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幼麟传 >

第91部分

三国幼麟传-第91部分

小说: 三国幼麟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逊躬身道:“臣先行谢过主公。”

    他还是搞不明白吴侯为什么亲至,但既然来了,总不能赶人家走,故而略一迟疑后,又道:

    “这几日主公只管坐镇夷道城中。据臣所知,荆益周转不便,刘备军粮只够两个月之用。臣敢断言,一个月之内,蜀军必退!”

    孙权忽哈哈大笑起来,面向堂中,道:“还想安然而退?诸位将军,你们说说看,他刘玄德是否太过小觑我江东群豪了啊?”

    阶下诸将闻言,皆面露不忿之色,纷纷应和道:

    “欺我江东无人乎?”

    “便要教刘备来得去不得!”

    “刚好刘关张三人皆在,将其一举擒杀,如此蜀地唾手可得也!”

    陆逊见此情状,心中一沉,忖道:“莫非主公真有决战之心?这可不妥啊。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刘备东来至今,两军尚未正面对垒过一战,蜀军战力虚实还不曾摸透。纵然此时己方云集大军七万,但兵战凶险,不可预计者太多,胜负着实难料啊!”

    他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正要发言规劝,忽闻左侧响起一阵铃铛声,紧接着传来甘宁豪爽的笑声:

    “陆都督,你与吕将军夺了荆州,立了大功,些许小功劳,还让我等也沾沾光呀!”

    甘宁此言既出,堂下诸将纷纷狂呼酣战,势要与蜀军决一死战。

    陆逊大急道:“启禀主公,曹操在当阳虎视眈眈,此实非决战之机,万望三思啊!”

    这些劝谏之言,孙权已经在吕蒙那儿听过了,他微微有些不耐,皱眉道:

    “曹操渔翁之计,孤如何不知?然在孤看来,我军只消赶在曹操反应过来之前,尽快击败刘备,则曹操之计不攻自破矣。”

    陆逊为人耿直,一心为公,丝毫不曾注意到孙权情绪上的转变,继续劝道:

    “而且曹操除了在南郡有所部署外,其在江淮、江夏一带亦设有重兵。我军万一与蜀军陷入苦战,只恐张辽、文聘之辈趁乱而动……”

    “够了!”

    他话未说完,只听“砰”得一声巨响,孙权重重一拍案几,面带煞气,怒而起身。

    张辽与合肥,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往事。

    于帐下诸将而言,张辽之名直接与威震逍遥津挂钩,对于对手的这等壮举,不失风度地赞叹一番也就罢了。

    但对于孙权而言,这个名字同时还意味着恐惧,羞辱。

    多少次,他在睡梦中,都会被当日的马蹄声惊醒。

    那一阵单薄的马蹄声,将自己的尊严与荣耀,无情地践踏了一地。

    龙有逆鳞,触者必死。

    此时听到陆逊提起那个他实在不愿意想起的名字,孙权心头没来由得涌起一阵怒气,他深吸一口气,板起脸道:

    “江淮一线,孤已留下足够精兵护卫,卿不必操心!”

    说话间隙,他瞥了一眼,见陆逊还要再劝,当下抢先喝道:“孤意已决,三日后与刘备决战!不必再劝!”

    话音刚落,甘宁、韩当两员大将旋即跪伏于孙权身前,高声道:

    “愿为主公死战!”

    他二人是吴军阵中的宿将,素来德高望重。

    有他俩打头,周泰、孙桓、徐盛、宋谦、鲜于丹诸将各自尾随下拜,齐声喝道:

    “愿为主公死战!”

    “愿为主公死战!”

    “愿为主公死战!”

    孙权扫视堂下诸将,无一不是慷慨激昂,士气风发,心中怒气由是稍减。

    又闻诸将死战之言,不由得志得意满,这一刻热血沸腾,直令他产生了天下在握的错觉。

    陆逊见状,情知决战一事已成定局。他心有疑虑,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这一幕恰好落在孙权眼中,他面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眼中却闪过一丝阴翳。

