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蜀山混元 >

第193部分

重生之蜀山混元-第193部分

小说: 重生之蜀山混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只听一声大笑,虚空中闪出一人,正是沙神童子、红莲老魔。

    原来这沙神老魔,虽让鸠盘婆来游说郑隐,暗中却尾随在后,见机行事。魔教之人心机诡谲难测,乐得见血神子与鸠盘婆死力相搏,哪里管什么情谊。不过既然被郑隐看破行藏,沙神童子也不再隐藏,现身叙话。

    鸠盘婆心中暗恼,但又不好发作,只得装着糊涂故意说道:“师兄来得正好,如今郑道友不愿与我等联手结盟,应该如何处置,还请明示!”

    沙神童子笑道:“师妹无需担忧,郑道友岂是愚顽之人,大势所在,彼此不得不同气连枝,方有一线生机;结盟势在必行!”

    郑隐桀桀怪笑,也借势收手,停了功法,血腥之气散去,露出真容,拱手笑道:“沙神道友果是妙人,甚合我的脾气。先前与鸠盘婆道友不过游戏而已,多年不斗法,止不住技痒罢了!我与魔教渊源甚深,所炼血神经又是魔教第一秘法,此番炼成出山,已是不坏之身,正是大逞心意之时,怎么会同室操戈呢?”

    鸠盘婆这才凝神行法,收了护身阴火,连着那失了精血的白发骷髅,也小心收在法宝囊中。

    沙神童子又道:“郑道友这神功,果然罕有匹敌,可还需吞噬有功行的修道人的精血、神魂。如今正是千三杀劫之际,诸多血食,任凭鱼肉。道友若是能登高一呼,魔教中人怎能不群起响应?到时威福煊赫,便是没有大兴魔教,与玄门一争长短的企图,也不失为一方霸主,令群雄钦佩!”

    郑隐呵呵一乐:“我当年与长眉一道拜师学艺,自诩根骨不在其下,可惜机缘遇合,失了天机眷顾,只得改投师门。不过心中这口怨气万难消去,自然要借着杀劫的转机,创下一番功业!”

    三人达成各自心意,自然又是互相恭维一番。当即约定再会之期,郑隐自在洞中疗伤,静候消息。鸠盘婆离了西昆仑星宿海,再往四处寻访魔教、旁门中的故交旧友,沙神童子回山,准备再开红莲盛会,纠集人手。

    再说五台派这里,自从掌教真人赵坤元传下教旨,命连万妙仙姑许飞娘、女殃神邓八姑在内,所有长老、弟子均不得回转望海峰,自去入世历劫。诸人得了严命,虽听闻佛门、峨眉联手围攻望海峰,也只得望而兴叹,不敢造次。好在不久便由极乐真人传来消息,佛门、峨眉均是铩羽而归,元气大伤,望海峰成了禁地。

    除了邓八姑襄助心如师太,度化玉清大师,在小南极光明境清修外,其余五台弟子,均在东海紫云宫与庐山妙泉洞暂歇。

    秦紫玲、周轻云等女弟子均在紫云宫,宝相夫人与陆蓉波均已内功圆满,只欠点火候、少些外功,躲在闭关清修,一众大小事宜均有紫玲、轻云处置,不问外事。

    秦寒萼最是耐不住寂寞的人,紫云宫虽有无边美景,哪里困得住她的心性?这一日心血来潮,拉上余英男、申若兰二女,来见紫玲、轻云。彼此见过,寒萼笑道:“姐姐在宫中好不安稳惬意,却不是忘记了一桩紧要的事情吗?”(未完待续。)

第四卷 第二十二回 紫云宫四女诛邪() 
周轻云恭敬问道:“寒萼姐姐说的莫不是伯父转世重修的事?”

    寒萼讶异,轻呼一声笑道:“轻云妹子到底根骨甚厚,修道日浅,却已能占卜前知,难怪掌教真人令你与家姐执掌紫云宫中大小事宜。愚姐心中正是顾念此事呢!”

    如今周轻云的老父周淳与李宁一道,按着先前赵坤元的教旨,在紫云宫碧蜈轩潜修,离着周轻云不远,方便就近请安,也稍慰孺慕之思。紫云宫上下人等自然也是多方照顾,轻云心内十分感激秦家姐妹这份情义。

    推己及人,听寒萼之言,周轻云便已猜到,便笑着对她道:“寒萼姐姐所虑倒与紫玲姐前几日所说不谋而合呢!如今宝相伯母修道大成,二位姐姐也是功行精进,唯独老伯父依旧在红尘中煎熬。这般说来,二位姐姐借机前去接引,正是人之常情!”

