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妖清 >

第213部分

妖清-第213部分

小说: 妖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美国为什么不对我们大华做出抗议呢?最起码,作为西方列强之一的美国,应该向我大华施压。”张冲继续问道。

    “美国没法抗议。脱离邪恶的殖民统治而独立,乃是时代的大势所趋。而美国自身,就是从英国殖民者手中独立出来的。所以,几乎对所有的美国公民而言,支持他国的独立斗争乃是一种正义之举。我们对古巴国无偿地提供武器援助,乃是在支持古巴国的独立事业。虽然这个义举,的确让美国没能在美西战争中获得利益,但是义举就是义举,是受到国际舆论支持的。美国人如果就此事进行抗议,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至于我们向包括波多黎各在内的美洲国家出售武器这件事,美国人倒是的确可以以“扰乱美洲秩序”为由向我们提出抗议。但他美国抗议又能如何?他美国还没成为美洲的宪兵,美洲那些买武器的国家都没有说什么,他有什么权利说三道四并进行抗议?各美洲国家向我大华购买武器组建国防,乃是各国自家的家事,更是正常的商业活动,他美国难不成还想干涉他国内政不成?再则,如果美国就此事进行抗议,那还不如直接**裸地告诉那些美洲国家,说你们这些美洲国家别买武器组建国防,这样也方便我们美国出兵侵略你们。”

    “这倒也是。”张冲认可地点了点头,随即打开了已经合上的文件夹,从里面拿出了一张数据表格并递向张林,“少爷,这是九月份的外售武器盈利情况。您在三国和谈之后便是做出了我大华外售武器的销量将会大幅提升的预言,事实证明少爷是对的,一如既往地对。从八月份开始,我们大华的外售武器的销量就开始大幅度提升。相比于七月份,八月份的武器销售总额提升了23。5%,盈利额达到1532万美元,而在九月份,我们的武器销售总额直接在八月份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了29。3%,总盈利额直逼两千万大关。而且,我们还接到了来自欧洲的几笔大订单。武器销售利润的大幅度提升,极大地缓解了帝国已经相对紧张的财政压力。”

    张林接过那份数据报表,稍稍瞥了一眼之后直接放在了桌子上:“古巴起义军仰仗着华式武器打赢了战争,我们大华制造武器的销量提升是必然的。钱嘛,永远都赚不完。另外,你得叮嘱武器制造部的管事,千万不能让这些来自外部的武器订单而影响到自用武器的生产。俄国的海陆军迟迟没有动静,这分明是在酝酿着一场极其巨大的风暴!当时期,对俄战争,才是我们大华的重中之重,千万不能因小失大。”

    “少爷放心,我一定监督到位。”张冲正色点头。

    “另外,对我们大华心生怨恨的美国肯定也在憋着坏,我怀疑美国的很多工厂目前正在为俄国人制造着武器,美国甚至可能会给俄国提供战争贷款。这场对俄战争中,怕是有着一场华式武器与美式武器的对拼。明面上,我们是在与沙俄战争,实际上,我们还有几个潜藏在暗处的敌人。而美国,绝对就是其中之一。”张林想到了工业能力极其强悍的美国,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俄国人的工业能力虽然不及美国,但俄国应该不至于向美国购买武器军火吧?”张冲倒是一脸的不以为意。

    “那可难说,美国的高仿机枪,乃是美式zuolun枪,质量都还是不错的。俄国人虽然能够自从zuolun枪,但生产出的zuolun枪的质量明显要差上美式zuolun枪一大截。而且,俄军中的机枪几乎全部都是需要进口。”张林正色说道。

    果然,过了没几天,一份来自美国国内的秘密情报经过辗转,被传到了南京。

    “少爷,这美国果然在暗中支持着沙俄。”神色激动的张冲将密报呈给张林,脸上已经露出了微怒神色。果然,帝国主义亡我中华之心不死,而美国这个一直鼓吹着民主和自由的国家,根本见不得中华崛起。

    得知密报内容之后,张林直接就是皱起了眉头。情报中,关于美国政府秘密给沙俄贷款2亿美元用作战争经费的情报被张林直接过滤掉了,其中有关美国向沙俄出售大量机枪、美式zuolun枪的消息他也没有太过在意,真正让张林在意的,是其中关于沙俄帝国向美国大批量定制装甲车的消息。

