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幼麟传 >

第96部分

三国幼麟传-第96部分

小说: 三国幼麟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苞大声呵斥,亦于另一侧杀入。

    姜维看得真切,关兴左砍右劈,虽千万人中,亦如入无人之境。

    而张苞凭借手中一柄丈八蛇矛,罡风四溢,纵横披靡,当真是擦者伤,挨着亡,逼得其身畔丈余内的吴军站立不稳,纷纷四散而走,走不掉的只能趴下躲避,。

    姜维心中赞叹:“二兄于战场上的嗅觉敏锐,每每可以击敌阵紧要之处;而大兄一身蛮力加上手中那柄长武器,当真是无双陷阵之才。”

    他见两位义兄杀得兴起,自然不甘落后,一夹马腹,奋力杀入。

    羽林卫、虎骑营齐出,其疾如风,侵略如火,只一轮冲击,吴阵即告溃散。

    鲜于丹于更是在混战中被一脸不开心的关兴一刀砍翻。

    此时,距离他们最近的一队吴军尚在二百步外,哪里比得上汉军骑兵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欲要支援,已是不及。

    第一场试探性的交锋,终以吴军大败结束。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夷陵猇亭之战(六)第二更() 
在这场大战中,汉军骑阵如风而来,又如风而过,只留下一地吴军士卒的尸体。

    鲜于丹部五千将士伤亡近半,剩余三千人大喊大叫,不顾一切地调头奔逃。

    张苞、关兴、姜维三人各自领兵追杀一阵,堪堪追到吴军弓箭手射程范围边缘,即行撤回。

    鲜于丹部得以最终只剩千余残军黯然退回。

    反观汉军损伤甚微,不过是佯攻缠斗时,有数百上庸兵被刺伤、砍伤而已。

    旋即有向宠率领的救护兵奔赴战场,或用担架、或用背负,将伤员快速抬下战场。本阵后方已经设立有紧急伤病营,等待他们的将是是及时的处理。

    而逃不掉的东吴伤兵兀自躺在地上哀嚎不止。

    吴军本阵将领见此情状,义愤填膺,纷纷请战。

    ******

    汉军本阵中,张飞纵声大笑:“吴狗果然不堪一击。”

    刘备摇头道:“这一阵只是相互试探虚实。孙权败了一阵,但于整体实力无损,依旧是敌军多,我军少。”

    他顿了顿,转向关羽,嘱咐道:“云长,接下来你可要小心那。”

    关羽高岿然不动,轻抚长须,只淡淡说了一句:“兄长放心,碧眼小儿快要沉不住气了。”

    ******

    孙权眼见首战失利,首先涌起一阵诧异之情。

    蜀军这是怎么回事?居然一开始就亮出骑兵这等利器?在他看来,骑兵可是能够决定战局胜负的大杀器,一般不会轻易祭出。

    他侧身看了看正在蓄力的三千虎卫骑,心道:

    “刘备啊刘备,你就使劲显摆罢,等你方骑兵气力用尽,便是我方虎卫出击之时!”

    但与此同时,他又有些不耐。

    鲜于丹部的溃兵四散而逃先不说,逃不掉的伤兵兀自躺在地上哀嚎不止,他知道这等哀嚎在已方士兵听来是极其打击士气的。

    孙权深吸一口气,喝道:“传令,宋谦、谢旌、李异、刘阿四部齐上,孤倒要看看,两万对两万,刘备还能如何夹击,如何包抄!”

    阵前的甘宁闻言,暗自颔首,心道:

    “兵法有云:倍则攻之。吴侯此番的思路倒是对的。”

    己方兵力雄厚,优势明显,何必跟蜀军玩什么花样,简单粗暴的手段才是最好的手段。

    须知刘备兵不满三万人,己方这次一举投入两万前锋大军,正面与刘备大军交锋,刘备若是还敢夹击,势必要全军压上。

    一场大战役中,在无必胜的把握下,谁若敢率先拿出全部力量,那就是把底细全部亮完,再无后手可用,那么距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而刘备摆了鹤翼阵,若不全军压上夹击,那么阵型便失去了意义;但话说回来,蜀军若是敢于全军压上包夹,那么己方两万大军结成圆阵缠住蜀军主力,中军依次跟上,既可各个击破,亦可直取蜀军本阵。

    如此一来,胜负立可显现!

