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妖清 >

第177部分

妖清-第177部分

小说: 妖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年时间太短!”李鸿章当即摇头。

    “那就一年!”刘坤一霸气地一声冷哼。

    刘坤一底气十足的霸气一哼让李鸿章再次皱起了眉头,他感觉他根本不是在与昔日的湘军宿将刘坤一谈判,而是在与那个霸道、嚣张、狡诈且被称为小魔头的张林直接谈判。眼前的刘坤一已经不是他所认识的那位湘军宿将,而是一位受张林影响颇深且已经心向大华的华府要员。刘坤一代表着张林,他必将为张林为张林的大华帝国尽可能多地谋取利益。

    “还是三年吧!一年时间,你们大华帝国恐怕还深陷与沙俄帝国的战争泥泞之中,甚至可能已经被沙俄帝国打败,三年之内,你们恐怕也根本无暇顾及清廷。”刘坤一与李鸿章相持不下,一旁的翁同龢却是用较为温婉的语气顺势表了态。

    “哼~难道你们就这么希望看到我大华帝国被沙俄打败?陛下说得一点不假,你们这群混蛋果然只关心自己的统治,根本不关心百姓疾苦,也不在乎民族大义。为了能让你们的封建统治维持下去,你们还果真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翁同龢提及对俄战争,对朝廷早已经绝望的刘坤一发出了一声声冷哼,语气更是尽显嘲讽。

    “我?”翁同龢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话语的确有失民族大义,语塞的同时脸色已然涨红。

    “也罢!我毕竟是前朝旧臣,到底还是不希望朝廷覆灭。所以在此奉劝你们一句,好好利用这三年时间。朝廷若是能够励精图治发愤图强,覆灭之日定会遥遥无期。小李,把备用文件拿来~”刘坤一姑且没有理会吃瘪的翁同龢,对这李鸿章诡异一哼,随即直接对着身后的另一位华军士兵招了招手。

    很快,这位华军士兵将另外两份已经誊写好的文件和一支钢笔递给了刘坤一。

    刘坤一相继将两份文件打开,随即直接在两份文件上划上了相同的几笔。

    见刘坤一竟然早已将备用的谈判文件准备好,李鸿章和翁同龢冷不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恐惧与震惊。

    大华,似乎已经预料了一切!在这场所谓的和谈中,自己所代表的朝廷,竟然完全在对方的控制之下。

    1898年1月5日,大华帝国代表刘坤一、张之洞与清朝廷代表翁同龢、李鸿章在天津大沽口正式签订了停战协定。

    就谈判文件上的条目而言,张林的要求根本算不得过份,甚至,其中的个别条款对清廷统治的维持有利,是在一定程度上地保护大清。

    张林开出的停战条件,主要条款有着五条:

    一、在华俄战争期间,清廷可继续选择中立,但绝对不能做出任何有悖于中立国立场的事情,不得借道给俄军,不得给俄军提供情报,也不得给俄军提供任何战略物资。若出现俄军强行进入大清国境之事,清军有责任将入境俄军武力驱逐出境。若清军无力驱逐入境之俄军,华军有义务协助清军抵御并消灭入境之俄军,同时将有权自由出入大清国境。两军共同抗俄期间,清军需听从华军指挥官之调度;

    二、朝鲜国可根据本国意愿重新选择宗主国,清廷不得从中干预;

    三、鉴于华俄战争迫近,出于对俄战争的需要,自合约签订日起,原本归属清廷的山东省、奉天省(辽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全部划归大华。四省之地的百姓、清廷官吏,乃至清军将士,可根据自身意愿自行选择去留,亦可根据自身意愿加入华籍,清廷不得以任何形式从中干预;

    四、清朝廷有责任维持现有领土之完整以及现有主权之不丢失,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将任何一块国土割让给他国。在清廷遭遇边境势力独立或周边他国入侵之时,大华帝国有义务协助清廷维持现有国土和主权之完整,必要时可直接出兵干预。

    五、在清朝廷不违背以上任何条款的前提下,自合约签订日起的三年之内,大华帝国不得主动对大清用兵。

    张林提出的这第四条,就是一项保护大清的条款。这些年,因为国力羸弱,大清接连遭受着列强们的欺压,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更是接二连三地被列强们强加道了头上。但若是与军事实力强大的大华帝国签订了此条款,以后若是再出现西方列强欺压清廷的事情,便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地倚靠大华帝国这座大靠山。

