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

第360部分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360部分

小说: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盟向家后的第一顿饭也相当丰盛——一条阳阳给它争取来的炙烤无盐的野兔腿、一大碗拌了糠秕的糙米饭,完了还有主人家饭桌上啃剩的骨头、喝剩的汤水,总之吃得癞皮狗空了数个月的肚皮都鼓起来了。

    吃饱喝足,癞皮狗满足地趴在温暖的稻草蒲团上打盹。这样的生活,给俺来一打。

    阳阳正在屋里缠着他娘要养这条狗。

    “它真的很听话,不吵不闹,咱们劳动,它也跟着劳动,拔起野草不比咱们慢多少。要不是它是狗不是人,沼气池那边还给记工分呢。”

    “哎呀妈,你就答应了我吧!我保证,以后癞皮狗的一日三餐,都我给它弄。它就在咱家安个窝吧!还能给咱家看门护院不是?”

    “你给它弄?你给它弄啥吃的?”盈芳乐了,捏捏儿子的小鼻尖,打趣道,“你个小家伙连自个都还要爹妈养呢,你拿什么养狗?”

    “我能上山打猎啊。小李叔教我逮兔子的技巧了,不信你瞧着,赶明我去打窝野兔回来。”

    “行了,你爱养就养吧,不过不许让它进屋。”盈芳拗不过儿子,想着家里多条狗看门也好。

    自从老金去世、金牙继承了老金的衣钵——进了部队、成了威风凛凛的军犬,家里就没再养过狗了。

    陈二流子家的癞皮狗能不能养熟不知道,但这大冷天的,她实在硬不起心肠撵它出去挨冻。横竖家里不缺一口吃的,人吃的狗都能吃,收留就收留吧。

    但看着癞皮狗那一身七零八落的秃毛,盈芳又怕它带有狗类的皮肤病,一再叮嘱三胞胎不许跟它太亲近,也不许放它进屋。起码等皮毛长出来、看着不那么吓人了再说。

    “要实在担心狗屋太冷,就关隔壁院子的牛棚去。”

    野母牛养了五六年终于养熟了,上半年被公社借去配种并怀上了牛崽,如今住在公家宽敞的大牛棚里被社员们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小牛成熟后,也经常帮公社犁地,这不,经常跑去它娘养胎的大牛棚蹭吃蹭喝,盈芳家的牛棚自然就空出来了。

    “好嘞!妈你最好了!我最爱你了!比爸爸还爱你!”总算磨得娘亲点头的阳阳,欢呼一声,跳起来亲了他娘一口,跑出去跟弟弟妹妹分享好消息了。

    盈芳失笑地摇摇头。继续收拾手头的行李,打算过几天就带三胞胎去煤城看吕姥姥。

    向刚年前有一个月假,一家子商量后,决定这个月就出发,争取腊八前后回来。再迟天更冷了,万一大雪封道火车不通了咋办。

    “多带些衣服,棉鞋也要各备一双,煤城比咱们这儿还要冷,下雪的话,鞋面湿了还能换。”姜心柔进来帮闺女一块儿收拾。

    “你确定我跟你爸不用住招待所?”俩口子不放心闺女、女婿两人带三胞胎出门,决定跟了去。

    “真不用。”盈芳说,“姥姥家在农村,以前和我讲过,院子很大,房间很多。大舅在矿上工作,转正式工三年分到了一套职工福利房,把舅母和表弟都接去矿上了,腾出来的房子让姥姥砌成了大炕屋,就盼着咱们去住呢。”

    “那行!我和你爸也不客气了。回头我俩多背些吃的,再带些京都、省城的特产啥的,总之尽量不让你姥姥家破费。”

    盈芳笑笑,其实姥姥一家不是小气的人。

    不过爹妈说的也没错,这年头,谁家的口粮不是盘算着吃的?又不是一天两天小住。

    既然去了,最起码把那头的亲戚走一遍,带着三胞胎认认人;完了再陪吕姥姥说两天体己话,一圈下来,少说也要七八天。四个大人三个娃,共七个人一天三顿吃上七八天,口粮可不好说。

