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

第104部分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104部分

小说: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都没吃上年糕,哪来多的切片晒干。今年倒是可以多磨点,浸在水缸里,勤换水的话,能吃到清明光景。

    没有年糕米炮吃,大米、小米多炸点。反正她不缺粮食。不是托美芹娘捎了几斤麦芽糖吗?回头多垒些糖裹。那可比年糕米炮更美味。

    至于分量沉不沉的,有小金在呢,她丝毫不担心。

    第二天早上,她背着竹筐来到公社门口,只见二狗子他们已经在了,叽叽喳喳个不停。一个个小脸红扑扑,不知是兴奋的还是被冷风吹的。

    看到盈芳,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

    “芳芳姐,这是我娘让我带给你的馒头。”

    “芳芳姐,这是我姐贴的白饼子。”

    “芳芳姐,……”

    二狗子为首的孩子们,纷纷递上自家带来的吃食。盈芳心里清楚,多半是他们自己省下的口粮,微笑着道:“我吃过了,你们吃吧,冷了发硬就不好吃了。想吃就吃,别省着,中午饭有芳芳姐呢,一定不让你们饿着肚子回来。”

    “芳姨,这给你。”瘦瘦小小的李苍竹,背着个小一的背篓,费劲地挤到盈芳身边,献宝似地递上他娘起早贴的玉米饼,“我娘做的,可好吃了!里头还有酸菜馅儿呢!这两个是我娘特地交代给芳姨你的,你快趁热吃。”

    盈芳蹲下身,接过玉米饼子咬了一口,满足地呼了口气:“唔!真的很好吃!”

    “我没骗你吧!”李苍竹笑得一脸灿烂。

    二狗子几个见状,齐齐吞了口唾沫,稀罕地围拢过来:“小竹子,我拿白面馒头给你换,一个馒头换你半个饼成吗?”

    “我换半个的半个的!”

    “我换半个的半个的半个!”

    “我只咬一口!”

    “……”

    李苍竹身上的玉米饼瞬间成了畅销货。

    盈芳嚼着饼子,含笑看着这一幕。等冯美芹急吼吼地跑来集合,才扬声打断他们:“出发咯!再不走,首班船要赶不上了!”

    孩子们这才停止交易,兴致勃勃地跟在两个大人身后,雀跃地奔跑着,前往轮渡码头。

    县城公园在东南角,到了对岸,两个大人、八个孩子背着背篓排成一排,走了将近二十来分钟才到。因为来得早,供销社派来炸米炮的师傅还没来。

    孩子们也不失望,卸下背篓,满公园地玩耍起来,没一会儿,鼻尖就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盈芳让冯美芹看着他们,并叮嘱:“别让他们玩太疯了。这么冷的天,热出汗容易感冒。我去趟照相馆,尽快回来。”

    “行,我会看着他们的,你早去早回。”

    盈芳估算着时间,照相馆这会儿应该还没开门,于是先去了老大爷家。

    1

第217章 礼物送进心坎() 
这一趟上门,老大爷碰巧在院子里打拳,见是那位善心姑娘,非要请她进去坐。还让儿媳妇打了两个蛋,煮了碗热气腾腾的糖心蛋出来。

    盈芳拗不过大爷、大娘的热情,接过碗咽着口水直愣愣看着她的两个小娃儿拿个碗过来,把两颗完整的蛋拨到孩子们碗里,又倒了些甜汤给他们,自己意思意思地喝了几口热汤。

    大爷一家拿不懂事的孩子没辙,连说抱歉。

    “我再去煮两个吧。”小儿媳撩着围裙擦着手说,见公婆不反对,正要往灶房里钻,被盈芳拉住了。

    “嫂子别忙活了!我真心吃饱了来的,肚子一点也不饿,煮了我也吃不下。今儿是带着村里一帮娃来公园炸米炮的,这不顺道过便,给大爷你们尝尝我家新打下来的大米。核桃、板栗是山上捡的,炒了给娃儿们当零嘴儿。”

    她还要去照相馆取相片、去邮局寄信、去供销社买锁……公园里还有一堆孩子等着自己,因此实在坐不住,小聊了几句就起身。

    “大爷大娘,你们真不用客气,就当是送给娃儿们的过年礼物。我还有事要办,就不多坐了,下回来再陪你们多聊聊。”

    本来还想留她在这吃午饭的老大爷,见她不像是客气、确实有事在身,便送她到了门口。

    “闺女,我家就在这儿,来县城了,不管有事没事都来坐坐。就是我家成分不好,我……”

    “大爷您别多想,成分又不是咱们选择的,何况如今慢慢放开了,我相信会好起来的。”盈芳除了安慰,一时也想不出该说啥。成分这事吧,真由不得人做主。谁料得到会有这样一场变故呢?

