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幼麟传 >

第95部分

三国幼麟传-第95部分

小说: 三国幼麟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就在两骑交而未错之际,姜维身子蓦地前倾,单手环抱马颈,舌绽春雷,爆喝道:“着!”

    小白早知主人心意,一声嘶叫,前蹄重重顿于地面,后蹄高高扬起,猛踢身后的周泰坐骑。

    小白神骏,后蹄全力踢出,其力之重,何止千斤?

    以有心算无心之下,周泰身下坐骑的后臀、右后腿两处遭受重创,竟有骨裂之声传来。

    栗色战马再难坚持,不住哀嘶,滑行两步,就此软软瘫倒于地上。

    这一番变故发生于电光火石之间,饶是周泰千防万防,哪里料得到姜维居然会以马蹄作为武器;又兼他出身江东,从不知道世间居然还有如此控马之术!

    他一时未能反应过来,身子已经重重跌落在地,顿时扬起一阵尘埃。

    透过尘埃,他能看到姜维已经策马回转,居高临下,挺枪来刺!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夷陵猇亭之战(四)第四更() 
战场这侧,经过二十余合比斗,甘宁一杆长枪上下翻飞,将张苞逼迫得左支右绌,狼狈不堪,眼看再三五招即可将之击败。

    忽闻前方蜀军阵中传来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甘宁下意识往身侧望去,正见周泰躺伏于地,正在费力躲闪那个自称“天水姜伯约”之击刺。

    甘宁见状,顿时大为吃惊。

    方才他也偷觑过那位玄甲白马小将之武艺,小将年纪虽小,却能教周泰占不到一丝便宜,这已经足够令他讶异,当时还暗忖道,假以时日,此人必是一员一流猛将。

    但他同周泰共事日久,深知周泰之能,纵然小将勇猛,没一百合必定难占上风。

    故而他放下心事,一心一意招呼张飞之子,试图将他快速击败,然后去帮周泰掠阵。

    他自恃身份,自然不会出手相助,但掠阵一举,确实有此消彼长的功效。

    大抵两将单挑期间,队友若觉得身边多了一名袍泽援护,自然会心无旁骛,发挥得更加出色。

    然而对于敌将而言,身边有一敌虎视眈眈,又如何能专心致志,全力对敌?效果恰好相反。

    方才关兴就不曾退出战场,一直在旁为张苞掠阵。

    只是甘宁艺高人胆大,不怎么将关兴放在眼里罢了。

    在甘宁的计划中,等到击败蜀军两员小将,己方将士士气必定暴涨。

    届时,他将建言吴侯趁机开战。如此一来,战局初期的主动则将彻底掌握在己方之手。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那员蜀汉小将竟然勇猛至此,不过二十余合即将周泰击翻在地,再无还手之力!

    甘宁为人义气,昔日合肥之战时,周泰与他并肩作战的景象依旧历历在目。

    此时,他不做他想,唯一的念头就是要救回袍泽。

    但闻甘宁大喝一声,奋起全身力气,一枪击退张苞,随后转身提缰,直奔姜维。

    两人只隔了三十步,须臾即至。

    张苞见他临阵脱走,以为他轻视自己,大怒之下,一边纵马追去,一边高呼示警:“伯约小心!”

    姜维得了警示,抬头见甘宁只在十步外,只能放了周泰,迎击甘宁。

    姜维入蜀以来,先后结识了马超、赵云、张飞、黄忠、关羽五大名震天下的猛将,论起武艺高超,这五人可以说都在甘宁之上。

    但碍于辈分立场,他并没有机会能与五虎上将中的任何一人交手,张苞算是他遇到过的最强对手。

    而今日,他将迎战甘宁,这是他第一次同这等级别的猛将过招,心中稍有忐忑,更多的还是兴奋。

    高喝间,两人互相战在一起。

    甘宁这一番救人心切,挟势而来,连续抢攻,直三五个回合,就将姜维攻得不住后退,只剩下招架之力。

    总算姜维新胜周泰,气势如虹,堪堪敌住对手猛攻,再斗数合,已经能够站稳阵脚。

    此时张苞已经拍马赶到,他是光明磊落之人,不愿以多欺少,只在一旁驻马掠阵。

    姜维当即收敛心思,回想起赵云所传的“谋定后动、后发制敌”之道,仔细与对手拆招。

    其实,若两人公平比斗,甘宁武艺自然在姜维之上;但姜维受了赵云点拨,此番只守不攻,甘宁一时也难以骤下。

    又见己方周泰败阵,张苞持矛在旁,此消彼长之下,甘宁再无方才从容自如之态,竟然被姜维堪堪战成平手。

    当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再战数合,周泰已经被冒死冲出的士卒救走,甘宁终于放下一桩心事,他击退姜维,提枪一指张苞,喝道:“你们两个便是一起上,我甘宁何惧?”