    “你姥姥家缺肉不?要不咱们都带野味。粮食不够,还能拿野味去城里换粮,多实在啊。”姜心柔眼睛一亮,想到了个好主意。

    这年头缺肉永远比缺粮厉害,尤其是城里人,每个月粮食有标配,但肉就不好说了,特别是小地方的城镇,即使发了肉票,也不见得能买到肉。货源不足有啥子办法。

    城里的肉蛋都靠农村提供。农村养的多,城里才分得多。养的少亦或遇到疫病,城里人想要吃到肉可难了。所以肉类绝对不怕没销路。

    去年开始,街上抓黑市交易的红袖章少起来了,据说是国家对这方面管得松了,只要不是大量地倒买倒卖,即便看到了也是口头教育几句。有时候甚至睁只眼闭只眼当做没看见。

    这对养鸡养鸭有余粮的农家来说,堪称是绝地逢生的好消息——总算不用偷偷摸摸地拿粮或副食品跟人换布和日用品了,家里缺啥,背上屯粮存货去县里找门路就是了。

    “直接带着米面登门做客,总感觉对主人家不尊重,还以为咱们瞧不起他们呢。带肉去就没这个顾忌了,就说是年货,本来不也要送的吗?多送些,咸肉、腊肉、熏肉,每样都弄个十几二十斤。带不了就邮寄,对啊!咱们可以寄包裹,大头先寄过去,身上再带一些。”

    盈芳确实有这个打算。

    实在是带着三个娃,都不好拿行李。像咸蛋、皮蛋不好邮,腌制过的腊肉躺在包裹里,天气又这么冷,怎么都不会坏。

    “行。”盈芳二话不说点头。

    可家里现有的野味,林林总总加起来,最多就个百八十斤,这还不算年底送人的。京都的二伯、海城的堂兄、省城的夏老,另外还有师傅师娘、书记社长,都是需要人情往来的。

第669章 手撕大野猪() 
    因此还得上趟山。

    趁山里还没积雪,萧三爷打算下午就去。

    “要不等刚子哥回来,一起去?”盈芳问。

    “等他回来干啥?这么点事我和小李还能搞不掂?”萧三爷不服气地瞪眼,“不信等着!保管让你们心服口服。”

    说完,带上麻绳、扁担、竹筐,和小李一起上山逮野味去了。

    阳阳嚷着也要跟,被盈芳制止了。

    “你跟去干嘛?姥爷和小李叔叔是有正事要忙,而且昨儿晚上才刚下过雪,虽然没积起来,但山路又湿又滑,摔了怎么办?乖乖的,在家和弟弟妹妹玩,赶明带你们坐火车去煤城看望太姥姥。”

    “火车有啥稀奇的,我又不是没见过。”一心想着给癞皮狗弄点肉的阳阳,闻言失望地噘噘嘴。

    去县里玩的时候,他可是经常去火车站看火车的,都快看腻了。

    “呜——哐且哐且哐且哐且——看我学得像不像?”

    “哥哥学火车最像了!”兄长的忠实粉丝暖暖小盆友热烈鼓掌。

    晏晏抿唇默笑。

    接收到来自弟弟妹妹们的崇拜目光,阳阳心里的小宇宙立马又匀速运转了,搬来一条长凳放在屋檐下,拉着弟弟妹妹爬上去,晃着腿排排坐。

    说是要等姥爷平安回来,谁劝都不肯进屋。

    这时,向刚回来了。

    三个小脑袋齐刷刷地扭向院门口。就连狗屋门前坐着的癞皮狗,也跟他们保持视线一致。

    “哟,迎接我哪?”看到这阵仗,向刚不禁笑出了声,“咱家啥时候又养狗了?”还是条秃毛狗,媳妇儿居然能同意?

    “爸!你回来啦!”阳阳的反应最快,第一个跳下长凳冲上去迎接。

    癞皮狗学他,摇着尾巴迎了上去。男主人回来了,必须殷勤点。可不能被撵出去。

    暖暖、晏晏跳下条凳才惊觉,居然落后了,连癞皮狗都比他们快!这怎么行!

    立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朝着他们爹怀抱前进。

    最终,三个娃先后扑进向刚怀里。

    癞皮狗摇着尾巴站在一米开外,犹豫着要不要也学小主人扑一个?最终,抬起前爪,按在男主人的鞋面上,轻轻蹭了蹭。

    向刚讶然地看了它一眼,家里啥时候又养狗了?还是条秃毛狗……好在丑是丑了点,胜在挺聪明。

    他怀里,三胞胎叽叽喳喳像小喜鹊。

    “爸爸,你是不是放假了?娘说你有一个月假期,要和我们一起去太姥姥家,是真的吗真的吗?”

