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皇甫坚寿 >

第88部分

重生三国之皇甫坚寿-第88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之皇甫坚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边吹嘘着自己的光辉过往,一边感慨,仿佛找到一种自己天下无敌的感觉。

    但他却没发现,不仅是袁绍,此刻大殿之中的文武官员都是目光诡异的看着他,就连田丰与沮授都是面色不好。

    良久,神经大条的他终于反应过来,感觉到有一点不对劲,狐疑地看了眼四周,弱弱的问道“怎么了,我说错什么了吗?”

    收了贿赂的许攸正准备出来说话,但却有人比他更快了一步。

    “鞠义,你这般贬低皇甫坚寿,是想洗脱通敌的嫌疑吗?”一阵阴恻恻的声音传来,令鞠义心中一惊,连忙循声看去,却是袁绍的谋士郭图。

    他不禁大怒,这一肚子坏水的书生,又在打什么鬼主意“郭图,你什么意思,老子什么时候通敌了,你给我说清楚一点。”

    郭图这番话却是令许攸一愣,随即想到鞠义最近与三公子袁尚过从甚密,再看跳出来的郭图,顿时明白了,郭图是大公子袁谭的心腹,这会儿应当是为了剪除三公子的羽翼吧,他心中暗笑,这倒不用我出手了。

    郭图听见鞠义反驳,嘿嘿冷笑一声,从怀里拿出一卷绢帛递给袁绍,说道“主公,是真是假,您一看便知。”

    袁绍半信半疑地接过那张绢帛,打开一看,随即霍然色变,随后怒极而笑“呵呵呵呵,好啊,做得好,不愧是我冀州大将啊,鞠义,你当真是不错啊,来人,给我将鞠义拿下。”

    “诺!”顿时有几名卫兵进来,将鞠义一扣,就准备押下去。

    “主公不可,鞠将军是我冀州大将,这是怎么回事?”当即就有人为他求情。

    鞠义也是一下懵了,连忙说道“本初公,这是怎么回事,那郭图小儿给你看了什么东西,凭什么就要拿下我。”

    他素来桀骜不驯,又一直在军中打仗,不通人情世故,这会儿情急之下竟然还不会服软,语气还是一副不气死人不舒服斯基的样子,顿时就将袁绍给惹得勃然大怒。

    他将手中那卷绢帛向地上一丢,喝道“你自己看看,还有什么话说。”

    鞠义挣开几名卫士的束缚,上前捡起来一看,顿时脸色煞白,口中叫道“不可能,这是污蔑,郭图,我与你有何仇怨,你为何害我。”

    他身边辛评走了上来,从他手中拿过那卷绢帛一看,随即呵呵一笑“鞠将军,你说你是冤枉的,嘿,谁信呢。诸位都来看看吧。”

    其余荀谌、审配等人也是上前看了看,随即都不说话了,虽然审配与逢纪都是袁尚的心腹,也知道袁尚最近在拉拢鞠义,但此时眼看形式不妙,他们自然不会贸然出头,为了保一个鞠义而得罪袁绍,得不偿失啊。

    就在这时,郭图又开口了,声音依旧是那么阴恻恻的“主公,事情是真是假,只需要派人去鞠义将军府上一搜便知,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袁绍闻歌而知雅意,心下对郭图暗自点头,看来这家伙是知道自己的意思啊,于是对一直站在身后的外甥高干说道“元才,你亲自带人去鞠义将军府上看看,记住,一定要细细搜查,还鞠将军一个公道。”

    听着袁绍略有深意的话,高干面上无悲无喜,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鞠义已经没救了,他如是想到,恭敬地应了声,便带人离去。

    而厅中众臣早已心中一寒,聪明人都知道袁公要向鞠义下手了,不免心有戚戚。

    没过多久,高干就回来了,他身后的几名士卒捧着一些东西,据说是鞠义府上搜出来的通敌证据。

    袁绍随意翻看几下,冷哼一声,说道“鞠义,人证物证俱在,你还要抵赖吗?怎么,要不要自己看看这些证据是不是真的?”

