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妖清 >

第51部分

妖清-第51部分

小说: 妖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张林止住脚步,却是怒极而笑:“很好,真的很好。与朝廷做买卖,果然无异于与虎谋皮。如此腐朽不堪的朝廷,我张林竟然还对他有过幻想,真是幼稚得可笑。李鸿章啊李鸿章,你倒是给我上了一节令我获益匪浅的课。很好,很好!”

    “少爷,咱们怎么办?”张冲有些不知所措地问向张林。

    “钱都已经给了,就算撕毁协议又能怎样?谁能想到咱们摊上的是这样的政府?”张林哼了一声,“按照原定计划,马上派张家工人队伍入驻马尾造船厂,并尽快安排对马尾造船厂的扩建与整改。另外,派人联系下原马尾船厂的那些工人和那些船舰工程师,尤其是那些船政学堂的毕业生,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回到马尾的。至于他们对朝廷那边的顾虑,我会设法解决,关键是他们自身的态度。”

    “那咱们承诺给朝廷的十艘飞龙号还给不给福建水师?”张冲试探性地问道。

    “给!”张林呼出一口浊气,尽量平缓着自己愤怒的内心。眼下的朝廷对张林来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一个不能轻易招惹的庞然大物。此时的张林,还撼不动朝廷这棵大树。眼下分明是朝廷狠狠地坑了张林一把,但张林却是有冤无处伸,打碎的牙齿只能往肚子里咽,反抗等同于找死。在任何强权面前,什么正义公道都是狗屁。

    “可是少爷,咱们,咱们就这样算了?”张冲一脸的不甘心。

    “算了?你什么时候见我吃过亏?”张林直接冷哼了一声,“等着吧,迟早有一天,本少爷要让这个朝廷百倍千倍地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迟早都得给我吐出来。传令旗下所有产业,拒绝跟朝廷有关的一切订单。另外,停止给六品以上的官员送那所谓的孝敬银,一个子都不给。传令丐帮,全力收集两江地区五品及五品以上朝廷官员的情报,好好查查这些官员底子,设法收集一些关于这些朝廷官员做过的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的证据。清朝廷的官员没几个屁股干净的,既然他们敢玩本少爷,本少爷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阴谋诡计。本少爷,要让他们尝尝寝食难安的感觉。另外,为了不让某些人生疑,我们还必须做出抗议的姿态。”

    “抗议有用吗?”张冲不解。

    “抗议若是有效,世界上还会有战争这种东西吗?但起码不会让某些有心人说我们张家隐忍不发图谋不轨!”张林正色道。

    “是,张冲记下了,待会就去安排。”张冲认可地点了点头,“对了少爷,咱们捐给福建水师的十艘飞龙号要不要做做手脚?咱们工厂有着不少质检不过关的魔法炮,刚好可以用上。”

    面对张冲的建议,张林皱眉思索了须臾,而后却是摇了摇头:“不要做任何手脚,就按照旧式设计中一舰六炮的标准给福建水师造,务必保证船舰质量。”

    “可——”张冲一脸不解。

    “一码归一码,炮舰的质量关乎福建水师官兵的生死,容不得马虎。坑我们张家的乃是李鸿章和刘坤一这两个老混蛋,不是福建水师的官兵。”张林扬了扬头,正然而言。

    “是,张冲明白。”张冲点头应到。

    李鸿章和刘坤一着实是大大地坑了张林一把,他们在与张林签下收购协议之后,当即电令马尾造船厂全体职员搬空厂房,举厂迁往了上海,直接将一个空厂抛给了张林。张林期待中的船舰专家没有了,预想中的海军人才也没有了。甚至,把事做绝的李鸿章,更是直接下令将马尾船政学堂也迁往了上海。

    不甘心的张林曾多次派人联系魏瀚、陈兆翱、郑清濂等船舰专家,表示愿意高薪聘请这些人担任张家船厂船舰设计总工程师,并表达出希望亲自与这些人见上一面的愿望。可这些在朝廷中至少都是挂着游击头衔的中国近代军舰专家们,连一个见面的机会都不给张林。

    “区区一商贾小儿,竟也敢言谈建舰造炮?可笑。”这是魏翰的原话。

    “军政大事乃是国之大事,岂能任由一商人胡来?鹤亭(陈兆翱的字)在朝中官至总兵,应呕心沥血为国尽忠,岂能为那黄白之物委身于私家?张林之要求,实属妄想。”陈兆翱对张家来使不屑一顾。

    “张林收购马尾船厂,乃是乱国之举,我等岂能同流合污?”郑清濂大义凛然。

    “休想!”