    不错,就是装甲车,外形和性能与华军Z1型装甲车相差无几的仿制装甲车。情报显示,沙俄军方向美国政府提供了该款装甲车的技术图纸,并标注了装甲车的性能参数,邀请美国在他们粗糙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并按照他们的设计和性能指标进行批量建造。而当下时代,美国国内有能力建造这种装甲车的公司只有一家——披着美商外衣的詹姆士旗下的宝马汽车公司。事实上,宝马汽车公司的真正主人,是张林。

    在今年年初的远东战场上,沙俄军队可算是吃够了华军装甲车的苦。在华军装甲车的集群冲锋的背后,直接就是俄军骑兵步兵那令人瞠目结舌的巨大伤亡数字。不论是俄骑兵还是俄步兵,都对华军持有的装甲车无可奈何,面对华军装甲车的进攻更是毫无招架之力。俄国军方肯定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已经认识到要想扭转战局就必须设法遏制住可以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的大华装甲战车。对付华军的装甲车,当下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以车对车。

    通过战场幸存且成功逃回了国内的俄军士兵的描述,再加上一些间谍活动,沙俄军方到底还是将大华Z1型战车的神秘面纱给揭了个七七八八。因为沙俄国内没有汽车厂,汽车工业零基础,甚至都没有办法照着粗糙的设计图纸弄出实物,所以,沙俄帝国不得不将粗糙的技术图纸递给了美国政府,而美国政府则是将俄国人的装甲车图纸交给了宝马汽车公司总裁詹姆士。

    宝马汽车公司,是美国唯一一家有能力生产以魔核内燃机作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有能力将俄国人的图纸变成实物的汽车制造公司。

    作为张林明着摆放在美国国内的一枚暗子,詹姆士,这位昔日的冒牌魔法师,这位大华帝国的不被外界所知的帝师,这位宝马汽车公司的总裁,直接被推到到了风头浪尖上。

    意识到事态严重,无法自行做出决定的詹姆士在以各种借口向美国政府拖延时间的同时,利用秘密途径向张林送出了密报,请求张林给予指示。这一次,詹姆士着实是犯了难。如果给俄国人制造这批装甲车,这批装甲车必将在华俄战场上对华军构成巨大威胁。但如果拒绝给俄国人生产装甲车,那必然引起美国政府对宝马公司的各种猜疑,届时张林在美国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现在,原是英国人的詹姆士已经加入了美国籍,所以宝马汽车公司便是成为了美国的本土公司。披着美国本土企业外衣的宝马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车生产商,月平均汽车销售量已经突破了1。6万辆,每月利润也在朝着两千万美金这个关卡迈进。除了汽车利润,张林还以詹姆士的实际持有着洛克菲勒标准能源公司一半的股权。洛克菲勒曾经用5亿美金的重金以及洛克菲勒标准能源公司一半的股权从詹姆士手中买下了其持有的八大魔晶矿脉,而随着洛克菲勒的标准能源公司的不断升值,持有标准能源公司一半股权的詹姆士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了起来。标准能源公司虽然目前的盈利状态并不太好,根本无法与宝马汽车公司相提并论,但随着全球魔晶的需求不断变大,前景极好的魔晶产业必将成为下一个暴利产业,标准能源公司的市值也将会持续上升。

    随着控制的魔晶矿脉越来越多,标准能源公司,必将成为一个能源帝国。

    如果让詹姆士拒绝了美国政府的要求,必将惹得美国政府对詹姆士的生疑,一个搞不好,张林除了要失去每月数以千万计的巨额汽车销售利润之外,还将彻底地失去半个能源帝国。这也就是说,如果暴露了詹姆士,即便是往后打败了俄国,张林也绝对会得不偿失。

    “答应!通知詹姆士,让宝马汽车公司全力给俄国人制造装甲车!”权衡再三,张林做出了决定。

    “少爷,这?”张冲直接瞪大了双眼。宝马汽车公司只是披着美企的外衣而已,其实质根本就是大华自己的产业。如果真的让宝马汽车公司给俄国人生产装甲车,那不就是等同于大华自己给敌人制造可以在战场上对己国士兵构成巨大威胁的杀伤性武器吗?这可不是什么明智的决定。