    “己方兵力毕竟较刘备雄厚,若打成消耗战,刘备必定不是对手。”

    甘宁想到这里,对吴侯孙权微微有些改观,心道:

    “看来合肥一战后,吴侯的兵法韬略大有长进啊。”

    随着吴军四个前锋方阵的全数压上,鱼鳞阵前锋位置突然空缺出来。

    孙权大手一挥,下令道:“徐盛、韩当率部递补前军位。甘宁、周泰率部补中军位。”

    随着传令兵将他命令传至,吴军各阵突然动了起来。各部都是临时配合,难免有些混乱。

    好在韩当、甘宁、周泰、徐盛四人俱是军中宿将,混乱只持续了一小会儿,即归于平静。

    ******

    汉军本阵。

    法正见齐头并进的吴军方阵,微微一笑,道:

    “若非摆出鹤翼阵型,孙权怎肯主动发起进攻?只是这变阵一事,君候万望慎重!”

    关羽冷冷一笑,回道:“只怕他不来!”

    他旋即挥舞手中令旗,快速发号施令:

    “传令,两翼骑兵各自退后一百五十步。”

    “傅肜部虎步左军左首进十步,右首退十步,原地列阵接敌!”

    “陈式部虎步右军右首进十步,左首退十步,原地列阵接敌!”

    “张南部虎步中军往前行二百步接敌,列阵接敌!”

    “王平部往右后方向缓步后撤五十步,列阵接敌!”

    一时,传令兵如流水般飞奔战场各处。

    纵然虎步营一直在蜀中,从未接受过关羽的指挥,也不熟悉关羽的战法。

    但胜在关羽的指令十分简单清晰,随着传令兵将指令陆续送达,各部主将纵不能领会他的意图,但按令行事也不难做到。

    就在姜维、张苞各自引骑兵退出战场的同时,傅肜、张南等人皆开始向自己的方阵传达主将之令。

    此时汉军阵中,除了各部主将的吆喝声四起,只剩下落点快慢不一的脚步声,以及随之而来的漫天飞扬的灰尘。

    不一会儿,从两军的指挥高台可以看到,汉军阵营四个方阵已经从最初的鹤翼之阵,渐渐转换为一轮巨大的内凹形的偃月阵。

    偃月阵,全军呈弧形布置,形如弯月,月之锋线看似薄弱,实则暗藏凶险,用以防守,可谓击之不动。

    孙权站得高看得远,惊怒道:“两军交接之际,刘备居然还敢变阵!当真太也托大!”

    须知临战变阵是极为凶险之事,士兵如未能及时领悟主将意图,进退失据,变阵极有可能失败。

    再者说,假如在旧阵已失、新阵未成的情况下,被敌方抓住时机打上一波,全军也很有可能就此溃散。

    汉军本就处于劣势,还敢临战变阵,这让孙权感觉到被轻视;与此同时,他也极想抓住汉军变阵的机会打上一波,于是银牙一咬,暴喝道:

    “令骆统领一万人助阵,加重擂鼓,加速前进!”

    ‘咚!咚!咚!’

    战鼓声如雷,响彻原野。

    三里宽的空地上,吴军三万大军排成五个方阵,每个方阵之间只相隔数十步,正如海浪般一波一波向汉军阵营涌去,巨大的脚步声整齐而有力道。

    远远望去,长矛密集如林,寒气逼人,杀气腾腾,

    每个方阵中都竖有了一杆大旗,从左到右依次为“宋”、“谢”、“李”、“刘”,代表着各阵主将的名号,“骆”字大旗稍在其后,但也旋即追上。

    汉军方面,得益于关羽精确到步的高超指挥,各部早已干净利落地变阵完毕,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此时此刻,汉军将士们皆屈膝前视,严阵以待。

    姜维此时已经领着羽林卫退出战场,他高坐在马背上,看得清晰,心中感叹道:

    “若无丰富的指挥经验和如炬目光,数万大军如何能做到这般如臂使指?君侯高傲,果然有高傲的本钱。”

    细看一阵,更觉此阵精妙异常,不禁再次叹道:

    “传闻剑法练到极致,便可不凝滞于物,从此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无招更胜有招。君侯打了一辈子仗,年轻时虽然也有败绩,但临老却越发老而弥坚,从偏攻的鹤翼阵,到偏防御的偃月阵,阵型间的切换衔接随意自如,浑然天成,直教人叹为观止!”

