然:“达只知其为魏国光禄勋蒯越的兄长,怎么,此人杀不得?”

    姜维叹了口气,幽幽道:“好教将军知道,除了这一层关系,蒯祺此人乃是荆襄名士,素有智仁之名,乃是主公急欲招揽的人才。更为要紧的是,此人还是诸葛军师的姐夫啊!”

    “啊!”孟达闻言,脑子忽然一阵晕眩,手一抖,茶杯滑落在地,摔个粉碎。

    这下他全明白了,为什么当时攻打上庸顺风顺水的,主公突然派了个刘封过来,又在攻取上庸后,对自己毫无封赏,不闻不问晾在这里。原来是自己一时不察,得罪朝中另一员大佬了啊!

    姜维见他表情,又道:

    “将军眼下已是釜中游鱼之境,一步也错不得了。将军且想,主公与前将军情同手足,倘若他知道因上庸拒不派遣援军,而导致前将军身死陨落,该如何发怒?少将军毕竟是主公义子,稍稍惩罚一番也便是了;但将军杀蒯祺在前,又拒派援军在后,主公又该如何迁怒于将军?故而方才在下说援救前将军一事,少将军拒得,偏孟将军你拒不得啊!”

    孟达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原是如此!若非将军一番点播,达…达险些铸下大错!”

    姜维又道:“前将军是主公的手足兄弟,荆州亦是诸葛军师隆中对的紧要所在,须臾不可有失。实不相瞒,在下昨日先到房陵郡中拜会了向太守,他当即表示要率兵南下救援。以向太守之立场态度,即使房陵城不保,主公也会感念其志,必不怪罪!”

    孟达闻言,意动不已。他满脸通红,前后踱步了好半晌,忽又迟疑道:“只是…只是此间军权由少将军掌管,方才达已经劝导少将军静观其变,此时若是再与他争辩,只怕适得其反啊。”

    姜维暗自摇头。他已经搬出刘备、诸葛亮、法正三座大神,却依旧打消不了孟达保存实力的想法。可见此人确实是滑不溜丢的老油条了,除非刘备、法正亲至,否则断无收服此人的可能。

    不过这等结果也在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此前他已从王平处了解到,上庸的郡兵都是上庸本地人,南下的意愿不强;东州兵是私兵部曲的性质,相较于朝廷,更忠于主将,若孟达存了保存实力的想法,那么即使去了荆州也是毫无用处,哪怕夺了他的兵权也没有什么用;唯一有能调动起来的,唯有刘封手下三千益州子弟兵。

    眼见孟达不上套,姜维心念一闪,决定开始执行第二条计策。

    他轻笑两声,道:“不错。上庸乃是重地,确实不能丢失。如此,不如就暂请少将军领其本部兵马与我随行。少将军身份超然,领军救援荆州也是份内之意。至于上庸、房陵、西城三郡嘛,便由孟将军领本部兵马驻守,当可保安全无虞也。在下也当向汉中王直疏其事,以述将军之功。”

    孟达闻言,心跳骤然加速。

    这是一个令他无法拒绝的提案,在他看来,好处至少有四桩。

    第一,他手中四千东州兵不用赶赴前线,可以充分保存实力;第二,把刘封和他的兵将踢走后,以他手中的实力足够纵横东三郡,从此再无抗手;第三,可以借助姜维的奏章向汉中王表明立场和心迹,万一汉中王就回心转意了呢?这最后一桩好处是,倘若汉中王执迷不悟,那么自己手握四千兵马,天下何处投不得……

    念及此处,孟达忽打了个激灵。

    他心思疾转,这一箭四雕之计,越想越觉可行。只是这最后一桩好处,他是万万不敢透露分毫。

    姜维见他神色,知他已经入巷。于是从怀中抽出一卷锦帛,随手一扬,露出斗大的汉中王印玺,笑道:“其实在下乃是奉汉中王之令来找少将军的,只是不知为何他不愿相见。还得麻烦将军将他请到府上,在下当与其面叙其详。”

    此处姜维用了个模糊的说法,他确实是奉了汉中王之令,只不过这个令是宣慰之令,并非直接对刘封调兵之令。他已是打定了夺权的主意,只是方才见刘封府上戒备森严,不容易下手,眼下只想利用孟达赚来刘封,趁其不备加以控制罢了。

    孟达满脑子都沉浸在一箭四雕之计中,他虽未见到锦帛上的内容,但汉中王印玺断然不可能有假,何况此刻他又有求于姜维,根本不敢要当面审阅。

    此时此刻,他唯一的念头便是赶紧派人去请少将军。待姜维今夜传达完汉中王诏令,最好两人明日一早就此滚蛋。

第九十五章 暴起发难()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过去半个时辰。

    就在姜维、孟达二人各怀心思、虚与委蛇之际,府外传来“嗒嗒”的马蹄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空旷刺耳。