    宽慰了大爷几句,朝躲在门后边怯怯偷看她的两个娃儿挥挥手。那俩娃儿哧溜一下跑了,盈芳失笑。

    跟大爷道过别,出了弄堂直奔照相馆。

    照相馆的门已经开了。看到她,负责接待的女同志笑了:“我们都在打赌,看你啥时候来取。别的人拍完照片,三天两头来问,你倒好,你倒好,能拿了都不来。”

    盈芳被说红了脸。她是真忘了,要不是美芹提起来县城公园炸米炮,恐怕还没想起这茬事。

    “喏,给你照片。话说回来,你跟你对象真般配!要是晚生个四五年,我也想找个解放军做老公。”递给她相片的女同志,看着照片上郎才女貌的两人,发了好一通感慨。

    盈芳抽了一下嘴,心说进部队溜达一圈,你就不这么想了。向刚长得俊,那是他家遗传因子好。大部分军人,咳,黑不溜秋、矮不隆冬,脱下军装换上普通的补丁衣裳,保管没人回头看第二眼……

    盈芳冲大发感慨的女同志咧嘴笑笑。

    收好相片,转身去了邮局。

    李四婶照例在上班,看到盈芳,欢喜地把她拉到里间,“有一阵子没见你来了,今儿又来寄啥好东西?”

    盈芳囧了一下,合着她每次来邮局,都是来寄好东西的?回头想想的确是这样没错。寄信的话,用不着特地跑邮局,放在代销点,去送信的邮递员会带走。因此每次来邮局,基本上都是给向刚或师兄寄包裹,少数几趟是专程给李四婶送东西。

    想着,抿唇笑了笑:“四婶,今儿主要是来看你的,瞧我给你带了啥。”说话间,把背篓里的核桃、板栗舀出来。

    李四婶惊喜地问:“哪来这么多干货?山里头打的?”

    盈芳笑着点点头:“量不多,就凑个两三盘的,还望四婶别嫌弃。”

    “这是送我的?”李四婶惊讶不已,还道是背来卖的呢,“这咋好意思!”

    一个推、一个给,彼此客气了一番,李四婶终究抵不住内心的渴望,收下了这堆山货,在杂物间找了个隐蔽的位置藏好后,拍着胸脯说,“闺女,我也不跟你客气了。以后但凡又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别的我不敢打包票,但在县里探个消息、置换点东西啥的,我还是有门路的。”

    “谢谢四婶。”盈芳含笑点点头。

    随即,两人又说了会话,聊的无非是快过年了、年货准备得咋样了。李四婶想到啥,跑出去又跑回来,怀里多了个纸包,塞到盈芳手上,“还有两天就腊八了,家里赤豆、糯米、小米、红枣、花生有的吧?再添上这三样,熬点腊八粥,来年一定太平康泰。”

    盈芳打开一看,原来是芸豆、白果、莲子这三种食材。供销社里很难买到,想来是托人从哪里捎来的,忙说家里有。

    “有也给我收下!婶儿一点心意,你要不收,核桃、板栗你也给我拿走!”李四婶虎着脸佯装生气道。

    盈芳只好收下。

    “这才对嘛,又不是多值钱的东西……啊对了,还有样东西给你。”李四婶拿来一本邮册,集结了今年发行的面值的邮票。

    “这是单位发的年终福利。要我说,还不及两斤肉、十斤米让我喜欢。家里又没人写信,堆着也是积灰,我看你寄长寄短的,应该会喜欢这个,送给你了!”

    盈芳平时就喜欢收集邮票,不管是向刚寄来的,还是师兄寄给师傅的,都被她小心地从信封上撕下来、夹在陈旧的笔记本里。闲来无事信手翻阅。看着邮票上描绘的锦绣山河,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哪天能去实地走走、看看多好。

    没想到李四婶给她这么大个惊喜。这本邮册里,集结着很多她没见过的邮票。

    这礼物她太喜欢了!可说是送进了她的心坎。

    不由后悔核桃、板栗带太少了,再不济拎篮鸡蛋来也好啊。

    李四婶像是看穿她心思似的,笑着道:“你别觉得我吃亏啊,我不说了嘛,这东西提回家,也是压在箱底积灰尘。你要真想谢我,来年多卖我几个鸡蛋。”

    盈芳想想也是,有来有往才叫人情嘛,又不是就此中断、不再联系了。想开了便不再纠结,爽朗地应道:“成!下趟来,我给婶子送篮鸡蛋。”

    1

第218章 淘啊淘() 
出来时,看到有人进来买邮票寄信,猛地想起相片还没寄,差点又把正事儿忘了。赶紧买了个信封,把相片装进去,想了想在相片背后写了一行字:一切均安,勿牵念!