    ******

    次日,长江南岸,汉军大营。

    这几日休战间隙,张苞、关兴、姜维但凡有空,便跟在关平身后,仔细聆听军阵战法,有时也会得到关羽亲自指点,三人存了比较之心,自然不甘落后,由是各有进益。

    这日恰好轮到张苞巡营。

    天不亮,他便早早起来,按照关平所传的法子,领着几名士卒,逐一检查防火、防突等各项工事。

    因为主公和他父亲都在军中,故而他丝毫不敢大意,每一样都查点得异常仔细。

    巡营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开营门查点拒马。

    等他查验无误准备回营时,忽见最远处的一座拒马桩上插着一支羽箭,箭支身上还绑着一片绢帛,正在晨风中不住抖动。

    张苞不假思索,上前拔出箭支,摊开绢帛来看。

    只粗粗一看,他便知道接下来即将发生天大的事情了,再不迟疑,他旋即拔开双腿飞也似得朝中军大帐奔去。

    中军大帐灯火通明,刘备、关羽、张飞、法正、关平、齐聚于帐中商议军略。

    姜维当值,护卫于一旁。

    昨日,汉军斥候打探到孙权统援军到来的消息,此时军中几位首脑商讨的就这个问题。

    但见帐内人人眼眶通红,不觉已是商议了一夜。

    眼下发话的是张飞,他和法正几乎要吵起来了。

    这几日来,汉军好不容易快要造成了两架投石车,两部攻城锤,十来座云梯、正要一鼓作气攻克陆逊营盘。

    但随着孙权到来,陆逊坚固的大本营背后突然多了六万援军,而今可谓内无忧患,外有强援,正是必守之势。

    若这种情况下,谁还想着要强攻吴军营寨,那准是得了失心疯了。

    于是,万般无奈之下,法正便正式提议退兵。

    关羽是知兵之人,情知若是吴军打定主意坚守,按照已方目前的实力,完全不可能打破眼前的局面,由是默然,再不吭声。

    但张飞脾气火爆,半是无奈,半是发作,竟然将火气发作到提议退兵的法正身上。

    就在两人吵得不可开交之际,营帐帘子忽被打开,张苞手握信箭,快步而入,在众人好奇的眼神光,将绢帛奉于刘备手上。

    刘备皱着眉头,展开布帛一看,忽双目圆睁,霍然起身,惊呼道:

    “孙权约我军两日后决战!”

    姜维恰好立于刘备身后,他目力甚佳,看得真切,但见绢帛上只写了短短一行字:

    “久未谋面,甚为挂念。闻玄德公东来,孤意于后日卯时奉酒于阵前,公敢晤否?”

第一百五十一章 法正之谋() 
战书!这是十足的战书!

    姜维顿时惊呆了:

    “孙权这是得了失心疯么?居然主动下战书请求决战!须知吴军只消稳稳守上一月半载的,我军必退无疑啊!等我军退却后,吴军尽可从容布置,消化战果,这岂非更加万无一失之策吗?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就在他兀自震惊之际,孙权的战书亦经众人之手,逐一传递下去。

    待传到关羽手上,忽见这位沉寂多时的名将猛然坐直了背,目中精芒爆闪,浑身骨骼竟作噼里啪啦爆响。

    边上的张飞大笑着对法正道:

    “说孙权,孙权就到,他既要一心求死,你再无话好说了罢!”

    法正面无表情,但心中已是电光疾闪盘算了一遍:

    此战若是胜了,东吴割地求和不在话下;纵然不胜,关张皆宿将,也不至于大败……

    只是…只是东吴的兵马实在太多了一些……

    他兀自未决,抬头环视一圈,只见关羽眉头紧皱,死死盯住自己,目中似要喷出火来;张飞喜笑颜开;关平咬牙切齿;便是主公刘备脸上也是一脸期待,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法正见此情状,便知此战不能避免了。

    他本就有些赌徒的天性,只要彩头足够大,便值得为止冒险一次。

    都说得陇望蜀易,得蜀望陇难,他法孝直还不是孤注一掷,为大汉赢来汉中这龙兴之地吗?

    经过沉思半晌,法正终于缓缓颔首:

    “既然孙权敢战,余又岂会拒绝!”

    顿了一顿,忽盯着关羽,沉声道:

    “只是此战凶险,容不得一丝失误,主公及各位将军须听从余之建言,万不可自行其是!”

