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幼麟传 >

第69部分

三国幼麟传-第69部分

小说: 三国幼麟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犹豫是否还要追击,忽听同行的孙桓大叫:“此地还有活口!”

    诸葛瑾忙跟上探视。

    原是一名吴军士卒的肩膀受了战马踩踏,剧痛之下晕死过去,昏寐半晌,此刻方幽幽醒转。

    诸葛瑾亲自给那名士卒喂了水,见他精神稍振,方问道:“这位兄弟,关羽来了多少援军?”

    那士卒疼得龇牙咧嘴,但主将有问,只得追忆道:“光…光骑兵就有好几百,怎么也得有好几千人啊!”

    孙桓毕竟年轻气盛,闻言后旋即抱拳请战:“司马,我军有一万人,且有半数为末将从建业带来的虎卫步卒,战力强劲。而羽兵不满万,又连番大战,定然不敌,还请下令火速追击!”

    孙桓是东吴的宗室,时任武卫都尉。因他博学强记,允文允武,孙权常称之为“宗室颜渊”。此次孙权命他领着数千自己直属的虎卫步卒参加荆州攻略,一来为了保护诸葛瑾,二来也存了让他立些战功的心思。

    诸葛瑾眉头苦皱,沉吟半晌,终于还是点了点头。无论如何,他受命协调节制诸部,眼下有半数失了下落,自然有责任搞个明白。

    而且他也有义务搞清楚羽军动态和下落,为江陵方向提供进一步的情报。

    “只要小心些,避免正面决战,只遥遥尾随,当无大碍吧!”

    想到这点,诸葛瑾旋即向传令兵下令:“即刻将关羽得了数千援军,并潘璋、朱然、孙皎三部战败一事上报江陵吕将军处!”

    随着传令兵领命而去,诸葛瑾又点了五百兵士,命他们将此地吴军士卒的尸首好生安葬,并嘱托但凡还有一口气的,火速抬往营中救治。

    他对前路兀自不放心,便派探马前行侦查,故而一路行军速度并不快,直到日落时分,这才抵达决石口附近。

    诸葛瑾眼下正与孙桓一道,被大军拱卫在中间,缓缓向前行进。

    他十分了解关羽,那是个正面谁都不怵的猛人,得了援军必然如虎添翼。也不知几位将军死活如何,这些可都是吴候十分看重的将领。他心中忐忑,眉头竟然拧成了一个川字。

    边上的孙桓见状,宽慰道:“司马勿虑,纵然关羽勇猛,但久战之下,必然师老兵疲。而末将所领的乃是吴候亲卫,装备精良,久与魏军对决,不惧关羽残军。”

    诸葛瑾听他说得自信,心中这才稍定。

    大军通过一半,诸葛瑾忽面色有变,低声道:“叔武,情况有些不对!”

    孙桓问道:“如何不对?”

    诸葛瑾环视左右,沉声道:“此地依山带水、树木成林,四周必定有无数鸟兽安家落户。此时正是日头西斜、倦鸟归巢之际,如何却是这般寂静无声?”

    孙桓闻言放眼望去,只见自己立于一座小丘之下,丘上树木参天,层林尽染,将山丘遮挡得结结实实。冬日朔风刮人,只吹得枝叶沙沙而响,除此之外没半点动静。

    他想了想,道:“尝闻每到冬季,野兽冬眠,候鸟南迁。时下正值隆冬,许是这个缘故。”

    诸葛瑾摇头道:“叔武有所不知。瑾自幼家贫,知道有一类鸟叫做麻雀,食性杂,一年四季皆居于原地,叽叽喳喳,最是闹腾,山野乡间最是常见不过。此地纵然候鸟尽迁,如何连麻雀也不见半只?”

    孙桓神色微变,迟疑道:“司马的意思,是说此地有埋伏?”

    他话音刚落,山丘上似乎在应和他的疑问一般,喊杀声蓦地大作,无数箭矢如狂风暴雨般向下倾泄而来,或无间断。

    道上的吴军士卒不查,顿时便被射得人仰马翻,一时尽皆惊慌失措,呼喊声四起。

    “敌袭!有敌袭啊!”

    “有埋伏啊!”