    兵临城下而结成的城下之盟,注定要带有一定的屈辱性。妄图苟且偷安,清朝廷将山东和东北三省割让给了大华帝国,换来了一个华军三年不对清廷用兵的承诺。从此,大清仅剩下直隶省紧挨着渤海湾的部分海岸线,海岸线总长度仅剩下三百多公里。再加上辽东和山东尽入大华,被辽东和山东所包裹着的渤海将会尽在大华的掌控之内。山东和东三省从此归属大华,意味着大清帝国自西南到东北,将会全部被大华帝国的势力范围所包围,几乎沦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内陆国家。

    大华帝国与清朝廷签订的停战协定,很快便是被公开。当英法德美等国得知清廷竟然与大华帝国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当即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令列强们不满的,乃是停战协定的第四条——清朝廷有责任维持现有领土之完整以及现有主权之不丢失,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将任何一块国土割让给他国。在清廷遭遇边境势力独立或周边他国入侵之时,大华帝国有义务协助清廷维持现有国土和主权之完整,必要时可直接出兵干预。

    列强们认为,这一条款分明就是针对他们的。但是,即便是不满,列强们又能如何呢?抗议?维持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乃是一个国家最为基本的持国之道。他们这些非华人国家有什么理由抗议?他们若是对这一条款进行抗议,岂不是自扇耳光表明自己要欺负清朝廷的意图?

    更何况对清朝廷而言,这是一条唯一对自己有利的条款,他们就算是再懦弱无能,又怎么会傻到去更改这一条款?

    至于清廷割让山东和东三省之事,列强们对此也只能表现出无可奈何。他们倒是可以通过给张林施压,让张林吐出这些地盘,起码要让张林把山东吐出来。但是,华军已经占领了山东和整个奉天,而吉林和黑龙江则很快要沦为华俄战争的战场。出于战争需要,华军是不可能把东北三省吐出来的。至于山东,那就完全得看张林的态度。

    被张林吃到嘴里的东西,他从来没有吐出来过。偌大的南方十省都被张林吞了,难不成张林会连一个小小的山东都吞不下?

    再说了,张林虽然已经势大如列强,但他治下的大华帝国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华人政权。两个华人政权之间的纠纷,两个华人政权之间缔定什么协定,英法德美等国还真的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介入。就好比英国再怎么强大,她也不敢去干涉德国或者法国的内政。列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暗中支持承认着一切不平等条约的清朝政府,以期盼着清廷能够一定程度上地牵制住日益做大的张林。

    在这份停战协定中,最无辜的,应该算是朝鲜了。朝鲜乃是大清的藩属国,但却在1876年的日朝《江华条约》中被迫宣布独立,从此朝鲜这个小三便在大清和日本之间来来回回。三年前日朝战争中因为张林打败了日本,使得朝鲜幸运地没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后朝鲜选择了重归大清的怀抱。这几年来,随着大华帝国国力日强,而大清朝廷国力日衰,身为大清藩属国的朝鲜的确有着倾向大华的趋势。身为小国的朝鲜,自然是想找一个更粗的大腿抱抱。而碍于国内保守派的坚持,朝鲜与张林治下的大华帝国的关系一直都是不冷不热,朝鲜王国也一直没有舍弃自己大清藩属国的身份。在大华帝国与大清签订的停战协定中,仅有的五个条款中却是有着一个单独条款提到了朝鲜,说是朝鲜可以自行重新抉择自己的宗主国。这分明是在通告朝鲜,身为小三的你们,从此属于大华了。

    随着大华势力的北移,与朝鲜隔着黄海的山东已经差不多变成大华的地盘,与朝鲜北部接壤的辽东和吉林也将会变成大华的地盘,再加上南面已经沦为大华保护国的日本,朝鲜国已经完全被大华给包裹在了其中。

    这样一来,朝鲜这一弹丸小国,这个小三级的国家,想要生存,想要不受到西方列强们的欺负,便只剩下一个选择——依附大华。清廷这个糟老头子已经年老色衰且体力不支,朝鲜这个小三自然得贴上年轻力壮的大华。