    鞠义自嘲的笑笑,随即昂起头来,扬声说道“不用了,袁本初,我是不通人情世故,但我不傻,想杀我就明说,何必用这般下三滥的手段呢,平白污了你的名声,可笑我鞠义当初瞎了眼,居然会为你效力,为你赶走了韩馥,嘿嘿,嘿嘿嘿嘿,袁本初,你如此肚量,不能容人,早晚为人所败,我在地下等着你,哈哈哈哈。”

    “押下去!”听到鞠义的话,袁绍怒火中烧,厉喝道。

    登时有几名士卒上来打算押着他,鞠义怒喝一声“滚,一群废物也敢放肆。”

    袁绍见他胆敢反抗,怒喝道“你才放肆,居然还敢拒捕,颜良何在,拿下他。”

    面相刚毅的颜良平日里与鞠义也不对付,现在听到袁绍的命令,当即拔剑而出,跃向鞠义。

    鞠义统兵之能颇为强悍,个人武艺虽然也称得上是悍将,但又如何是颜良的对手,只十招,就被颜良一剑击落兵器,随后被一群武士扣押起来。

    “带走!”袁绍怒喝道,随即不停狂笑的鞠义便被带走了,这次军议不欢而散。

    三日后,一则消息震惊河北,袁公帐下第一大将鞠义私通外敌,与狱中服毒畏罪自杀。

第一百六十三章 邺城暗流() 
幽州,右北平郡,这里原本是公孙瓒的老巢,现在却成了袁绍的地盘,而且是袁绍的二儿子袁熙担任幽州刺史,统领幽州。

    而做为公孙瓒的老巢,有不少公孙瓒的旧部,所以这里的清洗是最严重的。

    这一日,右北平郡治平刚县外的一处荒地上,正有百余骑人马正在一处荒坟前静立,没有一个人出声。

    而这百余骑很是耀眼,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比较偏僻,没人经过,早就招惹来路人的注意了。

    这百余骑人人白马,身上的衣甲虽然破烂,有的还带着血迹,但一眼就能瞧出这些人是一枝精锐骑兵出身,而全都是白马的,在全天下,貌似只有昔日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才是这副打扮,再看这些人马背上除了骑枪、马刀,还都挂着一张大弓,两壶箭矢,更加确定了他们的身份。

    在人群前边,正有两个二十余岁的青年和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在坟头前祭拜。

    这两个青年都是一身武将装扮,一人青衣玄甲,一人白衣白甲,二人手中都提着一杆长枪。

    良久,年岁较大的那个白衣青年将领终于发话了“国让,走吧,主公生前最后的愿望就是将公子平安送到长安去,他说只要咱们将公子送到长安城,公子下半辈子就无忧了,而且大将军也是一个明主,跟了他,不会埋没我们的才能的。”

    那个年岁较小的将领默默地点点头,说道“也该走了,只是这一路,只怕不平静啊。”

    那白羊将军淡淡一笑“那又如何,这幽州能挡得住你我还有小兰三人联手的还没有呢,加上这百余义从,除非遇上大部队,不然这幽州的袁熙想留下我等,那是做梦。”

    那青衣将军笑笑,说道“也是,那咱们就走吧,续公子,走吧,等有一日你带兵打回来,咱们再来祭拜你父亲。”

    那少年眼睛通红,却强忍着没有落泪,狠狠地点点头,转身上马了。

    “驾”,随着一阵马蹄声响起,这些骑士很快就消失在荒野中。

    时间很快便过去了,半个月后,平日里热闹的邺城今日依旧十分繁荣,进出的商队、行人络绎不绝。

    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今日入城的大型商队似乎多了几枝。

    三日后的夜晚,邺城中,早已到了宵禁的时间,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除了偶尔上街巡逻的城防军经过才会带起一丝动静,并无其他声响。

    但这平静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一个浑身带血的身影跌跌撞撞的出现在大道上。

    他左右看了看,发现追兵还没有赶到,闪身进入一条小巷子,轻轻敲了敲一个院子门。

    很快门便开了,里边出来一个三四十岁的汉子,他见此人浑身是血,心下大惊,伸头看了看左右没人,就要将此人带入院子之中,嘴里还轻声问着“蜘蛛,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快进来。”

    那被唤作蜘蛛的受伤汉子一边捂住身上的伤口,不让血滴下来,一边说道“别,我不能进去,大雁,这个你收好,一定要尽快平安送出去,我必须死在邺城,不然你们全都会暴露。”

