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妖清 >

第124部分

妖清-第124部分

小说: 妖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守着无数矿藏的农业大国,我还真是越看越眼馋。”张林继续笑了笑,“可惜的是,她在大西洋那边,否则我还真的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猛咬她几口。若是这样的资源大国被摆放在自己家门口,我恐怕真的会考虑侵略式的殖民计划。”

    “少爷是打算放弃巴西吗?”

    “我们有多大胃口就吃多少饭吧,步子迈得太大,很容易扯到蛋啊。”张林点了点头,发出了一声感叹,“起码在现在,是不能用任何粗野的方式来谋取巴西的。伊莎贝拉这条线根本靠不住,甚至还可能招来巴西政府对家族的反感。所以,务必要通知下所有管事,不能再与那伙对巴西政权怀有觊觎之心的巴西王室有任何往来。”

    “是少爷,我记住了。”

    “对了,巴西政府为什么不跟我们做生意?”张林问道。

    “因为拒绝您提出的华工八条。”李恩富直接回答道。

    “巴西境内很多华工吗?”张林继续问道。

    “这倒不是。随着农奴的解放,巴西的劳动力缺口变得相当巨大,巴西政府曾多次向清朝廷提出引入华工,但都被拒绝了。现如今,巴西境内零零散散的华人总人数,至多也就两三千人,算不得多。巴西政府之所以拒绝华工八条,乃是出于国内刚解放的农奴考虑。若是答应了华工八条,让华工享有华工八条所述的优等待遇,那巴西国内那数百万刚刚从名义上得到解放的农奴定然会心生羡慕甚至是会心理不平衡,届时恐怕将会掀起一股新的人权运动。毕竟在华工八条的刺激下,刚刚得到解放的奴隶们,肯定是要向政府争取八条中那些优越的待遇的。”李恩富解释道。

    “那倒也是。”张林当即明白巴西何以不与自己建交。感情与自己建交的代价这么大,难怪巴西佬不鸟自己。华工保护条例中所述的八条,乃是高度民主化自由化的公民权利保护条款,而且还是相当具体化的条款,直接细化到了工作待遇、工作时长以及工作者所能享受到的各种权利,直接就可以拿来当成某种弘扬劳动者权利的宣言。巴西政府若是答应了张林提出的华工八条,国内那数百万刚刚摆脱奴籍但自身权利却是依旧得不到任何保障的农奴会怎么想?而他们又会怎么做?

    “李恩富,你说若是我们暂时撇开华工八条,巴西政府会答应与我们建交通商吗?”张林严肃地问向了李恩富。

    “少爷,您的意思是?”李恩富凝视着张林,试探地问道。

    “我的意思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对待巴西,我们可以先建交通商,暂时把华工八条撇在一旁不管。”

    “这样应该可行。”李恩富赞同地点了点头。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在无法动用武力砸开巴西大门的情况下,暂时只能把华工八条撇在一旁。只要与巴西建立了友好通商关系,便能够利用张家的技术优势在巴西投资矿产开发,从而实现对巴西水晶的一定程度上的垄断。更何况,只要家族势力进入了巴西,巴西境内的华工自然能够得到家族最为有利的保护。届时,不论是华工还是潜藏在暗中的华人奴隶,都将会只有一个身份——张家工人。只要不再于巴西雇主存在雇佣关系,华工的权利之说便不复存在了。

    在张林的首肯下,张家管事继续与巴西政府进行了接洽,并表达了可以暂时抛开华工八条而与巴西政府进行友好通商的愿望。

    这一次,巴西政府竟然答应了张家的通商请求,并正式与张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对巴西而言,张家拥有了充裕的资金,在机械领域拥有着先进的技术,更是世界顶级的军火销售商。故而,与张家建立起了友好外交关系,对巴西的基础工业发展、军队建设以及外贸经济的发展都是相当有利的。

    就事后了解,巴西政府之所以会答应与张家建交,一定程度上也是得力于张林拒绝了伊莎贝拉公主的复国请求。伊莎贝拉这位昔日的摄政公主企图借着张林的力量杀回巴西国内,但自知不可能撬动巴西的张林拒绝了伊莎贝拉的请求。巴西政府获悉了此事,随即决定重新考虑与张家的外交关系。包括巴西总统弗洛里亚诺在内的巴西高层一致认为,与财雄势大的张家交好不仅对巴西的基础工业的发展极有裨益,而且还可以避免因双方矛盾而可能引发的战争。交好则两利,交恶则可能两伤。