    张飞心情大好,自是满口答应:“你自说来,俺洗耳恭听便是。”

    他边上的关羽却是默不作声。

    刘备见状,情知关羽为人自矜,因为那日法正当面顶撞于他,心中仍怀有芥蒂,当下宽劝道:

    “运筹帷幄看孝直;临阵对敌须仗云长。你二人一文一武,乃是孤左右双臂,彼此通力合作,方能击败孙权小儿。而今大敌当前,岂能意气用事,因私废公?”

    听到兄长如此缓颊,关羽终于拱了拱手,缓缓道:“尚书令只管吩咐便是。”

    刘备闻言,暗自吁了口气。他深知关羽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既然开口应承了,自然会遵照执行,绝对不会阳奉阴违。

    法正得了两位大爷的首肯,忽然阴桀一笑,道:

    “接下来,还请主公修书一封回复吴侯,只说蜀中事务繁杂,不便在此久留,不日即归。”

    张飞收敛了笑容,皱眉道:“刚说要战,就要修书回绝,你这是何意?莫非诳俺兄弟三人不成?”

    法正并不作答,只环视四周,但见刘备、关羽、关平、张苞诸人皆一脸茫然,唯有姜维笑而不语,遂作邀道:

    “伯约若是懂了,烦劳你代为解答三将军之疑惑。”

    姜维躬身行了一礼,抱拳道:

    “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吴侯来势汹汹,求战之心迫切,可谓气势正盛。末将以为,尚书令欲此举乃是以退为进之计,拖延决战之日,暂避其锋芒,正好泄吴军之气,骄吴侯之志!”

    法正抚掌赞道:“孺子可教矣!”

    张飞这才恍然大悟,大笑道:

    “妙极!如此一来,孙权小儿以为我军要撤,定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吶!妙极!此计当真妙极!”

    法正又道:“此外,待吊足孙权胃口,主公只消稍稍透露决战之意,孙权自然千肯万肯,对于决战地点之选择,岂非任凭我方说了算么?”

    关羽闻罢,暗自抚须颔首,想来对法正此计十分赞同。

    而刘备、张飞、关平、张苞,尽皆点头不止。

    便连姜维亦露出沉思神色,这一层到是他不曾考虑到的。史载法正洞察人心,就这看来,所言非虚。

    这时,刘备开口问道:“依孝直之见,以何日决战为佳?可否同我等交个底?”

    法正只是拱了拱手,并不作答,反而转向关平,问道:“沙摩柯还有几日回转?”

    军中情报由关平统管,闻言答道:

    “昨日刚收到蛮军信报,说已经成功接应到习珍、习宏兄弟,已在回程路途,再过五日便可回转。”

    法正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如此,余以为决战之日,便在五日之后!”

    他意气风发,加速语势道:

    “着各部即刻停止打造攻城器械,将半成的器物置于营寨显眼处,同时谨守营寨,不得擅自出战!”

    “主公,修书一事,可迟不可早,日落之前送去便是,也好让吴侯尝一尝患得患失的滋味。”

    “伯约,你识地理,一会儿借送信之机,探勘四周地形,务必找一处狭长的平地作为决战之地。该地边上须有密林,平地足够我方展开阵型,但于吴军而言稍窄即可。”

    “定下决战之地后,主公可遣文布去追沙摩柯,教他不必回来复命,而是率领所部藏身于密林之中,待决战之日,听我发放信号,共击孙权!”

    ……

    眼见法正条理清晰,将一并事务安排得面面俱到,帐内诸人自是信心大增,万分振奋。

    末了,他又走到关羽跟前,径直道:

    “主公言运筹帷幄在余,临阵对敌在君侯。只是君侯久在荆州,多不熟悉此间将士。至于决战之排兵布将、临阵对敌,君侯若无把握,余倒是不介意拔刀相助。”

    关羽缓缓起身,目光湛湛,正色道:

    “尚书令何必以言相激?尚有五日可以熟悉军情,制定战阵之术,于某而言,只多不少!”

    法正闻言,微微颔首,忽目露精光,缓慢而又坚定道:

    “决战之时、决战之地皆取决于我,此谓天时地利在我;而五日后,东吴将士求战不得,必定心浮气躁,人和亦将不存!反观我军,只消暗中蓄力,静候伏兵,则此战必胜矣!”

    刘备终于起身,展开双手,分别握住关羽和法正之手,大笑道:

    “此番我等和衷共济,力可断金!孙权若来,必教他追悔莫及!”

    一时,自他以降,关羽、张飞、法正、关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