    不论如何,在华军雷霆般的军事逼迫下,大华与大清终究算是消停了下来,很多事情直接变成了既定事实。列强们暂时也只能默许局势发展到了如今这个局面。虽然目前这个局面列强并不愿意看到,但是,不愿意触及张林霉头的列强们,只能把打破这一局面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了已经对华宣战的一个强大帝国——沙俄。

    华清停战协定刚刚签订,大华与沙俄之间的这场声势浩大的国之战争,却是已经拉开了帷幕。

    大华帝国与沙俄帝国的这场战争,竟是比任何人预料的都要激烈。

第190章 欲夺海参崴,先占元山津() 
位于朝鲜半岛东岸的元山港,与朝鲜半岛西岸的平壤几乎处在相同的纬度线上,乃是朝鲜王国在东海岸线上的一处小型港口。元山又名元山津,背山临水,南部为葛麻半岛,半岛内侧为德源湾,外侧的海面上有“薪岛”、“大岛”、“小岛”、“熊岛”和“丽岛”等20多个离岛。永兴湾北部的虎岛半岛,形成了保护着元山湾的天然防波堤。湾内水深,潮差小,使元山成为天然良港。虽然是天然良港,而且已于1880年被入侵朝鲜的日军强行开港,但因朝鲜东面乃是辽阔的日本海,贸易对象也仅有日本一国,海上贸易位置并不是不可替代,再加上朝鲜东部地区发展落后,故而这元山港迟迟没能发展起来。截止到目前,元山港依旧只是一个人口不足三万的微型港口。

    元山港原本是日本帝国强迫朝鲜开放的通商口岸,并驻有日军。但三年前国力日强的日本帝国的社稷大厦却是在张林的猛攻下轰然崩塌,日本天皇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更是相继见了日照大神,大换血后的日本政府根本无力顾及远在朝鲜东岸的元山津。1895年春,勇敢的朝鲜人民把元山的日本驻军和日本人全部驱逐,自称是光复了元山津。

    1898年的正月初一,元山津的朝鲜居民正在欢乐地享受着春节。而在这一天的上午,四艘悬挂着大华飞龙旗的大华军舰却是强行驶入了近乎毫无海防能力的元山港内,打破了元山津仅维持了不到三年的平静。

    “我们要征用元山港!”这是作为先头部队的那位华军陆战营营长直接抛给元山津县令的一句话。

    “征用?”元山津县令当即就是面如死灰。在强大的华军面前,他这个小小的县长官可以说不吗?

    眼下,几乎全世界都知道大华帝国正在与沙俄帝国打战。出于对俄战争的需要,华军要征用战略位置重要的元山小港,对此,朝鲜王国和朝鲜人民只能选择默许。在强大的大华面前,身为三姓小三的朝鲜根本没有说不的权力。

    就这样,在没有提前照会朝鲜当局的前提下,用武力开路的华军强行征用了朝鲜的元山港,并开始往元山港大量运送陆军部队和战略物资。在将大量军队和物资运送过来之前,华军先运来了数千名建筑工人和一批用以建造临时军营及完善港口设施的各型机械车,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元山港改造项目。

    随着时间的推进,元山津的朝鲜人民惊恐地发现,华军不仅陆陆续续将将近四万的陆军兵力运送到了元山,开来了多达十几艘的大型军舰以及二十多艘的运输船,更是陆续将多达数百辆的钢铁怪兽开进了一块所谓的军事禁区。

    元山津的原本只是一个人口不足三万的滨海小镇,而华军的突然到来瞬间让这个滨海小镇热闹了起来。

    被运送至元山港的这近四万华军,自然就是张虎中将统帅的华军第一军。华军第一军从上海登船出海后,并没有被运往山东或者辽东,而是直接被运往了日本佐世保军港。在佐世保稍作中转之后,华军第一军便是被运送到了距离海参崴仅有300多海里的元山津。

    日本的佐世保军港在对日作战之后,被大华重建了起来,目前已经成为华军在远东海域一个重要的两栖军事基地,常驻着华军的一个独立作战旅。原本张林是想将佐世保作为进攻东北俄军的一个跳板,利用大华强大的海上运输系统快速往东北战场运送兵力。不过,华军将领们却是指出佐世保距离海参崴、双子城等俄军据点太过遥远,不利于战略物资的及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