    另外,巴西政府之所以答应与张家进行友好通商,与张家分别在8月份和9月份下水的两批军舰也有着莫大关系。

    截止到1894年8月底,自去年8月初开始建造的六艘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已经全部建成交付。一次性建成了六艘标准排水量吨位高达4560吨的高性能装甲巡洋舰,这足以体现张家在高航速巡洋舰建造领域的绝对实力。六艘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保留了大蛟龙级原型舰的一切设计,只是将动力系统做了升级。新建成的这六艘大蛟龙级,标准排水量吨位为4560吨,由两台7400匹马力的四缸蒸汽机提供双轴动力输出,整舰功率高达14800匹,最大航速可以直接飙到23节。

    而在六艘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建成之后,张家又在9月份陆续建成了8艘标准排水量为2380吨的蛟龙级装甲巡洋舰。因为蛟龙级装甲巡洋舰依旧还是单轴驱动,故而蛟龙级的最大功率输出仅为7400匹,最大航速为21节。

    八月份建成六艘,九月份再建成八艘,张家的巡洋舰如同下饺子一样速成着。

    拥有如此强大的军舰制造能力,即便是身为世界海军权威的大英帝国恐怕也不得不为之震惊。

    在张家管事与巴西总统商议两国建交并进行友好通商的时候,正值张家两批巡洋舰陆续建成,而全世界都在惊叹张家那强大的造舰能力。短短两个月时间,张家海军再添了六舰之后再添八舰,不论是谁恐怕都会心生畏惧的。要知道,这14艘军舰,直接就是46400吨巨大吨位,比整个巴西海军的总吨位还要高些。现在人家是客客气气地跟你谈论通商建交,本着的也是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而且还暂时撇开了有可能引起政局混乱的华工八条,但若是自己再不给面子,那么与自己进行对话的,恐怕就是张家那强大的海军舰队了。

    张家与巴西政府建交之后,巴西政府很快便是成为了张家外售型军火的又一个大买家。而随着巴西市场对张家的开放,张家的蒸汽机、蒸汽船、汽车等商品开始大量涌入巴西市场,迅速填充着巴西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与此同时,巴西境内涌现了大量的本地矿主,巴西境内的铁矿砂、魔晶、魔核等诸多资源开始对张家实现大量出口。日益增大的贸易量,给巴西政府带来了巨额的关税收益,而日益增大的外贸出口,更是给巴西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极大地刺激着巴西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双方逐步建立起稳固的贸易关系之后,张家随即向巴西政府提出在境内开采水晶的请求,并提出要出资购买米纳斯吉拉斯地区的一些水晶矿区。双方经过协商,最终张家得以以5000万比索(约为1500万美元)的购买价,买下了米纳斯吉拉斯地区多达八处的水晶富矿区。初步预估,这八个水晶矿区,水晶储量高达数百万吨,占巴西境内水晶储量的一半左右。这相当于张林以几美元一吨的白菜价钱将巴西境内一半左右的水晶悉数买断。

    张林高价购买巴西境内水晶矿区的事情,直接引起了全球性的广泛关注。几乎全世界的商人都对张林此等行径表示不解,认定张林做下的乃是一笔注定要亏本的买卖,甚至有人猜测并嘲笑张林这一世界级巨富是否要打造一座彰显其富贵的水晶宫殿。另外,也有不少经济学家估计,在张林如此大力度地开采水晶的同时,原本价格高昂的水晶将会变得相当廉价,甚至有可能会变得与石头无异。

    在高价买下巴西米纳斯吉拉斯的八大水晶矿区之后,张林当即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巴西,实在是太缺少劳动力了。为了尽快地开发巴西八大矿区内的水晶,张林不得不从国内大批量招收挖矿工人,然后成批成批地运往巴西的水晶矿区。

    为了能够募集到足够的矿工,张林开出了丰厚的招工条件:聘期四年,年薪百两,出国前预付第一年工资。在这个连美国这一工业大国的年平均国民收入都仅有30多英镑(约为180多两)的晚清年代,张林开出的丰厚薪水当即吸引了大量的华人青壮。经过较为严格挑选之后,这些体强身健的华人青壮便是将领到的第一年工资交付给了自己的妻儿父母,然后怀着忐忑的心登上了张家开往美洲的客运轮船。他们之所以忐忑,是因为张家在招工告示上已经提前说明:因地处海外,故而环境会比较艰苦。