    “做梦!”

    “绝无可能!”

    ……

    张林继续派人联系着那些所谓的近代海军人才,竟同样是一再遭拒,不仅碰了一鼻子的灰,更是遭到了这些人的嘲笑与辱骂。

    张林欲借收购马尾造船厂大肆招揽近代海军人才的计划,落空了。朝廷把一个个海军人才抓得死死的,而这些所谓的近代海军人才更是对张林这个私企老板不屑一顾。碍于时代眼光的局限性,在这些近代海军人才的眼中,供职于国才是王道。

    张林自是明白,这些人都还对满清政府还充满着幻想,他们相信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这个国家就能够摆脱贫穷与落后,他们还在期待着祖国崛起与富强的那一天。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腐朽的满清早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这个奴役了华夏数百年的封建大王朝唯一的结局就是在一点点的腐烂掉。而满清王朝在苟延残喘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将要为其陪葬。

    这是他们的选择,这是他们坚持要走的路。这是一条大弯路,甚至是一条绝路!

    对此,张林唯有一声长叹: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尽归尘土。

    “少年正值青春年少,何以要如此哀叹人生?”正值张林仰天叹息之时,徐日新那透着笑意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意识到徐日新等人正在踏步走来,张林当即转身,当即看到徐日新和林永邦,而这两个人身后,紧跟着另外两个面孔生疏的男人。

    跟随在徐日新和林永邦身后的这两个陌生人,当即让张林眼前一亮。

    在这两个人身上,张林看到了昔日在林永邦和徐日新身上曾经看到过的那一种特殊气质。

    张林一眼就看出,此二人绝不简单。

第六十一章 来了两个宝贝疙瘩() 
“见过少爷。”步行至张林的跟前,徐日新与林永邦当即齐齐行举手礼。

    张林点了点头,那双近乎要洞穿一切的眼睛却是始终注视着二人身后的那两个陌生男人。这两个人的年龄应该都在三十岁上下,个头都在一米七几,都是标准的南方人脸型。

    “吴应科见过张少爷。”

    “郑廷襄见过张少爷。”

    张林仔细留意了这两个人的行礼时的细节,发现这个自称吴应科的人应该是出身行伍,肯定是在军队混过,而这个郑延襄行礼时分明有些不自然,有些有样学样的味道。

    张林对着二人一一回礼,脸上带着微笑,对着吴应科说道:“吴应科,如果我没有看错,你应该是军人出生,能问一下你曾服役于那支部队吗?”

    “张少爷果然眼光独到。”吴应科以为林永邦曾告之过张林,脸上表情未见多少变化,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我曾供职于北洋,曾经是北洋海军提督都司,担任督队船大副。”

    张林笑了笑,继而转向郑延襄:“郑延襄,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应该是刚回国不久。能问问你在回国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吗?”

    “郑延襄的确是刚回国不久,回国前,担任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船舰设计师。”郑延襄语气平缓地回答道。

    听到这,张林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而站在身侧的林永邦和徐日新二人,脸上却是已经露出了微微的吃惊。他们二人从未向张林提起过吴应科和郑延襄,但张林却是仅凭对方举止就猜出了两人的来头。他们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确是有着差距。自家少爷的眼光和见识,绝非常人所能及。