    原来姜维本欲故技重施,等这支吴军通过后再行关门打狗之计。

    但他看到两位将领模样打扮之人忽在路旁停马,还对着己方藏身的山丘指指点点,便知埋伏可能被识破了,无奈之下,只得号令提前发动攻击。

    三千对一万,还真是一场艰苦的“埋伏战”。

第一百一十二章 转变() 
一轮箭雨过后,丘上林子里钻出无数高举长枪、绛衣黑甲的汉军,皆是怒喊着朝吴军扑去。

    汉军士卒本就等了一个下午,胸中早藏着一团怒气,此时又是居高临下冲锋,声势极为惊人。

    也亏得姜维当机立断,早在诸葛瑾、孙桓下达命令之前发动突袭。吴军猝不及防,长长的队列一下被冲开好几道缺口。

    孙桓但见丘上涌出无数身披绛色战袍的汉军,后续也不知藏有多少兵马,慌乱之下忙将诸葛瑾紧紧护在身后,一边挥舞长枪拨开箭支,一边高声急呼:

    “全军朝中军靠拢!”

    “全军朝中军靠拢!”

    此时,假如潘璋、朱然、孙皎三员武将中但有一人在此,听到孙桓的这声号令定会摇头不止。

    有经验的将领都知道,在遭遇伏击时,较为稳妥的做法就是下令原地结阵固守,等各部稳下阵脚后,再行徐徐朝中军靠拢,免得被敌军包围分割,逐个击破。

    朱桓虽然有“宗室颜渊”之称,但毕竟只有二十来岁,平日都是护卫吴候孙权左右,这次荆州讨伐之战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他的初阵。故而慌乱之下,本能就下令全军集结靠拢。

    诸葛瑾虽然位高权重,但他出仕以来,从未统领过兵马,这次还是第一次正式领军出征,根本听不出来孙桓的指挥正确与否。

    如此一来,惊慌的吴军士兵被成建制得汉军大肆砍杀,乱军中又看不到主将,竟然被杀了个落花流水。

    总算孙桓天资聪颖,旋即明白过来,重又大喊道:

    “结阵!结阵!各部原地结阵!”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此时战场上已经喊杀声冲天,虽然仓促之间,首尾的吴军听不到他的命令,但至少本阵并左近的两部已经开始结阵自保。

    诸葛瑾慌而不乱,下令道:“本阵将士一齐高呼:‘原地结阵’!快!快!”

    他这话被附近十名士卒听见,于是齐声高呼:”原地结阵!”这十人的呼喊又被附近百余名士兵听见,亦是齐声做如是高呼;一时,结阵的命令十传百,百传千,如水面涟漪一般扩散开来,

    回过神来的吴军顿时有了主意,竟然隐隐有站稳阵脚的趋势。

    姜维看在眼里,心中大急。

    敌军毕竟有近万兵马,而己方毕竟只有三千人马。倘若短时内不能击溃敌军,时间一久被吴军识破了虚实,则攻守之势定然互易。

    这迫使他不能像以往一样冲杀在前,只顾自己杀得爽快。

    他必须统筹调度,通过指挥提升汉军效率,已达到击破吴军的目的。

    故而他冲到半坡时就勒马停下,他身后的关兴、王平、句扶均随之停下。

    关兴一头雾水,疑问道:“为何停下?”

    姜维面色肃然,沉声道:“敌军人数众多,众将听我号令!”

    见他这般严肃表情,王平、句扶皆弯腰抱拳,屏息待命。

    姜维目不斜视看着前方乱成一团的战场,喝道:“句扶!”

    “末将在!”

    “你领两百名羽林卫,看我令旗所指行事,沿路四处游弋,谨防止吴军结阵,遇到胆敢抱团之人,一律冲杀!”

    “末将得令!”句扶大声应答后,手扶环首刀,领着早已在他们身后列阵完毕的羽林卫向前冲杀而去。

    “王平!”

    “末将在!”

    “你去指挥上庸兵,分割吴军后即刻结阵自保,切记不可能让首尾吴军支援本阵!速去,速去!”

    “得令!”王平一振甲袍,领着一队人分头去传达姜维的命令。

    眼见各人都分头而去,却独独没有自己的差事,关兴急道:“伯约,我呢?我当如何?”

    姜维正色道:“吴军势大,我军人少,久战不利,若要一鼓而下,必先击破敌军本阵。安国暂且等候,轮到你出场之时,便是此战决胜之机!”

