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小玩家 >

第7部分

重生之小玩家-第7部分

小说: 重生之小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听起来,仿佛秦风就是昨天那个贼似的,几十号人纷纷都看了过来。

    这种事关清白的问题,秦风还是要澄清一下的,他马上大声喊道:“各位,我昨天放假,一整天都没来过酒店。”

    众人恍然大悟,唯有小赵高喊道:“哎哟,此地无银三百两哦!”

    王经理瞪他一眼,没好气道:“干你的活去!前天摔了那么多盘子的事情还没跟你算账,现在还有脸多嘴?”

    小赵顿时气焰一消,灰溜溜地跑了。

    王经理把秦风带到自己的办公室,也没让秦风坐下,很简短地说道:“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提前1个小时过来,跟采购一起去进货。”

    “5点就到?”秦风有点不爽。

    王经理点点头,又板着脸说:“你还别不乐意,别人想做这工作都轮不到。”

    秦风想了想,问道:“是老总安排的?”

    王经理犹豫了一下,沉声道:“对,是徐董,虽然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不过你照做就是了,反正不是害你。我看老总对你的印象不错,应该是想培养你。”

    秦风多少有点无语了。他本就不打算在这里做太久,现在摊上“来自大老爷的爱”,实在有点消受不了的感觉。不过眼下又不到他申请辞职的时候,有些话还不能提前跟王经理说,只能无奈地先忍了,应付着敷衍道:“我知道了。”

    “知道了就干活去了,厨房的事情你也得接着做。”王经理说道。

    从办公室里出来,秦风颇有点蛋疼。他只不过是想攒点摆路边摊的小本钱,没想到却自己又招来了麻烦。可见祸从口出这话确实不假,除了造谣和诽谤使不得,吹牛和装逼原来也是要遭报应的。尤其是和醉鬼们谈未来,报应来得尤其快。

    秦风老老实实地又切了一整天的土豆,第二天一早天没亮,他就乖乖地出现在了酒店的后门。

    秦风来的时候,采购车早就停在那儿了。

    开车的司机兼采购小吴见到秦风,很是热情地就拉着他上了车。

    东瓯市11月份的清晨,天气已经有点发凉,秦风坐进车里,感觉立马好了不少。

    小吴启动了车子,开上马路后,这才微笑着对秦风道:“我舅舅说让我教你点东西,以后我说些什么,你乐意听就听,不乐意听咱们就聊天,反正酒店的采购就那么一回事,原则就是四个字,物美价廉,方法也是四个字,讨价还价。”

    小吴一开口,就含蓄地介绍了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这种坦率的直白,让秦风觉得相当舒服,尤其是他对待工作的这种直接又明确的态度,更是叫秦风连带着佩服起了徐国庆的用人能力。秦风不得不承认,徐国庆虽然模样长得跟社团老大似的,但他能在短短30年里,从白手起家到赚出5家大酒店,光这个成就,就值得他学习两辈子。

    清晨的交通状况不是一般的好,小吴狂飙10分钟,飞速抵达了农贸批发市场。

    5点出头的批发市场,早已灯火通明。

    巨大的卡车从市场里进进出出,不断地卸下或装上小山高的货物,数百种食材在这里交割买卖,到处都是讨价还价的声音。

    小吴领着秦风穿梭在看似杂乱不堪、其实却秩序井然的市场中,没一会儿功夫,就接连下了好几个单子,让市场里的伙计们先把货给他送到外面装车。

    “我平时出来进货,都会在脑子里先制定出一条路线,这样的话,能节省很多时间。一般来说,只要认准了一家供货商,最好就不要贸然换掉。供货商却稳定,产品的质量才越有保证,在这里大家都想赚钱,为了避免流失掉稳定的大客户,他们通常都不敢以次充好。”小吴边走边说,说的都是一些用得着的道理。

    小吴说的这些道理,秦风其实都懂,但他还是很诚恳地点头道:“记住了。”

    小吴接着又说道:“认准供货商,需要一定的时间,要懂得货比三家。不过真正的物美价廉其实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考虑到采购成本的前提下,最关键的还是要注意食材的质量。你要记住,质量也是成本的一种。做餐饮的,你卖的东西质量不好,这就是对成本最大的损害,因为信誉才是最大的本钱。”

