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皇甫坚寿 >

第11部分

重生三国之皇甫坚寿-第11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之皇甫坚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皇甫坚寿来杨县的这段时间,洛阳也发生了天大的变化。众臣拥着皇帝回城后,各方大军都驻扎城外,加起来有几万人马,董卓一时间倒也不敢有什么心思。可随着他手下兵马在手下大将董越、牛辅等人的带领下赶到洛阳,一时间,洛阳城风云大变。

    董卓自恃强兵,每天带兵入城,嚣张跋扈。并州刺史丁原看不惯他,数次责骂。董卓怀恨在心,手下谋士李儒给他出了个注意,贿赂丁原麾下将领吕布,让他刺杀丁原。

    吕布贪财,杀死丁原,帅兵投靠董卓,董卓势力进一步扩大。而此时,皇甫坚寿才刚回到安邑,于是只能派徐晃领五千军南下,守在黄河北岸,观察情况。

    而洛阳城中,随着董卓的拉拢,何进的副将张璋与吴匡等人的部众都投靠了他,使得董卓势力进一步大增,基本上控制住了朝政。于是董卓与大臣商议废皇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以此看看哪些人反对他。

    结果袁绍、卢植当成反驳,袁绍甚至当成拔剑与董卓对峙。因为两人名望太高,董卓不敢杀他们,只能暂时放下这个想法。而卢植、袁绍、鲍信、王匡等人都弃官而走。

    董卓为了收买人心,在李儒的建议下,大肆提拔士,人如蔡邕、孔融、韩馥等人。甚至连袁绍等人都一一封赏。

    而此时,安邑城中,皇甫坚寿正在陪卢植聊天呢。卢植弃官后怕董卓加害,于是准备返回幽州,恰好经过河东,顺便来看看皇甫坚寿,皇甫坚寿经过劝说,好歹将他留了下来。

    卢植可是个宝啊,名望传遍大汉,有他在,就不愁没有人才前来投奔。说来也巧。刚巧安平人牵招护送老师的灵柩返乡,经过河东,得知卢植在这里,于是前来拜见。卢植与他交谈了一番,发现此人才智不凡,便推荐给皇甫坚寿。

    皇甫坚寿大喜,因为牵招还要护送老师灵柩回去,皇甫坚寿派了一队人马帮牵招护卫,并与他约定,等安葬好了他的老师,便前来河东任职。

    平白无故得了一员大将,而且是那种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不由得他不高兴啊。可惊喜这才刚刚开始,紧接着,又有京兆人杜幾、河内人韩浩、任峻、颖川人杜袭因听闻卢植在此前来投奔。这几人都是有大才之人,皇甫坚寿都安排他们为郡中要职,帮助董昭处理政务。

    中平六年(189年)九月一日,董卓在完全掌控朝政之后,废帝,立陈留王为帝。关东诸侯震怒。东郡太守桥瑁假传三公诏令,号召天下诸侯起兵反董,重立废帝弘农王刘辩为帝。

    董卓得知这个消息后,下令毒杀刘辩与何太后,以此断绝桥瑁等人的念想。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了。一时间,天下诸侯尽皆大怒。在臧洪的劝说下,广陵太守张超与其兄陈留太守张邈发布联合声明,号召大家起兵反董。一时间,关东诸侯云集响应。

    而此时的董卓还没太在意,整日里纵容士兵当街杀人,自己更是随意出入宫廷,甚至经常在宫中留宿。肆意淫辱妃嫔、公主、宫女。同时还盗掘皇帝和公卿大臣陵墓。

    接着又安排亲信族人为官。自命太师,以李儒为郎中令,助他总理朝政。其弟弟董旻为车骑将军,侄子董璜为司隶校尉,甚至他年近九十的母亲都有爵位。

    而他手下的各大将领如中郎将董越、牛辅、段煨、徐荣、胡轸等人都有将军封号,而校尉李傕、郭祀、张济、樊稠、华雄、李蒙、王方都各有封赏。

    于是,西凉各部都对董卓忠心耿耿,而朝廷百官却大都厌恶其人。而并州兵马却不受重用,而且被打散收编了,吕布只被封为骑都尉,其余并州将领更是没有封赏,使得并州系将领怨言不少,董卓却不以为意。

    而与此同时,皇甫坚寿却正抱着出生不久的长子偷着乐呢,就连还没给孩子想好名字被蔡琰埋怨都不以为意,名字么,估计过段时间,老爷子就好送信来,他铁定起好了,还轮不到自己来操心。