    不多时,大门缓缓打开,一员英武的锦袍男子排开众人,阔步走向堂中。他人还未到,爽朗的调笑声已至:“你这孟子度,刚刚从我府中装醉回去,竟然又来找灌。可是府上进了貌美的歌姬吗。”不用说,来人自然是刘封。

    原来他觉得方才孟达在他府上的建言十分之有礼,而他身边又少一位能够出谋划策之人,这一琢磨,竟然生了招揽之心。

    孟达既然相邀,虽然已是深夜,但这个面子还是得给的,便领了几名护卫前来。

    他进堂中,见到姜维,顿时有些愕然,面上的笑容旋即敛去。

    “此人是谁?莫非是益州来的使者?”刘封一瞥主位上的孟达,心中颇有些不舒服。孟达只说有要事相商,全然没说此间还有外人,而且还极又可能是刚刚被他拒绝相见的外人,这不是找不自在吗?

    不过来都来了,且看看他有何说法。

    刘封按下怒气,径直走到位子上坐下,顺势将配剑从腰间取出,往案几上重重一扣。他面无表情问道:“子度深夜找本将前来,可有何事哪?”

    孟达见他面色不善,连自称都用上了“本将”,可见心绪不佳,正要说上两句缓颊的话。这厢姜维忽行到刘封面前,行了个大礼,抱拳道:“在下羽林左丞姜维,此番奉汉中王之令宣慰荆州,今日来到上庸地界,何其有幸能够一睹少将军尊颜。”

    刘封睥睨着上下打量了一番,心道:“这个年轻人倒是恭敬,这声少将军叫得也自动听。”他的气因此微微消了一些,又想到对方毕竟是父亲的使者,父亲的面子岂能不给?当下轻轻的“恩”了一声,以作回应。

    姜维从案几上取过一杯酒,又回到刘封身前,笑道:“在下在蜀中也听说当年少将军为援救主公,独领一军,溯流西上,所在战克,忠义无双,乃是不逊关张的猛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聊以薄酒,敬将军威名!”

    他这番恭维正搔了刘封痒处。当年他领军入蜀,连战连胜,实乃平生最为得意之作。乍听到姜维重提旧事,嘴角不禁弯弯番起一丝笑意,连带瞧着这个小子也顺眼了许多,口道:“好说,好说。”手中也是举起了酒杯。

    孟达眼见姜维言语老道,三言两语就将气氛调节开来,显是游刃有余,当下微笑,不再言语。

    姜维将酒杯捏在手上,忽问道:“少将军既然有武勇仁义之名,眼下主公的手足大将腹背受敌,危在旦夕,在下想请少将军施以援手,不知愿意否?”

    刘封原本正要喝掉手中的水酒,闻言重重将酒杯砸在案几上。只见他面沉如水,隐含怒意,喝问道:“你也是来做说客的?”

    姜维将身子躬得更深,将双拳高举于首,沉声道:“请少将军以大局为重!”

    刘封此刻的胸膛几乎要炸裂开来。

    今日关银屏一番纠缠,又是动之以情,又是以大义来压,已是令他扫兴至极。此时又听到姜维在此聒噪,他怒极之下,朝着孟达狠狠瞪了一眼,旋即霍然起身,一脚踢开案几,转身欲走。

    就在此时,姜维将酒杯狠狠摔于地上,顿时发出一声清脆的碎裂响声。紧接着,他于刘封背后猝然发难。

    其实在他心中,刘封本性不坏,对刘备也算忠心耿耿,未必不能晓之以理。假如自己有大把的时光,倒真不介意为他好好开导一番。只是关羽危在旦夕,刘封脾气又十分倔强,保险起见,只能先声夺人。

    他方才借着敬酒之机,距离刘封不过三两步远,此刻蓦地空手猱身而上,双手握拳,直拿刘封肩膀要害而去。

    刘封乍闻身后凌厉破空之声传来,情知有人偷袭。他毕竟是久经战阵之人,反应极为敏捷,大惊之下忽地翻身一滚,顺势避过攻势,回首见是姜维,不由怒喝道:“你要做什么!”

    姜维并不接话,骤然飞身跃起,双足连环猛踢。刘封此刻脚步不稳,踉跄着堪堪避过三两招,再避不过第四招。

    只听见“嘡”的一声,刘封便被姜维一膝顶翻,重重摔倒在地上。

    这一击威力极大,刘封瘫软在地,只觉气息不畅,丝毫动弹不得。尽管如此,他亦面目通红,也不是是因愤怒还是因为气血不畅的缘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