    秦风继续点头。

    “自己当采购,就得能认得出哪些菜好,哪些菜次,不过这个就靠经验的积累了,我大概花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学会了怎么看食材是不是新鲜。现在有些人做生意,那歪脑筋动得可厉害了,母猪肉当牛肉卖的都有,你以后要是自己当采购了,可得小心这些花招。”

    “嗯。”

    小吴一路走一路说,最后挑完鲍鱼龙虾,时间已经差不多是7点半了,两个人几乎就是围着这个占地300多亩的市场,整整逛了一个大圈。

    回到车前,货车货箱里已经放满了各个摊位搬来的食材,货箱门就这么大开着,因为有专门的巡逻人员看着,所以基本上不用担心会有人对这些食材做些什么。

    小吴把货箱门一关,回到驾驶室打开制冷,微微地呼出一口气,然后转过头,笑着问秦风道:“累不累?”

    秦风微微一笑,“还行。”

    “你不错,难怪我舅舅特别关照你。”小吴很直接地夸奖道。

    “嗯,我知道。”秦风更直接地欣然接受了表扬。

    小吴有点不习惯秦风这种仿佛是自夸的实在,愣了足足三秒后,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第13章 酒楼往事() 
小吴年纪不大,也就二十五六岁,和秦风的实际年龄也差不了多少,在性格、眼界乃至思维方式都相近的情况下,小吴和秦风聊了一会儿、半会儿后,很快就对秦风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话匣子也打开了。

    “小风,我跟你说,餐饮这块要是做得好,那真的是暴利。我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的牛排骨,进价25块一斤,这一斤排骨我们店里的师父刚好够做一道菜,卖多少?150块!扣掉人工、水电乱七八糟的,这道菜起码净赚50元,利润率200%!

    这还是荤的,素的赚得更厉害,餐后甜点,一堆面粉加香料,一盘端出来,原材料成本撑死差不过20块,卖多少?还是150!利润率分分钟超过200%!”

    小吴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话唠。

    秦风听得有趣,笑着说:“照你这么说,酒店卖面粉比卖白粉还赚钱,徐董他不早就该成全国首富了啊?”

    “这账也不能这么算啊。”小吴摇头解释道,“酒店是有淡季和旺季的,淡季的时候,一天都不见得能做上十桌,每天两三桌客人也是常有的事情。一年里头,酒店真正忙活的时间大概也就一两个月。过年十几天,再加上平时过节还有婚庆之类的,平时的收入能维持酒店日常运转,那就算开门大吉了。

    还有啊,现在餐饮行业竞争这么激烈,东瓯市好多老板手里有钱没地方花,好多人也跑来瞎掺和,再加上那些小餐馆越开越多,抢走了客源,现在入不敷出的酒店多了去了。阿庆楼算是运气好,招牌打出来得早,客人们认这个牌子,这些年才能稳得住。”

    小吴说的都是实情。

    在秦风的印象中,阿庆楼从90年代初开始,每隔几年,就会建起一幢新的酒店。可自2000年之后,阿庆楼的扩张速度就几乎停滞了。一直到他重生之前,才听说阿庆楼又开了第六家店,从第五家酒店到第六家酒店,中间隔了差不多十年。

    秦风点了点头,叹道:“仔细想想,确实也挺不容易的,听说徐总他们一开始,是四兄弟在一条小巷子里卖炒面,能靠卖炒面做到现在这种规模,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啊。”

    “其实这里头是有个小故事的。”小吴嘿嘿一笑,也不卖关子,很是神往地说起了家族往事,“我大舅刚开那间店的时候,其实只是他一个人。大概是从81年开始吧,一直到83,两年时间,都是他自己当厨师、当老板,后来我二舅、三舅他们接二连三地结婚了,结婚之后,他们觉得我大舅炒面卖得不错,就想让我那几个舅妈去和大舅合伙。

    当时大舅一听,一句话就回绝了,说如果要合伙,那就让二舅和三舅自己来,所有人的老婆都不准插手,做生意只有兄弟齐心的,没听说过兄嫂齐心的。结果把我那几个舅妈给气的,半年都没找我大舅说话。一直到了85年,我小舅也结婚了。我小舅当时没正当工作,又要养家,就只能去找大舅帮忙。

    我大舅承诺小舅说,如果他们俩合伙干,那以后等做大了,就一人一家酒店。小风,你知道当时我小舅怎么说吗?”