    “林永邦,徐日新,快快给我介绍一下这两位。”张林兴奋地喊向林永邦和徐日新二人。

    徐日新看了看林永邦,努了努嘴示意林永邦先请。

    林永邦正了正身体,摊手示意着吴应科,介绍道:“这是吴应科,跟我一样,乃是第二批留美幼童的其中之一。他之前在北洋水师舰队任职,官至四品水师都司。之前少爷要我们尽可能地招揽一些有着留洋经验的新型人才,我和徐日新便四处写信,尽可能地联系我们之前的那些留美同学。吴应科乃是我昔日好友,经过我多次劝说与邀请,他总算是被我说服,继而直接辞去了北洋水师的一切职务,决定前来投奔少爷。我林永邦可以向少爷担保,他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海军人才,加以历练,定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海军将领。林永邦也算是不负少爷所托,为张家带来了一名未来的舰队指挥官。”

    “好,好。”张林更加眉开眼笑了。这可是自己从北洋水师挖到的第一个墙角,这个开头不错,真心不错。吴应科既然能在北洋水师官至四品都司,又是留美幼童,其海军素质绝对差不了。至于吴应科能否如林永邦所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舰队指挥官,那是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张林满意地点着头,问向吴应科:“吴应科,我就问你一句,你有能力指挥舰队吗?”

    “多大的舰队?”吴应科正然地反问着张林。

    “那你能指挥多大的舰队呢?”张林回问道。

    “那就得看张少爷的舰队有多大了。”吴应科正然地应答道。

    “口气倒是不小,竟然自诩韩信。”张林轻哼一笑,“吴应科,要想成为我们张家舰队的舰队指挥,可没那么简单。当前张家十六艘飞龙舰的舰长,都是我张林一手培养起来的,一个个都是嗷嗷叫的主,而且一个个也都瞄着舰队总指挥的位置。你要当舰队指挥,得先让那群家伙服气。如果你没有点斤两,我劝你还是回北洋吧。我们张家海军,不是常人所能待的地方。”

    “张少爷是不相信吴应科的能力吗?”吴应科反问着。

    “能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虽然有林永邦的举荐,但在我真正看到你能力之前,我暂时还不能将舰队指挥的位置给你。当然,我相信林永邦的眼光不会错。吴应科,我暂时任命你为飞龙17号的舰长,并期待你成为张家舰队指挥的那一天。”张林暂时收敛了微笑,正视着吴应科,一脸严肃。

    吴应科看了看张林,又看了看一旁耸了耸肩的林永邦,随后直接将右手平举到胸前,行一海军军礼,喝了一声:“是!”

    张林点了点头,对着徐日新扬了扬头。

    徐日新示意着郑延襄,介绍道:“少爷,这是郑延襄,广东香山人,第三批留美幼童之一,是一名机械专家,同时也是相当优秀的船舰设计专家。当年朝廷把我们召回,延襄兄不忍放弃喜爱的学业,选择违令不归,直接留在美国。去年我就开始给延襄兄写信,邀请他回国加入张家产业。来来回回五六封信之后,他终于是选择了相信我,终于决定辞去在美国的工作,毅然回国,加入张家,共谋强国大业。”

    听到徐日新的介绍,张林相当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很好。从此,张家造船厂,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高端船舰设计师。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张家船厂定然能够走得更远。”

    紧接着,张林正了正身,对着郑延襄和吴应科深深地鞠了一躬,正色而言:“我代表张家一万九千多名产业工人和四千海陆将士,欢迎二位加入张家这个大集体。我坚信,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张家定能成为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定然能够让泱泱华夏真正地富强起来。实业救国,实业兴国,实业强国。我们中国,一定能够真正强盛起来,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够站起来,并屹立于世界之巅。”

    “实业救国,实业兴国,实业强国。徐日新果然没有骗我,今日我来张家,算是来对地方了。”张林的话,让郑延襄很是激动,他正视着张林,眼中透着火热。他开始相信,眼前这个年方十八的张家少爷,一定可以实现实业强国的梦想,一定可以带领众人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强国之路。

    “吴应科也是深有此感。”吴应科点着头,眼中同样是一片火热。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这是何等的霸气。另外,张家旗下竟然有着将近两万的工人和四千多的私家军队,这是何等巨大的家业!张家少爷,果然不是凡人!

    马尾船厂诸多英才弃张林而去,但林永邦和徐日新却是给张林带来了一位未来的舰队指挥和一名世界顶级的船舰设计专家,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终究也算是有所收获。

    一举收获了两名顶级人才,张林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