    信封塞入邮筒,盈芳舒了口气,可算是把他交代的任务完成了。

    出了邮局,顺路拐去供销社买铁锁,路过收购站时,看到出纳大爷站在门口跟人讲话,看到她,明显还认得她,笑眯眯地朝她打招呼:“闺女,今儿怎么有空来城里啊?要不上我那坐坐?”

    跟大爷闲聊的人纳闷地问:“这是你哪个闺女?”

    大爷乐了:“这是我乡下的闺女。”

    盈芳:“……”

    那人这才听出大爷开玩笑呢,笑骂了一句“老不休”,扬了扬手先走了。

    盈芳被大爷热情地拽进屋里,喝了口热水,回答道:“公园那边不是炸米炮么,带了几个村里的孩子一块儿来,今年收成好,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过年还算松乏,炸点米炮回去做糖裹。顺便买把锁回去……”

    “你说那种挂挂的铁锁啊?哪用得着去供销社买,新锁多贵啊,还要不少工业券,反正用起来差不多,咱这儿有旧的,你要的话我让伙计找出来。”

    盈芳倏地亮了眼睛。对啊!锁这东西,能用就行,新旧其实并不讲究。何况是挂院门上,风吹日晒的,就算是崭新的挂上去,要不了多久也生锈了。二话不说点头。

    出纳大爷便让伙计把收进来的几把旧锁都捧出来盈芳自个儿挑。

    盈芳问了下价钱,见只要新锁的一半都不到,干脆买了三把,大中小齐乎了。

    买完锁,出纳大爷扫了眼门口,见没什么人进出,指指角落一扇小门,压低了嗓门对盈芳说:“那屋里堆着的是红小兵抄家来、革委会又嫌弃的,年前要大清理,不是砸了就是烧了,你去瞧瞧有没。多不行,一两件我还是能给你放个水的……”

    盈芳谢过大爷,提了盏油灯,钻进那屋。发现是一些外国的书籍、油画。想来,抄的是那些留过洋、嗜好国外文学的知识分子的家。

    油画还好,有几幅一看就知道画的啥,譬如向日葵、花瓶……有几幅抽象了点,但好歹五颜六色的,看着总归赏心悦目吧。可那些纯外文的书籍就难倒她了,翻了翻,一个字都不认识,简直像看天书一样。

    最后,盈芳挑了两本半国文、半外文的大部头书,两幅画——分别是竖起来堪堪塞进竹筐的向日葵和比向日葵小一半的插花。毕竟要从一堆不是相框碎裂、就是沾着污渍的画里挑出相对完好的真不那么容易。

    出纳大爷不知有没有请示上级,总之给她的价格相当便宜,好像巴不得她拿走、好把那屋子腾空似的。

    盈芳习惯性地买了五分钱大字报,铺在那堆东西上面,再扎紧麻绳,免得报纸掉下来。

    这下来县城的任务圆满完成了,哦,还有米炮没炸呢。

    正要回公园炸米炮,迎面走来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女同志,看到她,欣喜地朝她招手:“这不小舒吗?来县城买东西呀?”

    盈芳定睛一看,原来是火车站的陆大姐,也笑着迎上去:“大姐这是上班去?”

    “上班这个点迟咯。”陆大姐爽朗地笑道,“我今儿调休,这不多睡了会儿,这个点才出来买菜。对了,上次那个事之后啊,运城赵家的老爷子亲自打来过电话,点名感谢你,站长本想跑一趟你们公社找你说这个事的,被一些事绊住了,今儿也是赶巧,要不我陪你上站长那儿坐坐?”

    “今儿恐怕不行。”一来美芹他们都等着她,二来肩上的竹筐不方便东卸西卸,万一被谁碰掉遮布怎么办?便摇头婉拒,“我带了社里的孩子来公园炸米炮,他们还等着我呢。明后天站长在吗?”

    “在在在,年前这段时间站里事情特别多,他怎么可能。那就随你的时间。”陆大姐笑着说。

    盈芳就约了明后天。

    火车站站长有事找她,去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