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皇甫坚寿 >

第69部分

重生三国之皇甫坚寿-第69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之皇甫坚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朗点点头,说道“略知一二,不知是何人的嫁娶之事?”

    皇甫坚寿嘴角微翘“是我那堂弟皇甫郦,女方家里乃是故卢尚书家。”

    司马朗眼神一亮,这一个自家主公的堂弟,虽然年岁尚轻,却已经战功赫赫,封为平北将军,未来前途无量,一个是故尚书卢植之女,其弟乃是大儒蔡邕学生,卢家名传天下,门生故吏极多。

    这两人一结合,只怕大将军日后的权威更重,而且还能招来许多人才为大将军所用,这是好事。只是这其中的细节还需细细筹划一番。

    “主公,不知这聘礼下多少合适?”

    皇甫坚寿皱眉道“无需太过铺张,与一般士大夫一样便可,稍微丰厚些也行,至于其他细节我不懂,你拟个章程出来,然后我再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找韩浩要人手帮忙,还有几日就要新年了,过完年立即操办此事。”

    司马朗略一沉吟,说道“既然如此,时间紧迫,属下就先回去处理此事了,属下告退。”

    “去吧,对了,你那个二弟是叫司马懿吧,听说他挺聪慧的,什么时候带来让我瞧瞧。”皇甫坚寿摆摆手示意他可以回去了。

    司马朗躬身行了一礼,随后便退出去了,他心中还在纳闷儿,自家二弟虽然有些小聪明,但也不至于被大将军这么看重啊。

    把事情交给沉稳的司马朗去办,皇甫坚寿也可以放心轻轻松松过个年了。

    时光飞逝,转眼间热闹的新年就过去了,阳春三月,南方已经春暖花开了,而北方的冰雪却还没有化尽。

    然而天下诸侯却已经忍不住对身边的肥肉下口了。中原之地,依旧是曹操、刘备、袁术三家你争我夺,好不热闹。

    河北战场上,袁绍却是已经聚兵十三万,并且联合刘虞旧部,加上乌桓人马,打算一举攻破易京城,灭了名动一时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了。

    至于整个南方的三路诸侯却是没有什么动静,都在忙着巩固自己的地盘。

    而皇甫坚寿原本是打算先拿下凉州的韩遂再去平定蜀中的,可没想到公孙瓒会心灰意冷到这个地步,有自己和张燕的帮助都挡不住袁绍的进攻,只怕等平定韩遂之后就要开始应对他们了。

    至于之前打算趁刘焉病重,益州内部不稳的情况下趁机进兵,就算拿不下整个益州,能夺下白水、剑阁等险关也是好的。

    什么,你跟我说历史上刘焉早在194年就死了?这都196年还没死,这不科学?嘿,人家历史上是儿子被李傕杀了,这才病发身亡,现在人家的两个儿子还好端端的在朝廷任职,老头子心情好着呢,怎么会死呢,作者君对这个细节可是关注了的。

    废话不多说,天色渐明,随着“咚咚”几声钟响,朝廷百官开始陆陆续续地朝皇宫大殿汇聚而来,准备上朝了。

    最近天下发生的大事实在太多了,满殿的大臣都在交头接耳,说的不外乎是今天刘备偷袭了曹操一座城,明天曹操拿下了袁术一块地,后天袁术又干掉了刘备一枝军队。

    总之聊的尽是些没营养的东西。而荀攸、贾诩等人却没有参与进去,只是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垂手闭目,似乎睡着了一般。

    随着一声“大将军到!”的长呼声,顿时整个大殿都安静下来了。

    等皇甫坚寿来到百官前边站定后不久,后殿就传来一个小太监的声音“陛下驾到!”

    满殿大臣齐声唱道“供恭迎陛下。”

    龙座上的小皇帝刘协面色平静地抬手说道“众卿平身,今日可有事要奏?”