    寒萼见紫玲蹙眉凝思,未曾搭话,急忙唤道:“姐姐怎么一言不发?你虽是一宫之主,轻云妹子也是与你一般无二,莫不是你不愿我出宫去寻找父亲吗?”

    紫玲轻叹一声,这才回过神来,对二人道:“掌教真人命我与轻云妹子主持宫中大小事宜,不单单念在我二人乃是金母旧徒,也为了借重我二人处事小心、为人谨慎的缘故。如今母亲在赤尾屿潜修,陆家婶婶也在宫中闭关不出,二位伯父也是修道的紧要关头,不可分心。宫中没有长辈决断,我怎能不格外谨小慎微?

    我等均是千三杀劫中人,在这东海深宫中尚且不能免祸,一入红尘俗世,更是因果纠缠,再难安生,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你这般莽撞行事,全凭心中喜好为事,如何是好啊?”

    寒萼向来服软不服硬,最是心高气傲,除了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寻常同道,怎么能将她念头打消,当即不悦道:“姐姐说得甚是在理,不过小妹虽是修道之人,但也习过几句父母人伦的圣人言语,老父孤身一人在外,我如何能心安理得地逍遥快活?

    虽是杀劫已起,各人祸福休咎早有天定,我等若真命中有此一劫,便是藏在望海峰祖师殿中也难逃此劫,若真是命中福缘深厚,问心无愧,又何惧杀劫呢?可不管如何,漠视老父红尘颠簸,大违孝道人伦,妹子是万难认同的!”

    紫玲被她说得面红耳赤,不好反驳,只得道:“妹妹你莫要鲁莽行事,若说孝思情深,姐姐自然不落人后,先前远赴瀚海,可曾有半点迟疑?只是如今杀劫已起,需谋定后动,既要将父亲妥当接引回转,又要小心筹划、免惹祸端!只可惜平弟与石生贤弟往天山博克大坂顶上寒冰谷探视家翁,没个可以商议的人!”

    周轻云见她姐妹二人意见不合,忙劝解道:“二位姐姐切莫忧心,如今宫中有几位前辈坐镇,能有什么后顾之忧?寒萼姐姐一片孝心,也是合情合理。小妹虽是功行浅薄,也愿意略尽绵薄之力,与姐姐一并出宫可好?

    宫中诸位长辈虽各有紧要的大事,轻易不可惊动。二位师兄虽不在宫中,其余同门姐妹还有不少,不如请她们来此商议一番,集思广益,免得我等有什么疏漏之处!”

    寒萼颔首道:“这样也好,便请姐姐钟鼓传音,请她们来此一唔吧!”

    紫玲只得允了,当即与周轻云,一执金钟,一执夔鼓,略一击打,便是轻音悠扬,绵延百里。除了珊瑚榭、碧蜈轩两处,乃是陆蓉波与李宁、周淳闭关所在,其余无远弗届,均顷刻传达。不一刻五台教下诸女弟子姗姗而来。

    当日掌教真人赵坤元令诸弟子下山历练,弟子分居庐山妙泉洞、东海紫云宫两处。女弟子大多在紫云宫安身,除了米明娘随侍许飞娘在外,连余英男也回紫云宫静修多时了。申若兰自桂花山探视红花姥姥后,也一道回转。裘芷仙受了许飞娘的悉心教授,虽在苏岩岛看守门户,大半时间还是在紫云宫与诸位姐妹共处。

    当即申若兰、余英男、裘芷仙三女与诸人见礼,紫玲将先前所以之事一说,请她们一道拿个主意。

    诸人中申若兰修道年头最久,已得红花姥姥真传,也已有了十之八九的功行,听罢紫玲所言,便道:“寒萼妹妹所言未必没有道理,以我看来,紫玲姐与轻云妹妹是宫中阵主,怎么能轻易全数离去,只烦请轻云妹子在宫中以为后援,芷仙妹妹也要照看苏岩岛,未得许仙姑金旨,也不好擅离。怎么几个倒是自由,便一道前往如何?”

    寒萼当即拊掌大乐道:“还是若兰姐姐杀伐果断,不让须眉,这等处置是万无一失的了!”

    紫玲看着申若兰,见她宝光内蕴,毫无晦色,看来十分笃定,知道他向来行事沉稳大度,必是有所依仗,方有这般言论,自己再作推脱必定冷了姐妹的心,只得颔首道:“有轻云、芷仙妹妹留守,我自然放心。若兰、英男二位妹妹能陪我姐妹寻访老父,更添助力,何愁心事不能了却呢?”