    张林嘴角一翘,轻哼道:“放心吧,宝马汽车装载的魔核发动机乃是旧式的,哪怕是经过美国本土改良,宝马车专用魔核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只有一百零几匹。而且,美国宝马汽车的驱动用的乃是4X2的二轮驱动技术,根本达不到作为八轮式Z1型装甲车的驱动要求。动力不行,驱动技术也不过关,这样的装甲车就算是造出来了,其越野性能也会差得相当离谱。跑不快、爬不动,俄国人让美国帮忙仿造出来的装甲车的实战性能必将奇差,根本无法与我们的Z1型装甲车相提并论。所以,我们不仅要让詹姆士答应造,而且还得可劲地造,倾尽全力地造。俄国人需要多少,就给他们造多少。至于价钱嘛,哼,能提多高就提多高,五万十万漫天要价!最好,是每给俄国人制造一辆装甲车,就可以给我们赚回一辆坦克。”

    “少爷,我怎么有种在玩火的感觉。”张冲明显有些底气不足。要知道,这些装甲车若是上了战场,必将对战场上的华军战士构成巨大的威胁。

    “放心,一切尽在掌控。”张林却是自信一笑。俄国人既然愿意在战争全面打响之前给自己送钱,自己要是不收下的话,那岂不是太不给面子了?而且,让宝马汽车公司生产用以对付华军的战争武器,此等做法可以彻底消除美国政府对詹姆士和宝马汽车公司的疑虑,让宝马汽车公司彻底挣脱亲华的帽子,继而保全自己在美国的全部产业。要知道,宝马汽车公司给张林带来的利润,高达张林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之多。所以,张林情愿在战场上输给沙俄,他也不会愿意丢掉了自己在美国的这份基业。更何况,张林根本不相信只有100多马力、采用8X2驱动技术,但却重达18吨的装甲车能够在战场上对华军构成威胁。这样的装甲战车,炮不快,爬不动,即便是宝马公司替俄国人造出来了,在战场上怕也只能是累赘一样的存在。

    就这样,在张林的授意下,身处美国的詹姆士很快以宝马汽车公司总裁的身份答应了美国政府为沙俄帝国“尝试制造”这款设计本就相当粗糙的装甲车。之所以说沙俄军方提供的设计图纸粗糙,乃是因为他们提供的图纸根本就只是大华Z1型装甲车的外形图。仅凭着外观设计,再加上一些性能参数,就希翼把装甲车复制出来,这个难度相当之大。

    在宝马公司首席汽车工程师亨利·福特以及一大群供职于宝马汽车公司设计部的美国机械师长达近一个月的努力之下,以Z1型装甲车作为蓝本进行仿造的美产装甲车的原型车总算是被倒腾出来了。

    不过,这款动力输出仅有106马力,采用8X2驱动设计,加上装甲重量总共重达19吨(大华Z1型装甲车车重18吨)的仿造装甲车,不仅毫无越野能力,连爬坡能力也是近乎为零,只能勉力在平地行走,而且仅有着每小时不到8公里的最大平地行进速度。也就是说,按照俄国人提供的粗糙图纸和参数生产出来的这款装甲车,只是一个稍稍可以挪动的铁疙瘩。

    这一下,俄国人直接傻眼了,美国人也傻眼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大华制造的装甲战车竟然会如此先进,连工业能力全球第一的美国人都造不出来。

    作为宝马汽车公司的首席工程师,亨利·福特对俄国人提供的图纸和技术参数产生了严重的质疑,他根本不相信俄国军方口中那种时速可达30多公里而且既能爬坡又能越野的华军装甲车的真实存在,他怀疑在战场上吃了败战的俄国军方在有意夸大华军装甲车的各种性能。他觉得,华军的装甲车应该没有18吨这般巨大的吨位,否则动力根本跟不上,除非大华已经研制出更大马力的魔核内燃机或者是直接用上了高能耗的魔动机(一级魔动机有着500匹的最大功率);另外,车轮的对数应该不是四对而是两对,毕竟,如果使用四对轮子的话,很容易出现作为驱动轮的那对轮子因为在行进中悬空而使得全车瞬间失去动力的情况。只有是四个轮子,才能够确保那对驱动轮一直都紧贴地面。

    作为该时代的天才汽车工程师,作为宝马汽车公司以年薪一万美金聘请的首席工程师,亨利·福特的见解无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