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肆虐文娱 >

第50部分

重生肆虐文娱-第50部分

小说: 重生肆虐文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气好一点的打口只伤到外盒,cd本身毫发无损的就被称为是原盘,非常抢手的存在。而随着这块市场被发现,有人发现大有可为之后开始走通关系,市面上所谓的原盘也就更多了。

    只需要打口的时候稍微注意一点,或者象征性的在一小部分上打口,更多完好无缺的原盘就能流入市场,这种人为的事情有的是办法解决。

    “销毁”的唱片已经被定义为是垃圾,不在是音像制品了,所以不管是买的还是卖的都没有压力,听说不少人可是因此没少发财,兼职卖打口碟赚生活费的人都不少,在顺村打口碟其实也很普遍,只是张晓夜之前没留意而已。

    这年头磁带还是主流,所以打口碟磁带的数量也非常庞大,音乐类型也是无所不包,摇滚自然也包含其中,而且所占的比重还很大。

    摇滚本来也发源于外国的音乐类型,帝国的摇滚乐起步又比较晚,国内乐队往往都是学习、模仿国外的乐队,打口碟也就成了乐手们追逐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打口碟就是一些乐队的老师。

    比起价格昂贵还很不容易买到的正版进口唱片,打口碟就要容易接受得多了。

    打口碟的存在和流通,甚至已经隐隐形成了一种文化,特别是在摇滚圈子里影响力非同一般,这也是张晓夜最感兴趣的地方,比起这些大部分他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国外乐队、歌手的专辑,他对这种文化现象反而更感兴趣。

    相比起来,兴致勃勃在一堆cd、磁带里淘宝的李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口青年”。而且这家音像店里,像她这样的人还不少,基本上全部都是年轻人。

    进的货太多了,往往连老板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是一些什么内容,只靠顾客自己翻找,找到原盘或者是自己所中意的歌手、乐队,往往就能听到一阵欢呼。

第十五章 风潮() 
李茜大获丰收,张晓夜也买了一些,虽然他对外国歌手、乐队谈不上喜欢,但现在也挺有兴趣研究一下人家的音乐,看看和国内到底有什么不同。

    以前他只是个音乐爱好者,现在怎么说也是专业人士了嘛,多了解一下不会有错。

    出了音像店,李茜还美滋滋的翻看着淘来的唱片,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张晓夜就道:“现在满意了吧?要是没事还是赶紧回去的好,这鬼天气越来越热了。”

    李茜抬起头来愣了愣,指着另一边的图书城就道:“本来是没什么事情了,不过现在似乎应该去书城里看一看。”

    “平时也没见你有这兴趣啊”张晓夜话没有说完,再也说不下去了,因为扭头就看到图书城的外墙上挂着巨幅海报以及横幅,夜破晓新作隆重上市。

    海报的图案就是书的封面,不过多了几条宣传语:夜破晓一个人的旅程,所有读者的精神财富。

    这句话貌似有点吹嘘过了头,不过做广告嘛哪有不吹牛逼的,这还算比较含蓄的了。

    “是得去看看。”张晓夜说着首先跨过公路,带着李茜走进了图书城。

    李茜跟上来就道:“看你的反应也是挺意外的,你都不知道自己新书上市的消息?”

    张晓夜这次还真不知道,以往秋扇倒是会打电话通知他,早在上市之前就会将样刊给寄过来,只是他现在从清溪跑来了bj还没跟秋扇联系过,连详细地址都没有一个,自然也就不可能通知得到他。

    当初决定结束旅途,他把稿子寄出去就来了京城,也没有可以去留意相关的讯息,所以要不是今天被拖来逛街,他什么时候能够得知还是未知数。

    “你对自己的作品就那么不上心吗?”李茜翻翻白眼,顿了顿又道:“所以你现在还连版税都没有拿到?”

    “那是肯定的啊,我都没有联系过她,她怎么给我汇款?”