    除了留下一会儿要交托给关兴的五十骑外,姜维还留下百余步卒作为机动,若哪一处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他就会亲自领着这只生力军驰援。

    敌军毕竟是己方的三倍之众,纵然安排妥当,姜维犹觉不放心,于是从马袋中抽出一枚锋镝,拉弓搭箭,朝天空激射而去。

    锋镝的鸣声,五里外的营帐也清晰可闻,关羽闻讯后,定当来援。

    姜维心道,原本计划以关羽为正面,自己领兵包抄;不想竟然反了过来,自己成了正面战场,关羽的援军成了奇兵。

    不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为将者绝对不可墨守成规,无论谁正谁奇,唯有根据战局形势之变化,因势利导,战斗才能无往而不利。

    待做完这一切,他这才放心心思,专心关注场上动态。

    战场中喊杀声震天响动,但情况却还不算失控。

    在王平的主持下,吴军被分割成三段,首尾不能相顾,吴军主将及其亲卫被牢牢锁在中断,突破不得。

    句扶则领着二百骑,依照姜维旗子所指,左右游走,来去无影。羽林卫就像战场上的尖刀,哪儿有激烈的反抗,他们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儿。

    虽然只有区区二百骑,但装备精良,行进之间队列不散,人仗马势之下,直如千军万马。散乱的吴军步卒又如何能够抵御,往往阵刚刚结到一半,就被一冲而散。

    句扶丝毫也不恋战,一俟吴军溃散,就收拢手下往外围撤离,边上自有队列齐整的汉军步卒上前收割。他则根据姜维令旗所指,带队寻找下一个目标。

    姜维注视了一会儿,暗自点头不已。

    句扶和王平两人,一人统领骑兵,一人统领步卒,都很好地理解并执行了自己的战术意图,这两人不愧是历史上蜀汉后期军方的擎天柱。

    吴军虽然人多,但在句扶和王平的狙击下,首尾两端基本组织不起来强力的抵抗,只要继续如此下去,再过一时半刻,等到关羽援军杀至,这两部吴军必然溃败。

    真正的激烈的对峙出现在吴军的本阵。

    近千持盾的东吴士兵团团将诸葛瑾和孙桓两人护在中央。同样数量的汉军步卒冲到此处,不仅再也不得寸进,反而露出颓势。

    姜维看到这里,内心忽然有些紧张起来。吴军本阵这支部队竟然身着两档铠,败而不溃,遭遇突击后居然能用自身的性命去保护主将,这绝非一般的军队。

    其实他猜得没错,这支部队乃是由孙权直领,属于东吴的中军,类似于蜀汉的虎贲卫。此一部装备精良,战意滔天,是职业的军人,绝非一触即溃的寻常军伍。

    姜维知道对付这样的阵容,仅仅凭借步卒正面围攻肯定是不成的,是时候拿出杀手锏了。

    他拍了拍关兴的肩膀,一指正奋战不止的孙桓方向,正色道:“安国,你见到那敌军本阵了吗?此战的关键在于击破那一阵!此时他们注意力都被我军步卒吸引,你领剩余的羽林郎,趁混战之际从其背后切入,直取敌酋,可有信心?”

    关兴拍着胸脯道:“探囊取物耳!”当下高举大刀,遥呼身后的羽林郎朝着坡下大路疾冲而去。

第一百一十三章 横生波折() 
激斗了一会儿,西方烟尘大作。

    随着关羽援军的到来,场上形势陡变,从原本的势均力敌,到胜利的天平终于朝汉军倾斜。

    真正破敌的转机出现在一刻钟后。

    只见关兴觑了一段吴军空虚之处,领着骑队直直插入穿透。骑队全体通过后,再次调转方向,以关兴为箭头,直扑吴军本阵后背。

    吴军本阵的注意力都在应付正面的汉军,哪里会料到背后又杀出一支骑兵?一时被撞得人仰马翻,惨叫不止。

    正面的汉军见状,趁势欺进。前后夹击之下,纵然吴军再是精锐,也抵挡不住,旋即宣告溃乱。

    姜维忍不住点头,心道:“关兴关安国,虽然领兵统帅的本事不及其兄关平,甚至还不及句扶、王平二人,但论冲险敌阵、把握战机的本事却远在诸人之上,当真是陷阵之士,冲阵之才也!”

    随着关羽部逐步深入战场,姜维吁了口气,口中缓缓吐出两个字:“此战定矣。”

    是役吴军大败,战死、重伤两千余人,泰半逃窜,余者皆降,诸葛瑾被俘虏,孙桓在亲兵的拼死护卫下突围逃走。

    ******

    时夜已深,朔风狂啸,吹得人脸隐隐作痛。

    但营盘里的汉军于营中空旷处升起无数篝火,围绕着放声高歌不止。

    一日三战,接敌两万三千,竟然三站皆胜!数番大战几乎都是压着吴军打,这等壮举已经彻底将这些年轻汉子的血性激发上来。

    向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