    张苞闻言,顿时大怒,当下汇同姜维二人,夹攻甘宁。

    两人初次合击,丝毫谈不上配合,虽然攻势加倍,但时常也会相互阻碍,难免放不开手脚。

    由是,甘宁竟然在张苞、姜维夹击中,堪堪支撑了二十余合,间或还会反击上一枪二式,反而逼得两员小将阵阵手忙脚乱。

    甘宁这一番以一敌二的殊死搏斗,在吴军士卒看来,竟是游刃有余之像,吴军声势登时复振。

    姜维看出其中端倪,朗声道:“大兄,你只攻不守,防守之事由小弟一力担之!”

    “好!”

    张苞闻言,一改战法,只一味舍命搏杀;有时甘宁直击其破绽明显之处,他也不管不顾,因为他相信边上的姜维定会帮他化去攻势。

    此时兄弟两人同心协力,一攻一守,刚柔并济,只十合,就将甘宁逼迫得节节败退,只能拆招,再难还手。

    就在甘宁勉力支撑之际,忽闻见身后又有马蹄声传来,余光可见一员绿袍小将正往自己身后疾驰,似要抄袭退路。

    甘宁登时大惊,若教人夺了后路,自己纵然武艺再高,此番也断无幸理。

    他再不迟疑,觑准张苞新老招式交接之际,一声暴喝,奋尽全身之力出枪荡开张苞;紧接着右手往怀中一探,掏出一把长约一尺的短戟,匆匆向姜维丢掷而去。

    姜维见他缩手入怀,便知此间必有异样,当下凝神屏息,侧身避过那一抹寒光。

    只是如此一来,两人攻势难免受阻。

    甘宁一提缰绳,扭头便走。

    这厢关兴已经快要赶到他身后,举刀欲阻其归路。

    甘宁哈哈一笑,倏忽挚弓在手,作势欲射。

    其时,关兴距离甘宁不过二十余步,他刚刚被射了一箭,又见甘宁拉弓,下意识地减速欲躲避。

    实则仓促之间,甘宁哪里来得及抽箭瞄准?无非欺负关兴惊弓之鸟而已。

    他大笑着将马速提振到极限,由是十来息功夫,就从三员小将的围攻中脱身而出,安然回归本阵。

    吴军见虎将甘宁独占蜀军三将,还能毫发无伤、安然而退,皆是佩服万分,深受激励。

    甘宁威风凛凛的模样已经深深烙印到三军之中,但凡其所到之处,皆会激起阵阵雷鸣般的欢呼。

    而汉军将士见己方三位战将,对阵吴军的三位战将,造成敌方一死、一败、一逃的结果,自然认定是己方获胜,同样声遏白云,气势如虹。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夷陵猇亭之战(五)第一更() 
汉军本阵,张飞目不转睛盯着阵中决斗。

    他初见甘宁暗施冷箭,大怒之下,欲要亲自下场会一会此人,却被刘备拦住不许。

    无奈坐定,又见姜维大发神威,用奇招击败周泰,顿时兴奋得连声叫好;等见到儿子张苞被甘宁压着打,又不免忧心忡忡;待最后见三小将联手,逼得甘宁招式尽出逃命而去时,竟然恍惚回到昔日兄弟三人纵横中原的岁月。

    一时有些感叹。

    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目视张苞、关兴、姜维三员小将在一众将士的欢呼声中各自归阵,法正道:

    “吴军阵中果然不乏猛将良才,方才这一阵只能算势均力敌。”

    关羽目视前方,缓缓道:“无妨,按计行事便是。”

    说罢,忽举起令旗,沉声道:“传令,王平部上前邀战,且战且退,只许败,不许胜!”

    “咚,咚,咚……”

    闻见鼓角声缓缓敲击而起,高台下,王平的胸膛也随之跳动起来。

    “总算轮到我出场了!”

    自那日汉中之战投了蜀汉,这是他第一次在主公刘备的眼皮子底下作战,尽管只是诱敌佯败,但他同样十分珍视这次机会。

    这是决定他能否出人头地的关键一战!

    王平深吸一口气,凌冽的空气灌入胸臆,勉强弹压住激动之情。

    “哐”地一声,他猛然抽出挚刀在手,高喝道:“将士们,随我上!”