    “还真是有钱人啊,要是换做我肯定是一天一个电话查询什么时候能够拿到钱。”李茜如此表示,而事实上在这之前张晓夜也是如此。

    抄三重门的时候就是等着用钱,天天都惦记的版税的事,现在钱包已经算是挺鼓的了,毕竟三重门到现在已经卖了一百五十多万册,刨了税他也赚了好几十万,已经能够登上作家富豪榜了,就是排名会低很多。

    所以他现在还真不太在意,反正版税先放在秋扇哪里也丢不了,干嘛还急吼吼的呢。

    张晓夜就道:“钱财于我如粪土,金钱于我如浮云”

    “要不是打不过你,我真想抽你。”李茜恨恨的咬咬牙,就像看着一个十恶不赦的资本家,这种表情跟张晓夜前世看到马云说他对钱一点都不感兴趣的时候如出一辙。

    书店里,张晓夜这本一路向北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桌子前面同样挂着海报,几百本书摞成一堆摆得高高的,十几个人正在边上翻看,不时有人拿着去结账,然后又有走了过来补位。

    李茜和张晓夜挤了过去,没有再提身份信息相关的东西,而是随手拿起一本道:“看起来很受欢迎嘛,势必要成为超级畅销书啊。”

    一路向北现在上市,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体裁本身就很新颖,张晓夜已经有了一定的号召力,更重要的是夜破晓还是个高中生,还被学校给开除了的新闻造成的轰动才刚刚过去没有多久,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本身也是一本好书,还有这样的加持,会畅销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效果大概跟后世电影上映总是要炒作一番差不多,差别就在于张晓夜不是刻意为之,也不会被骂。

    这次没有收到样刊,所以张晓夜还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本,为了表示支持,当然本身也很有兴趣,李茜也毫不犹豫的买了一本,然后道:“回去你可得给我签名。”

    其他事情未必办得到,签名这种要求实在就太简单了,不过不是一本,而是一堆,这是方媛媛和云彼方又回到树村的时候带来了。

    而这时候,夜破晓和一路向北又成功的刷上了头条,通过这本书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什么之前那么多记者媒体都找不到人,人家去徒步旅行了,能找到才怪。

    被学校给开除,然后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徒步旅行的道路,虽然书里面完全没有写关于被开除的事情,不过人们还是很轻易的就将两者给结合了起来。

    徒步旅行是怎么发源然后在全世界流传开来的,张晓夜也搞不清楚,能够肯定的是现在帝国还处于巨大的变革中,由此带来的种种人们都还在努力的适应。

    下岗潮方兴未艾,绝大部分人每天所想也只是怎么去填饱肚子,很多人打开了眼界,也只是跟云此方一样想着出国,徒步旅行连听都没有听过。

    这方面,在炎华帝国张晓夜绝对是先行者,就算不是第一个如此去旅行的人,也是第一个提了出来,然后让全国人民都知道的。

    这是绝对的新鲜事物,而且很酷,一路向北的绝大多数读者都是年轻人,他们所看到这本书的第一反应都是如此。

    搭路过的顺风车,搭帐篷露宿野外,大部分时候就靠着一双腿爬山涉水,这确实很酷。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只是个高中生,被开除之后选择这么做似乎是叛逆少年的负气行为,跟和父母吵架之后理解出走差不多是一样的行为。

    不过张晓夜这个高中生可还有诗人和作家的身份,徒步旅行很酷,同时也非常有浪漫色彩,听了之后就会让人忍不住心驰神往。

    几乎所有的读者,看到这本书的第一反应都是觉得酷毙了,对张晓夜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此一番之后才被书中那些精美的照片所吸引,看着书里讲诉的故事恨不得自己马上也能来上一次徒步旅行。

    至于对梦想、人生的感悟,那是最后才回去思考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不管读者从书中领悟到了什么,心灵是不是得到了洗涤,张晓夜都给他们埋下了一颗种子,那就是对这种旅行方式的憧憬。

    “抛开世俗的束缚,放开心灵去驰骋,夜破晓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关于自由关于超脱的窗户。”有媒体这样表示,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报道不一而足,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相关的新闻,打开收音机也总是能够听到相关的信息,有节目在推荐,有的是进行解读,还有是直接对徒步旅行的讨论。

