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蜀山混元 >

第5部分

重生之蜀山混元-第5部分

小说: 重生之蜀山混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坤元愈加小心,也来不及向父亲解释,只专心应对余下的劫雷。

    总算是上清秘法神妙莫测,混元祖师前世亦有渡散仙劫的经验,余下几道劫雷俱被坤元炼化,共得了六颗雷珠,收入囊中。

    转首朝向赵秀才,深施一礼道:“父亲,孩儿有话要说。”

第五回 隐修辞高堂 茅山寻遗宝() 
赵秀才摆摆手道:“先勿多言,且进来将衣衫换下。”

    坤元低首观瞧,身上衣衫早已破碎不堪,原来先前的那道劫雷,不仅震伤心脉,而且将身上衣衫雷击火焚,看不出原来面目,实在有碍观瞻。

    忙随赵秀才进入殿内,找出换洗衣物,重新穿戴一番。

    停当赵坤元喊住父亲,仍旧施了一礼道:“父亲大人,且听孩儿一言。”

    赵秀才也不接话,只是微微颔首。

    坤元看了心中颇有不忍,顿了顿还是说道:“父亲看了刚才的场景心中必有许多疑虑,孩儿为您道来。孩儿本非凡胎,乃上清通天祖师驾前亲传弟子,应劫而降,因得秘法传授,保得灵智未泯,生而知之。”

    赵秀才听罢,抬首注目半响忐忑地说了句:“吾儿不是山精鬼怪转世?”

    坤元呵呵一乐,“父亲怎么不相信孩儿,若是妖邪托体,遇着这九天劫雷早就魂飞魄散,化为劫灰,怎可能不惧反迎,发肤完全?”

    赵秀才半信半疑点点头。

    坤元看赵秀才仍然未能尽信,便继续解释道:“父亲大人无需多虑,我本三清正教剑仙,并非左道旁门,日后行迹自可辩白。只因当今大乱已起,仙家大劫在即,妖魔惑世,红尘历练必然多有磨难。

    孩儿降生赵家,功行未定,法力未成,不敢昭显神迹,今日遇有灵物,所修功法初有精进,暂可保家全身,天雷所降实为历练,有惊而无险,且我教功法可将天雷炼化为雷珠,实乃天赐宝物,父亲请看。”

    说罢,从袖中掏出数颗雷珠递与赵秀才一观。

    赵秀才注目看去,只见那雷珠鸽卵大小,黝黑发亮,乌光隐现,不似人间之物,也不多言,对坤元说道:

    “我不管你是何出身,只知道你是我赵氏一脉骨血,我偌大家族只剩你这根独苗,日后但能持正处事,不泯天地良心,不管什么为父都和你一力担承。”

    说道动情之处,眼底泪光隐隐。

    赵坤元也是大为感动,虽然他两世为人,又吸纳混元祖师几百载人生历练,心智远非常人能及,降生于赵家也并不多存父母执念,但今日听闻赵秀才一席话,大为感动,反思于己,既惭且愧,忙双膝跪倒,抱住赵秀才,缀泣道:

    “父亲请勿多虑,孩儿便是父亲大人嫡亲血脉,今后行至也必不堕家风,定光大门楣,秉人间正气有所作为,功成之后还要膝下承欢,奉养二老,永享仙福。”

    赵秀才也一把搂定坤元,说道:“只愿吾儿平安,余者皆非所求!”

    父子二人又是一番嘘唏不已。

    说话之间天光业已大亮,二人坐定用罢早饭。赵秀才问道:“吾儿日后如何打算?”

    赵坤元忖度片刻道:“如今世道险恶,明祚不宁,东北胡虏凶焰高炽,日后必为大患,道家天人五衰,杀劫在即,吾虽欲扶危定困,力挽狂澜,然目下德行浅薄,力有未逮,左右思量莫若先寻一僻静道场,先把老师所授上清道法习练有成,然后方可济世渡人,以上全天意,下慰人心。”

    秀才点首道:“我虽持孔圣之言,不语怪力乱神,但也知道神仙渺渺,其存凿凿,三代亦有姜尚扶周之举,吾儿但行乃志,为父定尽力周旋,不为所累。”

    赵坤元闻言再拜。忆及混元祖师前世隐居茅山,为二次峨眉斗剑修炼五毒仙剑,所居洞府封印妥当,今日便能派上用场,当下对父亲说道:

    “孩儿观这茅山实乃道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山灵水秀,隐居修道十分相宜,且离家不远,还可往来照应。”

    赵秀才道:“你只安心修道,勿以父母为念,早日有成,便是最大的孝敬。”