    这一下,原本在大殿里交谈甚欢的大臣们都不说话了,而是看向最前边的皇甫坚寿。

    皇甫坚寿却半眯着眼,好像没听到小皇帝的话一般,一动不动,半点开口的意思都没有。这皇宫大殿顿时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过了一小会儿,站在文官前列的董昭才出班开口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小皇帝脸色不是很好看,这厮一定是故意的,方才那么久都没有出来,非得等这么小半天再出来,明显是在打自己的脸。

    但他面上却没有一点不愉之色,开口道“卿有何事,尽管奏来。”

    董昭面色平静地说道“禀陛下,凉州刺史韩遂本为叛党,朝廷不计前嫌,封其高位,但此人却贪得无厌,屡次三番发兵三辅,想要入寇关中,实乃国之大贼,臣请陛下发兵讨之。”

    小皇帝眉头一皱,心下冷笑,什么狗屁的国之大贼,我看你们这帮皇甫坚寿一党才是国之大贼吧。

    不过他也知道,这董昭将这件事拿到朝堂上来说,就是皇甫坚寿的意思。完全不必在意自己的看法,反正就是通知自己一下而已。

    心下冷笑一声,他开口道“诸卿以为如何。”

    “臣等附议,当讨之!”众臣一道说道。

    小皇帝淡淡地说道“既如此,就依卿等的意思,具体出兵事宜,交由大将军处置吧,诸卿还有事吗,若无事就退朝吧。”

    就在这时,原本一直半眯着眼睛默不作声的皇甫坚寿突然开口了“陛下,臣有奏。”

    原本正准备起身离开的小皇帝眉头一皱,心中一跳,想着:这个混蛋又想做什么。他只得又坐下开口道“不知大将军有何事?”

    皇甫坚寿冷笑道“臣参冀州刺史袁本初,私自出兵攻伐幽州刺史公孙瓒,并且命其长子袁谭擅自攻打朝廷任命的北海相孔融,现如今孔融已在殿外候命,请陛下为其做主呢。”

    看着皇甫坚寿略有深意的看着自己的眼神,小皇帝心中一颤,难道自己的图谋被他看穿了?不可能,自己已经谋划得相当缜密了,而且所托付的都是自己的死忠派,怎么可能会被他看穿。

    想到这里,他强自镇定下来,平静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宣孔融上殿吧。”

    心中却是大骂皇甫坚寿,这件事可不好处理,偏向袁绍的话,寒了汉室忠臣的心,偏向孔融的话,不说话语权不在自己手中,就算自己能做到,那天下士族该如何看待自己,只能先招孔融上殿再说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孔融出武陵() 
随着司值太监的传唤,一个四十余岁,面目儒雅的中年文士步入了大殿之中。

    那中年文士满脸愧色地来到大殿中央,深深地一躬身,说道“臣孔融参见陛下,臣无能,被那逆臣袁绍之子袁谭夺了北海,有负先帝厚望,臣愧对陛下。”

    小皇帝心下一叹,这孔文举乃是汉室忠诚,可惜虽然理政能力不错,但论及打仗却一无是处,不仅帐下没什么大将强军,自身也不怎么精通兵事,可惜了。

    想到这里,他撇了眼又不再说话的皇甫坚寿,开口道“文举公,这并非你之过,那袁本初帐下兵马众多,谋臣如雨,勇将如云,就是大将军对上他都头疼万分,你丢了北海,也不是你的错,这样吧,你就先在朝中安定下来,等朕与大将军商议一番,再给你安排个位置,如何?”

    孔融大喜,连忙谢恩道“臣孔融叩谢陛下圣恩。”

    小皇帝目光又转向皇甫坚寿,问道“大将军可有异议?”

    皇甫坚寿嘴角微翘,这小子这是在给我耍小心眼啊,有趣,看来他当真是以为自己不知道他的谋算吗,想在朝堂之中安插人手,嘿嘿,哪有那么简单的事。

    看着皇甫坚寿露出一丝讽刺的微笑,小皇帝不知道为什么心中一颤,难道自己哪里露出了破绽吗?

    大殿里许多大臣暗自叹息,小皇帝毕竟年幼啊,经验不足,这般算计大将军,只怕大将军不会善罢甘休啊,这孔融只怕落不到好了。

    果然,随后皇甫坚寿便开口道“陛下,孔文举虽然并是因为兵势不如袁绍,但终归是丢了一郡之地,不说定罪,受罚还是必要的。”

    他看了眼正心中忐忑的孔融道“据细作来报,武陵郡有蛮族作乱,太守战死,现如今正要一德高望重之人前去任太守,教化蛮族,孔文举乃是圣人之后,此事给他莫属。”

    哼,你想在朝中安插人手,我就将他给发配得远远的,武陵是刘表的地盘,凭刘表和蒯氏兄弟的聪明,定然知道自己是什么意思,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孔融得罪自己。

    等他去了武陵之后,哼,中间隔了个刘表,凭他的能力,能守住武陵就不错了,想帮助皇帝,简直是做梦。

    “大将军,老臣只想在陛下身边侍奉陛下,不想去武陵任太守。”孔融央求道。

    皇甫坚寿静静地站在那里不说话,但大殿里其余人却明白他的意思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没有得变了,这就是大将军的反击,直接釜底抽薪。