第二十三章 诸侯起兵 齐聚讨董() 
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因刺董失败而逃回谯郡的曹操率先响应桥瑁的号召起兵反董。他说服父亲变卖家产,又得陈留人卫兹的资助,聚集了一只万人大军。而曹操广发英雄令,一时之间,天下英雄云集响应,先有曹氏家族的曹仁、曹洪、曹纯三兄弟带人前来投奔,紧接着,曹家姻亲夏侯氏的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也带着一群健儿前来,随后又有阳平卫国人乐进任城人吕虔沛国史涣前来投奔。一时之间,曹操声势大振。

    各方诸侯见曹操率先行动,不由得纷纷起兵,一时间,天下风云色变。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各路诸侯纷纷行动起来,一时之间,聚集了十七路诸侯。第一镇,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第二镇,贯通诸子,博览九经,冀州刺史韩馥字文节。第三镇,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第四镇,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第五镇,仗义疏财,挥金似土,河内郡太守王匡字公节。第六镇,赈穷救急,志大心高,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第七镇,恩惠及人,聪敏有学,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第八镇,忠直元亮,秀气文华,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第九镇,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济北相鲍信字允诚。第十镇,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第十一镇,武艺超群,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字孟高。第十二镇,仁人君子,德厚温良,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第十三镇,治世能臣,乱世奸雄,骁骑校尉曹操字孟德。第十四镇,声如巨钟,丰姿英伟,北平太守公孙瓒字伯珪。第十五镇,随机应变,临事勇为,上党太守张杨字稚生。第十六镇,英雄冠世,刚勇绝伦,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文台。第十七镇,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

    这些诸侯,大者引兵三万,小者一二万,共数十万大军前来会盟。三月,酸枣大营,各路诸侯齐聚。河内太守王匡提议:众人会盟,当立一盟主,统一号令。于是一众诸侯叫唤开来。有的说袁本初四世三公,声名远播,当为盟主。有的说袁公路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当为盟主,还有的说韩文节德高望重,博览九经,当为盟主。总之一时之间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最后还是曹操出来说话,他说袁绍志向广大,能力出众,提议他为盟主,因为曹操第一个起兵,众人都给他些面子,也就不再争论了。

    随后,建盟主台,袁绍整衣登台,歃血宣读盟词。他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无不激动流涕。之后,袁绍做出了安排,袁术、孔伷、孙坚屯兵南阳,袁绍、韩馥、王匡、张扬、公孙瓒屯兵河内,而其余曹操、刘岱、张邈、张超、鲍信、孔融、陶谦、袁遗、桥瑁屯兵酸枣,三路数十万大军围攻洛阳。

    这下,董卓一时间慌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连忙派人把李儒找来商议对策。不多时,李儒急匆匆的赶来了,刚到董卓府中,还没来得及开口,董卓就急不可耐的开口问道“文优啊,老夫找你来是因为关东那帮子混蛋起兵了,足足数十万大军啊,此次如何应对啊,你可有办法?”

    李儒倒是不紧不慢,看着情报上传来的一个个名字,他嘴角微微上扬,冷笑一句“嘿嘿,恩相别急,在某看来,这十几路诸侯不过就是草芥而已。恩相只需要在孟津、虎牢、轩辕关等地放下一枝部队,别说他十七路诸侯数十万兵马,就是百万大军也不怕,具体如何操办,还是要恩相自己决定。”

    随后,董卓下令,中郎将徐荣引本部兵马驻守荥阳,中郎将胡轸领吕布率军出虎牢,扫荡陈留、颍川等地。而段煨则率本部人马驻守宜阳、轩辕关等地阻挡南阳袁术,董越屯孟津以挡河内袁绍等人,牛辅屯兵曹阳、绳池一带,以防止河东的皇甫坚寿南下。并且命华雄、李肃等人率兵五万入驻虎牢关,以阻挡酸枣众将。

    一时间,双方便对峙下来了。而此时,远在河东的皇甫坚寿并没有响应曹操的号召,首先,他也是凉州人,也属于凉州集团,并且他和董卓的关系不错,其次,他的领地与洛阳只相隔一条黄河,董卓要想打他,只需要守住虎牢等关卡,就能直接发兵过河,攻打河东了,这样做太过危险。