    不过,待这些华人矿工抵达巴西的矿区之后,却是发现这里的工作环境根本没有想象中那般艰苦。张家早已经为他们建好了集体宿舍,并给他们分发了统一样式的工作制服和棉被;在这里,每日可以吃三顿饭,还管饱,而且每天只需要工作10个小时,每七天还能休息一天;每隔三个月他们就能往家里寄一次信,随后还能够收到家里的回信,而每隔半年他们还能选派同乡作为代表回家探亲。

    这里,简直就是这些华人矿工们的天堂。

第140章 帝国的机会() 
“没想到张林不仅拒绝了巴西帝国摄政公主伊莎贝拉的复国请求,还如此迅速地就与巴西的共和国政府建立了友好外交。原本以为这个爱管闲事的张林会像帮着琉球王尚泰复国琉球一样,也会出兵帮着伊莎贝拉这位摄政公主恢复皇室在巴西的统治,却不曾想,张林竟然没有去冒那个险。看不懂,看不懂,我伊藤博文真的是看不懂啊!”九月的秋雨打湿着整个东京城,阴霾雨雾笼罩着天地。得知张林已成功与巴西政府建交,在住所阁楼凝视着窗外秋雨萧萧下落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不由深深地皱起了眉头,并发出了一声感叹。

    “没想到张林这个魔头竟然能够抵御住控制整个巴西的诱惑,致使我大日本帝国的计划功亏一篑。”伊藤博文身后,日本海军中将伊东佑亨现出了身形,发出了赞同的一叹。伊东佑亨身为日本海军中将,但却是在两年前的琉球海战中被张家海军全歼了由他担任舰队指挥的日本精锐舰队,伊东佑亨更是一度沦为了俘虏。琉球海战之后,俘虏悉数被赎回,虽然日本天皇严令回国俘虏不得切腹,但那批被日本政府花重金赎回的日本俘虏中,依旧有将近半数因不堪忍受战败之屈辱的日本俘虏在回国之后选择光荣地切腹自尽。虽然依旧有着超过半数的日本俘虏在明治天皇的严令下苟活了下来,但其中多为一蹶不振的行尸走肉,真正能够走出战败阴影的只有极小撮的一拨人。这一小撮日本人,每日都披着耻辱的外衣,几乎无时无刻不想一雪前耻,更是早已经蜕变成为了一头头凶恶的狼。伊东佑亨便是这些知耻后勇的日本军人中的一员,而且,伊东佑亨这位海军重臣,这位原本前途无限的海军中将,对洗涮耻辱的愿望最为迫切。

    “不得不承认,张林此人虽然年轻,但其战略眼光之高远却是连老夫也不得不惊叹。张林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快速崛起,绝对堪称当今第一奇人。”伊藤博文叹了口气,发出着感慨,“他甚至还奇迹般地稳住了大清朝廷,并得以继续以一种极不合理的姿态盘结与中国的江南。真是无法想象,大清朝廷竟然纵许着张林发展到如今之滔天大势。从某一层面上来讲,张林能够壮大至今这一事实,也足以证明满清之积弱、清廷之腐败、大清皇帝以及大清百官之无能。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的大清朝廷,其腐败程度简直就是让人难以置信。如此腐败的一个朝廷,不可能会是如东升旭日的大日本帝国的对手。可惜,可惜啊!更让我不解的是,张林大势已成,颠覆这腐朽的满清朝廷对他而言并非难事,可他为何迟迟不动,却是一心经营并拓展着自己的海外地盘?张林此人,究竟是在做着何种打算?”

    伊东佑亨皱着眉头,没有说话,脑海中却是突然闪现着昔日那霸海战时的情景。两年前的张家海军就已初具力量,张家海军更是直接仗着速射炮的优势让日本海军吃尽了苦头。现如今,张家海军更加势大,海军总吨位已经能够与不少西方强国比肩,若是日本海军再次与张家海军对战,那后果……

    “张林此人处事,太令人费解了。对了,我听说张林又建成了一批新型军舰。”伊藤博文当即问询。

    伊东佑亨晃了晃脑袋,猛然甩掉了脑海中的恐怖画面,在镇定须臾后点了点头,应答道:“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