    既然皇甫坚寿不说话,他手下的其余人就要替他说话了,于是人群中的钟繇站了出来开口道“文举公,这教化蛮族一事利在千秋,乃是万世流芳之举,就是孔圣人在此,只怕都会同意大将军的建议呢。”

    “嘶!”大殿里的群臣齐齐倒吸一口冷气。这钟繇当真是言辞犀利啊,直指要害,孔融是圣人孔子的嫡系,拿孔圣人来压孔融,由不得他不就范。

    孔融神色灰败地看向皇甫坚寿,又看了看面无表情地小皇帝,最后只能无奈地叹息一下,垂头丧气地说道“既然如此,那臣就收拾一下,明日就赶赴武陵任职吧。”

    早朝最后在一片压抑地气氛中结束了,皇甫坚寿及手下心腹文武直接走向尚书台,他们还要商议出兵凉州的事宜。

    在前往尚书台的路上,皇甫坚寿派人将李儒找了过来,不多时,面带面具的李儒飘然而来。

    “主公,这么急找我是出什么事了吗?”李儒的声音依旧沙哑。

    皇甫坚寿扫了四周一眼,见护卫都离得比较远,四周也没人,便说道“嗯,边走边说,我交给你一件事,我怀疑小皇帝又在筹划着什么,而且定然有朝中大臣参与进来了,你给我秘密调查清楚,别打草惊蛇了。”

    李儒眼中冷芒一闪“那小皇帝好手段,属下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收到,居然避过了天眼的调查。”

    皇甫坚寿轻声一笑“如果什么事都被你察觉到了,那他还谋划什么,要不是今日他太过心急,想将孔融安插在朝中,我看到他那眼神之中的一抹炙热的神色,我还不会怀疑他呢。这么急着安排孔融入朝,定然是有问题。”

    李儒皱了皱眉,想了会儿,说道“主公此次要亲自前去讨伐韩遂的消息有哪些人知道?”

    皇甫坚寿眉头一挑“你的意思是有人将这件事泄露给了小皇帝,他想趁长安空虚乘机起事?不对,他还想不到这点,定然有人在背后给他出谋划策。”

    李儒冷笑道“知道主公要亲征的人很多,不太好查,但也不是毫无办法,只要知道是谁泄了密,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出那些人,并且挫败小皇帝的计划。”

    皇甫坚寿却摆摆手说道“不必,咱们大可以将计就计,引蛇出洞嘛。”

    李儒眼中精光一闪“主公的意思是……属下明白了,我会安排好的。”

    皇甫坚寿点点头不再说话,径直走向尚书台的议事厅,那边荀攸、董昭、徐晃等文武早已聚齐,只等皇甫坚寿到来就可以开会了。

    见皇甫坚寿走进来,一群人连忙站起来迎接。

    皇甫坚寿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随后开口道“诸位,韩遂不好对付,家父和董卓、张温等人多次与其交战,都未能将其彻底击溃,都说说吧,都有什么建议。”

    “主公,这有什么,凭咱们的军力,直接派兵碾压了便是,任他奸滑似鬼,最终还不是得凭实力说话。”成宜大大咧咧地说道。

    在场众人齐齐翻了个白眼,要有这么容易,他韩遂就不会活到现在了。皇甫坚寿训斥道“你小子还没吃过那韩遂的亏不是,再瞎得瑟,这次你就给我押送粮草去。”

    “额,我错了,主公,把我丢去押运粮草,那不是大材小用嘛,你让我当先锋,我保证乖乖听你的话。”成宜一听要将自己丢去运粮,连忙服软了。

    皇甫坚寿摇摇头,对闭目不言的老狐狸贾诩说道“老狐狸,你对韩遂比较熟悉,而且与他交手多次,说说看吧,他有什么弱点,怎么对付他。”

    贾诩原本是不打算说话的,但皇甫坚寿既然问他,那就不得不说了。

    “韩遂此人工于心计,人称九曲黄河,用兵老辣,极不好对付,其手下诸将人才不是很多,有两个人要留意一下,他的谋主成公英和女婿,也是他帐下第一大将阎行,此二人是我军劲敌,其余的张横、马玩、程银之辈倒无需太过关注。”

    想了想,又开口补充道“还一个人可以注意一下,甚至可以利用一下,韩遂的独子韩琪,此人才能不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