    不过虽然他没有响应号召,但也没闲着,他先是让徐晃率五千步卒在黄河北岸安营,以防牛辅突然袭击。同时,命箕关的杨秋严加防范,谨防河内袁绍军突袭。毕竟现在他没有倒向哪一方,两方都随时有可能变成敌人。与此同时,他在董昭的建议下发布求贤令,声称只要有才能,就能录用。一时之间,并、冀、兖、豫等地英雄也争相投奔。两个月内,先后有山阳人满宠,李乾、李典伯侄,沛国人郭援,颍川人陈群,广平人刘邵,晋阳人王凌,清河人崔琰等应召前来。一时之间,皇甫坚寿实力大增,虽然军队因人口问题还是只有四万,可人才方面的软实力已经拉近了与袁绍、曹操等人之间的差距了。

    而盟军这边,河内方面,袁绍军数次强行渡河,都被董越挡了回去,而酸枣大营的大部人马却在荥阳城下连吃几场败仗。每当盟军攻城的时候,虎牢关的华雄就率骑兵攻击盟军侧翼,而当盟军分兵前往虎牢的时候,荥阳城里的徐荣又几次带兵突袭,盟军折兵数千,不得已退回酸枣。而南阳方面,袁术派出孙坚向正在进攻阳人的胡轸部开战,孙坚先败后胜,胡轸因与吕布不和,军心不稳,吃了败仗后只能撤回虎牢关。

    而这时候,袁绍等人因为分兵策略不见成效,于是便齐聚酸枣,打算一举攻克荥阳及虎牢关,与洛阳的董卓对峙,而董卓见袁绍集结军队齐聚酸枣,怕虎牢有失,亲自帅李傕、郭汜等人引大军入驻虎牢。双方数十万大军齐聚,惨烈的战斗一触即发。

第二十四章 华雄逞威 孙坚称雄() 
八月,盟军攻克荥阳城,徐荣率一万五千残军退回虎牢关,袁绍大喜,与一众诸侯兵发虎牢,离关十里扎下大营,各路诸侯数十万人马连营数十里。

    经曹操、鲍信建议,袁绍将大军分为三军,左军为袁术、孙坚、孔伷、张超等五镇诸侯,右军为韩馥、公孙瓒等五路诸侯,袁绍自引曹操等其余七路为中军,分为三营以为犄角之势。外边艳阳高照,袁绍中军帅帐之中,十七镇诸侯一一排列而坐,众人正畅快欢饮。

    正当一众诸侯正在歌功颂德,尔虞我诈的时候,帐门外一员小校进来了“启禀盟主,诸位将军,营门之外有董卓帐下悍将骑都尉华雄前来挑战,他说,他说。。。。。”最后,这小校结结巴巴的说了半天也不敢说出来。而坐在大帐右侧的河内太守王匡却是个暴脾气,见他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开口骂道“你小子倒是说啊,那华雄说什么了,咱们这么多路英雄豪杰在此,还怕了他不成。”

    那小校咽了咽口水,偷偷瞄了一眼坐在大帐中央的袁绍,终于开口了“那华雄说董贼在洛阳以通贼的罪名将袁太傅一家老小尽皆斩首,他华雄还要,还要让袁盟主兄弟与其叔侄团聚。”说完,那小校便跪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起来了,他能想到现在袁绍和袁术的怒火有多可怕,恐怕要翻天了,他整个身体都在瑟瑟发抖。

    帐中的袁绍和袁术二人却没有看那小校一眼,两人都默默地不做声,但那充满着怒火的眼神和紧咬的牙以及指甲将手掌刺破,血流了一地都没有感觉到的手却出卖了他二人的内心。半晌,上首的袁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静的说道“人家都打上门来了,咋们总不能一直将他晾在营外吧,谁愿去战那华雄?”

    帐中众人顿时炸开了锅,大家都只知道董贼手下有五大中郎将,徐荣、胡轸、董越、牛辅、段煨。次一点的李傕、郭汜、张济、樊稠也听过,但这华雄还真心没人知道,只有曹操在董卓手里混过一段时间,才知道这华雄虽然统兵不太行,但个人武艺却很是不错。但他见这些诸侯一个个的群情高涨,也不好说出来扫了大家的兴致,更何况现在袁绍、袁术兄弟还憋着一股火呢,反正吃亏了损失的也不是他。

    只见下首袁术背后转出一员骁将俞涉,他昂首走到大帐中央对袁绍一礼“禀盟主,小将愿取了那华雄的头颅给袁太傅祭酒。”袁绍大喜,便让俞涉出战。不一会儿,营门来报,说俞涉与那华雄交战不到三个回合就被斩于马下。众诸侯大惊失色,袁术的脸都青了。

    这时,冀州刺史韩馥又起身说道“我有上将潘凤,手持百斤重的宣花大斧,武艺超群,可斩华雄。”袁绍叫潘凤入帐一看,果然是威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