    “爸,你冷不冷?我去给你拿汤婆子。”

    “不冷不冷,爸暖和着咧。倒是你们,坐门口吹西北风呀?这小脸冰的,赶紧进屋去!”向刚摸摸他们的脸,皱眉表示不悦。

    “可姥爷还没回来,我们说好要在这等他和小李叔叔的。”阳阳仰着小脸略有些纠结。

    “姥爷和小李叔叔上哪儿去了?”向刚挑眉问。

    “他们上山了,想再弄点野味回头寄去姥姥家。”盈芳听到动静,出来一看是男人回来了,上前接过他卸下背的竹篓子,是几条三指宽的细长溪鱼,想来是在瀑布下面的溪坎里抓的。

    向刚一听丈人上山了,屋都没进,拿了把镰刀说去看看。

    “那你小心点,爸他们走了有半个钟头了,不过依他们的习惯,最远不会超过那片林子,你去看看也好。”

    她避开三胞胎,附到男人耳边飞快说了句:“小金跟着呢,不会有事。”

    “嗯。”向刚嗅到媳妇儿自带的馨香,身体可耻地起了反应,粗粝的指腹轻轻摩挲了一下她的耳垂,“屋外冷,耳朵都冻红了。快带孩子们进屋,别吹冷风。”

    说完提着家伙出了门。

    盈芳被他轻柔的动作、低音炮的声音撩拨得脸红耳赤,转身拎着三胞胎进屋。

    眼尖的暖暖看到她娘赛猴屁股的脸,惊讶地问:“娘,你脸咋这么红?是不是发烧了?一定是的!瞧你脸红红的,两眼迷蒙蒙的,和师爷爷教的一模一样……”

    盈芳:“……师爷爷啥时候教你这些了?”

    “就上回毛毛生病发烧那次,我在边上陪着,他就教我了。”顿了顿,拽着盈芳的衣摆急忙道,“娘你不许岔开话题,有病就得治。师爷爷说过,不能讳疾忌医!”

    “……”

    死孩子!你娘好着咧!!!

    ……

    溪鱼骨头细,加上才三指头宽,清蒸或红烧都不适合孩子们吃,盈芳拿料酒、盐巴、野胡椒粉,将洗干净的鱼腌上后,调了一小碗面糊糊,打算下油锅炸,炸得金黄酥脆的,骨头都能嚼碎了吃。

    三胞胎一听有干炸小溪鱼吃,老乖了,自动自发搬来小板凳,一个坐灶膛口烧火、一个帮忙择芹菜。

    癞皮狗进不了屋,竖起来趴在堂屋门上,贴着门缝往里瞧。嗅到油炸溪鱼的香味,敏锐的鼻子吸得可起劲了。

    可惜大伙儿都在屋里忙,没人顾得上它。

    慢了一拍的暖暖,没抢到活,想了想,踮起小脚丫给姜心柔捶背,不时问:“姥姥舒服吗?力道够不够?”

    姜心柔乐得见眉不见眼,一个劲对盈芳说:“瞧瞧、瞧瞧,多贴心的小棉袄啊!要是赶在去年前能再怀上一胎,保不齐现在有两件贴心小棉袄了……”

    盈芳笑而不语。

    临近傍晚,上山狩猎的翁婿俩和小李回来了。

    “运气说不出的好,就咱们常去的那片林子,竟然撞上了两头野猪,正在围捕一只野山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轻轻松松就成咱们的了。几个陷阱也都有收获,不过和野猪比起来,这点只能算小头了。”

    萧三爷再一次手撕大野猪,并且活逮了一头野山羊,兴奋劲丝毫不比毛头小子相看花姑娘弱。

    向刚眉角轻搐,和媳妇儿对了个你知我知的眼神。

    盈芳笑着道:“爸,说明你是咱家的大福星,托您的福,今年咱们能围着炭炉吃上烤羊肉、烤羊排了。”

    唔,小金出了大力,回头给它烤点香喷喷的野猪肉。

    萧三爷听了哈哈笑。

    姜心柔看不下去他的嘚瑟,撵他去院子里料理野味。

第670章 尝点新鲜不容易() 
    两头野猪虽不是壮如牛的成年大野猪,獠牙也没那么尖利可怕,但加起来也有四五百斤。剥去厚厚的皮囊,刨掉猪头、内脏,带骨头的肉约莫还剩两百来斤。

    萧敬邦提议,既然老三一家要去煤城探亲,不如做几条火腿,拿来送礼可比普通的腊肉、咸肉有面子多了。

    至少火腿是全国有名的好东西。

    至于怎么做,“简单,造大桥时认识一个朋友,听他说老家南城宣县的,和我讲过他们老家的火腿肉怎么怎么香,要不我去问问他具体的做法。”

    萧三爷挥手让他赶紧去。

    “骑自行车去,早去早回,顺便称几斤盐回来啊,乖囡你把票给你大伯。”

    “哎。”盈芳擦干净手,进屋拿盐票。

    大桥开通以后,他们家上县城,一般都从大桥走,一来比去码头近,二来不需要等,回来也没时间限制。只要不怕夜路难走,多晚都没人管你。

    拿了盐袋和票,萧敬邦跨上自行车就要出门,被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