    秦风想了想,回答道:“他该不会说,两家酒店没意思,要搞就搞4家吧?”

    “嘿!你小子……”小吴用看神仙的眼神看了眼秦风,然后连忙把视线又转回到路上,笑骂道,“我靠!I真是服了U了,这你都能猜得到?”

    秦风道:“我和你的舅舅见过一次,大概能看出他们是什么人吧。”

    小吴点了点头,暂时收起佩服,接着说道:“后来我那四个舅舅,真的就在一起合伙了,二舅和三舅全都办了停薪留职,四个舅妈,一个都没去帮忙。结果你猜怎么着,他们四个人合伙第一年,阿庆楼的招牌就莫名其妙地火了。

    其实那会儿我大舅的餐馆,根本都是不楼,就是一小平房,不过当时吃的人多了,好多人就开玩笑说,阿庆啊,你怎么还不开酒楼啊,每天吃的人这么多,地方都坐不下了。结果就这么说着说着,阿庆楼、阿庆楼的就出来了。

    86年我大舅把原来的那个小平房拆了,又把邻居家的地给买了下来,建了第一座阿庆楼,现在的阿庆楼,就是在原先的地址上扩建了,大了差不多有二十倍吧。那是差不多90年,从86年到90年,我舅舅他们四个,就把生意扩大了20倍,你说厉害不厉害?”

    “厉害。”秦风由衷佩服道。

    “主要是那时候敢辞职开店的人比较少,东瓯市市区内,我舅舅的店算是最早的私营饭点。后来开了酒店之后,我大舅就说,从此以后,这第一家阿庆楼就是他一个人的资产,但是他每年赚到的钱,每一分都会攒下来开第二间,等开了第二间,那就是二舅一个人的资产,以此类推下去,我小舅迟早也会有他自己的酒店。这样一来,你说我那三个舅舅,还不拼了命的给我大舅打工啊?”小吴说得眉飞色舞。

    秦风也听得有点热血沸腾,徐国庆这招都不知该怎么形容的招式,简直堪称人类创业史上的亮点。这绝对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极品案例啊!

    小吴继续道:“后来到了94年,我舅舅他们果然就开了新的楼,名字就叫新阿庆楼,位置在秀山街道,你应该知道的吧?”

    “东瓯人哪有不知道的啊,每年过年都要去一次。”秦风这话略有拍马屁的嫌疑。

    小吴与有荣焉地点点头,说:“确实,新阿庆楼应该是现在所有阿庆楼里面积最大的,过年去的人最多。”

    说到这里,小吴又想起点别的,补充道:“其实现在的5家阿庆楼,还真是都各有各的特色,最老的阿庆楼,厨师最好;我二舅的新阿庆楼,面积最大;三舅的东阿庆楼,装修最豪华;小舅的南阿庆楼,建在新城,前景比较好;去年刚建起来的鲍翅馆,走的是高端路线。”

    秦风打断道:“那鲍翅馆归谁啊?”

    “归我大舅和二舅,我大舅、二舅忙活了这么多年,相当于是给三舅和小舅打工了一辈子,现在总该给自己赚点钱了。你别看我这几个舅舅表面上风光,其实所有的钱全都在店里,平时连买件好点的衣服都舍不得,省得很诶!”小吴感概道。

    听小吴这么说着,秦风也不由想起前些天晚上去给送菜的时候,看到他们四个抽的全都是十几块一包的低档香烟,不禁点了点头,说:“要做大事业的人,就是该有这种精神啊。”

    “是啊,所以打小我妈就跟我说,要多跟几个舅舅学,小风,你以后也得记住啊,这世上,就没有平白无故的发达,谁要想享别人享不到的福,就该先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小吴这心灵鸡汤灌得足够猛,要是小赵之流听见,这会儿搞不好就泪流满面了。

    不过秦风早已经过了被心灵鸡汤感动的年纪,只是淡定点点头,平静地回答道:“嗯,一定。”

    说到这里,驾驶室里突然莫名安静了一阵。

    秦风轻轻一咳,打破了宁静,问道:“超哥,你有想过以后自己创业吗?”

    “啊?”正沉浸在自己酿出的鸡汤中的小吴,陡然回过神来,听到秦风的问题,他呵呵一笑,道,“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啊,现在的市场,想做个新品牌出来,简直难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