    一路向北刮起了一阵风潮,让徒步旅行这个概念一下子变得人尽皆知,而这种效应也连带着让书的销量水涨船高,特别是年轻群体,对这根本就无法抗拒。

    本身这就是诗歌的时代,而这种方式又实在太诗意了一些,所以人们表现得也更加狂热。

    云彼方和方媛媛拎着几十本书放在本来就已经有点不堪重负的桌子上,张晓夜很担心这小桌子还能不能承受如此重量,道:“虽然我挺感动的,但其实你们不用这样支持我。”

    “少说废话,都给我签名。”云彼方直接将笔塞到了张晓夜的手里,顺带着说一句,这笔都是她直接从学校里面带来的。

    “这么多,你俩不会是打算拿去卖吧?”张晓夜翻翻白眼,这又不是办签售会。

    “我怎么没想到,这也是可以卖的啊。”云彼方之前根本没有想到,露出了焕然大悟的表情,然后又道:“不过也差不多了,管饭的。”

    张晓夜嘴角抽了抽,方媛媛接着就道:“主要也是我嘴贱,看到同学们都在看你这本书聊你这本书,然后就吹嘘了一下我跟你谈笑风生,然后,她们就想通过我来得到你的签名,本来只是想显摆一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了。”

    云彼方跟着道:“我是被她给拖下了水,茜茜我们仨玩乐队天天混在一起,她认识的没理由我不认识,所以也一样,要不是茜茜这两天没课,结果也差不多。”

    “要是这样一说,几十本的数量还真不多。”

    “这些是包我们伙食费的,虽然我们百般推脱,不过总有些推脱不了。”

    “主要的原因难道不是包了伙食费?”张晓夜又翻翻白眼,然后还是老老实实的签名,这也算是给云彼方她们发点福利,认识自己得到的福利。

    方媛媛大咧咧的坐下,道:“不过你别说,这书确实写得非常不错,我看了都忍不住想马上就打着个背包去旅行,越看就越是按耐不住。”

    “确实如此,我也是这种感觉。”李茜刚刚将张晓夜这书给看完,道:“不过反过来说,还不知道这本书会坑了多少人呢,我觉得盲目的学晓夜这么干不会是什么好事。”

    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过人们往往只看得到其中的一面,徒步旅行是自由惬意,但其中的风险却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这样的年代里。

第十六章 以其租不如买() 
从清溪一路过来,虽然没有遇到什么重大的危险情况,小风险还是不少,全占着张晓夜丰富的经验以及过人的身手、身体素质才一帆风顺的走过来。

    他知道在旅途上该怎么保护自己,知道在野外要怎么生存,占着一身好功夫可以在被讹诈的时候毫不客气的掀桌,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但可不是每个人都如此。

    最简单来说,如果没有倚仗在外面被欺负了也只能忍气吞声,保护自己的安全还是比图一时之气要更明智,但肯定是会非常憋屈就是了。

    如果去到哪里都很憋屈,一肚子的不爽,就算没有危险这徒步旅行也不会是什么愉快的事情,这还谈什么放飞心灵洗涤灵魂,只可能跟黄金周去景点被宰一样郁闷。

    李茜和方媛媛看到了其中的问题,自然也会有不少人都会发现,不少媒体也在给徒步旅行这把火浇冷水,甚至有少数媒体直接指责张晓夜,呼吁人们冷静看待算是比较理智的,直接开骂的可也有。

    “带坏风气,将人们置于危险的处境中,这都哪跟哪啊。”云彼方看得很生气,张晓夜倒是很淡定,于是她就道:“你看起来好像完全不在乎?”

    张晓夜悠悠的就说道:“首先呢,能够让所有人都接受的只有钱,有人喜欢肯定就有人不喜欢,所以被骂我还真不在意。要说是带坏了风气的话,这个词虽然有些不合适,但想想好像还真是如此。”

    一路向北造成的轰动超出了张晓夜的意料,他自己并不觉得这本书写得有多好,要说原创也只是拾人牙慧,其中少语句也是抄来的只有感情和心境是最最真实的,但就是这样一本书,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然后就井喷了。

    报纸杂志每天都在登载,热潮甚至引起了官媒的注意,就连新闻联播都在报道,诗人、作家、高中被开除、徒步旅行这些因素加起来实在是太夺人眼球了。

    云彼方她们带来了这本书在燕大的消息,让张晓夜明白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