    坤元点头应诺。

    二人又商议了一番说词,赵秀才便带了自己随身的物件,其余衣物行囊均留给坤元使用,回家之后对村人言道,路遇当年同窗在东林书院就读,看见坤元是可造之材,带往书院一起读书,不必着急下场应考。

    只暗地里慢慢与娘子分说,怕她忧虑不安,说得分外云淡风轻。

    秀才娘子是个豁达之人,反安慰赵秀才道:“当年茅山祈福,我就有所感应,元儿不是凡人,他的造化我们夫妻只能祷告庇佑,无论他日后如何行至,还是我家骨血,夫君不必挂怀。”

    夫妻二人互相安慰不提。

    再说赵坤元目送赵秀才离去,仔细搜寻混元祖师前世记忆,确定了二次练剑所在方位,放出青萍剑光,倏忽而至。

    原来混元祖师第一次斗剑失利,羞于回转五台,便隐居茅山金牛洞十年,居然将旁门中极难练成的五毒仙剑炼成,前往峨眉二次斗剑时便将洞府用法术掩盖,外人无法窥探。

    坤元来到洞前,口诵真言,施法解印,崖壁上现出月亮门自动开启,坤元举步入内,但见洞内灵气氤氲,石壁上嵌明珠无数,珠光四射,明亮非常,洞中有一剑炉,炉火早熄灭,一旁还有若干丹砂石脂之物,炉后乃一石床,上仅有一蒲团,除此而外,洞中别无它物。

    不由叹道,太乙混元祖师也算是一代枭雄,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唏嘘,今我夺体重生,混元是我,我非混元,既报混元之仇,也伸坤元之志。

    一番收拾,安顿下来便着手准备修炼,坤元虽然安度散仙劫,成就散仙,可辟谷不食,但还不能断了饮水,好在山中清泉常有,四时雨水不断,行囊中找出葫芦,灌满置于身侧,乃精心入定,修行上清道藏中得九转真元诀。

    这九转真元诀共分三境九阶,第一境练形化气,又分练气、筑基、化形三阶,初入练气一阶,便能成就散仙,全身气机涌动,随心而发,然后修到筑基二阶,便能收纳真元,炼化罡炁。

    到了化形三阶,便能摆脱形体束缚,所谓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达到地仙境界,若论功法便是一般的天仙也不是敌手,只是未渡天仙大劫,不能举步飞升。

    之后第二境练气成神,练精、抱元、结胎三阶,方能成就元胎,肉身飞举,修到天仙位业,得享天庭符箓。之后又有第三境炼神合道,分凝神、还虚、合道三阶,修的是大罗金仙之境界,大成之时便可不堕天劫,永享仙福。

    入定之后,赵坤元反观识海,按真元诀功法运气行功,青萍剑意毕竟是通天祖师成道之物,居然十分熟悉运气关窍,往往在行功阻滞关口,化身罡气先前导引,这般修炼起来果真是事半功倍,无往不利,功力一日千里,不可估量。

    修炼间隙,也偶尔偷偷回家探视,以慰高堂挂念之心,但只是夜间悄悄往来,不足为外人道也。

    修行数月,忽觉真元勃发,丹田内生机涌动,上下孔窍,开合频频,知道是要进阶了,乃宁神运气,把那往日运转不到的穴脉一一打开,便觉身飘神清,睁眼望去,所见非前可比,运动六识,愈加灵动无比,唤出青萍剑意,指挥之间越发如意,已然突破至筑基二阶。

    心中大喜,盘算着按此速度,再用数载功夫,突破到化形三阶,到达地仙境界,便可出山,蜀山逆袭计划便可布局。哪知在此之后,修行变得困难起来,一晃六载,只在筑基二阶不断夯实,无法突破,心内烦躁起来!

    这一日入定,内观识海,也懒得运功,只把青萍剑意唤出,挥动嬉戏,忽然想到通天教主所赐之十二片玉简久未观瞧,便唤出玉简浏览以作消遣。

    这十二片玉简看共有十二大门类,有经教真文、玉诀疏义、龙章神符等包罗万象,不可计数还有谱录记载三教源流,人物行止,尤其是截教门下、上清教徒。内中提及茅山,引起赵坤元关注。

    这茅山因为三茅真君而名,茅氏三真得道后,来句容之句曲山,掌管此山,故句曲山后名茅山。宋太宗和宋真宗、徽宗、理宗等屡有加封。茅盈被封为「上茅九天上卿司命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茅固被封为「中茅地仙上真定禄右禁至道冲静德佑妙应真君」,茅衷被封为「下茅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微妙冲慧神佑神应真君」,总称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以司命、保命、定禄为名,亦以司命、定禄为职,飞升之后所在茅山洞府关闭多年,所遗宝物灵药不在少数,玉简谱录均有详细记载。而且这三茅真君修习的也是上清正宗,虽然比不上赵坤元乃通天教主亲传,算起来也是截教门下,坤元师兄一辈。