    申若兰前者往桂花山请益,红花姥姥为她占算前程,指点她适时离开紫云宫,与诸位姐妹为伴,另立门户,于千三大劫中,自会逢凶化吉、有惊无险。今日听寒萼欲要外出寻父,也不耐久居东海,自然想着一道外出历练了。

    当即分派妥当,紫玲、寒萼与申若兰、余英男四人辞别紫云宫,先往赤尾屿,叩关求见宝相夫人。半晌方有消息传出,宝相夫人道:“世事皆有前定,心念一起,便是万般因果纠缠,你等既然打定主意要外出,又是出乎孝道,拦阻无益。只要小心行事,其余我别无叮嘱了!只是寒萼,你煞气太重,往往平白惹祸生非,你需谨记为娘教诲,宽大为怀,留些退路才好!”

    寒萼战战兢兢,叩首再三,允诺连连。

    宝相夫人叹息一声,又道:“你有诸位姐妹扶持帮衬,我倒也不是特别担心。前日占算你父亲的所在,应该在巫山西北一带,往那里寻访,必有消息!”说罢便不再言语。

    诸女跪谢一番,这才离身而去。

    认定巫山方位,四人将遁光连成一处,联袂往西施施然而行,海天一色,红日西垂,这般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等过了扬子江入海口处,又止住剑光,用水遁之法,沿江而上,穿过巫峡,前面便是奉节县城,这才止步靠岸。四人改换妆容,作寻常打扮,随意在城中行走。

    如今大明中兴已然三十多年过去,四海平静、雨顺风调,正是罕有的盛世。奉节虽远在巴蜀,群山环抱,却也是物阜民丰,又恰是山民赶集之日,接踵摩肩,十分热闹。

    久居东海仙府,见着这人间烟火,也是别有一番滋味,自然四人均是兴趣盎然,左顾右盼。

    正游玩时,忽听前面锣鼓喧嚣,有衙役大声开道,令百姓两旁闪避。不一刻便见着一队衙役,护卫着一顶蓝呢大轿,往县衙而去。

    两旁观看的山民止不住纷纷哀叹连连,引得紫玲诸女生疑。

    正好一旁有个年老的山婆,左手拄拐,右手拉住一个稚龄孩童,身后还背着一个硕大箩筐,内里装的均是寻常的山间草药。这老妪满面愁苦,口中喃喃自语,忽又变色轻骂。

    紫玲已然改作荆钗布裙的中年仆妇的模样,开口问道:“老人家可知这大轿坐的何人?虽有锣鼓开道,未见旗牌引路,应该不是县大老爷吧?”

    那老山婆瞧了紫林一眼道:“娘子是下江来人吗?不知道最近这山里不大太平吗?”

    紫玲忙请她详细分说。

    老山婆苦叹一声,这才娓娓道来。原来最近这山中不知出了什么妖邪,惯能食人血肉,所到之处,往往精壮男女,浑身精血被吸食殆尽,剩下一具具干枯尸身。那老婆子原本与三个儿子过活,俱都有了妻室儿女,却未分家,还住在一处,连着孙子孙女,一大家子有十五六口人,好不热闹。

    哪知闹起邪祟,一夕之间,家中成年的男女全数毙命,化为干尸。只留下她这个年老气衰的孤家寡人。村中其余人家也几乎死绝,偌大个村子有数百口人丁送命,仅余少数几个年老之人。报到官府,派出差人查访,也说不出个什么原因。只说是山妖作怪,命猎户、厢军前去捉拿。哪知道,依旧是人去无踪,连着折了不少壮丁、军兵。

    这才惊动上峰,请了成都府中的高道前来降妖除魔。哪知这妖邪十分厉害,接二连三地四处为害,青羊宫中的道爷都死了好几个。县令无奈,只得一边告急求援,一边发下悬赏的文书,许下重诺,请高人降妖除魔。

    寒萼听罢,拊掌笑道:“这定是哪里不知死活的妖人魔头,我等下山自然不能袖手,便将这妖邪除去,也是一件善功!”(未完待续。)

第四卷 第二十三回 小巫山初会血魔() 
寒萼听罢,拊掌笑道:“这定是哪里不知死活的妖人魔头,我等下山自然不能袖手,便将这妖邪除去,也是一件善功!”

    秦紫玲忙使眼色拦住道:“妹妹慎言!切莫鲁莽行事。”

    寒萼方才醒悟过来,自己姐妹四人均是寻常仆妇打扮,无端说出这般惊人狂妄之语,虽然不怕,惹来纠缠也是叫人烦心。

    好在那老山婆上了年纪,耳背眼花,未曾听明白寒萼话中之意,继续絮叨道:“官府已然请了慈云禅寺中的高僧,这次定叫那邪祟毙命!”

    寒萼心中起疑,心中想到慈云寺自晓月禅师而下,自己大半识得。晓月禅师佛道双修,功法有其独门路数。可远远听这轿中之人呼吸不定,不像是修道之人,如何除魔卫道呢?十之八九,定是不知哪里来的野狐禅,冒着慈云寺的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