    他知道这一阵没骑兵什么事情,于是打起精神,细细观摩学习,努力要把关羽用兵之精髓领会贯通。

    而此时,两军已经接近到只剩三十步。

第一百六十章 夷陵猇亭之战(七)第三更() 
吴军由长矛步兵、刀盾步兵组成,第一排、第二排的将士身披两档铠,皆士气高昂,杀气冲天。

    正所谓一鼓作气,吴军前锋闻得身后鼓声如雷,顿时在高声嘶喊间,开始奋勇冲杀。

    只花了不到二十息,吴军步卒便跑完了这三十步路程。

    只是,两军甫一交接,最前排的吴军将士就觉得不对劲。

    方才冲阵的时候,身处第一排的士卒可用余光看到两侧的战友,只是堪堪冲到敌阵的时候,身边的战友忽然都落后自己半个身位!

    这感觉就好比,两方人马打群架,你孤身一人冲得太快了,而队友尚未跟上!

    陡然面临这般情况,人最本能的反应便是,停下脚步,等一等队友。

    但打仗不比打架,战阵冲势一起,后排战友依次补进,想要顿住,谈何容易?

    如是,吴军第一排将士怀着一丝疑惑不解,重重与汉军锋线交织在一起。

    说起来,这正是偃月阵的功效!

    从汉军指挥台居高临下可以看到,在偃月阵的加持下,吴军锋线成外凸的形状,而汉军锋线是内凹的形状。

    以内凹对外凸,隐隐形成围攻的态势。

    这种感觉落实到具体,则以双方第一排将士的感受最为强烈。

    平均每五名东吴士兵都要面对七名汉军的围攻,相对而言,每五名汉军士兵身边都多了两名战友作为侧翼援护。

    吴军前锋将官察觉到不对,已是来不及。

    两边的鼓声俱是震天响起。战阵一旦交接在一起,想要散开,只能等分出胜负!

    骆统、宋谦、谢旌、李异、刘阿见状,只能号令部下奋勇杀敌。

    张南、傅肜、陈式、王平亦大声疾呼催战。

    天地之间充斥着刀剑互击的声音,枪盾撞击的声音,将士搏命时的嘶吼声……人人皆面容扭曲,战况正是激烈。

    汉吴双方不断有人倒下,但缺口旋即有人填充进来。

    ******

    汉军左右翼各有千余名弓箭手,分别由杜路、刘宁二将统领。

    一俟两军步军交缠在一下,传令兵立即给他们带来关羽的命令:

    “杜路部越过左翼傅肜部,朝吴军阵中射击!”

    “刘宁部越过右翼陈式部,朝吴军阵中射击!”

    杜路、刘宁二将得令,旋即大声招呼麾下士兵奔赴指定位置。

    ******

    三万吴军对阵两万汉军,其阵容厚度远胜于汉军。

    然而汉军借了偃月阵型的优势,伤亡的速度又远远慢于吴军。

    两相厮杀了约莫一顿饭的功夫,吴军阵容厚度足足薄了两成,而汉军只薄了不到一成。

    总算宋谦、谢旌等将领拼死抵挡,奋力厮杀,受他们影响,吴军士气不坠,两军由是战得难解难分。

    战正酣时,杜路、刘宁越过友军,迅速集结到位。一声号令后,齐齐交错向吴军放箭。

    他们的位置就在吴军身侧,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吴军身侧背后,吴军后排顿时遭受重创。

    总算身处后排的骆统反应及时,见状立即大吼道:

    “后排转身!高举盾牌,护卫前排!”

    “后排转身!高举盾牌,护卫前排!”

    骆统时任建忠中郎将,是吴侯孙权十分信任之人,原领三千人武射吏,凌统去世后,他又统领凌统的军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麾下不少原属凌统的旧卒为丹阳籍贯的老兵,曾随旧主转战南北,训练有素,反应迅猛,乃是吴军中少有的精锐。

    此时闻见呼唤,旋即分出一排盾牌手护卫。

    而杜路、刘宁害怕伤到友军,不敢让弓箭手抛射,只以平射伤敌,而丹阳兵结得盾阵正克汉军弓箭手平射,伤亡由是大减。

    只是这一番骚动已让前排的吴军产生一波小小混乱,谁也不愿意腹背受敌。

    吴军前军的军心由是不稳,若现状持续下去,只怕可能会溃乱。

    ******

    张飞看得兴起,一拍大腿,笑道:“这一阵,我军又胜了!二哥当真好本事啊!”

    刘备却迟疑道:“弓箭手如此靠前,孙权派骑兵一番冲锋便要溃散,此行太过于冒险,云长当见好就收。”

    法正忽笑道:“观君候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