    想到此处心内激动,暗道真大造化也,吾只知闭门造车,放着金山受穷,蜀山中峨眉门人,如李英琼、金蝉等几个主要弟子都是搜罗前人法宝,尝遍人间奇药,靠这样提升境界,飞速修行。

    这玉简谱录中记载多处仙家遗冢,飞升之时均未将法宝奇珍携带,仅靠这些宝物足可称雄蜀山,对抗峨眉,日后广大五台,再兴截教,不患没有法宝下赐门人,况且当日通天教祖谕旨,截教门人,皆可为吾臂助,拿他们的法宝遗存实在是理直气壮,别人想要染指,便是逆了圣人法旨,逆天行事。念及于此,放声大笑!

第六回 宝剑成清宁 化形入地仙() 
且说赵坤元心中想到蜀山世界众多截教飞升门人遗存法宝,心中大喜,眼下这茅山福地便有三茅真君洞府所在。

    西汉景帝时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江北兴化北茅山修道,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驻锡华阳洞,祛除瘟疫,施药救人,后人因此将句曲山改名为茅山以志纪念。

    茅氏三仙实则与封神之期的练气士相距较远,论资历功行便是与截教三代弟子也有较大差距,然修习的乃正宗上清道法,实属截教一脉,坤元此番前去取宝,自然礼敬有加,呼为师兄实属高看。

    毕竟他是圣人亲传,身份非比寻常,只是现今法力低微,还是低调行事更为明智。

    闲话休提,看罢玉简所载的茅氏三仙的谱录,赵坤元心中大定,三茅真君成道之后将其法宝丹药择其精华封存于华阳洞内,原本留作茅山派日后之用,可惜茅山派后继乏人,日渐式微。

    仙家法宝通灵无比,亦择主而侍,未遇有缘明主,自然隐而不发,千百年来未有散失,今日便都便宜了赵坤元。

    暂停了内视观想,放出青萍剑意,一道清光,只向华阳洞而来,转瞬即至。

    来到洞前,打眼观瞧,这华阳洞也是人间有名洞府,仙家修真所在,前世混元祖师茅山练剑之时也曾来此瞻仰,因是前辈成道之所不敢怠慢,另外换了大茅峰下的金牛洞作为练剑之地,未加详查,不曾看出洞中机关。

    其实三茅真君毕竟修道经年,布下的封印机关,以混元祖师当年的道行也难看出端倪。但今时不同往日,坤元所习不是混元祖师那样庞杂,乃上清正宗至高道法,且有玉简谱录详细指明,很快在洞内发现关键所在。

    这华阳洞虽然是成道圣地,四时香火不断,但毕竟僻居群峰一隅,人迹少至,恰好又是天色微明时分,洞中无有人在。

    赵坤元来至洞中左侧石壁之下,心中默祷,口诵玉简所载真言,双手捏了一个五品莲花印,往壁上照去,石壁顿现金光,微微闪耀,片刻光景,于中间裂开缝隙,往外喷射数道光柱,似利剑一般剖开石壁,便显露出一个洞穴,内里云气蒸腾,宝光四射。

    也不迟疑,举步入内,身后石壁复又合拢如初,毫无异状。

    入得洞来,云气渐消,方可视物,这洞方圆十余丈,极为宽大,内里石壁錾刻三清祖师名讳,下有一青石供桌,上面只摆放着一个玉匣,一个黄皮葫芦,石桌下三个蒲团,应该是茅氏兄弟打坐之用,蒲团前各有一个剑匣,俱用符咒密封,除此而外便无余物。

    赵坤元首先来至供桌前大礼参拜三清,又向蒲团施礼如仪,所谓礼多人不怪,又道是拿人手短,今日收取茅氏宝物,这个礼三兄弟完全当得。

    接着先去看那玉匣,打开之后是三卷帛书,以朱砂写于天孙锦上,其上所书乃三茅真君所习《玄真宝经》、《太霄隐书》、《丹景道精》三天书,俱可修到天仙位业,不过坤元所习《九转真元决》更加高深,非此三书可比,自然只能作鸡肋之弃,且先收还匣内,日后遇着有缘再行赐下。

    那黄皮葫芦收纳了三茅真君所炼仙丹,坤元通读过玉简所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