    说完,他拿出一叠书信交与那个被叫做大雁的人,转身便离开了,没有多说一句废话。

    那个大雁呜咽着轻声道了句“保重。”随后便悄悄关上院门,他知道这个代号为蜘蛛的青年必死无疑,他用自己的命保住自己这一批人不会暴露,有机会将情报传达出去。

    但他没时间等待,看看还有两个时辰就要天亮了,他自厨房取出几条大鲤鱼,将那叠书信用油布纸包好,塞入鱼肚子里,然后又将鱼放回养鱼的池子里。

    等到第二天一早,整个邺城都在讨论着一件事,昨夜有细作潜入袁公府中图谋不轨,被城中守军拿下,枭首示众。

    这个被称为大雁的汉子却若无其事地招呼一个十来岁的小青年,抓了几只大肥鸭,带了几条鲤鱼和草鱼,还挑了一些米糕和绿豆,便向城门口走去。

    然而来到城门口后,他们才发现有些不对劲,城门处正在盘查过往行人。

    而且听路上的人说,整个邺城都在盘查,没办法,如果不尽快出城,只怕他们早晚会暴露,只能试试看能否蒙混过去了。

    来到城门口,守城的校尉却坐在阴地方喝着茶水,只有一个君侯在带着二十多名士卒在盘查过往人群。

    轮到那个大雁和小青年的时候,旁边一个小卒看了两人几眼,问道“哪里人,出城去哪里,都带了些什么?”

    那个小青年似乎没见过什么市面,面带惧色的看着眼前的小卒,眼神中还有一些羡慕的神色。

    倒是那个大雁有些哆哆嗦嗦的开口了“军爷,小老儿李铁蛋,这是小儿李狗剩,俺们两是邺城本地人,今次是去这孩子舅家给他老舅拜寿的,带了些东西去送礼的,俺们穷,没什么钱,只能抓两只鸭子,弄几条鱼,带点米糕去给他助助兴,还请军爷行个方便。”

    那君侯哦了一声,上来翻了翻二人手中的东西,眯着眼睛说道“嗯,没什么问题。”随后又貌似自言自语的说道“校尉大人好几天没开荤了啊。”

    这大雁先生一愣,心中暗骂不要脸,随即赔上笑脸说道“将军,你看,您几位也幸苦了,这鸭子只有两只,祝寿少了不好看,这鱼还有这么多,这几条草鱼又肥又大,不如送给将军你们尝尝鲜?”

    那君侯满意的点点头,从那李狗剩手中结果几条大草鱼,看着李狗剩恋恋不舍的样子哈哈大笑,随即说道“去吧,感觉的,别挡住后边人的路。”

    李铁蛋和李狗剩连忙点头,说道“是是是,小人现在就在。”说完,连忙挑起东西出城去了。

    等到离开城门,二人立马健步如飞,一个时辰后,便来到离城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子里,随后经过一番乔装打扮,二人便带着十余人骑上马向南疾行而去。

    然而他们刚刚离开不久便有一枝军队来到这个庄子里。

    邺城南门,审配正劈头盖脸的骂着城门校尉“一群废物,关中的细作都从你们眼皮子底下出城了,你们居然没有发现,真是废物,饭桶。”

    这时,一个骑士飞奔而来“审大人,审荣将军来报,说那伙人已经离开,向河内方向去了。”

    “河内。”审配冷哼一声“立即让蒋奇领一千铁骑前去追击。”

    “这?”那个传令兵迟疑道“是否要请示主公?”

    审配喝道“叫你去就去,我亲自去和主公说。”

    那传令兵浑身一颤,应诺而去,审配长叹一口气,心中想到:只怕追不上了,尽人事听天命吧,看来这仗不好打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河北大将蒋奇() 
河内郡,原本的太守是王匡,自从两年前王匡听从袁绍指令突袭箕关,最后被大将军皇甫坚寿反击,夷其三族后,便命帐下大将李典领兵两万驻守。

    而最近一段时间,袁绍因为击破公孙瓒,而后其部将时常与驻守河内的部队发生小规模冲突,再加上长安城中发来消息,命边关守将加强戒备,所以这几日李典一直带着一众部属四处巡视,这日恰好来到了朝歌县。

    朝歌在河内北部,与魏郡接壤,而且朝歌北面有一条自太行山中发源的河流,是漳河的支流,河深水宽,是朝歌北面的重要屏障,但这条河以北的土地还有一部分属于朝歌,平日里来自魏郡的冲突主要就在这一块,再加上东面巨鹿的守军时不时向西动作,所以最近河内很是不太平。

    今日,李典就率领着手下三千将士巡视这条河流的情况,如果战事一起,这里就是朝歌抵挡魏郡方面攻击的屏障,就在这时,河那边突然来了一条船,一个斥候自船上跳了下来,径直来到李典面前“将军,河北的东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