    “杀!”

    “杀!”

    “杀!”

    三千上庸军皆高呼酣战,排成数列,踩着鼓点齐步向前。

    两军阵前刚好留了两箭之地,约莫三百步。

    未免遭到吴军弓箭手袭击,王平领军行到战场中段,便下令停住。

    上庸兵原本的武器为双手矛,在得知自己这一阵将打头阵用于诱敌后,王平趁着这几日,抓紧将麾下士卒调教成左手持盾,右手持短矛,恍然有些校刀营模样。

    此时将士们于阵前齐齐站定,手中枪盾互击,发出猛烈刺耳的金属撞击声。

    乍一眼,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但王平心里清楚,他统领的上庸兵打一打郡兵、山匪也就罢了,毕竟算不得强军,不说跟白毦兵、虎贲卫相比,可能在吴军精锐面前也要逊色不少。

    吴军本阵,孙权望着台下意气风发、正接受袍泽恭贺的甘宁,面色稍缓。

    总算还有猛将甘宁压阵,得以趁机扳回一城。

    正稍感欣慰之际,忽闻见刺耳的敲击声自阵前传来,孙权抬眼望,见人少的蜀军居然主动搦战,心头火气一下又被点燃,当即喝道:

    “谁愿替孤击破去此阵?”

    有眼尖的将领看出敌军方阵气势不足,行进间少了股一往无前的气势,于是纷纷上前请战。

    孙权于一众将领中,看到鲜于丹的身影。

    他早间赦免了参与斗殴的鲜于丹部士卒,又赐酒水以壮其行,心道,若以他部位先锋,此番必能舍生忘死,奋勇杀敌。

    念及此处,孙权毫不犹豫,立即点了鲜于丹部迎敌。

    鲜于丹领了五千士兵上前,精神振奋,快步向前。

    王平见状,也喝令迎上。

    两军各自行进至只剩三十余步,忽齐齐发足狂奔。

    “杀啊!”

    “杀啊”

    十数息后,两个方阵狠狠撞在一起。

    果然不出孙权所料,鲜于丹身先士卒,率先接阵,将为兵胆,他身后吴军气势如虹,连续发力。

    上庸兵毕竟人少,渐渐落了下风。

    总算士卒临时得了王平的改造,有了大盾守护,此番只求自保,倒也不至于败乱。

    缠斗一会儿,王平忽高喊:“杀!杀!杀!”

    紧接着,上庸兵尽皆齐声响应:“杀!杀!杀!”

    这股喊杀声乍一听似乎没什么特别,但仔细听来,却可察出其中古怪。

    三声“杀”,前一声轻,后两声重。

    而上庸兵的脚步仿佛在应和这股节拍,每前进一步,旋即又要后退两步。

    这是王平想出的点子,用节拍融入“杀”字口号之中,利用节拍指挥士卒后撤,如此可以有效防止后撤途中阵型被打乱,以至于佯败成了真败;也可以迷惑敌军,防止其看出佯败之真相。

    如此一来,乍一看,仿佛是王平部不敌,不住后退。

    鲜于丹只道汉军抵挡不住,兴奋之下,不住号令前进,由是吴军头阵一口气推进七十余步。

    就在此时,一声嘹亮的号角凭空响起。

    汉军两翼步军方阵齐齐往两侧一闪,两支黑压压的骑兵斜刺里杀出,马蹄声阵阵,扬起遮目的尘沙,直扑鲜于丹部两侧。

    鲜于丹见状登时大为慌乱,忙下令停止追击,准备结阵撤回。

    王平颇能把握战机,哪容他说走就走?旋即喝令上庸兵改守为攻,缠住敌军。

    上庸兵见目的达到,又有友军赶来夹击,士气大振,竟然在打出一波反冲锋后,死死缠住,使得鲜于丹部一时竟不得骤退。

    当此之际,两支骑兵堪堪杀至。

    姜维、关兴领着羽林卫直击鲜于丹阵右后侧,张苞领着虎骑直突鲜于丹阵左后侧。两支骑兵齐出,其势恍如白鹤闭膀,死死将鲜于丹阵包裹在羽翼之内。

    细望去,但见关兴人怒马疾,高举大刀,第一个冲入敌阵。

    方才他在两军阵前失了面子,颇有些恼羞成怒,逢队便冲,见人即砍,似要将无尽怒火尽皆发泄到这群吴军士卒身上。

    张苞大声呵斥,亦于另一侧杀入。

    姜维看得真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